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初到京城
作品名称:回声 作者:孤城圣雪 发布时间:2025-08-11 16:18:00 字数:3002
另一派以林均年为首的年轻人,这一群年轻人没吃过什么苦头,身上有懒惰的坏毛病,有的游手好闲,有的贪吃懒动,由于受到村长的偏袒,老一辈人对他们敢怒不敢言,他们已把村长当作是护身符,他们在村长前面卑躬屈膝,就像很有听主人话的哈巴狗。
当村长讲到最精彩部分时,他们制造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和狂热的欢呼声,甚至还高举手臂,他仿佛成了他们眼中的主席。
林炎庆歪着那张嘴笑起来,令颧骨变得十分突出,高昂已经秃顶的脑袋,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主席,享受着讲台下面支持者的欢迎。
林炎庆用目光搜寻曾瑞芳,发现不见其踪影,既感到生气又感到不安,生气的是,她居然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不安的是,她是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曾瑞芳在林均友的监督下回到会场,她不但没有鼓掌,还朝林炎庆翻白眼,表示对眼前这一场做秀的强烈不满,这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差不多,一边是一群爱拍马屁见风使舵之徒,另一边是一群敢怒不敢言的善良老百姓。
曾瑞芳重新忆起了那个炙热难当的下午夏天,亲眼目睹这么一件事,林均年叫人拉一头膘壮、白额的公牛,来到一处植被稀疏的林子里,把牛绑在一棵粗大的树杆上,接着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没有村长的命令,谁也不准把这头牛牵走,至于这头公牛犯下罪名,它意图谋杀村里的一个少年。
曾瑞芳后来才知道,那个少年因为家里有急事,才心急如焚赶着回家,少年不给那头牛吃草,一个劲地挥鞭抽打牛背,那头牛在半饥半饱的情况下,才会做出反抗主人的举动,那个少年被公牛脑袋顶开,摔倒在地,摔得不伤,还摔掉了两颗门牙,庄稼人都知道的,你把牲畜逼疯了,牲畜也会咬人。
结果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那头公牛在烈日暴晒之下,不幸中暑身亡。
事后,曾瑞芳亲眼所见,林炎庆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几个壮丁,将那头死掉公牛大卸八块,他们就像是一群贪吃的饿鬼,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绝对不会吐出来,更不会跟其他村民分享。
几个小时后,那处地面只剩下一摊血水和撒落四处碎肉,再后来,那一些苍蝇、蚂蚁、乌鸦、老鼠陆续地过来光顾,那个地方被彻底清理干净,已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那头公牛如同人间蒸发,他们在饱餐一顿之后,林炎庆暗中吩咐侄子林均年把吃剩的牛骨,拉到后山偷偷地埋掉,再三叮嘱大家要保守秘密,他还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干了一件好事,对待敌人就该像这样,喝它的血,吃它的肉,拆它的骨,披它的皮。
林炎庆暗中喊林均友把剥下来的牛皮卖给鞣皮厂,毫不客气地把卖牛皮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里,还口口声声地宣称,这钱留给生产队买肥料,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村民都知道牛对生产的重要性,农耕、翻土、拉车可少不了它,结果村子里的牛越来越少,张嘴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走人民公社化这条路子越走越窄,要知道最初的动机是提高生产力,如今局面,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已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曾瑞芳头脑仍旧保持清醒,自己看不到人民公社化美好的未来,只看到了无比肮脏的勾当,村民们早已被林炎庆的话蒙蔽了双眼。
林海天安静地坐在车厢里,说来奇怪,自己已经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居然毫无睡意,相反精神好得很,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鲜和好奇。
林海天仔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一个手里拎着公文包的推销员,有一个出远门拜访朋友的半秃头中年男人,有一个怀里抱着婴儿哺乳期妇女,有一个脚穿漂亮球鞋的小孩子,有一个正有织着毛衣身材滚圆的大妈。
有情侣在热情地交谈,有几个大学生在打牌,有个文艺青年手里捧着一本普希金诗集,有两个小孩在互相逗嘴,有两个军事迷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高声谈笑,有两个女人为了一点小事争执个不停。
有的人喜爱背靠坐垫,有的人喜爱坐在有阳光的一边,有的喜爱坐有阴凉的一边,有的人喜欢用两个胳臂肘支在桌面上,手托着下巴。
林海天满脸春风,眼睛充满了欢欣、惊愕和难以置信,觉得人生如梦般,前一刻,自己深陷于地狱般的绝境之中,下一刻,自己身体猛飞升到快乐的云霄中。
林海天从车窗里向外望,那苍翠的山峦仿佛在一片辽阔平原上拔地而起,那连绵起伏、忽高忽低的丘陵地带,教人目不暇接,那一条宽阔荒凉的大河,看上去像是大地的一个好看伤疤,
丘陵地带过后,出现田野风光,一架风车,一架水车,一辆拖拉机,一群水牛和一群放牛娃,有小孩正在草地上放风筝,连成一片的稻田,排列整齐的树木,围栏上爬满了牵牛花,低洼处长满了羊齿植物,眼前世界是如此的和谐和色彩斑斓。
林海天意外地发现,有一块遭到荒废的田地,田地里长满了高过膝头的野草,领悟到了一个竞争的道理,过于强盛的那一方,牢牢地占据着生存空间。
一阵持续的、没有规律的兴奋过后,林海天感到百无聊赖,抬起头来,发呆地凝望着天空,注意到一团乌云正在快速地移动,这团乌云顽皮极了,一会儿半遮蔽着太阳,一会儿让太阳从自己的身后钻出来,随后,车厢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团乌云跟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乌云一会儿跑到火车的左侧,一会儿跑到火车的右侧,一会儿干脆跑在火车的前头。
对于这发生的一切,林海天看得清清楚楚,看上去好像乌云在拼命地追赶着火车,又像火车在使出浑身解数摆脱乌云纠缠,不晓得,谁主动,谁被动,似乎它们有着同一个目标。
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火车拐了一个大弯,风向改变了,火车向东北方向而去,乌云向西南方向而去,它们在山脚下分道扬镳,越走越远。
翌日,林海天算是大开眼界,领略到了北国风光,一座又一座有着地方特色的城市,成片挺立着的麦田和玉米地,从青翠松柏到迷人冬青,从多姿杨柳到挺拔枫槭,从漂亮白杨再到美态的千金榆,这是南国不曾有的风景,既看到了长江,又看到了黄河,它们都是祖国的母亲河,孕育着数千万人民的功臣。
经过了好几天的行程,列车驶入北京城区,终于到达了终点站。
林海天走下火车,顺利通过验票通道,走出了火车站,挤过纷纷攘攘的人群,好奇地张望了一番,有意外的收获,在广场的右边,有人举着一块牌子,牌子上白纸黑色大字写着“欢迎新兵报到”。
林海天拎着行李,加紧了步子朝那边走去,只见一个遮阳蓬下面摆着一张办公桌,办公桌的后面,坐着一个身穿迷彩服、精神饱满的年轻小伙子。
林海天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掏出报到证,恭恭敬敬地双手递上前,那个小伙子笑脸盈盈,双手接过报到证,认真地办理登记手续。
林海天上了一辆大巴车,发现车内坐着三十来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小伙子,身上穿着便服,眼睛充满好奇地凝视着周围。
大巴车开出驶入市区,眼前的大城市是一个新鲜的世界,除了车水马龙,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上市民穿着讲究入时,这个城市的喧哗,汽车的引擎声,从不远处传来音乐声、机车声、汽笛声、狗吠声,还有街上行人们谈话的声音,偶尔传来一高一低的小贩叫卖声。
眼前出现了一个标致性的建筑,或许出自某个建筑大师之手,奈何他们与它们匆匆擦肩而过,他们在兴奋之余又是有少许的失落。
在此之前,林海天一直有这样的计划,自己要在北京城游览,先去天门安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接着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最后爬上八达岭长城一览关外风光,然而,随着他已身处军营,这个计划不得不推迟。
林海天感受到了新的风气和现代化事物,心中洋溢着兴奋之情,这种兴奋之情竟一直持续到深夜。
林海天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浮现许多事物,它们总是一掠而过,连续几个小时都是这样,他索性起床蹑手蹑脚来到窗台,站在窗台后面望着窗外,近处天边,笼罩着一种白色霜和淡黄色的烟混成雾,那一些霓虹灯和街灯,依旧在勇敢地抗拒着迷雾。
他忽然间觉得,不管夜雾有多么的浓厚,母亲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灯光,一直在照亮着自己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