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30、重点班

30、重点班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7-14 16:36:07      字数:5685

  高考发榜,刘庆兵榜上无名。
  虽说在预料之中,刘家还是处于沉闷之中,那丝微弱的希望破灭了,毕竟这里曾经走出一个大学生王平。
  刘成贵忍住失落,问:“都说说,老二该咋办?”
  刘庆兵首先开口:“现在种地不像以前,咱这里已经‘包产到户’,各家干各家的,挣大发了。我在家种地,咱有的是力气,肯定多打粮食多分钱,明年咱也买上一辆洋车子。”
  特地赶来的刘晓红说:“二弟,我看还是复习一年吧,今年你都通过预选了,复习一年肯定能考上,这样愿望就实现啦,你甘心种地?”
  岳季花附和道:“是啊他二叔,家里的劳力不缺,你再努努力考上大学,将来小辈们也有个依靠。”
  岳季花说完,捅了丈夫一把。但是,刘庆勇只顾闷头喝水,没有话说。
  刘成贵看看小儿子刘庆军,刘庆军想起刘河水的话,想起刘敏老师的神气,想起王平老师的激动,想起刘二妮上大学时村民的羡慕,应该劝劝二哥。
  “二哥,复习一年吧,要是不愿意去高中复习,到联中复习一年考个中专也行。”刘庆军说。
  刘庆兵笑了:“老三,叫我去联中复习,咱俩一个班当同学啊?”
  刘庆军没想到这一层:“去年鲁桂英的班里就有高中毕业回到联中复习的,听说今年考上中专了。再者说,现在当年考上没几个,不都是复习生吗?”
  刘庆兵苦笑道:“老三,我是吃烧饼喝凉水——自己心里有底。别说复习一年,就是两年也够呛,这样的话我不如干别的呢。”
  刘成贵想听听刘庆勇的意见,刘庆勇直接不看父亲。老刘问老伴巧英:“他娘,你说呢?”
  巧英心里很赞同二儿子的意见,现在的确不像原先那样出工不出力,如今干得多挣得多,多一个劳力多一份收入。
  于是巧英说:“还是听老二自己的吧。”
  刘成贵听出老伴的意思,然后直接问刘庆勇:“老大,虽说分了家,但你是长子,你说说怎么好?”
  刘庆勇瓮声瓮气地说:“都行啊。”
  知子莫如父,刘成贵知道大儿子一向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干。
  刘成贵长叹一口气:“叫我说呢,老二再复习一年,就是干活也不差这一年。老二自己再想想,反正也不着急。”
  晚上,刘庆兵与刘庆军躺在床上闲聊,刘庆军问二哥为什么不愿意去复习,刘庆兵叹一口气,自己上学的这些年都是推荐上大学,学校经常停课闹革命,没有人拿学习当回事,“落下的知识太多了”。
  “二哥没赶上好时候,就是这个命。老三,咱家的希望就看你的了。”刘庆兵两眼看着黑暗中的房梁。
  听着二哥不服气的喘息声,刘庆军有些同情,同时也有些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至少可以按部就班地上学读书。只是二哥说全家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感觉压力不小。
  父母的愿望能实现吗?刘庆军不敢深想。
  要想自己的压力小一些,还是劝劝二哥复习再考。
  刘庆兵说:“老三,其实我想去当兵,然后在部队考军校,这样或许考大学容易些,要不然对不起‘庆兵’这个名字。”
  原来刘庆兵有自己的打算。
  “可是,咱爹娘能让你当兵吗?当年大哥想当兵,咱爹死活不让。”刘庆军说,“二哥,我觉得当兵这条路够呛呢。”
  刘庆兵长出一口气:“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的确,只要提起当兵刘成贵就瞪眼,也不说清什么原因,就是俩字:“不行。”
  凡事总要试一试,倘若成功了呢?
  对于全家迫切希望的复习一年再考学,刘庆兵不想折腾,但是他向父亲提出当兵的要求,果然不出预料:不行!
  刘庆兵似乎与父亲置气,脱下学生装,穿上对襟褂黄球鞋,戴上草帽,扛起锄头和大哥一块下地干活。
  望着二儿子走出家门的背影,刘成贵看看巧英,无奈地叹口气:“看来铁拐李说的是老三啊。他娘,过几天你去刘媒婆家一趟,托她给老二瞅活个媳妇吧,赶紧把心拴住,省得想三想四。”
  巧英答应一声,走进里间屋忙活起来。
  刘成贵的心情不太好,问:“他娘,老三干啥去了,整天不着家,一个假期光玩,不是跑到西营听收音机就是去造纸厂瞎逛,你说说养的这些兔崽子顶啥用。”
  刘庆军所去的造纸厂就在村南困马河北岸。在公社多种经营组副组长陆振国的大力扶持下,村里成立了王架桥造纸厂。在厂长人选的问题上,村干部的分岐较大,史传福建议史燕飞出任厂长,理由是这几年史燕飞与公社各部门搞得关系很熟,有利于造纸厂的业务开展。段会计坚持自己的侄子段海,也就是段利的大哥当厂长。
  刘成钢主张刘小军干,早年前刘小军家造过粉皮,算是有管理经验。眼见史传福和段会计各不相让,刘成钢直接拍板:高山辉当厂长,鲁三手负责工厂机器的保养与维修。
  既然与刘、史、段三家皆不相关,史传福和段会计只得同意。对此,苗秀娟感叹:“这是三国演义互不相让,让高家充当司马懿拣了个大漏!”
  造纸厂味特别大,对王架桥青年的吸引力不大,好多外村人来此上班挣钱,味大点也就忍了。
  因为鲁三手在造纸厂担任维修工,刘庆军和罗万有时常过来玩耍,每每看到车间里纸浆变成白纸,刘庆军感觉很神奇:原来这就是四大发明之一。
  “这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看到造纸过程,刘庆军常问鲁三手。
  鲁三手笑呵呵地回答:我只知道机械反应,这物理化学的我闹不明白,军子,等你念到高中就知道了,这不单单是四大发明的故事。
  在造纸厂吃过鲁三手的午饭,刘庆军约着罗万有来到公社大院,找陈一鸣听评书《岳飞传》。
  陈一鸣刚刚从老家下马河村回到大院,小院子里晾晒着一些新鲜的松莪,香味扑鼻。
  陈一鸣指着松莪说:“军子,看这些松莪,晒干后炖鸡可好吃了。你知道吗,这是你姐夫从宁崮山拾的,他特意送来。等下雨的时候,咱也去宁崮山拾松莪吧。”
  刘庆军笑道:“原先去宁崮山拾过松莪,松莪拾得不少,就是缺少鸡啊。”
  罗万有说:“谁说不是呢,咱宁崮山的松莪特别出味,炖鸡没有松莪简直不算一道菜,可是有松莪不能杀鸡也是白搭。”
  陈一鸣见罗万有来到,很是意外,赶忙说:“小有,我没少吃军子带来的老罗咸菜,早就听说你们家做菜很讲究,看来所传不虚。来,进屋尝尝泰英哥摘来的苹果,挺好吃的。”
  刘庆军罗万有随陈一鸣走进屋,边吃苹果边听收音机。
  正听到热闹之处,有人走进院子喊道:“刘庆军一定在这里吧,班长,班长在家吗?”
  不用出门就知道是马加佑,这声音太熟了。
  “是面醭剂,他也常来听《岳飞传》吗?”罗万有问。
  陈一鸣答应着赶紧走出屋门,刘庆军则说:“他只来过两次,常去卢思甜家听评书,我们学习委员家。”
  “面醭剂进宅,没有事不来。”罗万有非常不喜欢马加佑。
  正说着话,马加佑和陈一鸣一前一后走进房间。
  “哟,小有也大驾光临,难得,难得啊。”马加佑说,“没想到,在班长家里还能遇上你,真是我的不幸。”
  刘庆军打招呼道:“你轻易不到这里来,怎么,卢思甜没在家吗?”
  马加佑一屁股坐在陈一鸣坐过的椅子上:“这是班长的家,许你来难道不许我来吗?”
  罗万有懒得答理马加佑,陈一鸣递过一个苹果,马加佑毫不客气。
  听完评书,几个人免不了议论一番。
  “岳飞就是厉害,老打胜仗,这样的人就应该当班长。”马加佑想拍拍陈一鸣的马屁。
  “岳飞是大哥,当然厉害,我觉得你就是那个牛皋,要文没文,要武没武。”罗万有站起来,打量陈一鸣的小书橱。
  “你这个小有,老是和我对着干,我不和你一般见识。”马加佑又拿起一个苹果吃起来。
  刘庆军依然沉浸在《岳飞传》里:“这岳飞厉害,岳家军更厉害,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陈一鸣将电风扇调高一档,屋里有些闷热。
  “能组建岳家军,岳飞的眼光确实独到。”陈一鸣说,“这可是岳飞从千军万马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才选出八百人,都是好苗子。”
  “好苗子遇上好元帅,就变成好军队。”罗万有感叹道。
  “你们说,要是咱联中也搞一个岳家军,是不是考试的时候成绩就是最好的。”刘庆军随口说道。
  “军子你真有想法,你以为是上体育课吗,找一伙打篮球好的打比赛准赢。”马加佑说。
  “打篮球可以选拔打的好的组成一个队,这样的队才能赢得比赛。”刘庆军突发奇想,“暑假后咱们就是毕业班,咱为什么不在四个班里挑选学习好的组成一个班,叫重点班加强班啥,要是刘河水老师当班主任,可以叫刘家班,是不是可以考得更好,超过桃园。”
  陈一鸣一愣,刘庆军说的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军子,你这个办法好啊,把学习好的组成重点班,像岳家军似的,集中上课,肯定能有收获。”
  马加佑脑子转得快,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自己在班里的成绩比较差,如此安排自己肯定进不了重点班:“刘庆军,你真能瞎胡闹,你学习好你就想鼓捣一个重点班,这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面醭剂,要是按俺二哥说的成立重点班,你肯定进不去,急眼了吧?”罗万有喜欢看马加佑的笑话。
  陈一鸣对马加佑的印象不是太好,罗万社、鲁青华、史传粮和罗万有这些人,遇到马加佑就讽刺挖苦,似乎马加佑已经习惯这种待遇。
  “军子这个主意是不孬,咱一个学生干啥操校长的心,咱还是省省吧。来,再叫一个苹果。”陈一鸣端起苹果篮子,让每人拿一个。
  陈一鸣的小屋太热,刘庆军等人告辞。
  马加佑并没有跟随刘庆军罗万有回家,说是在西营转一圈。罗万有不乐意与马加佑待在一起,拉着刘庆军去困马河洗澡。
  至于提到的重点班一事,刘庆军以为自己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学校真的成立了重点班。
  开学第一天学校的壁报栏张贴出新组建的初三(5)班人员名单:卢思甜满玉宝于文化段利……马加佑刘可道胡得济……
  刘庆军从头看到尾,重点班的名单上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考试成绩排名均不如自己的马加佑、刘可道、段利倒进入名单。
  更让刘庆军惊讶的是刘河水老师不再担任一班的班主任,成为重点班的班主任。
  刘河水老师站在讲台上算是作告别讲话:“同学们,按照学校安排我将担任五班的班主任,一班班主任由物理老师冯洪杰代替。成立重点班是从学校实际出发,更是为了营坊联中的声誉考虑,希望同学们往远处看,不要有思想包袱,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刘老师并没有说明进入重点班的标准,但是同学们都能看得出来,进入重点班的都是班内学习前几名,不过也有学习不太好的同学进入重点班。三班的胡得济,在班内排第二十八名,因为是教育组胡庆斌组长的关系便成为重点班一员;满玉宝在班内倒数第三名,因为是原教务处满主任的弟弟;于文化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他父亲在公社干临时工。
  学校竟然与自己不谋而合,刘庆军很郁闷,岳飞成立岳家军要的是身强体壮、打仗勇猛的将士,重点班的组建是啥标准,自己班内第五名年级第十七名却没有进入重点班。段利有个好姐姐段梅好,进重点班不稀奇,可道他爹是大队书记,也有办法。马加佑是啥背景,难道是走卢思甜的门路?如果找人挤进重点班,难道马加佑提前知道学校成立重点班?可是,开学前在陈一鸣听《岳飞传》时他并没有提起。
  刘河水老师的讲话没听进多少,刘庆军尽管没有进入重点班的强烈愿望,但是看到刘可道,段利都成为重点班学生,心里自然很失落。
  放学的路上,马加佑少有的与刘可道、段利、刘庆军、鲁青华一块走。
  马加佑神气十足:“升子,咱们重点班的老师都是最棒的,你和段利得加把劲,要不学习跟不上趟,叫‘高升’也白搭。”
  刘可道毫不在乎:“还有一年就毕业,搞什么重点班?我才不愿意进这个班,都是恁舅乱安排,说是重点班的老师好,进重点班就等于考上中专了。”
  鲁青华说:“这么说,段利能进你们班,肯定是你姐姐梅好给办的喽,有干爹就是好。”
  段利的确不够进重点班的条件,但是段会计得知此事,要求女儿段梅好必须将段利弄进重点班,将来考上中专让段伟看看。段梅好是重点班的老师,不得已向校长提出这个条件,段利破格进入重点班。
  段利并不知道段会计的用心,说道:“我都知不道是怎么进的这个班,学习好的进了重点班,我在原先的班里可以进前十名,如今在重点班却成了后十名,不划算。”
  马加佑面露不屑:“段利,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军子想进重点班没捞着,你倒好,是吧,军子,光听《岳飞传》羡慕岳家军,有用处吗?”
  刘庆军的脸上发热,只是瞪了马加佑一眼。
  “初三搞起重点班,重点照顾有光沾。老师全是好中选,毕业准能考中专,考中专啊考中专。”马加佑高兴地念起顺口溜。
  罗万社不乐意了:“面醭剂,别以为进了重点班就能考上学,不进重点班就不活啦?”
  马加佑哈哈一笑:“活不活咱知不道,怎么活大家却看到了。社子,你们就是那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说着,马加佑学着罗万社一瘸一拐地走路,鲁青华段利哈哈大笑。
  刘可道赶紧制止马加佑:“二哥,有点过了,过了啊。唉,你真是。”
  鲁青华问:“面醭剂,我很纳闷,你怎么进的重点班,走卢思甜的门子?”
  马加佑头一扬:“走谁的门子你不用管,反正我进重点班了,眼馋去吧。”
  “面醭剂,你一念顺口溜没有好事,我看是你把军子挤下来了吧,说你不走卢思甜的门子,一定是找的张大牙。”鲁青华看着马加佑。
  马加佑心里一惊,但是脸上平静:“人家卢思甜凭什么帮我,我找张主任?张主任又不是我的亲戚,他凭啥帮我?磨锥子,你没进重点班就不要乱咬人!”
  大家知道马加佑经常进出张呈瑞的教务处,鲁青华如此提醒,几个伙伴觉得有理。
  罗万社很为刘庆军抱不平:“肯定是面醭剂找张大牙把军哥挤下来了,面醭剂,你想进重点班可以,但是不能挤兑咱最好的同学吧!”
  马加佑一脸无辜的样子:“你们这伙人,进重点班不止我一个人,为啥单单编排我,不和你们一块走了。”
  议论马加佑挤占刘庆军重点班的名额,大家没有证据,只好看着马加佑快步一个人回家。
  刘庆军对鲁青华和罗万社的话半信半疑,心情不太好,毕竟进了重点班考上中专的机会肯定大增,但是罗万社说得有理:不进重点班就不活啦?
  学生们在议论重点班一事,老师也没闲着。
  重点班的老师单独一间办公室,没能出任重点班英语课的潘凤兰老师很是不满:“What the……学校这是想干啥,不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老师也有了高低贵贱,教重点班是好老师,教普通班的老师就是没料的,OK?”
  物理老师冯洪杰看得开:“办个重点班成了某些人送人情的机会,明明说每班前十名的学生进重点班,可是,唉,自己放了屁自己还能用手捏住。”
  教初三生理卫生课的厍老师很是赞同:“是啊,像那个马加佑就是张主任硬塞进去的,真不明白张主任和他啥关系。咱们得向教育组反应反应,这是破坏教学公平秩序,凭什么教重点班老师就只教这一个班,咱们要教好几个班级?领导要是不同意,咱真得来一个‘瘪茄子捏住’。”
  物理老师冯洪杰笑道:“厍老师,我看你教俄语很合适,发音科学。”
  厍老师说:“哈了少,哈了少,可不就是喝一口就变少嘛。”
  潘凤兰感觉厍老师粗俗,不快地说:“Yuck,谁出的这个馊主意,应该鼓动运动普通班的学生去教育组告状。”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