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矿山岁月>第三节第二节 认清当下局面(1)

第三节第二节 认清当下局面(1)

作品名称:矿山岁月      作者:渭北儒生      发布时间:2025-08-01 15:23:50      字数:6535

  当蓝光和刘正清两家人回到同城,自然是到刘正清的新家认认门,以方便以后的走动。乡情是好的,异乡却是他们这类人生活的地方。两家的交情,并没有因为刘母的去世而终结,在日后,蓝光就成了刘正清在同城这个异乡生活的地方最亲近的人。
  刘正清的新家位于矿务局机关家属院三号楼二层,三室一厅的格局在八十年代中期算得上体面。蓝光站在客厅中央,环顾四周:米黄色的墙面上挂着刘母生前的黑白照片,崭新的五斗橱上摆着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墙角还放着刘正清从寿县老家带来的青花瓷瓶。
  “叔,这房子真不错,比我们矿上的家属楼宽敞多了。”蓝光摸着刷了清漆的木质窗框感叹道。
  刘正清递给他一杯热茶,茶叶在杯中舒展,袅袅热气升腾:“局里照顾,给配的。你婶子刚来,还不太习惯城里生活,总念叨着老家的菜园子。”
  岳琴从厨房探出头来:“小光,让你媳妇过来搭把手,晚上咱们包饺子。”
  豆小琴应声而去,两个孩子在客厅里追逐打闹,笑声填满了这个刚刚失去一位老人的家庭。蓝光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刘正清拍拍他的肩膀,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小光啊,”刘正清压低声音,“你在矿上干了也有七八年了吧?”
  蓝光点点头:“整八年了,叔。从采煤工干起,现在在工会也算是个小头目。”
  刘正清啜了一口茶,目光深远:“你还年轻,不能总窝在工会那地方。我这次调来局里,分管人事,正好能帮衬你一把。”
  蓝光心头一热,却又有些犹豫:“叔,我这人没啥文化,怕辜负了您的好意。”
  “胡说!”刘正清放下茶杯,杯底与玻璃茶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你在矿上处理纠纷、组织活动,哪样不是井井有条?现在矿务系统缺的就是你这种踏实肯干的年轻人。”
  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纱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蓝光望着那光影出神,想起自己这些年在矿上的点点滴滴:带着工友们下井抢险,为工伤家属争取补助,在年节时组织文艺汇演……每一件事他都尽心尽力。
  “叔,我听您的。”蓝光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坚定,“您说咋办就咋办。”
  刘正清满意地笑了:“好!这才像我们寿县出来的汉子。明天我让司机送你们回去,你先把工会的工作理顺,等我的消息。”
  厨房里传来剁馅的声音,两个孩子围着岳琴要糖吃,豆小琴在擀饺子皮,动作麻利。蓝光看着这温馨的场景,突然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晚饭时,刘正清开了一瓶西凤酒,给蓝光倒上:“来,咱爷俩走一个。”
  酒过三巡,刘正清的话多了起来:“小光,现在的形势不比从前了。矿上那些空降干部,个个背景硬得很。你回去后,多听少说,把工会那摊子事管好就行。”
  蓝光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知道刘正清这是在给他传授生存之道。在煤矿系统摸爬滚打这些年,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了。
  “叔,我明白。工会工作看似清闲,实则是了解矿上动向的好地方。”蓝光给刘正清斟满酒,“我会注意分寸的。”
  刘正清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就是这个理儿。对了,这酒你带两瓶回去,给你子清姨父。他在矿上这么多年,人脉广,你有拿不准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夜深了,两个孩子已经在岳琴收拾好的小床上睡着了。豆小琴轻手轻脚地收拾着碗筷,不时看一眼丈夫和刘正清交谈的背影。她知道,丈夫的前程或许就要迎来转机了。
  第二天一早,刘小芳从学校回来,看到蓝光一家,高兴得直跳。她已经是高中生了,出落得亭亭玉立,但见到从小一起长大的蓝光哥哥,还是像个孩子似的撒娇。
  “哥,你这次必须多住几天!”刘小芳拽着蓝光的胳膊不放,“我还有好多题要问你呢!”
  蓝光宠溺地摸摸她的头:“小芳都长这么高了,学习怎么样?”
  “还行吧。”刘小芳撇撇嘴,“就是物理有点难。”
  刘正清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慈爱。自从母亲去世后,女儿变得懂事了许多,但只有在蓝光面前,才会露出这般孩子气的一面。
  午饭过后,刘正清叫来的吉普车已经到了楼下。分别时,刘小芳红着眼睛,拉着蓝小宇和蓝晓霞的手不放。
  “下次来,姑姑带你们去公园玩。”她蹲下身,给两个孩子整理衣领。
  蓝光一家坐上车,透过车窗向刘正清一家挥手告别。车子驶出家属院,拐上主干道,向着鳌背煤矿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豆小琴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轻声问:“老刘跟你说什么了?”
  蓝光握住妻子的手:“叔说要给我调动工作,让我先做好准备。”
  豆小琴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工会虽然清闲,但终究没什么发展。”
  “不过,”蓝光压低声音,“叔也提醒我,矿上现在派系复杂,让我小心行事。”
  豆小琴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她知道丈夫做事一向稳重,不需要她过多操心。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两个孩子很快就在摇晃中睡着了。蓝光望着远处逐渐显现的煤矿轮廓,思绪万千。离开这些天,不知道矿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回到西山家属区的家,屋里已经落了一层薄灰。豆小琴麻利地开始打扫,蓝光则去生炉子。虽然已是春天,但山里的夜晚依然寒冷。
  “明天你就上班了,”豆小琴一边铺床一边说,“我听说矿上最近出了点事。”
  蓝光正在捅炉子,闻言抬起头:“什么事?”
  “好像是有工人闹事,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就是听隔壁王婶提了一嘴。”
  蓝光若有所思。煤矿工人闹事不是新鲜事,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值得警惕。
  第二天清晨,蓝光早早起床,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骑着自行车向矿办公楼驶去。一路上,他注意到矿区的气氛有些异样——巡逻的保卫科人员比平时多了,几个井口都加强了岗哨。
  工会办公室在办公楼二层,蓝光一进门,办事员小李就迎了上来:“蓝主任,您可回来了!”
  蓝光笑着点头:“家里的事处理完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他的茶杯就放在惯常的位置,里面已经泡好了茶。蓝光环顾四周,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这些年来,工会的同事们早已像家人一样。
  副手赵亚君匆匆推门而入,看到蓝光,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老蓝,你可算回来了!”
  蓝光示意他坐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赵亚君关上门,压低声音:“出大事了!三采区的老徐,拿着炸药把考勤室给炸了!”
  “什么?”蓝光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什么时候的事?有人受伤吗?”
  “就上周,幸亏不是交接班时间,就老徐一个人受了轻伤。”赵亚君擦了擦额头的汗,“现在人被关在市公安局,听说要从严处理。”
  蓝光眉头紧锁。老徐他认识,是个老实巴交的矿工,干了十几年都没出过差错,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到底怎么回事?”蓝光问道。
  赵亚君摇摇头:“听说是病假没给报工,家里老婆生病,孩子上学,实在过不下去了。”他叹了口气,“老徐去找区长理论,被骂了出来,一时想不开……”
  蓝光沉默良久。作为工会干部,他太了解这种情况了。煤矿工人辛苦一辈子,往往就因为一次意外,整个家庭就陷入困境。
  “矿上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赵亚君苦笑,“现在是严打期间,这种事往大了说就是破坏生产。张矿长亲自去市里汇报,听说上面很重视。”
  蓝光若有所思。张子清是他姨父,也是矿上的实权人物。这件事处理不好,对谁都不利。
  正说着,电话铃响了。蓝光接起来,是矿办通知十点开安全生产会议。挂掉电话,他对赵亚君说:“准备一下材料,一会儿开会用。”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各科室、区队的负责人基本到齐了。蓝光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默默观察着会场的气氛。张子清坐在主位,面色凝重;几位副矿长分坐两侧,表情各异。
  “同志们,”张子清敲敲桌子,“最近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这种事,是对我们矿领导班子的严重挑战!”
  蓝光注意到,张子清说这话时,目光扫过坐在右侧的生产副矿长马明远。马明远是去年从省局空降来的,据说背景很深。
  “我已经向局里立了军令状,”张子清继续说,“一个月内,必须彻底整顿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各区队、班组要重新核查考勤记录,杜绝弄虚作假!”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主要围绕如何加强管理展开。蓝光作为工会代表,也被要求配合做好工人思想工作。散会后,他正准备离开,却被张子清的秘书叫住。
  “蓝主任,张矿长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矿长办公室在顶层,宽敞明亮。张子清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听到蓝光进来才转过身。
  “坐吧,”他指了指沙发,“家里的事都处理好了?”
  蓝光点点头:“都办妥了,谢谢姨父关心。”
  张子清给他倒了杯茶,在他对面坐下:“老刘给我打过电话了,说了你的事。”
  蓝光心头一跳,但面上不显:“叔跟您说什么了?”
  “他说你是个好苗子,让我多关照。”张子清笑了笑,“其实不用他说,你是我看着长大的,能帮的我自然会帮。”
  窗外传来矿车的轰鸣声,远处井口的提升机正在运转。蓝光等着张子清的下文。
  “不过,”张子清话锋一转,“现在矿上情况复杂。马明远那帮人盯着我的位置不是一天两天了,老徐这件事,他们肯定会大做文章。”
  蓝光明白了张子清的顾虑:“姨父,有什么我能做的?”
  张子清满意地点点头:“你先把工会那摊子事理顺,特别是工人的思想动态,要及时掌握。至于其他的……”他压低声音,“等时机成熟,我会安排。”
  离开矿长办公室,蓝光心事重重。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正被卷入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权力斗争。回到工会办公室后,他立即召集手下开了个小会,布置近期工作重点。
  下班后,蓝光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三采区。他想了解一下老徐事件的详细情况。三采区是马明远分管的区域,区长周大勇是他的亲信。
  “蓝主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周大勇见到蓝光,脸上堆着笑,眼里却带着警惕。
  蓝光笑笑:“例行检查工会工作,顺便看看工友们有什么困难。”
  周大勇引着他往区队办公室走:“现在工人们情绪稳定,都理解矿上的处理决定。”
  蓝光不置可否。经过考勤室时,他注意到门框和墙壁上还有爆炸留下的焦黑痕迹,几个工人正在修补。
  “老徐平时表现怎么样?”蓝光状似随意地问。
  周大勇脸色一变:“平时看着老实,谁知道会干出这种事!蓝主任,这种人可不能同情啊。”
  蓝光没有接话。他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工人向这边张望,眼神里透着不安和愤怒。
  回到家,豆小琴已经做好了晚饭。两个孩子正在写作业,见他回来,都扑上来要抱抱。
  “今天怎么样?”豆小琴一边盛饭一边问。
  蓝光摇摇头,没多说。饭后,他帮孩子们检查了作业,又陪他们玩了会儿,直到豆小琴催着孩子去睡觉。
  “张矿长今天找你了?”豆小琴一边叠衣服一边问。
  蓝光点点头:“嗯,说了一些矿上的事。”他犹豫了一下,“小琴,这几天你准备一下,可能要参加矿小的教师招考。”
  豆小琴惊讶地抬起头:“真的?可我在三产公司干得好好的……”
  “姨父提的,”蓝光握住她的手,“教师工作稳定,对孩子教育也有好处。”
  豆小琴眼里闪着光:“那我得赶紧复习,都多少年没摸课本了。”
  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蓝光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无论矿上的风云如何变幻,这个家永远是他的避风港。
  第二天一早,电话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蓝光迷迷糊糊地接起来,是赵亚君急促的声音:“老蓝,快来看电视!省台早新闻正在报道我们矿的事!”
  蓝光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赶紧打开电视机。屏幕上,省台记者正站在矿务局大门口报道:“……这起恶性事件暴露出煤矿管理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省里已成立专项调查组……”
  豆小琴也被吵醒了,担忧地看着丈夫:“怎么了?”
  蓝光匆匆穿上衣服:“出事了,我得赶紧去矿上。”
  当他赶到办公楼时,走廊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议论纷纷。赵亚君把他拉到一边:“坏了,省调查组今天就要进驻,听说要全面审计矿上的账目。”
  蓝光心头一紧。这种阵势,明显是冲着张子清来的。他快步走向工会办公室,路上遇到了几个工会委员,都是一脸忧色。
  “蓝主任,工人们都在传要裁员呢!”一个老委员拉住他,“你可得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啊!”
  蓝光安抚道:“别听信谣言,工会会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刚进办公室,电话又响了。是张子清秘书打来的,让他立即去小会议室开会。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基本到齐了。张子清坐在首位,脸色阴沉;马明远则面带微笑,不时和身边的人低声交谈。
  “同志们,”张子清敲敲桌子,“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省调查组十点到,我们要做好接待工作。各部门准备好近三年的工作记录,随时备查。”
  会议简短而压抑。散会后,蓝光正准备离开,张子清却叫住了他:“小光,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走了,张子清关上门,长叹一口气:“这次是有人故意捅到省里的。”
  蓝光并不意外:“马明远?”
  张子清点点头:“他在省局有人,一直想取而代之。”他递给蓝光一份文件,“你看看这个。”
  文件是一份人事调整方案,上面有蓝光的名字——拟任矿长办公室主任。
  “这……”蓝光惊讶地抬头。
  “本来想过段时间再调整,”张子清苦笑,“现在看来得提前了。矿办主任老李是马明远的人,必须换掉。”
  蓝光明白了张子清的用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需要信得过的人掌控关键岗位。
  “姨父,我怕能力不够……”
  “别推辞了,”张子清拍拍他的肩膀,“老刘说得对,你是时候挑更重的担子了。”
  十点整,省调查组准时到达。带队的是省煤炭厅纪检组的郑组长,一个面色严肃的中年人。欢迎会上,张子清代表矿领导班子做了汇报,态度诚恳;马明远则表现得异常活跃,不时插话补充。
  蓝光冷眼旁观,注意到郑组长看马明远的眼神中带着审视。看来这场博弈,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几天,调查组驻扎在矿招待所,调阅各种文件,约谈相关人员。整个矿区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蓝光作为即将上任的矿办主任,被张子清安排配合调查组工作,实际上也是近距离观察动向。
  一天晚上,蓝光加班到很晚。走出办公楼时,发现马明远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本想直接回家,却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出于好奇,他放轻脚步走近。
  “……你太心急了!”是马明远压低的怒吼,“现在好了,把省里的人都招来了!”另一个声音回答:“谁能想到老徐那怂货敢玩命?再说了,考勤的事不是你默许的吗?”
  蓝光屏住呼吸,听出这是周大勇的声音。
  “闭嘴!”马明远厉声喝道,“这事到此为止。张子清不是省油的灯,他已经起疑了……”
  听到这里,蓝光悄悄退开。回家的路上,他思绪万千。看来老徐事件背后另有隐情,而马明远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
  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昨晚的发现告诉了张子清。张子清听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果然如此。小光,你帮我盯紧马明远和周大勇,但不要打草惊蛇。”
  调查进行到第五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省调查组接到举报,在三采区仓库查获了一批被盗卖的矿用物资,经手人正是周大勇;更关键的是,账目显示这些非法所得的一部分流入了马明远的私人账户。
  当天下午,马明远被叫去谈话,再也没有回到办公室。傍晚时分,矿广播站突然播放通知:全体中层以上干部立即到大会议室开会。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郑组长严肃宣布:马明远涉嫌贪污受贿,已被停职审查;周大勇被移送司法机关;张子清继续主持矿上工作,但要就管理不力做出深刻检讨。
  散会后,张子清把蓝光叫到办公室,脸上难掩疲惫:“总算告一段落了。”
  蓝光给他倒了杯水:“姨父,您没事吧?”
  张子清摇摇头:“我没事。这次多亏了你机警,不然倒下的可能就是我了。”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小光,下周一你就正式接任矿办主任吧。”
  蓝光没有推辞:“我会尽力而为。”
  回家的路上,蓝光的心情复杂。权力的游戏如此残酷,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但同时,他也感到一种责任感——在这个位置上,他能更好地为矿工兄弟们争取权益。
  豆小琴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真的?矿办主任?那可是正科级啊!”
  蓝光笑着点头:“嗯,下周一正式上任。”
  “太好了!”豆小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矿小的招考通知也出来了,我明天就去报名。”
  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蓝光感到无比满足。无论外面的风浪多大,只要这个家还在,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挑战。
  周末,蓝光一家去了趟城里,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又给刘正清带了点山货。刘小芳见到他们高兴坏了,拉着两个孩子玩了一整天。
  “哥,你现在可是大官了!”刘小芳调皮地说,“以后我毕业了,能不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啊?”
  蓝光哭笑不得:“好好念你的书吧,将来考大学,比什么都强。”
  刘正清把他叫到书房,详细询问了矿上的情况。听完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处理得不错。记住,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咱们工人的本分。”
  蓝光郑重地点头:“叔,我记下了。”
  回矿的路上,夕阳西下,远处的矿井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蓝光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挑战,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周一早晨,矿广播站播放了人事任免通知。蓝光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走进了矿长办公室,开始了新的征程。办公桌上摆着一份待批的文件,是改善矿工生活条件的提案。他拿起钢笔,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