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敢偷我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8-02 14:21:44 字数:5123
西营村的年集非常热闹,因为是公社驻地,规模颇大,蔬菜市、衣服市、小百货市、鞭炮市、鸡鸭市、小吃市……应有尽有,当然一些紧俏货还是供销社专营。
初中毕业以后,学习好的考上中专跳出农门,稍差一点的继续读高中考大学,上学没有指望的青年便早早自谋生路。有关系有门路的则进厂当工人,安稳本分的人和父母一块种责任田,不安心种地的人就想着法子做点小买卖。
机会来了,大潮涌动,人心思变。
罗万有家的咸菜规模一直未显著扩大,倒是时常有小商小贩上门趸货,但是苗秀娟要求老罗只能限量批发,首先要保证村里及周边老客户的需求。
眼看见老魏头到西营村开门店炸油条,老罗有些急躁,多种经营组的陆振国也一再相催,答应优惠在西营村找几间门店。但是苗秀娟婉言相拒,一直说再等等看。
老罗不明白,送上门来的钱嫌烫手?苗秀娟解释,咱的咸菜五年才可出缸,绝不能坏了质量。前几年比较保守,增加的腌制量不大,现在能出缸的咸菜仅够上门的批发商贩。去年刚刚大量增加腌制,即便到西营村开门店扩大规模还要等四年。为了保证声誉,眼光要放长远,只能耐心等候。
老罗只好眼瞅着上门的生意泡汤,自卖的咸菜也不敢大涨价,只是随行就市微调一下而已,毕竟上门的多是老主顾。
苗秀娟并没有闲着,悄悄为四年后作着各种准备。
对此于钱眼很不理解:老罗哥这是守着饼挨饿啊。
于钱眼说起此事,史燕飞更是戏言:都说老罗找了一个精明媳妇,我看也不过是一个只会守摊的娘们罢了,毕竟头发长见识短。
到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老罗咸菜依然如故。
苗秀娟虽然不常出门,除去琢磨几个新秘方之外,也是耳听八方,村里谁家孩子去哪个厂子当工人,谁家闺女找了哪村的婆家,谁家小子找了哪村的姑娘……苗秀娟听到这些消息,抽空便在孩子面前念叨,弄得罗万有和二姐特别厌烦,但是有一个好处,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能知道一些。
刘庆军刘可道段利和罗万有一边赶集,一边听罗万有传播消息:史传粮已经跟着他侄子史燕飞学开拖拉机,说是以后挣了钱自己买一辆;鲁桂英进王架桥造纸厂当工人,说是干保管,活挺轻快;史春草不知去哪所联中复习,发誓要考上中专……
不一会,四个人来到鞭炮市,这里果然热闹,鞭炮声此起彼伏,响过的鞭炮散发出浓浓的硝烟,这是过年特有味道,十分诱人。
刘庆军一眼发现罗万社,只见他站在一个小推车后面起劲地喊:“路过别错过,错过你难过,难过不好过,听一听,看一看,不响不要钱呐。”
罗万有绕到罗万社身后,翁声瓮气地问:“掌柜的,多少钱一挂?”
罗万社没有回头:“要多少响的,价格不一,几毛几块钱都有。”
罗万有依然瓮声瓮气地说:“给我来十挂五千响的吧。”
五千响?一千响的就算多的,还有买五千响的?
罗万社赶紧回头,是罗万有:“小有,你净跟我捣乱。”
刘庆军刘可道段利走过来:“社子,一人一挂一千响的吧。”
罗万社掂着脚转回身:“军哥,是你们呀。这些天光忙着赶集卖鞭炮,还一直没找你玩呢。来,一人一挂,听听动静怎么样。”
罗万社拿出一百响的鞭炮,一人一挂。刘庆军推让不要,罗万有接过来:“嘁,拿着吧,这是俺哥的一片心意,别客气,过年放这一百响的,考试准得一百分。”
刘庆军刘可道段利没客气,接在手里。
罗万社一边看着过往赶集的人,一边趁空与几个人说话。
初中毕业后罗万社的爹罗天风就发愁,腿脚好好的人没有门路可以种地,像罗万社这样腿不好的青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出路连媳妇找不上。这几年赶上政策好,罗天风家有海外关系成为台属,总算在王架桥抬起了头,进入腊月凑点钱让孩子卖鞭炮学着做买卖,无论如何要找上一门媳妇。
段利笑了:“我说社子,你爹想得可真长远,现在就琢磨找媳妇,怕你家断了后吗?”
罗万社不好意思:“哎,你看看人家史传粮,史传福给找找学开拖拉机,鲁桂英进造纸厂当保管,二民子还能学炸油条,我呢?我这个情况明摆着,不想门路直接白搭。”
想到罗万社被史燕飞开拖拉机撞断腿,刘庆军心里有些异样:“社子,你不是说过想跟老罗叔学腌咸菜吗?有这回事吧,老三?”
罗万有说:“我知不道呢。不过俺娘说过,腌咸菜这事只能传给我,连我姐姐都不让学。”
刘可道撇撇嘴:“哟,腌咸菜你家还有祖传秘方?”
罗万社说:“不怨老罗叔,我不想学这个,我就是学会腌咸菜还能超过老罗叔?现在先对付着干吧,过了年再看看学点啥技术。军哥,再拿上两挂二百响的送给侯真准吧,我能在这里摆摊全仰仗他,要不是你们这个大哥,人家根本不让在这里摆摊。”
刘庆军一愣:“怎么,摆摊还不让啊?”
罗万有说:“二哥,集市上都这样,摊位人家早就占下了,乍进一个外人谁也不愿意他来抢买卖。这事咱大哥办得长脸面,西营人就是牛。”
几个人说话间,有人过来打听鞭炮价格,见没人理睬便离开,刘庆军说:“咱先走吧,别耽误社子卖鞭炮。社子,过年的时候再拉。”
四个人把鞭炮装进兜里,继续在集市上闲逛。
突然迎面急匆匆走过一个壮汉,险些把段利撞倒。
“哎,你这个人眼——”段利刚要骂此人“眼瞎”,却发现认识,是原来的体育老师,宁崮山照相馆的黄熙照。
段利赶紧改口:“哟,黄老师,你这么着急忙慌的是干啥去?”
刘庆军刘可道罗万有赶紧站住打招呼问好。黄熙照脸色着急:“噢,是你们啊。看没看到有人推一辆凤凰牌洋车子过去,车搭子印着‘宁崮山照相馆’。”
几个人都摇摇头,没有看到,年集上很拥挤,很少有人推着自行车在集上过往。就是有自行车过去,谁也不会特意看看搭子上印的什么字。
黄熙照很着急:“真是倒霉,现在的小偷竟敢偷我。那辆洋车子放在照相馆门口,我准备拿相机上门去给人家照相,一会的空就没了。你说现在的小偷太大胆,偷到我头上了。”
罗万有说:“黄老师,你没去派出所报案吗?现在集上人这么多,不好找吧。”
刘可道说:“小偷推着洋车子在集上跑不快,咱帮着老师找一找吧。”
刘庆军则认为:“敢偷照相馆的洋车子,小偷应该是早就踩好盘子,他们偷了车子不会大摇大摆地在集上走,况且黄老师的照相馆这么有名,认识的人很多,小偷应该早就转移了,报案比较稳妥。”
刘庆军说得有理,黄老师点点头:“你们玩,我赶紧往前找找看吧。”
黄熙照着急地走了,刘可道说:“黄老师大意,他总以为是东营的,谁还敢惹他?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照相的也多,但是环境却不大让人放心,这多半年来镇驻地一下子冒出多个小偷。我觉得黄老师就是报案也够呛能找回来,丢辆洋车子事小,重要的是耽误年前照相的买卖,年后走亲戚骑啥。”
罗万有说:“黄老师不差钱,再买一辆呗。”
刘庆军眼睛一瞪:“老三,你说得轻巧,就是有钱,想买洋车子还得有票才行。越到年底洋车子票越紧张。”
几个人说着话,段利下意识地摸摸口袋,罗万有一笑:“段利,你就一挂鞭炮,谁有闲心惦记它,走吧,继续赶集。”
听着罗万有的玩笑,刘庆军刘可道也不自觉地摸一下口袋,鞭炮没丢。
年集上吃的东西比较丰富,幸亏吃了魏二民的油条,否则他们几个的肚子早就叫唤了。
四个人从年集里出来,正遇上侯真准在等客人。
“老二,老三,马上晌午,你们别回家啦。”侯真准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我请你们下馆子,去供销社饭店。”
陶方成说:“猴子,你去吧,这里我盯着,越是赶集越没有人,都他娘的搭赶集的顺风车,影响咱俩的买卖。”
刘可道与段利知道他们是三结义,便要回家吃饭。刘庆军赶忙阻拦:“你看,都是同学,别见外,俺大哥请客你们走,这不是见外吗。”
侯真准一挥手:“对,一块去,谁也不能走。”
侯真准推着自行车,四个人跟着,一块来到供销社饭店。
侯真准把自行车上锁放在饭店门口,刘庆军不放心:“大哥,放在这里行不?刚刚照相馆的黄老师那辆洋车子就叫人偷了。”
侯真准大咧咧地一挥手:“黄老师光顾挣钱,老是不锁车,早晚得丢。我的车子谁敢偷,再说这车子除铃铛不响到处响,他们偷去也不会骑。”
刘庆军故意捏一下刹闸:“这倒是,大哥,你这洋车子除粘脚好使,其他都够呛,一般人还真骑不了。”
罗万有说:“我学咱大哥这洋车子,挨多少摔,我要是买一定买新的。对了,大哥,罗万社送给你的鞭炮,说是感谢你的。”
侯真准摆摆手:“我不要这个,你们拿着放吧,社子想摆摊一句话的事。”
几个人有说有笑,走进饭店。
饭店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五个人在大厅里选一张桌子坐下来,侯真准过去点菜。
现在侯真准已经是镇上的名人,饭店供销社的人差不多都认识,服务员赶紧打招呼:“侯哥,来啦。”
侯真准说,除老四样,再加上炖小鸡、肴肉、炸刀鱼和清炒土豆丝,八个菜。
八个菜,有鸡有鱼有肴肉,挺重视。
“侯哥,要是再加个肉丸子就成大席啦。”经常赴席的刘可道说,“头鸡二鱼三丸子嘛。”
罗万有晃晃脑袋:“升子,今天可不行,要是加肉丸子,咱吃完饭不就成‘滚蛋丸子’啦,所以大哥没点这菜。”
侯真准一竖大拇指:“嗯,老三圆得好,咱们得常聚,不能转头不认人啊。”
虽然侯真准和陶方成在西营村有些小成就,但刘可道是村支部书记的儿子,段利是大队会计的继子,家庭都有点背景,侯真准心里明镜似的。
罗万有瞅着刘庆军问:“大哥,这么好的天,咱喝点吧。”
刘庆军赶忙打住:“老三,咱还上学呢,喝什么酒,想喝等毕业的时候喝。”
侯真准打圆场:“老二,今天高兴,又快过年了,咱小喝点,拿一瓶,我多喝,你们少喝。”
刘可道和段利说:“喝点,喝点,咱们学着喝吧,孬好是门手艺。”
侯真准来到柜台,拿了两瓶本地产的白酒——宁崮山古酿,九毛钱一瓶。
侯真准手里拿着宁崮山古酿,低头端详瓶子上的标签,没留神被一个人撞了一下,险些将白酒掉在地上。
侯真准嘴里嘟囔一句:“看着点,没长眼啊。”因为心情不错,没有计较,只是回身看一眼,背影有点眼熟。
“哦,宁崮山姑娘,这酒不孬,给我,我来倒酒。”罗万有看见大哥拿来白酒,主动接过来倒酒。
本地产的宁崮山古酿、宁崮山特酿,人们习惯称为“宁崮山姑娘、宁崮山他娘”,特酿要比古酿好一些,按照人们的思维,宁崮山他娘自然比姑娘高一辈。
这一次不再以水代酒,五个人算是开怀畅饮。五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坐在供销社饭店吃酒,相当扎眼。
酒足饭饱之后,侯真准前去结账,一掏兜,只剩下一毛二分钱,两个五分一个贰分的硬币,兜里的十块钱的票子不见了。
服务员很客气:“侯哥,不急,慢慢找找。”
侯真准把上衣口袋直接翻过来,没有!
刘庆军四个凑上来看看咋回事。
罗万有说:“大哥,不会是在集上丢了吧?”
侯真准摇摇头:“不会,不会,咱们一路说话,我根本没掏过兜,怎么会丢呢。”
刘可道从兜里掏出四块六毛钱,递给罗万有:“你还有吧,把钱结了再说吧。”
罗万有的兜里经常有零钱,他又摸出五块一毛钱,凑在一起递给侯真准:“大哥,先算账吧。”
侯真准觉得很没面子,尤其还当着刘可道和段利。
连酒加菜一共八块八毛五,剩下的钱又还给罗万有,侯真准苦笑着说:“老三,算借你俩的吧,明后天把钱还给你们。”
刘可道说:“侯哥,你这就见外啦,你和军子小有是把兄弟,我们和他俩也不是外人,你要实在过意不去,过了年你再请我们一顿。”
侯真准右手一挥:“好,爽快,我就喜欢交你这样的兄弟。”
几个人来到饭店门外,侯真准瞅一眼平安无事的破自行车,说:“我想起来啦,刚才在饭店拿酒的时候有人碰我一下,准是那小子顺手把我的钱掏走了。好好,在西营还有敢偷我的,你等着。你奶个鬼的,逮不住算你走运,要是让我逮住非把你的尿攥出来不可。”
联想到黄熙照的自行车被偷,刘庆军苦有所思:“真是的啊,原先咱只是偷点苹果摘个桃,大人去生产队偷点麦子棒锤子啥的,那是吃不饱的,现在倒好,出现专门偷钱财的小偷,这不好。”
侯真准发狠道:“我不管他偷谁,敢偷到我头上就不行。碰我的那个人有点眼熟,但是我只看到他后影,没看到脸,不行,我得到集上转转,看看能找到不。”
罗万有拦住:“大哥,算了吧,破财免灾。要真是那个人偷的,他肯定认识你,你想想,镇上谁不认识你和陶方成。算了,咱回家歇着吧。”
刘可道也说:“是啊,现在出门在外不像前几年,以后咱小心就是啦。别说在这里,就是阁老镇的街上也这样,俺上学的八中,经常有人丢饭票丢枝笔,还有一个同学新买的球鞋晒在宿舍,一上午就找不着了。现在的风气是有点不如以前放心。”
侯真准打开破自行车的锁,“你们回吧,我去集上转转,现在派出所的田副所长和我熟得很。”
刘庆军说:“大哥,明后天的咱去黄老师那里照张相吧,黄老师说好啦。”
侯真准答应一声,淹没在赶集的人群中。刘庆军四个人往家走。
四个人晕晕乎乎,刘庆军刘可道段利有些醉意,罗万有似乎未能尽兴:“这宁崮山姑娘不孬,可惜没过瘾,啥时候咱痛痛快快喝一场。”
刘庆军脸有点发红:“老三,算了吧,还得上学呢,要是让老人知道,非得挨一顿揍。”
刘可道说:“没事,男子汉大丈夫,哪有不会喝酒的,过了年咱们使劲喝一场,看看谁的酒量大。这事我包了。”
段利一拍胸脯:“好,这事算我的吧,俺爹家里有好酒。”
刘可道推段利一把,险些将其推倒:“不用和我争,俺家的好酒不比段会计少,看我的吧。”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