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明公主海子公园>三十六 强奸犯(1)

三十六 强奸犯(1)

作品名称:明公主海子公园      作者:李卫荣      发布时间:2025-07-18 22:20:35      字数:3089

  二十四岁的姚瑞(是堂哥曾经的名字)怎么也没想到,四年以后他和堂哥姚辉(曾经是自己的名字)同在陕西省的同一所社办中学当老师。虽说同一学校当老师,身份是不一样的,姚辉是大学毕业以后国家分配来的挣工资的公办教师,姚瑞是挣工分的民办教师。甭管挣工分还是挣工资,反正堂兄弟俩都在这个学校当老师。
  姚辉知道要是没堂兄弟给他的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至今应该是老家山西泊里小村的农民,是堂弟无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给了他,又和他互换了名字,他才上了大学,他才被分到陕西这所社办中学做老师。他现在每月45元的工资,而堂弟姚瑞每天八分,外加每月补助三块钱。每天的工分就值几分钱,堂弟一年的收入,也抵不上他一个月的工资。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就是为了报答堂弟母子的恩情,他放弃了留北京的机会,自愿被分配到陕西这所离堂弟住的村子最近的乡村中学。在婶子和堂弟身边,更方便他对他们母子报恩。
  今天是到学校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星期六晚上他就和堂弟姚瑞(他还是很不习惯叫堂弟姚瑞)说好了:“明天我去看望婶子,你跟婶子说说,请一天假就别去生产队干活了。好几年不见婶子,我很想念她。”
  姚辉说的可不是客套话,他真的很想念婶子。他只比堂弟大一个月,婶子和妈妈为了能到生产队挣工分,妯娌俩轮流看着小哥儿俩,婶子比妈妈小几岁,长得好看,性格又温柔,所以他从小就喜欢婶子。每次轮到婶子看兄弟俩,他的小嘴儿都特别甜,不停地叫着“妈妈”,张着小手总是惦着让婶子抱。要是轮到自己妈妈看了,他的小嘴巴总是紧闭,除去和弟弟玩儿的时候脸上有笑模样,在妈妈面前小脸儿总是绷着。妈妈也看出了这一点,跟婶子说“我儿子辉辉更喜欢你,反正都快两岁也不用吃奶了,干脆俩孩子都由你一个人看得了,我挣的工分咱俩人一人一半”。一直到七岁上学,他和堂弟全都是婶子看大。小时候,他经常听人家讲一个后妈和俩儿子的故事,后妈因为偏向自己的儿子,就把好吃的都给自己亲生儿子吃,每天给继子吃的是自己家地里种的大蒜。谁知亲生儿子因为老吃好的,越吃越挑食,越挑食身体越不好,瘦弱得像小鸡子。继子呢,天天变着法子吃大蒜,腌蒜煮蒜,越吃越开胃,越吃身体越棒,白胖白胖的,岁数一样大的哥儿俩,就像差了好几岁,继子比亲儿子高一头。而姚瑞姚辉哥儿俩长得就跟后妈的继子和亲生儿似的,哥哥耀瑞又高又大,弟弟耀辉又瘦又小。当然,婶子也偏心眼,但是她偏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是哥哥姚瑞。如果只有一个馒头,她总是一掰两半,大一点儿的那半给哥哥,小一点儿的给弟弟,自己的亲生儿子。从小到大,婶子就这么一直偏向着他。弟弟老实,即便母亲不偏不向分得一样均匀,他总是把自己的那一半掰下一点儿给哥哥,跟妈妈说“哥哥个子高能吃,我个子小吃不了”。作为哥哥,他也处处护着弟弟,简直就是弟弟的保护神,总是与弟弟形影不离,跟在弟弟身边保护弟弟。
  有一回姚瑞感冒发烧挺厉害的,怕把弟弟传染上,他让弟弟向班主任给自己请了两天假。第三天上学的时候,他发现弟弟姚辉的右眼眶又青又肿,一问才知道是被班里的男生嘎达子打的。
  嘎达子学习特别不好,是班主任和各科老师挂在嘴边的永远批评对象。弟弟姚辉和他相反,学习尖子,是老师永远挂嘴边的表扬对象。特别是班主任,还常常把这俩人放在一起对比,羞辱嘎达子“你还不如姚辉一个小脚趾头聪明”。嘎达子即便学习再不好,可是十几岁的男孩子自尊心还是很强烈的,他恨班主任,但是却不能把班主任怎么样。只有把气儿出在姚辉身上,打算揍姚辉一顿。可是姚辉和他哥哥姚瑞天天在一起,姚瑞长得又高又大,他根本不可能打赢姚瑞。姚瑞生病不能上学了,没法再保护姚辉了,嘎达子便在放学路上,迫不及待揍了姚辉一顿,一拳把姚辉打成乌眼鸡。
  姚瑞看着弟弟青肿的眼眶,心疼得差点儿哭了。心里责备自己,你还是男人吗?得那么点儿的小病就请病假不来上学。你要是不请病假,弟弟能被嘎达子欺负吗?弟弟,哥哥今要让嘎达子爬着给你来道歉。当天的放学路上,可想而知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怎样的恶斗。嘎达子虽然没有姚瑞个儿大力气大,但是他是有准备的,知道姚瑞上学肯定要报复自己,因此随身带了一把小攮子。被姚瑞压在地上揍的时候,嘎达子掏出小攮子,照着姚瑞的胸部扎了过去,姚瑞很快就趴在嘎达子的身上不动了。
  姚瑞被送到公社卫生院,伤不算太重,但是失血不少,姚瑞需要输血。公社卫生院没有血库,弟弟姚辉往起袖子,说“我们哥俩儿都是O型血,输我的吧!多少都行,只要我哥需要”。那次姚辉为哥哥姚瑞输了500cc的血,健壮如牛的姚瑞很快出院。哥儿俩比以前更好了,弟弟姚辉说:“哥哥你是为我才被嘎达子扎伤的,我要一辈子对你好。”哥哥姚瑞说:“我身上流淌着你的血液,我们比亲兄弟还亲。”正好初三语文课刚刚学完《陈胜吴广起义》,两位起义领袖相互发誓:“苟富贵,勿相忘。”
  于是,哥俩儿也学着陈胜吴广发了这个誓。
  初三毕业,两人都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那个年代大学的录取率太低了,好多乡村中学高考都是瞎子踢毽个不个,没一个考上的。就算县里的重点中学,考上的也是凤毛麟角。哥俩儿的所在的班里一共五十人,只考上了五个,姚辉是其中的一个,姚瑞却名落孙山。
  谁知姚辉的父亲在姚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修水库时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砸死。家里主要劳动力死了,母亲身体不好,母子二人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别说上大学,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可是好不容易拼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最后娘儿俩商量决定,把这张录取通知书给哥哥姚瑞,让姚瑞上大学。姚瑞家当时是烈属,他大哥在部队抢险救灾中牺牲了。两家人带着哥儿俩,拿着姚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大队书记一说,大队书记说“这是好事嘛,烈属应该得到照顾”。大笔一挥,把两个人的姓名给调换了。
  姚瑞(现在他不叫姚辉了)和妈妈搬走陕西那天,是和哥哥姚辉坐同一辆长途车到县里火车站的。哥哥姚辉(现在他和弟弟的名字已经调换)坐的去北京的火车先进站,上火车前的一刹那,姚辉将瘦弱的弟弟紧紧抱住,说了初三时同样的那句话:“苟富贵,勿相忘。”
  这一别就是五年多,因为是特殊年代,应该1968年暑假毕业的大学生,延期到快十月才毕业。姚辉成分好,又是烈士的弟弟,本来留京的名额有他,但是他却主动要了分配陕西的名额。到陕西以后,像他这样名牌大学毕业的可以留西安,又是在他的要求下,来到婶子和弟弟家所在的公社中学。他不放心多病的婶子和瘦弱的弟弟,他要到他们身边照顾他。
  让哥哥姚辉没想到的是,情况比他想象得要好。弟弟姚瑞(他还是不习惯叫弟弟这个名字)不再瘦弱,长成了一个高挑英俊的青年,而且结了婚,有了儿子。婶子身体也比以前要强壮,大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新盖的青砖瓦房,院子的最南头还有三棵大柿子树。他去的时候,柿子已经红了,在油汪汪翠绿的大叶子的遮盖下,向他绽露出美丽的笑脸。
  这天,姚瑞的妈妈,也就是姚辉的婶子为他的到来特意宰了一只老母鸡,又炒了几个菜。姚瑞的儿子才五个多月,特别缠奶奶。姚瑞妈妈怕孩子在家影响母子俩与五年多没见面姚瑞尽情交谈,让儿媳妇带着孙子到本村孩子的姥姥家待一天。
  吃饭的时候,婶子告诉他,姚瑞的舅舅是大队支书,有姚瑞的舅舅罩着,生活一点儿急都没有,比在山西好过多了。虽然去年盖房欠了两千多块钱的外债,没关系,娘儿俩紧衣缩食,不出三年保管还上。姚辉说:“婶子不必为这点债务着急,我现在一个月四十五块钱的工资,每个月可以拿出一半替婶子还账没问题。”婶子说:“那怎么行?你爹妈也老了,每月你要给他们寄钱,你自己虚岁都二十五了,也得张罗着给自己攒钱娶媳妇。娶媳妇得要房要彩礼,这都需要钱。”姚辉说:“没有弟弟和婶子,我哪儿有今天?婶子和弟弟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