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靖难之役 第二十六章 燕王攻陷京师

靖难之役 第二十六章 燕王攻陷京师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8-09 08:21:48      字数:4819

  五天前,上午散朝后,建文帝特别想家,就回到正宫娘娘所在的坤宁宫,与马皇后及两个皇子朱文奎、朱文圭厮守在一起。方孝孺也没心思回家,而是赶到永寿宫陪姚广娣、方乱离母子去了。
  两个宫女带着六岁的朱文奎和一岁多的朱文圭在房间里玩,建文帝与马皇后携手坐着说体己话。朱允炆内心酸楚,眼中含泪说:“皇后啊,京师就要被燕王攻陷了!朕无德无能,保不住太祖爷爷留给我的江山啊!还要连累你们母子担惊受怕、无依无靠,朕每念及此,就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啊!”
  马皇后是一个坚韧刚强、不畏艰难的女人,她深明大义地说:“皇上,燕王不是还没有攻进来吗?咱们一家这不还好端端的吗?不到最后关头,咱们绝不放弃!或许燕王就败在了这京师城下呢!万一国破家亡,皇上你殉社稷,臣妾必定携文奎、文圭殉皇上,伴你左右,我们一家人永不分开!”
  朱允炆泪流满面地说:“皇后啊,朕死不足惜,只是苦了你们母子三人了!”
  马皇后哭道:“皇上,你是当今皇帝,万金之躯,尚且不怕死,我们母子三人命是属于你的,自然要和你一起共赴国难啊!”
  朱允炆让宫女把文奎、文圭带过来,他摸摸两个儿子的头,而后搂着马皇后母子三人道:“咱们现在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方意的救兵能及时赶到,我们就能反败为胜,保住京师!”
  马皇后依偎在丈夫胸前,满心憧憬地说:“方意姑娘的救兵啊,你们快点来吧!我们一家的安危就指望你们了!”
  朱允炆想到方意的承诺,内心的紧张舒缓了一点,就拉起两个儿子的小手,陪他们玩了起来。
  永寿宫内,姚广娣怀抱方乱离坐在太师椅上,方孝孺在边上逗襁褓中的儿子玩。姚广娣担心地问:“怎么样?相公,京城守得住吗?”
  方孝孺叹气说:“唉,听天由命吧!”
  姚广娣又问:“如果城破了,我们大家会怎么样?”
  方孝孺面色坚毅地说:“城破国亡,皇上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是一定要以身殉国的,你和乱离没人知道你们的身份,或许还能活命!”
  姚广娣哭道:“相公,你这又是何苦呢!我们一家人逃命不好吗?”
  方孝孺仰天长叹:“逃?往哪逃?天地之大,没有我方孝孺的容身之地啊!”
  姚广娣着急地说:“方意、万扉都走了五天了,这无敌、无畏怎么还不来啊!眼看燕王就要攻城了,再不来黄花菜都要凉了!”
  方孝孺豁达地说:“广娣,你还对方意、万扉的救兵抱希望啊?其实他们来也好,不来也好,都改变不了危局!也许方意、万扉是为了逃离京城才谎称去搬救兵的!”
  姚广娣忙说:“不会的相公,方意、万扉不是这种人!她们是不会丢下我们娘儿俩不管的!”
  方孝孺淡淡地说:“希望如此。”
  
  正午时分,燕军二十万骑兵部队进抵金陵,将皇城团团围住。城中的南军士兵那会儿午饭还没吃完,听到警报,纷纷丢下碗筷,操起兵器跑上城墙御敌。
  燕军骑兵统统下马,整饬冲车、圆木、云梯、投石机等攻城器具,又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金陵皇城比北平多四座门,共有十三座门,分别是聚宝门(今中华门)、通济门、正阳门(今光华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今兴中门)、定淮门、清凉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燕王忽略了比较偏僻的通济门、钟阜门、三山门、仪凤门、清凉门、石城门,集中兵力攻打其他七个主门。每个门至少分配了两万士兵。
  战鼓擂响,号角呜呜,燕军士兵度过浮桥,直抵城下。弓箭手先用弓弩仰射,箭似飞蝗,守城的南军士兵急忙躲到女墙后面,燕军士兵趁机拉着云梯冲到墙根底下,开始蚁附攻城。南军士兵躲过了箭雨,纷纷上前射箭、投石、推滚木、浇滚油,还有煮沸的粪便,谓之金汁;顽强抵抗。燕军死伤甚众,急切不能登城,两军陷入胶着。
  燕军攻城的消息传入皇宫,建文帝忧心如焚,匆匆离开了坤宁宫,来到奉天殿,宣众官上朝,商讨对策。群臣踉跄赶来,最先到的自然是翰林大学士方孝孺,朱允炆急得直跺脚,搓着手问:“怎么办?怎么办?燕军开始攻城了,方意、万扉的救兵又还没到!方学士,你快想想办法呀!”
  方孝孺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淡定地说:“皇上别急,咱们只管坚守待援,万一不济,城破国亡,臣甘愿和皇上一起慷慨赴死,以殉社稷!”
  朱允炆还不想死,但又不能在群臣面前表现出怯意,便强硬地说:“好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固其宜也!咱们就与燕军拼他个鱼死网破!”
  江西四臣也都慷慨陈词:“燕王靖难,欺人太甚!我等人臣,誓死抵抗,舍生取义,绝不投降!”
  方孝孺从容不迫地说:“皇上你放心,一旦城破沦陷,臣将率领百官,弃笔拿刀,上阵杀贼,誓死殉国!”
  朱允炆当然没把希望寄托在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身上,但还是被他们的忠诚感动了,他眼含热泪地说:“好,我们君臣同心协力,共同进退,坚守待援;与燕军死战到底!城破国亡之际,我们君臣共赴国难,以殉社稷!”
  可怜建文帝哪里知道,京师外面的各镇,包括淮安梅殷,从长江南岸逃脱后又收集了一些余兵的盛庸、徐辉祖都畏惧燕军兵强势盛,不敢撄其锋!接到勤王的诏命后,均在犹豫观望,按兵不动;小股勤王的义师途径龙潭时又被蒙古骑兵击溃。他望眼欲穿的各路勤王兵马并无一兵一卒抵达金陵城下。
  但朱允炆心里仍存最后一线希望,祈盼方意、万扉的救兵快快从天而降,拯救他这仿佛风中残叶一般的江山!
  方孝孺又提议道:“皇上,咱们君臣到城墙上去看望一下守城的将士吧?给他们鼓鼓劲,打打气!”
  朱允炆点头首肯:“好,方学士,各位大臣,咱们走吧!”
  建文帝领着方孝孺等众官,在禁兵的护卫下在来到城墙下面,南军将士欢声雷动,山呼万岁,士气高涨,射箭、投石、浇金汁,守城作战更加卖力了!
  朱允炆、方孝孺等人登上太平门的城墙,手搭凉蓬,举目瞭望。但见金陵城下,燕兵云集,正与守军激战。攻打东面朝阳门的是朱能的部队,攻打西面定淮门的是燕王次子朱高煦的部队,攻打南面正阳门的是张信的兵马,攻打北面金川门的是邱福的兵马。燕王朱棣的大营正对着聚宝门,左边是庞来兴、丁胜的禁军,右边是张安的部队和真脱罕木儿率领的几百名蒙古骑兵。
  城墙上的云梯上面,燕军前锋冒着箭雨石雹拼死往上爬,前赴后继;后面乌央央的燕兵预备队吹奏画角,击打刁斗,声音凄厉,高亢入云。
  朱允炆惊愕地说:“想不到燕军声势如此浩大,怪不得我军屡战屡败了!”
  方孝孺说:“皇上,这里危险,咱们还是回去吧?”
  朱允炆说:“别急,咱们再去别的门看看。”
  君臣一行走下城墙,又朝旁边的神策门走去。镇守神策门的是左都督徐增寿,此刻正在城墙上指挥士兵守城。他被燕军的凶猛攻势吓破了胆,拉住两个心腹爱将商量道:“燕军兵势强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们据守此门,早晚城破,死无葬身之地!不如劝说士兵献门投降,还可获得一条生路!”
  两个心腹将领甚然其说,就分头去劝部下。但守门士兵中不乏忠勇侠义之士,不仅不同意献门,还嚷嚷起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士兵都知道了!
  碰巧建文帝、方孝孺等君臣来到了神策门,士兵们陪感鼓舞,高呼万岁;又有士兵跑到建文帝面前告发,说:“皇上,徐都督密谋应燕,劝我们献门!”
  朱允炆勃然大怒,当即喝令禁兵奔向城墙,将徐增寿拿下。徐增寿没想到皇帝这个时候会来,猝不及防,被禁兵拿了个正着。
  禁兵将徐增寿押到建文帝面前,朱允炆抽出一名禁兵将领的佩剑,指着徐增寿怒骂:“你这个胆小鬼,竟敢做燕王的内应,密谋献门!你可知罪?”
  徐增寿瑟瑟发抖,叩头如掏蒜,乞求饶命:“皇上,臣知道错了,臣罪该万死!请您看在先父的份上,您就饶了我吧!”
  朱允炆怒气难消,厉声斥道:“你还有脸提你父亲,魏国公战功赫赫,一世英名,可你胆小如鼠,密谋叛国,不配做他的儿子!哼,你越怕死,朕越要你死!”手起一剑砍在他的脖子上。
  徐增寿狂叫一声,颈中鲜血喷溅,倒地抽搐,须臾毙命。
  朱允炆挥舞着滴血的长剑,对周围的南军官兵说:“谁要敢投燕叛国,这就是下场!”
  众官兵无不变色,乱轰轰地喊道:“皇上放心,咱们誓守此门,宁死不降!”呼啸着冲上城墙,继续与攻城的燕军缠斗起来。
  建文帝带着方孝孺等众官回到奉天殿,焦心如煮地等候守城官兵传来的消息,以及那愈加渺茫的方意、万扉的机器人救兵。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唐赛儿的白莲教将士护着万户、李愿的火炮部队到了。燕王即命万户、李愿架起火炮,对准金陵城头猛轰。
  黑乎乎、圆溜溜的炮弹像蜂群一样朝城头飞去,“轰隆、轰隆”密集爆炸,守城的南军官兵被炸死炸伤,成片的倒下。幸存的官兵也都被震得晕头转向、心惊胆寒,抵抗的意志被大大地削弱了。
  燕王又骑着“银褐”战马,与护卫一起到各个门督战,对攻城的将士许以高官厚禄,鼓舞士气。燕军官兵欢呼雷动,进攻越发猛烈。金陵各城门岌岌可危。
  镇守城北金川门的是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他俩满身披挂躲在女墙后面,早被砰砰的炮声和攻城燕军的呐喊声吓破了胆;两人交换眼神,心里都有了献门投降的意思。
  日落时分,燕王来到金川门督战,护卫高擎的黄色的帅字旗和伞盖在火红的夕阳中特别显眼。朱橞和李景隆在城墙上看见朱棣的伞盖,觉得是时候献门了,两人举起右掌对击了一下,喊道:“妈的,豁出去,干了!”旋风般窜下了城墙。
  朱橞和李景隆吸取了徐增寿的教训,对谁也没声张,径直冲到金川门后,喝退了守门的士兵,奋力抬起门栓,拉开了城门。燕军士兵大喜,蜂拥而入,见人就砍,逢人便杀。若非有披挂护身,朱橞和李景隆也险被杀死。
  守门的南军士兵一见这架势,纷纷放弃了抵抗,跪地投降。朱橞和李景隆找了两块白布,拚命地甩着,狂喊:“谷王朱橞归降燕王啦!”
  “曹国公李景隆归降燕王啦!”
  朱棣在护卫的簇拥下驰入金川门,朱橞和李景隆扑到他的马下,伏地叩头。朱棣心花怒放,开怀大笑道:“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你们俩献门有功,本王保全你们俩全家性命和荣华富贵!现在你们俩跟着本王去劝降其他人吧!”
  朱橞和李景隆千恩万谢,找了两匹马骑着,乖乖地跟在燕王后面,随他到各门劝降。
  朱棣指挥进城的官兵从后面杀向各座城门。守门的南军官兵遭到前后夹击,很快溃败。朱棣、朱橞和李景隆又不停地劝降,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安王朱楹心里原本就偏向大哥朱棣,不愿抵抗,现见大势已去,就接连率部投降,打开城门,迎接燕军进城。
  此时正值黄昏,夕阳西沉,暮色苍茫,三十万燕军全部涌入了京城,到处人喊马嘶,喧嚷嘈杂。无数支火把点了起来,将京城映照得如同白昼。京中的禁兵大都已投降,只有少许零星抵抗,燕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镇压了!
  燕军各部队在城中到处乱轰轰地找地方驻扎,朱高煦、朱能、张信等数万将士簇拥着朱棣向皇宫进发。
  
  中午散朝后,江西四臣聚在吴溥家商量怎么办。王艮流泪说:“食人之禄,死人之事,我不能向燕王称臣,已决意殉国!你们三位的意思呢?”
  解缙义形于色地说:“自古忠臣不事二主,杀身成仁,此其时也!王兄欲赴国难,我解缙自然相从!”
  胡广也慷慨激昂地说:“殉国死节,杀身成名,正是读书人的追求!解兄、王兄深明大义,视死如归,我胡某也不是孬种,黄泉路上,咱们结伴而行!”
  吴溥委婉地说:“咱们都是读书明理的人,应知通权达变。其实燕王即位也没什么不好,天下还是他们朱家的嘛!我们何不包羞忍耻以报国,继续为朱家的朝廷效力呢?”
  解缙意有所动,沉默不语。
  王艮愤然道:“老吴此言差矣!燕王兴兵犯阙,是为窃国!为窃国大盗办事,耻莫大焉,士君子不为也!”
  胡广义正辞严地说:“王兄说得对,依附叛逆,甘做二臣,必将遗臭万年!我们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怎么能做这种事?”
  吴溥敷衍道:“好吧,好吧,既然你们三个都决定死节,我也不能当逃兵!等燕兵杀来,我们一块死好了!”
  商议停当,解缙、胡广、王艮离开了吴家。四家比邻而居,相去不远。吴溥的幼子吴与弼害怕地说:“爹,你们真的要死节吗?”
  吴溥回答:“这个吗!我只是说说而已。”
  吴与弼又说:“我看胡叔大义凛然,最有可能死节。”
  吴溥沉稳自信地说:“错了,你还小,看不透。我看只有你王叔能死节。”
  这时,隔壁的胡广在家里大喊:“外边兵荒马乱的,要看好家里的猪,别让它们跑了!
  吴溥苦笑着对儿子说:“你听见没有,都这个时候了,胡广连一头猪都舍不得,还会舍得他的性命吗?
  不久,王艮家里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王艮饯行誓言,已饮毒酒身亡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