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三人同乐,共游南山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2025-08-05 15:18:27 字数:3609
赵丫丫如愿以偿考取省师范学院,多年的大学梦几经曲折终于变成现实。张家庄村和青龙乡干群纷纷前齐来表示祝贺。特别是她插队落户的生产队长、好朋友张金梁更是喜悦异常,还特意为她放了一场《喜盈门》的电影,吸引得周围几个村庄的人们都赶来观看,分享她的喜悦。更有乡里的一把手李虎书记忙中抽闲,专门从乡政府赶来祝贺,还在电影放映前讲了那么热情祝贺的话;这些都让她心神振奋,感激感动不已。回想这些年的各种经历,起起伏伏,曲曲折折,不觉泪流满面,感慨万千。他终于转悲为喜,擦干眼泪,感叹苍天不负有心人。
丫丫考取大学,且此时学校已放暑假,她在张家庄小学的教师工作已告结束。她把学校宿舍的钥匙交还校长,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便从学校搬回家里居住。爸爸妈妈劝她说:“这大半年,你既要教书,又要复习功课迎接高考,没日没夜地忙碌,实在太劳累了!现在,大学考取了,学校也放假了,开学就要前去省城上学,又要忙。趁此机会,叫延喜陪你玩玩,好好休息休息。”延喜听了也很高兴,他对丫丫说:“我没有考取大学,也能好好玩玩、休息休息了,这都是占了你的光,看来,我是应该好好谢谢您了:谢谢姐姐!”延喜说着向丫丫深深一躬。丫丫说:“我们姐弟,情同手足,何须这些虚礼?感谢就免了。你替我办件事:晚上,你去找一下金梁哥,就说爸爸妈妈说我太劳累了,叫你陪我好好出去玩玩。我开学就要到省城上学,以后难得经常见面。想着我们三人,自幼一起玩到现在,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因此我们共同研究,想邀请他一起出去玩玩。他是队长,不知他可有时间?”延喜说:“这还用问?我只说你邀请他,他没时间也要来陪你的。”丫丫不觉脸红了,说:“你这话什么意思?人家是生产队长,大小也是个干部,队里有事就不能来。”延喜说:“队里的事,还不都是队长安排的?我敢保证,不论队里有什么事,他都会来陪你玩的。”丫丫纠正说:“不是陪我一个玩,是陪我们两个一起玩。”延喜嘻嘻一笑,连忙说:“对,对,是陪我们两个一起玩。我竟然把我自己忘了。”引得丫丫也笑了。
晚上,延喜来到金梁家,向金梁说了丫丫邀请他游玩的事,问他有没有时间。金梁说:“丫丫开学就要到省城上大学去了,今后再见面都有困难。眼下暑假,正是个空闲时间,再忙也要陪她好好玩玩。现在土地都承包到户了,无论收种管理,都是各家忙各家的,也不要我这个生产队长问事,不过是交公粮时候到各家各户跑一跑,催一催,平时也没有什么事要管,正好陪她好好玩玩。”他又问延喜:“你有没有时间,咱们三个好朋友一起好好玩玩?”延喜说:“我们家那点农活,一家子早就干完了,你们要不怕我当电灯泡,我就陪你们去玩玩。”金梁说:“你说什么呢?丫丫可是你姐姐!”延喜说:“正因为她是我姐姐,我才真诚地祝福你们。”金梁摇摇头说:“不要胡扯!否则,我们就不好相处了。”他又问延喜:“丫丫可说明天到哪里去玩?”延喜说:“这个,她倒没有说。看来,她是叫你拿主意。此地哪里最好玩,你是最知道的。”金梁说:“我们此地最好玩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南山岭,一个是水草湖。”延喜说:“我也听说这两个地方风景最好。那就听你的,到这两个地方玩。我回家对姐姐说。”金梁说:“要去水草湖玩,光是绕着湖边走走看看,没有意思;最好是借条小船亲自到湖里划一划,好好感受一下划船游湖的乐趣。”延喜问:“小船借得到吗?”金梁说:“借得到。水草湖的好多渔民我都认识,他们都有船,借一条玩半天,没问题,况且,他们也有求我帮助的时候。”听说可以划船游湖,延喜更高兴了,说:“明天,我一定要好好学学划船,我还从来没有划过船呢。”
第二天早饭后,金梁头戴一顶草帽,肩上挎一只军用水壶来到赵家。赵丫丫见了笑着说:“看这套装束,已经做好出游的准备了?”金梁说:“暑天炎热,外出活动,草帽水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劝你姐弟俩也要准备一套。”杨小梅迎出来说:“金梁说得对,大热天出去玩,要防止中暑!”于是丫丫和延喜每人也戴了一顶草帽,带了一壶凉开水。
三人离开赵家,出了张家庄,沿着一条山路说说笑笑向南山岭走去。山势渐高,道路崎岖,盘旋向上。两旁的山坡上,有的开垦成农田,种着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有的栽着桃树梨树苹果树等,建成了果树园。天空红日高照,瑞鸟飞翔。丫丫说:“这山上,干脆都栽上果木树,春华秋实,风景既好,水果又能卖钱,也不少收入。”金梁说:“以前在生产队,广种薄收,口粮不够吃,农民总想多种些庄稼,多收些粮食,以补充口粮不足。现在,原上的土地都承包到户了,年年大丰收,口粮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山上不种庄稼,都栽上果木树也行。”延喜说:“你给李叔建议建议,把满山都栽上果木树,结出的桃子梨子苹果,又脆又甜,可比玉米面窝窝头好吃多了!”金梁笑了,说:“你还年轻,没有挨过饿,挨饿的时候,还是玉米面窝窝头能治饿救命!”
三人来到南山坡的张龙烈士陵园,金梁和值班室的老兵打过招呼,便一齐走进去,伫立在张龙高大的大理石塑像前鞠躬致敬。金梁说:“爸,今天我带着两位好朋友来看望您,是要告诉您一个天大的喜讯:我们张庄村的插队知青,张庄小学的老师赵丫丫,在今年的高考中,以优秀成绩考取省城的大学了!落后贫困的张家庄,终于飞出了金凤凰,全村人欢欣鼓舞,还放了电影,您的亲密战友,好兄弟李虎书记,亲自到场讲话,向丫丫老师表示祝贺,也号召广大村民以丫丫为榜样,好好培养子女读书成才。我想,您听了也一定很高兴!”赵丫丫听金梁如此说,十分感激,她对着张龙的塑像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三人又参观了张龙的高碑大墓,读了上面的文字,随后来到张龙纪念馆。金梁指着玻璃匣中陈列的绣花背心说:“这是当年我妈妈为送我爸爸参军亲手给他缝制的。当时,我妈妈生下我还不满月,她是坐在月子床上一针一线做成的,还绣了花,寄托了妈妈的爱情和希望。”金梁说着竟流出眼泪来。丫丫连忙安慰他:“你爸爸是炸堡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慕学习。你妈妈是我们共同的妈妈,我们会共同孝敬她,尊重她。”
三人离开张龙烈士陵园,沿着山间小路来到一座山神庙前,走进庙门,只见高台上坐着慈眉善目、两耳垂肩的山神爷。山神爷面前的条案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铜制香炉,里面堆满香灰,一炷高香燃烧着,香烟缭绕。条案下面有一个蒲团,供人跪拜祈祷。金梁跪倒在蒲团上,望着山神爷,磕了三个头,说:“感谢山神爷赐福,让我的好朋友赵丫丫小姐,在今年高考中,以优秀成绩考取了省师范学院,今天特来向您报喜致谢。今后,还望保佑她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学业有成,前途无量!”他站起来,对丫丫和延喜说:“你们也磕个头,祈祷山神爷保佑你们健康平安,福寿绵长。”
丫丫连连摆手,说:“我不磕。我考取大学,首先应该感谢国家恢复高考,其次,也是我自己辛勤努力的结果。跟他有什么关系?”金梁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明的,看得见的,岂不知冥冥之中,是山神爷在保佑你。”丫丫和延喜都笑了,说:“你也相信山神爷?”金梁说:“我不信,但爷爷奶奶相信,村里的人都相信。他们人有病了,家里遭遇灾难,都跑来庙里烧香磕头做祷告。本来病好了,是医生看好的,家庭灾难过去了,是自家努力和国家救助的结果,可是他们都说是山神爷赐福。久而久之,我不相信也相信了。”丫丫说:“他们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金梁解释说:“我的理解,他们这是一种精神寄托,让人永远不消沉,永远抱有希望。比如前几年,社会那样动乱,生活那样艰难,人们都希望动乱赶快过去,生活赶快变好,他们就来山神庙里磕头祷告,祈求山神爷赐福。现在运动过去,国家城市乡村一片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新气象。人们祷告的不都实现了吗?”丫丫说:“这是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好政策,不是山神爷的功劳。”金梁说:“明里是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好政策,暗中,山神爷也在驱邪避难,保佑国家政策胜利实行,人们大众生活幸福!”丫丫说:“按照你说的,这就叫天人合一了。”金梁连声说:“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三人都笑了。
三个人离开山神庙,一齐来到青松峰。这里是南山岭的最高峰,高出海平面八百多米。只见高峰耸立,青松蔽日,悬崖峭壁,飞瀑流泉,声震云天。松林里,古木参天,百鸟飞鸣;悬崖间,怪石嶙峋,泉水叮咚;山峰上,云雾缭绕,红日映照,云蒸霞蔚,幻象无穷。山坡上,岩石下,荆棘丛生,郁郁葱葱,高低错落;山谷里,流动着清凌凌的涧水,树影倒映,飞花逐浪,曲折盘回,向着岭下的水草湖流去。金梁问丫丫和延喜:“这里的风景如何?”姐弟俩一起说:“真是太美了!和山脚下相比,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如果有相机,我们真该多拍几张照片,把这里的风景一一记录下来,留作纪念。”金梁说:“如今土地包产到户,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好了。我正打算买照相机,明年暑假再来游玩,就有相机拍照了。不仅拍摄青松峰各处的风景,我们三人站在悬崖边、青峰下拍个合影,留作纪念,也是很有意义的。”丫丫和延喜听了顿时高兴起来,一齐说:“好啊!明年暑假我们一定再来,等着你为我们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