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27、照相馆

27、照相馆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7-07 14:01:07      字数:5758

  黄西昭终于不用早上到校领着学生跑操了,但是几年的习惯使然,依然早早起床。
  很是无聊,黄西昭来到街上,正巧遇上王架桥村的老魏头挑着炸好的油条走街叫卖。
  老魏头的油条的确香,现在允许个人做买卖,老魏头便自己干起炸油条的老本行。
  黄西昭花一毛二分钱买了三根油条,边走边吃,很是享受。
  “这不是黄老师吗,咋在大街上吃油条?”有人喊道。
  黄西昭抬起头,是于泉延,老相识了。
  黄西昭提起油条,没好意思说自己辞职的事:“老于,你表哥这油条就是好吃,来,尝尝。”
  于泉延来到近前:“俺表哥的手艺没的说,要是再配上他村里的老罗咸菜,那才叫绝。黄老师,这么悠闲?”
  黄西昭嘴里嚼着油条:“老于,你号称‘钱眼’,有啥好挣钱的门路给我指一条呗,现在不当老师了,挣钱不多,不够生闲气的。”
  于泉延以为黄西昭开殊不知,说:“我这个钱眼太小,挣啥钱,都是下力的。黄老师,这联中的老师不当也罢,你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我一晚上挣得多。”
  听着于泉延的话,黄西昭内心复杂,可是不当老师自己干什么呢。
  “老于,你们建筑队还要人不,我跟着你去干吧。”黄西昭随口说道。
  “你一个老师去建筑队推砖和泥,叫人笑话。叫你去坐办公室吧,我说了不算,这是难为我。”于泉延说,“况且,能把你一个老师调到建筑队,我可办不了啊。”
  黄西昭一本正经地说:“真的,老于,你说的对,当老师挣不了仨核桃俩枣,我真不干了,你给找点门路吧。”
  于泉延睁大睛,黄西昭不像开玩笑的样子:“真辞职了?黄老师,我佩服你的勇气,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树挪死,人挪活,不当老师混得更好。我注意打听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门路。”
  “老于,你费心。”黄西昭说,“你这是去哪里发财?”
  “后天是俺奶奶八十岁大寿,我去冶庄矿找个照相的,给俺奶奶照个相。我先去运输站看看有没顺路车,你说说,这么大的营坊公社也没个照相的,真不方便。”
  于泉延加快脚步走了,黄西昭继续吃着油条,忽然转过身看向于泉延远去的背影,眼睛一亮:“于钱眼,学照相!”
  一向喜欢美术的黄西昭找到了自己要干的行业,这肯定是个好买卖。但是和媳妇说起此事,媳妇当即泼来一盆冷水:“拉倒吧,才吃饱饭几天,哪里有闲钱照相?现在种地承包到户,不是原先的大呼隆,多干就多得,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和我下地干活吧,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黄西昭则认为,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需要照相的肯定越来越多,现在公社周边没有一家照相的,这个手艺有前途,更重要的是自己有美术底子,再学照相更容易一些。谁占先机谁就能挣钱。
  媳妇问:“你就是学会照相,用啥照,总不能用嘴照吧。照相机可不是简单的家什,那得多少钱啊。”
  黄西昭只好说:“好吧,我先打听打听行势,过两天再定吧。”
  黄西昭离开学校之后体育课改为自习,学生们才发觉体育老师没了。
  教室里乱哄哄的,学习的不多,拉闲呱的不少。
  刘庆军凑到陈一鸣跟前,小声说:“班长,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情况,寒假前马加佑隔三差五地就去教务处,深得张老师喜爱,他又找到啥关系了?”
  经刘庆军提醒,陈一鸣觉察出异常:“对啊,我也看到了,但没往别处想,还以为他是去找张老师问题几何题呢。这马加佑不是你们的好朋友吗,你应该知道。”
  罗万社说:“这个面醭剂,神神道道的,什么时候也弄不清他的套路,没处猜,我们也懒得猜,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只要他掺和的事,一定是损人,有时还不利己。”
  乔梁虽然与班长同桌,但与卢思甜、赵雪勤、马加佑走得较近。马加佑只所以拉乔梁走进他与卢思甜的圈子,就是安排乔梁在陈一鸣身边作耳目。
  乔梁替马加佑打掩护:“教务处张主任叫咱,谁敢不去?罗万社,你不能老把马加佑往坏处想,你们可是老朋友。”
  罗万社说:“对啊,正因为是老朋友,我才了解他,是吧军哥?”
  刘庆军不愿意评论马加佑,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小梁子,你说咱这体育课咋办,你整天和体育委员在一起,应该有小道消息。”
  “军子,这事你问着了,我这里不是小道消息,而是正式消息。”乔梁一拔胸脯,“这体育老师的事,很快就有眉目了,并且还是个女的。”
  陈一鸣不相信:“小梁子,你吹牛得找点靠谱的吹吧,就是来个女老师,教教音乐美术还差不多,能教体育?”
  刘庆军也问:“你听谁说的?”
  乔梁说:“马加佑,你们不是说他常去教务处吗,他从教务处打听来的,这不会有假吧。”
  看来不得不佩服马加佑,不但脸长,耳朵也长。
  马加佑的消息属实,一位叫张水莲的女老师顶替黄西昭的位置。不过,张水莲不乐意上体育课,更愿意上音乐美术,有些班级的体育课美术课也改为音乐课。这可乐坏了学校的女生,但是喜欢篮球的男生不干:换体育老师。
  学生对体育老师有意见,张水莲自己情绪也不小,直接找到张呈瑞面前:“张老师,俺哥让我来当老师是教音乐的,怎么美术课体育课也给我了?这活我干不了!”
  张水莲的二哥是公社教育组副组长张真,张呈瑞当然不敢惹,自己这个教务处主任也是走张真的门子。
  去年张真透露给张呈瑞,有一个关系想到联中当老师,现在民办老师卡得很严,没有空缺不随意招民办老师,让张呈瑞给寻找机会。
  张真副组长安排的活,张呈瑞很上心,他曾经听柳长流无意间透露,一个叫马加佑的学生善于模仿别人笔迹,叫他注意一下。于是张呈瑞找到马加佑,暗中授意,马加佑模仿别人笔迹向教育组举报黄西昭。
  挤走黄西昭,没想到来这么一位老师,也确实难为张水莲,她在村里只是一个唱隆崮戏的,哪里懂什么美术体育。
  张呈瑞好言劝说张水莲,随后找到郑校长提出一个折衷的办法:暂时由各班班主任代理体育课,如果班主任不愿意上体育课可以上自己教的文化课。
  张呈瑞不愧是教务处主任,郑校长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同意,肯定不能难为张真的侄女。
  两周以后,新体育老师来了,刘庆军惊讶地发现,竟然是王架桥小学的算术老师柳家宽。
  柳家宽来到营坊联中,迅速掌握上体育课的诀窍,灵活运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充分发挥班级体育委员的作用。体育课上,由体育委员吹哨带队,然后下发篮球排球,男女生分组活动,柳老师回办公室喝茶。
  柳老师的上课方式皆大欢喜,学生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让体育委员带队活动,是锻炼学生干部的最好方式。”柳老师说,“反正体育课不考试。”
  厍老师看着操场上打篮球的学生,心里特别不平衡:“早知道可以这样上体育课,我应该申请教体育,比我的课还轻快。我还要给初三上生理卫生课,老柳连体育课都免了。”
  初三面临毕业,全部停止体育课,为了提高营坊联中的升学率,汪副校长要求加大初三的摸底考试,每考必排名,排名必公布,用名次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看着摸底成绩排名,鲁桂英很紧张,三次摸底仅一次能够考上八中。
  回到家里,鲁桂英心情不是太好,吃晚饭的时候鲁青华说:“姐啊,我看你心这么重呢。考上就去,考不上拉倒,你愁啥?”
  因为父亲鲁冬林在煤矿上班,家庭条件好,母亲崔凤依然是生产队长,在村里颇有优越感,走到哪里都是村民羡慕的人家,如果升学太差的话,一定会成为村民说笑的话题。鲁桂英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学习并不是心里想学好就学好的。
  鲁桂英说:“华子,有些事你真不懂吗?要是连个高中都考不上,人家肯定笑话咱白吃了那么多馒头那么多鱼肉,以后还怎么出大门。”
  鲁青华看得开:“管人家干啥,再说一年咱村里才有几个考上的,这有啥笑话不笑话的。”
  崔凤拿眼瞪着鲁青华:“青华啊,你真知不道好歹,向你姐学着点。平时你爹不在家,我操不了这心,虽说你俩考不上也难为不着,还是考上更有面子。你啊,以后多上点心。”
  鲁青华不大服气,从小一块玩大的伙伴,只有刘庆军学习还可以,然后是史春草,再就是自己了,至于刘可道、罗万社、史传粮、魏二民这些人,泛泛之辈罢了。
  鲁青华的确聪明,但是不用功,鲁桂英说:“对啊,你脑子好使,可是却不用心。当然,军子升子他俩也不孬,同样心思不在学习上,你们凑在一块,多说些怎么搞好学习的事才行。”
  鲁青华说:“现在不在一个班,凑的少了,顶多放学的路上拉拉呱。”
  鲁桂英认真地说:“再不努力的话,以后你们就不一个学校了吧。”
  鲁青华把筷子一放:“吃完喽,我出去玩一会。”
  看着鲁青华走出屋门,崔凤安慰女儿:“英啊,学习这事我也使不上劲,不过别难为自己,真考不上就回家呗,过两年矿上给安排工作,然后找个好婆家,照样过日子。看开点,别愁眉苦脸的。”
  母亲倒看得开,如此一番话,鲁桂英心里轻松许多。
  吃过晚饭,崔凤装好“嘎斯灯”,用火柴点着之后端到女儿的屋里。嘎斯灯比煤油灯亮得多,用来做作业不亚于电灯。
  嘎斯灯是用铁皮制成,内外两个筒,像石灰一样的嘎斯塞进内筒,把外筒套上,一块放进一个半满水的大筒里,水进入内筒,嘎斯遇水产生气体,点燃又明又亮。叫做嘎斯的东西其实是乙炔,平常人家很难搞到,煤矿上专门用做焊接用,鲁冬林特意从矿上弄来的。
  鲁冬林家的嘎斯灯让很多人眼馋,也更加羡慕在煤矿上班的鲁冬林,不但吃得好穿得好,点灯都与平常人家不一样。
  老罗听说崔凤用上嘎斯灯,专门前来打听观看:确实是亮,比煤油灯强不知多少倍。
  回家之后,老罗用咸菜从公社农具厂换回乙炔,晚上照亮加工咸菜,十分方便。
  为此,罗万有央求父亲多做一个送给刘庆军,刘庆军的小北屋立时像电灯一样亮得很,不再忍受煤油烟熏之苦。
  有罗万有送给的嘎斯灯,有面临高考预选的二哥作榜样,刘庆军晚上自觉加班复习功课。
  一大早刘庆军叫上罗万社急匆匆赶往学校。
  罗万社觉得有点不对劲:“军哥,有啥情况,看你两眼通红,还走得这么急?平常不这样啊。”
  刘庆军意识到有点失态,放缓脚步,罗万社直喘粗气,走得是有些快。
  刘庆军问:“社子,咱是不是学习还不够努力啊?”
  罗万社说:“不孬啦,我是不大行,就说你吧,虽然你没撵上卢思甜,已经是班里的五六名了,够努力啦。怎么,夜来后晌谁又给你上课了?”
  刘庆军说:“这几天听英子姐说起初三的摸底考试,我挺紧张的,咱是不是没有本钱整天玩,升子吧,他爹是大队书记,鲁青华家是煤矿工人,段利现在认段会计为亲爹,你说说咱,咱有啥?”
  罗万社心里说,我有个爷爷跑到台湾去了,害得我们一家受牵连,嘴里却说:“行了,军哥,现在都这样,反正我觉得比上小学的时候好多了。”
  不知罗万社是说生活好多了,还是学习好多了,或者老师好多了,至少与二哥刘庆兵相比,刘庆军自认为并没有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
  天渐渐暖和起来,柳绿桃红,花开蜂舞,一派新景象。
  有想法还要有行动,星期天,刘庆军与罗万有到西营村逛新华书店,本想买一本几何或者英语方面的辅导资料,但是一无所获。
  两人走出书店闲逛,在书店不远的地方新开一家门店,熙华照相馆。
  罗万有说:“二哥,看看,照相馆,去瞧瞧。长这么大还没照一回相呢。”
  这可是新鲜玩意,俩人走进照相馆,正在打量挂在墙上的照片。
  “咦,这不是史燕飞吗?”刘庆军指着一张照片,史燕飞开着拖拉机在运化肥。
  罗万有一看,是他,史燕飞手握方向盘,脸上神气十足,挺威风的:“这家伙咋还上像了?”
  正在此时,从里间屋走出一个人,俩人回头一看,刘庆军愣住了:竟然是体育老师黄西昭,穿着崭新的中山装,内穿白衬衣,完全不是操场穿着随意的样子。
  “黄老师好!”刘庆军赶紧问好,“黄老师,你怎么在这里?这是你开的店?”
  黄熙照说:“你是初二的,叫刘庆军,对吧?你们体育委员是赵雪勤,一个标准的女生名字,不大气。”
  黄老师立马叫上自己的名字,刘庆军很高兴:“黄老师,我们可想你了,现在的体育课没点意思。你怎么不教我们开始照相了?”
  黄熙照自豪地说:“怎么样,这个照相馆还行吧,我开的。”
  刘庆军说:“黄老师,我有个看法不一定对。开照相馆不孬,只是你这个照相馆的名字不大好,我就叫不上来,这是什么华照相馆,照华照相馆?”
  刘庆军不认识“熙”字,打眼一瞧,像个“照”字,罗万有也不认识这个字。
  黄熙照有点不高兴:“噢,你小子知道啥。这可是铁拐李给起的名字,铁拐李你俩应该知道吧。铁拐李给我算过,我是水命,所以名字应该带水,所以把名字都改成‘熙照’啦。”
  黄熙照说着用手指蘸水写出“熙照”二字。
  刘庆军看着桌子上的两个字,说:“原来是这样。‘照’字常见,这个‘熙’还真不大见,乍一看也给认成‘照’,成‘照华照相馆’了。不过既然是铁拐李说的应该很好,铁拐李的神通谁知不道啊,黄老师,你这个店肯定红火。”
  罗万有不服气:“铁拐李算的这个名字一般一般吧。”
  有罗万有的否定,刘庆军又说:“我说黄老师,我都上初二了还不认识那个‘熙’字,你说咱公社里才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字。人家想上你这里来照相,想找你照相,怎么说,难道说去‘那个什么照相’?人家叫不上你的店名,你这不是难为人家吗?现在就你一家店还好说,要是以后再开一家照相馆,人家还能上你这里来吗?我看,这店名不怎么样。”
  刘庆军的一番话,黄熙照觉得有理,脸上的不悦变成惊奇,这么个学生竟然有如此想法,真是人不可貌相。
  黄熙照觉得有理:“刘庆军,你的说法太对了,厉害,厉害,说得有道理。自从开业到现在,来的人不少,还没有你俩这般眼光的,这位小朋友不是联中的同学吧?”
  刘庆军自豪起来:“黄老师,老罗咸菜你知道吧?”
  黄熙照说:“知道,咱营坊公社哪有知不道老罗咸菜的,还有你们村的老魏油条,名声很响。”
  刘庆军说:“老罗咸菜就是他家的,他叫罗万有。”
  黄熙照问:“罗万有,你这名字好。要是你起名字,我这个店名叫啥好呢?”
  刘庆军看着罗万有:“三弟,你可别捣乱,腌咸菜行,跟照相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
  罗万有没理刘庆军,说:“黄老师,公社里就你一家照相馆,店名得好记好认,现在兴叫‘红旗、红星、爱国、国庆、东风、东方红、光明’啥的,至于叫啥我可说不准,反正你得起一个容易记容易认的名字。”
  黄熙照笑了:“你小子进过城吧?我学习的照相馆就是红星,还有一家叫光明,对,这样的名字好记也容易认。要不,咱叫‘红旗’?”
  刘庆军说:“黄老师,北边的宁崮山是咱县里最高的山,我觉得叫‘宁崮山’也不孬。”
  黄熙照一拍大腿:“行,就听你俩的,明天我赶紧换招牌,就叫‘宁崮山照相馆’。但是,我的名字就不改了,挣钱全指望这水命呢。”
  罗万有有模有样地说:“这名字好,好记好认,还觉得怪亲。”
  黄熙照很高兴:“这样吧,你俩给我帮了个大忙,今天免费给你俩照一张相,算是感谢吧。”
  刘庆军说:“这可不行,这玩意忒贵,等以后我们再来吧。”
  黄熙照说:“这哪行,现在咱会这个,花不了几个钱,你们回家换身衣服,下午过来照,也正好给我扬扬名。”
  罗万有问:“说好啦,下午准来。但是黄老师,我们能不能再叫个人过来一块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