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夺门之变 第二章 樊忠勇踹瓦剌大营

夺门之变 第二章 樊忠勇踹瓦剌大营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8-21 08:15:01      字数:5064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当上皇帝后,数次北伐,征讨漠北的蒙古势力。永乐年间,蒙古分裂为本部(鞑靼)、兀良哈三卫、瓦剌三个部分,兀良哈三卫即朵颜三卫。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淮王绰罗斯·也先派人带着两千马匹辎重到明朝互市,诈称三千,被王振查知。王振认为瓦剌人奸诈狡滑、诡计多端,下令裁减瓦剌人的马价,也先自然对大明心怀怨恨。
  后来,也先又通过明朝通使提出与明朝通婚,明朝通使私自答应,却没有上报朝廷,也先认为自己被骗了,再次对大明怀恨在心。
  也先素有大志,想一统蒙古三部,恢复北元,对大明也久有觊觎之意,遂以这两件事为借口,兵分四路进攻大明边关大同、宣府等地,明朝边军无法完全阻挡瓦剌骑兵的进攻,除大同宣府等重镇,塞外堡垒全部丢失。
  边关打败仗和丢城失地的消息如雪片般飞到北京。王振本就深恨也先,其人又好大喜功,于是极力怂恿英宗亲征瓦剌,上朝奏道:“我朝以马上得天下,太祖太宗,都是亲历战阵。皇上春秋鼎盛,年富力强,何不效法祖宗,出师亲征呢?”
  朱祁镇最听王先生的话了,当即决定御统六军,亲征瓦剌。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暨公侯伯尚书侍郞以下,一律随行。
  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于谦率群臣苦苦谏阻,英宗不听。八月三日中元节,遣官祭祀长陵、献陵、景陵。命弟弟郕王朱祁钰居留守北京,侍郎于谦辅弼。次日又祭告太庙、社稷,集结三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杀奔大同而去。
  随扈出征的文臣武将有上百人,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也在其中;大部分都苦劝英宗回鸾,但统统被王振挡了驾。长途跋涉半个月,明军抵达大同。大同监军太监郭敬向王振讲述瓦剌骑兵凶悍勇猛,锐不可当,王振想起路上看到的明军的累累伏尸,心生畏惧,这才同意回鸾。
  大同总兵官郭登建议走紫荆关入关,可保皇帝无虞。王振不听,非要绕道他的家乡蔚州,他是想带着英宗去家乡溜一圈,以显示“皇恩浩荡”。郭登不敢反对,派出副将石亨率领数百骑兵,随驾护卫。
  走了几十里,由于临近收获季节,蔚州农田基本都是王振的,他怕三十万人马踩踏他的庄稼,又下令改道,向东北方向的宣府进发,欲从居庸关入关。
  当明军走到土木堡时,发现后面有瓦剌骑兵尾随,王振却不以为意,只派成国公朱勇带五万骑兵殿后阻挡,拦截也先。
  随行的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接连催促赶紧进怀来城,或直接入关,被王振再次挡驾。因为他的一千车金银细软、被服辎重还没有跟上来,他要等这些人。这一千车物资他原本是想带回老家的,现在蔚州不去了,他便要全部带回京城。
  八月三十日,负责断后的五万明军在鹞儿岭被瓦剌骑兵包围。瓦剌先以轻骑兵拦住明军去路,重甲铁骑再从鹞儿岭两侧夹攻,五万明军被杀掠几尽。朱勇只率数百骑拼死杀出,赶上了大部队。
  此时明朝大军开进了土木堡,明朝大臣很多人已意识到土木堡不是个安全的地方,催促英宗赶紧入关。兵部尚书邝野面见王振。力请车驾长驱入关,并增派兵力断后。王振嗤之以鼻,叱道:“你一个腐儒晓得什么兵事?再啰嗦斩首示众!”喝令左右将邝野推出帐外。
  王振命令明军全体驻留土木堡,继续等待他的一千车金银细软和被服辎重。就这样,明军失掉了入关的最后机会,被飞速赶来的瓦剌十万铁骑团团围住。
  黎明时分,朝阳像一片熊熊的烈焰出现在天边,土木堡笼罩在柔和的青铜色的晨光里。缕缕炊烟从前方瓦剌军队的营地里升起,低低地飘散着。
  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陪同下,率张辅、朱勇、邝野、王佐等文武百官登上城墙,向瓦剌军营眺望。瓦剌人果然狡诈,他们知道明军有火器,就将包围圈设在火器的射程之外;土木堡前面是一大片空旷地带。瓦剌士兵并不向前盲动,明军的火器竟无用武之地。
  瓦剌大军的包围圈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弓箭兵,包括投斧手、投矛手、弩手等军士;第二层是重甲骑兵,人和马都戴着铁甲,兵器是长槊、长矛、长枪、大戟等;第三层是轻骑兵,兵器就是锋利无比的蒙古弯刀。
  第一层弓箭兵是防止明军突围的,第二、三层骑兵则随时准备进攻。瓦剌统帅绰罗斯·也先的行营就在第三层。绰罗斯·也先是个魁梧健硕的蒙古汉子,还不到五十岁,正当壮年。他脸上蓄着浓密的胡须,骑着一匹蒙古汗血宝马,身披盔甲,手握圆月弯刀,目光灼灼地望着土木堡,就像一头雄狮盯着它的猎物,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朱祁镇见瓦剌军队阵容整肃,旌幡鲜明,不禁心生畏惧,对身边的王振说:“先生,朕看瓦剌军队甚是强悍,我军怕是难出重围,不如我们与他们议和吧?”
  王振说:“皇上勿忧,我军人多势众,火器精良,不难击退也先!护卫将军樊忠听令,你带领三万骑兵速去踹营,看能否冲开一个缺口!”
  站在钱钦、钱钟身后的樊忠装着没听见,一声不吭;其他的文武大臣更无人说话,城墙上一时鸦雀无声。朱祁镇为了给王振挽回面子,只得亲开金口:“樊将军听旨,朕命你照王先生的话做,去踹瓦剌大营!”
  皇帝发话了,樊忠纵使一百个不情愿,也不敢不听。便走到朱祁镇面前,拱手道:“末将遵旨!”硬着头皮走下城墙,集合骑兵,准备冲锋。
  王振自我打气说:“皇上你瞧着吧,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瓦剌的包围圈撕开一道口子!待瓦剌士兵惊慌失措、军心动摇,我即全军杀出,定能击溃也先!”
  朱祁镇也憧憬地说:“希望诚如先生所言,樊将军能踹破瓦剌大营!”
  明军的牛角号呜呜地响彻土木堡上空,樊忠满身披挂,擎着一柄大刀,率领三万精骑疾风暴雨似的向瓦剌大营冲去。
  王振命令其他的明军将领和神机营指挥官,待樊忠将瓦剌包围圈杀开缺口,即率领大军掩杀,击败也先,突出重围。
  樊忠和三万骑兵冲到土木堡前面空旷地带中央时,忽然天空变暗了,大家抬头一望,竟是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利箭,明军大半中箭,翻滚落马;樊忠和剩下的骑兵继续往前冲,但他们又遭到了弩箭、长矛、巨斧的阻击,一下子又损失过半。樊忠还想再往前冲,但瓦剌人的重甲骑兵已经出动,挺着明晃晃的长槊、长矛、长枪、大戟恶狠狠地朝他们扑来!
  樊忠勒住马头,挥刀大呼:“后退、后退,快后退!”他知道,再往前就是送死,必将全军覆没。
  明军纷纷拨转马头,朝土木堡狂奔。瓦剌铁甲骑兵在后面猛追,跑得慢的明军骑兵多人被瓦剌铁骑刺于马下。
  城墙上的王振见状,急命神机营开火,接应樊忠他们撤退。神机营的火枪、火铳、火绳枪全部开火,噼噼啪啪像过年放鞭炮一样,硝烟弥漫。可瓦剌铁骑人和马都披着重甲,竟然毫发无伤,倒是后撤的明军被霰弹打死了好几十个。
  神机营还有十门火炮,此时也发出了怒吼,轰隆、轰隆、轰隆,炸出了十几个大坑。怯于明军火炮的威力,瓦剌铁甲骑兵停止了追击;樊忠等大难不死的明军骑兵撤回了土木堡。先锋踹营失败,后面的大军自然就不用出击了;朱祁镇、王振等君臣面如土色,灰溜溜地走下城墙,另寻他策。
  回到营帐内,朱祁镇草草地吃了午饭,即召开御前会议,商量退敌之策。老将张辅说:“现在我军将士饥渴交加,身心疲惫,战斗力已大打折扣,不如与瓦剌人议和,给他们金银财帛、绸缎马匹等,以换取我军安全回到北京!”
  朱勇、邝野、王佐等文武大臣纷纷表示赞同。由于亲眼目睹了樊忠三万骑兵踹营的惨败,王振早已心惊胆寒、信心大丧,再也不敢主战了,只说:“是战是和,敬请皇上圣裁!”
  朱祁镇拍板道:“那好吧,朕意已决,就与也先议和。多许他些金银财帛和绸缎马匹,只要我军能安全返回北京,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君臣又商议了半天,决定派护卫将军钱钦、钱钟兄弟和御马监宦官哈铭、喜宁、跛儿干五人作为使者前往瓦剌大营议和。哈铭和跛儿干是蒙古人,能够与瓦剌人有效沟通;喜宁机灵狡黠,可以应付不测之事。
  五位谈判代表骑着五匹高头大马,打着一面白旗,走出土木堡的大门,嘴里高喊“我们是来议和的,不要放箭”,朝瓦剌大营缓缓而行。
  瓦剌士兵也瞧见了他们五骑,立即向也先报告。也先和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来到阵前观看,确信这五人不是来打仗的,便命令士兵不要放箭。
  伯颜帖木儿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将这五人迎进大营,好酒好肉地招待,看他们怎么说!”
  伯颜帖木儿蓄着长发,留着短须,是个英俊勇武的蒙古小伙,深受哥哥喜爱。也先每次出征,他都追随左右。
  两人回到营帐,伯颜忽然想起来说:“哥哥,莫罗小妹正朝土木堡赶来,天黑之前就能到。你知道吗?”
  也先惊愕地说:“我不知道啊!这个小调皮鬼,我让她呆在哈拉和林不要乱跑,她非不听!战场上刀如风箭如雨,多危险呀!”
  伯颜说:“我也这么劝她,可莫罗说她一定要亲历战阵,跟随两位哥哥杀敌!这次明军大队人马被我军包围在土木堡,她又岂能错过?”
  莫罗是也先和伯颜的小妹,年方二十,身材婀娜,人美如玉;喜刀枪,擅骑射。若一身戎装骑在马背上,那真是英姿勃勃,潇洒出尘。两位哥哥非常宠爱她,平时都将她留在都城哈拉和林,从不带她出征。
  这次与明军打仗,莫罗心痒难耐,明知大哥不会让她随大军行动,就偷偷跟二哥说,她率领一队亲兵和大军保持一天的距离,等两军交战接近尾声时,她再冲进战场助阵。现在瓦剌大军已将明军包围一天多了,屈指算算,莫罗快要到了。
  也先说:“既然小妹硬要来观战,也只好由她。伯颜,你带人去迎她一段,以免小妹走错路!”
  “末将听命!”伯颜帖木儿走出营帐,召来几名瓦剌士兵,翻身上马,朝哈拉和林方向飞驰而去。
  明军五个谈判使者走进瓦剌大营,受到了热情招待。瓦剌人端上酥奶茶、牛羊肉、羊杂汤、马奶酒,请他们尽情享用。
  这五个家伙早已口干腹饥,见到这些蒙古美食,登时手抓嘴唆、狼吞虎咽、大快朵颐,旁边的瓦剌士兵都看呆了。
  吃饱喝足之后,五人被带进了也先的营帐。那时瓦剌与明朝通商互市日久,瓦剌人大多会说汉语,彼此交流沟通不成问题,遇到个别生僻拗口的词语,有哈铭和跛儿干两个现成的翻译在此,都好解决。
  大国舅钱钦口气傲慢地说:“也先太师,我大明将士有三十万之众,打起来未必怕你!只是火炮有眼,刀剑无情。我军不忍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故此前来议和。只要你们从土木堡撤围,让我军返回北京,我大明将多多的给予你们金银财帛和骡马牲口作为酬谢!你意下如何?”
  也先笑道:“议和也可以,但你们得先把金银财帛和骡马牲口送来!”
  小国舅钱钟说:“也先太师,我军后面有一千车金银细软和被服辎重,原是朝廷司礼监王振先生的私人物品,可先以此相赠!其余的金银财帛和骡马牲口等我军回北京后再着人送来!”
  五人临行前,英宗朱祁镇吩咐过,第一不许透露他在土木堡的消息,第二王振先生的那一千车金银细软和被服辎重悉数充公,作为谈判筹码送给瓦剌人。
  也先哈哈大笑:“你是说那一千车金银细软和被服辎重?早已被我军收入囊中了!推车的士兵除少部分逃散外,其余的已全部杀死!所以,这个不算!”
  钱钦说:“那我们现将军中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值钱的玩意儿先送给太师,作为信物;其余的金银财帛和骡马绸缎等我军一回京即差人送来,绝不食言!”
  御马监宦官、女真人喜宁谄媚地说:“也先太师,我大明皇宫中有许多奇珍异宝,和璧隋珠、吉光片羽什么的,全部价值连城。我们保证把这些稀世之物都献给您,只要您网开一面,让我军离开土木堡!”
  也先沉吟良久,决然道:“那好吧,就照你们说的办!”
  五人回到土木堡复命,朱祁镇即号召所有文武大臣献上随身携带的值钱宝物,诸大臣为了活命,无不慷慨解囊。收集财物的圣旨又传遍六军,明军将士都饥渴难耐、焦头烂额,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谁还有心思惜财呀?纷纷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交了出去。
  不多时便收集了五车金银珠宝和值钱的物件,仍由钱钦、钱钟、哈铭、喜宁、跛儿干五人推着,送往瓦剌大营。
  五人推着五车议和信物走进瓦剌大营时,天黑了下来,昏暝如烟的夜色笼罩了整个山谷,瓦剌大军的蒙古包营帐像是一簇簇黑沉沉的干草堆。
  “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大营内响起了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瓦剌太师的弟弟伯颜领着小妹莫罗到了;也先走出营帐相迎,兄妹二人下马,见过太师。
  莫罗娇声道:“大哥,小妹没有经过你的允许,擅自离开哈拉和林,跑来土木堡观战,你可别生我的气啊!”
  也先微含责备道:“莫罗,你总是这么顽皮,我要生气早被你气死了!好了,你既来之,则安之,今晚先好好休息,明日再观战罢!”
  一个瓦剌校尉上前报告:“太师,明军的议和信物送到了!”
  瓦剌士兵举起熊熊的火把,也先、伯颜、莫罗兄妹三人走到五车信物前,拿起珠玉宝物观赏把玩,脸上满是喜悦之色。看来贪恋财货,天下人心同此意,意同此理也。
  也先对钱钦、钱钟兄弟说:“你们既有诚意,我也要兑现承诺,明日天亮撤围,你们统统离开土木堡吧!”
  钱钦、钱钟兄弟等五人拱手作揖,拜谢而去。
  莫罗说:“大哥,你放明军离开土木堡,这仗不打啦?那我还有啥可看的?”
  也先摸着胡须,诡异地一笑:“我只是答应他们离开土木堡,至于他们能否安全回到北京,那就得看我的心情啦!”
  伯颜和莫罗兄妹彼此看了一眼,不觉会心地笑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