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免职学习,多方思考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2025-07-13 18:46:17 字数:3871
现场会按照县政府领导设计的程序终于圆满结束。大家刚要散会离开,王甸乡的王乡长又发出热情邀请:“柳营村的大食堂已经准备好丰盛的午餐,饭都是白面馒头,菜是八菜一汤,有荤有素,招待参加现场会的全体县乡干部,欢迎大家和全村社员一起到大食堂用餐。”要不要在柳营村用餐?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主持现场会的县领导。县领导笑着向大家挥挥手说:“盛情难却,大家就留下吧。王乡长已经说了,我们是和柳营村的社员共进午餐,也好趁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柳营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原来留下用餐还有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趁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柳营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大家听县领导如此说,只好留下用餐,随着村长一起来到村里的大食堂。大家举目望去,大食堂里摆满了十几桌丰盛的午餐,果然如王乡长所说,饭是白面馒头,菜是八菜一汤。菜分四荤四素,荤菜是鸡鱼肉蛋,素菜都是当前时新的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豆角等,每样素菜里都加了肉丝,显得既鲜艳又油润。汤是西红柿蛋汤。王乡长介绍说,刘营村食堂的师傅怕饭菜做不好,还专门请来乡政府食堂的大厨亲自掌厨的,所以,今天的饭菜较往日更胜一筹。
十几桌午餐,除了最前面两桌是专门留给开会的县乡领导的,其余的餐桌都已经坐满了村里的社员,大家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李虎到社员餐桌上看了一圈,他们的饭菜和招待县乡干部的饭菜果然都是一样,也是白面馒头,八菜一汤。他不觉竖起大拇指称赞:“好!干群一致,官兵平等,不分高下,安排得何等细致周到!”然而,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场面,这么丰盛的饭菜,这要花费社员多少血汗钱?柳营村的人民真的这么富足吗?李虎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于是他便利用饭后的短暂时间,走出食堂,走出人群,到村子里转了一圈,他看到的情景和餐桌的情景大相径庭。村庄上的房屋都是土墙草顶,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农民身上的衣服,长长短短,各色各样,肩头膝盖上,横七竖八打着各色的补丁。他回想上午看到的田里的庄稼,长势也一般,收成也不会怎么好。他暗想,这般庄稼,这般房屋,这般衣着,食堂却是这般丰盛的饭菜,对比鲜明,落差巨大。照这么个吃法,一年的收入够吃多少日子?但见大家并无任何忧虑。大食堂里,干部群众欢聚一处,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说说笑笑,喜笑颜开。他也不便说出自己的忧虑来。临别,他和大家一起向王甸乡的领导,向柳营村的干群表示感谢,然后走出食堂,散会回家。
现场会回到家里,李虎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他不断想着王甸乡现场会的各种情形;想着柳营村田里长势一般的麦子,和超过千斤的亩产量;想着村庄里低矮的茅草房和社员身上破烂不堪的衣服;想着柳营村食堂丰盛的招待午餐。他不断询问:这样的现场会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将来乡村工作的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他该怎么向群众宣传?该怎么领导全乡人民大干社会主义?他百思不得其解。
现场会结束不久,便从县里传来好消息:王甸乡的王乡长,因为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开得圆满成功,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县领导的要求和希望,成绩突出,影响极好,广获赞扬,县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提拔为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负责领导指挥全县的农业生产。消息传出,上下振奋,又有些喜出望外,不免议论纷纷,说三道四。
青龙乡也从县里传来消息:李虎乡长,因为思想陈旧落后,在新形势下,又顽固坚持一己之见,不肯认错,不思改进,不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发展需要和县领导的规划要求,一意孤行,拒绝在青龙乡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受到县领导严厉批评,责令他深刻反省,认真检查,认识错误,提高思想认识,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天上午,李虎刚上班,就接到县领导的电话,通知他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李虎说:“眼下夏收夏种正忙,事情多,时间紧,关系到全年的农业收成和百姓的生活,实在脱不开身。请领导再研究一下,能不能等到冬季再安排我去学习?”领导说:“不行,县领导已经集体研究决定了;而且,根据你目前的思想表现,已经跟不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对于你,是个挽救政治生命和提高思想认识的极好机会,也是领导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否则,错上加错,后顾不堪设想!不但耽误了你的大好前途,还会导致你犯更大、更严重的错误,你再后悔就晚了!至于你的工作,县领导也作了研究,已经派人前去接替你的职务。你们及时交接一下,他立即开始他的工作,你尽快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
李虎刚放下电话,就见赵书记带着一个人进来,对他说:“这是新来的朱乡长,你们交接一下。中午,我们一起吃个饭,算是给朱乡长接风,也算是给你送行。”李虎心里明白,他调去市里学习的事已成既定事实,县政府已经作出决定,宣布执行;乡政府已经接到通知,新乡长到任,全体干部都知道了。于是他叹了口气,和朱乡长办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回家,做好到市里参加学习的准备。
妻子宋子英怀孕九个月,正在家待产,抬头看见丈夫这时候带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吃惊道:“今天,怎么了,带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李虎说:“县领导派我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班学习,时间三个月。我回来收拾一下需要的衣物,明天就要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宋子英问:“你去市里学习,乡里的工作怎么安排?”李虎说:“新来的朱乡长已经到了,我们已经办理了交接手续,今后乡里的工作就有他领导安排了。”宋子英更加惊奇,说:“这么说,你已经被免职了?”李虎说:“也算是吧。”宋子英大喊道:“什么也算是吧?新任的乡长已经到任,你就是被免职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一点也没有什么也算是。”
宋子英百思不得其解,追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你是战斗英雄,荣转军人,共产党员,模范干部,家庭又是贫下中农,你到底犯了什么重大错误,竟然被免职?”李虎说:“什么错误也没有犯。就是因为县领导要在张庄村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我没有同意。”宋子英追问:“县领导要在张庄村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这对青龙乡,对你,都是大好事!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对青龙乡的重视,对你工作成绩的肯定,要把青龙乡,把你,树立为全县的典范,楷模,作为全县各乡镇干部学习的榜样,准备进一步提拔重用你!机会难得,别人想都想不到,你为什么不同意?”李虎摇摇头说:“你不了解情况。他们派了两个所谓的农业专家,到张庄村来弄虚作假,叫人把其他麦田里收割的小麦都运到一块麦田里,然后再运到打麦场上脱粒、过秤,宣称小麦获得高产、大丰收,亩产超千斤!这不是骗人吗?我要是同意他们这么做,就等于我帮助他们一起弄虚作假,欺世骗人!”宋子英听了沉默良久,然后埋怨说:“你这个人,就是太死心眼,少心眼!现场会,是县领导主张召开的,农业专家,是县领导派来的,弄虚作假,欺世骗人,是县领导同意的,农业专家指挥干的,这一切,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不是白吃萝卜闲操心吗?”李虎说:“张庄村是青龙乡的,而且是我的亲密战友、好兄长张龙的故乡,我是青龙乡的乡长,他们来到炸堡英雄张龙的故乡张家庄搞弄虚作假,欺世骗人,我能不过问吗?”宋子英说:“你就死心眼吧,眼前有路你不走,身后无门你偏行,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下好了,免除职务,调离学习,活该!”
李虎知道这是妻子同情他,为他惋惜的话,说:“学习,有什么不好?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学习太少,文化知识太少,所以至今,马列主义书籍看不懂,对当前的政策理解不透。希望通过这次学习,理论水平、思想认识有所提高,对问题看得更准,理解更透彻。也许这样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李虎说着,放下手中的东西,自去收拾到市里学习需要的衣物。宋子英垂泪说:“你去学习了,解脱了,一走了之。我怎么办?眼看就要生产了,谁来照顾我?”李虎说:“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下午,我就回家把我母亲叫来照顾你,洗衣、做饭,一应家务事,都由她做。你只管安心养胎。另外,我还托付了杨小梅,生产时候,叫她把你送到医院妇产科,看着你平安生下孩子来。她们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这方面,她们都有丰富经验的。”
下午,李虎回到李家庄,向父母亲说明宋子英快要生产了,县领导又派他到市里参加学习,把母亲带来照顾宋子英。随后,他又去了张龙烈士陵园,向自己的亲密战友、好兄长说明自己的心事。他摸着胸口追问张龙:“龙哥,我的好战友,好兄长,你说,我拒绝在您的家乡召开那种弄虚作假的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错了吗?王甸乡的王乡长同意举办这样的现场会,做那样的经验介绍,用那样的丰盛的饭菜招待与会的县乡干部和全村群众,就对吗?结果呢,我受到批评,免除职务,调离学习,而王乡长却大受表扬,升任全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这都对吗?用王乡长那样的干部分管农业,全县的农业生产能搞好吗?”只见张龙依然右手托着炸药包,左手拉着导火索,怒目圆睁,看向敌堡。这一回,他看不明白张龙的态度到底如何,是否同意他的做法和看法。他向张龙的塑像深深一躬,说:“龙哥,小弟愚钝,看不明白当前的形势,请您开导我,启发我,指一条光明大道给我走。”没有回答。他站在张龙塑像前,伫立良久,思虑万千,莫衷一是。想起家里还有即将生产的妻子宋子英,和多方忙碌照顾妻子的老母亲,只好转过身,默默向家里走回去。
李虎回到家里,见母亲和妻子,婆媳和谐,相处融洽,说:“我是荣转军人,共产党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明天,我必须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家里有什么事情处理不了,就去找杨小梅和赵军,我们都是多年的老熟人,老同志,知根知底的,我都安排好了。”说完,他把箱子打开,把准备好的东西又检查了一遍,想到学习要三个月时间,又添加了两件换洗的衣服。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他告别母亲和妻子,启程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