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战友情深>第四十九章 恢复高考,丫丫梦圆

第四十九章 恢复高考,丫丫梦圆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2025-08-04 19:38:29      字数:3263

  一九六八年,赵丫丫和弟弟赵延喜作为插队知青,他们的父亲赵军、母亲杨小梅作为下放户,一齐来到青龙乡张庄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由于金梁力争,他们被分配在张金梁的生产队。
  此时的赵延喜刚十五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全家人数他年龄最小,生产队也没有认真要他参加劳动。赵丫丫不同,已经是年满十九岁的大姑娘,算个整劳力了,必须参加生产队劳动,责无旁贷。她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面容娇好,明眸皓齿,清秀可爱。她自幼读书,勤学上进,成绩优秀,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名列前茅;这些年参加革命运动,虽然走南闯北,历尽艰辛,但还从未参加过农业劳动。如今,响应号召,由一个无所畏惧、敢闯敢拼的革命战士,变成了贫下中农的小学生,每天拿起铁锹锄头,顶着烈日,冒着寒风,跟随贫下中农一起下田劳动。她看着自己的纤纤素手,磨出了紫色血泡,摸一摸,刺心地疼痛。怎么继续坚持劳动?她反复思考,终于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就是学习工人师傅,戴着手套劳动,这样,既不耽误干活,又能保护自己白嫩好看的双手不收磨损。所以,她每次下田劳动总不忘戴上手套。这些年虽然手套磨破了好几双,有的还补了又补,但双手依然保护完好,白白嫩嫩的,没有一处茧子。她很高兴,生产队干群看了也称赞不已,说“还是街上人会保护自己”,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可是乡里推荐上大学时,她这双保护完好的纤纤素手却成了莫大的缺点,乡里的主考官看了她的手,没有一个茧子,一口咬定她缺乏劳动锻炼,政治思想不合格。尽管金梁一再说明她劳动积极肯干,只因为是带着手套劳动的,所以手上没有茧子,主考官还是不相信,被排除在推荐名单之外,让她心灰意冷,美梦成空。不久,张家庄小学缺少一名附设初中班的数学教师,因为丫丫是高中毕业生,能教初中数学,张金梁推荐了她。这一次乡里文教领导同意了,文教局也很快批准了,于是丫丫在张家庄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兢兢业业工作,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
  一九七七年十月,国家做出恢复高考的决策,当年就进行了冬季高考,一九七八年恢复夏季高考。这在全国人民中引起极大轰动和震撼,使成千上万的青年人甚至中年人,消除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再次拿起书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恢复,使中国人才培养再次步入健全轨道,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提供了通过考试、靠自己努力和公平竞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张庄生产队插队落户、并在张庄小学安下心来做了民办教师的赵丫丫,听到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沉寂多年的心又振奋激动起来,破灭已久的大学梦又重新做起来。她及时跑到乡文教主管部门报了名,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找出在高中学习的各科课本开始紧张复习迎考。由于十年丢弃,十年忘记,加上高三的课程未学完,一九七七年冬季高考,她名落孙山。但是,她并未泄气,积极从失败中寻找教训,寻找学业上的不足,努力学习弥补。由于她仍然担任着张庄小学的民办教师,白天要给学生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复习功课只能放在夜里。为了不受家人打扰,不影响家人休息,她对父母亲说:“我要搬到学校住宿,老师都是本地人,各自住在家里,学校晚上无人,很安静,既有利于我复习功课,也不影响你们休息。”杨小梅说:“在学校住有好处也有短处。在家里,晚上你学习时间长,饿了,我可以做饭给你吃,住学校就不好办了。”丫丫说:“我想好了,晚饭,您多做一些稀饭,趁热装一碗在热水瓶里,我提到学校,晚上学习饿了,就倒出来喝,也不会凉。”金梁听说丫丫为了复习功课,迎接高考,一个人要搬到学校去住,劝她说:“我家房屋多,我专门打扫一间给你学习,晚上饿了,我也可以做饭给你吃。”丫丫拒绝了,她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到你家学习,会影响他们休息。”
  丫丫毅然决然搬到学校去住,每晚学习到一两点钟,有时听到公鸡报晓才上床休息;饿了,就喝一碗热水瓶里的稀饭。她本来学业基础就好,又经过艰苦努力,很快就把高三的课程复习完了,还把难题专门挑出来钻研深透,在作业本上做出来。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九七八年夏季高考,她以优秀成绩考取了省师范学院。录取书下来,不论丫丫家、金梁家,还是张庄小学,甚至整个张庄村都传为天大喜讯。大家都说:“看啊,张庄村飞出金凤凰了!”因为张庄村解放后这么多年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而且,赵丫丫是恢复高考、凭着真才实学考取大学的,更为稀罕,可贵。
  张金梁更加高兴,跑到丫丫家,拿起丫丫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得又蹦又跳。为了对赵丫丫以优秀成绩考取省师范学院表示祝贺,他亲自跑到镇上请来乡里的电影放映队,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放了一场名叫《喜盈门》的电影,吸引得附近三四个村庄的群众都赶来观看。李虎得知消息,也从乡政府赶来张家庄,他先到赵军家,当面向丫丫及其父母亲表示祝贺,又和他们一起来到电影放映场。趁着电影放映前,李虎就丫丫以优秀成绩考取大学讲了一段热情祝贺的话。他说:“赵丫丫老师,是我们张庄村的插队知青,也是我们张庄小学的老师。如今,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取省师范学院,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她一家的光荣,更是我们张庄村,青龙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光荣!今天晚上,金梁队长特地请来乡里的电影放映队,放这场名叫《喜盈门》的电影,向赵丫丫老师表示热情祝贺!我代表青龙乡政府,也赶来表示热情祝贺!现在国家恢复高考,赵丫丫老师考取大学,给我们全村、全乡人带了个好头,今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好青年,好学生考取大学、中专,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更好地建设祖国,建设家乡,也为自己开辟一片光辉灿烂的前途!希望我们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我们的家长,更加用心培养子女读书,为祖国,为家乡培养人才!”
  接着,金梁作为生产队长,也作了讲话。他说:“赵丫丫老师是我们生产队的知青,自插队落户以来,她积极参加队里各项劳动,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自当老师以来,认真教书育人,为我们队我们村培养有文化知识的接班人,受到全队全村群众一致好评。现在她又以优秀成绩考取大学。正如李书记说的,这是她本人的光荣,她家庭的光荣,更是我们生产队、我们村、我们乡的光荣!我们在向赵丫丫老师表示祝贺的同时还应该想到一个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去年冬季,今年夏季,两次高考,全乡有二百多人报名参考,为什么只有丫丫老师一个考取?因为她有真才实学!赵老师的真才实学从何而来?从她的勤学苦练而来。我亲眼所见,自去年冬季恢复高考以来,半年多时间,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她白天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备课,夜晚住在学校宿舍,一个人,一台煤油灯,一堆书本,每晚学习到一两点钟,有时竟到天明;饿了,就喝一碗热水瓶装的稀饭。真的应了那两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们家乡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同样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们每个家庭要脱贫致富,更加需要知识,需要人才。请大家看过电影,回家好好想想,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读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可用人才?借此机会,我下个保证:今后,不论谁家的孩子考取大学,我都会请乡里的放映队来放电影,表示祝贺和奖励。这要成为我们生产队的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大家说好不好?”“好啊!太好了!”打谷场上一片欢呼赞扬声。
  电影放映结束,各村观众结伴分头回家,一路上大家议论纷纷,既议论电影《喜盈门》中的可喜可笑情节,又议论赵丫丫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和考取大学后的光明前途,更议论李虎、张金梁两人的讲话内容和深远意义。他们认识到,培养子女读书,考大学,既关系到孩子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意义十分重大。现在国家实现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更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今天,大家亲眼看到张庄村的插队知青、民办教师赵丫丫凭着勤学苦练、真才实学考取省城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前途无量,和读书成才大有前途的事实,大家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尽心尽力认真培养子女好好读书学习,期望有一天自家的孩子也能像赵丫丫一样,凭着真才实学考取大学,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也能光宗耀祖,为家门增光添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