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25、门难进

25、门难进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7-01 19:34:27      字数:4347

  眼瞅着进入十一月,刘庆军的心思又活动起来,订本杂志是刘庆军的最大心愿,但是邮局的冷漠再次扑面而来。
  当他再次订阅杂志时,邮局的人员仍然拒绝为一个初中生办理订阅手续,这次的理由是“不单独给中小学生个人订阅报刊杂志”。
  刘庆军很无奈,罗万有说:“嘁,邮局的门这么难进啊,问问大哥有啥办法,他是坐地户。”
  刘庆军说:“大哥从少林寺回来没几天,我看整天没精神,不好麻烦他吧。”
  罗万有说:“没事,这几天干爹老是骂他,他大哥和弟弟也嘲笑他,说他武功学成出徒了,以后打遍营坊无敌手。咱正好找他散散心。”
  三天前侯真准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就像一个要饭化子似的,刘庆军和罗万有从供销社饭店给大哥买来饭菜。侯真准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像是几天没吃一顿饱饭,边吃边诉说去少林寺学艺的经过。费尽千辛万苦到了登封,一下汽车,到处是来学艺的青少年。少林寺根本不像电影上那般模样,没有什么昙宗,没有色空和觉远,“和咱北边的无梁庙似的,哪里像学武的。”侯真准苦笑一下,“倒是有几家武校招收学员,我去看过一家,也就那样,还不如自己练来。但是想回来却麻烦重重,身上的钱花光了。”
  侯真准在登封给人家干点零活挣口吃的,攒下点钱舍不得花,最后搭人家的拖拉机、汽车,好不容易回到家。
  “老二,老三,别看哥哥没学到武功,但是哥哥却长了见识。”侯真准说,“你俩想想,在登封没有钱我都能熬一个多月,现在回到家我还怕啥,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老二,将来你上高中考大学,好好考,有困难和大哥说。老三也要使劲学习,我给你俩当好后勤,咱哥仨拧成一股绳,准会成就一番事业,至少营坊是咱哥仨的。”
  毕竟侯真准没有实现学武功的心愿,这几天比较安稳,刘庆军罗万有找上门来时,侯真准正在自己的小屋里扎马步。
  侯真准听了刘庆军的诉说,非常气愤,竟敢欺负自己的兄弟:“他奶个鬼的,这些家伙吃着国库粮,不为人民服务,走,找他们去,少林寺咱都去过,还怕这几个人。”
  三个人来到营坊邮局,侯真准大大咧咧地问:“我订本杂志,怎么交钱?”
  还是去年的那个男工作人员,站在高高的水泥柜台里面,待搭不理地说:“不订。”
  侯真准一拍水泥柜台边:“这里不订杂志,订啥?”
  那个男的感到意外,还有人敢拍这里的柜台,抬起头看了看,一个中学生满脸怒容地看着他。
  “今天是咋了,怎么净小孩来捣乱?”那个男的说,“订啥你说了不算。就是不给个人订杂志,这是国家规定。去去,别在这里扰乱工作秩序。”
  刘庆军冲着那个男的说:“我问了,怎么俺班有同学自己能订杂志呢?”
  那个男的一看刘庆军,认识,昨天来过:“嘿,是你啊,怎么又来了,不是和你说了,不给个人订,不给个人订!你同学是哪里的,他自己能订杂志?”
  侯真准说:“你管是哪里的,为啥别人能订,我们却不能订?”
  罗万有被柜台挡着,扬起脸说:“是公社的,他住在公社大院里。”
  “噢,公社的啊。他肯定是从公社里统一订的,不是他个人订的。你有本事去公社交钱,叫公社里统一来订吧。”那个男的打心里不高兴,几个种地的孩子充什么有学问,还想订阅杂志,能学好课本就不错了。
  侯真准也没了脾气。就是想打架,那高高的柜台给隔开了。
  三个人走出邮局,侯真准安慰说:“他奶个鬼的,二弟,咱非得订杂志,从新华书店买不行吗?”
  刘庆军有些失落:“大哥,你可能知不道,这些杂志书店里没有啊。”
  侯真准不爱看这些闲书,课本都不愿意学,但是二弟有这股热情,应该支持。
  侯真准说:“二弟,放心吧,我找人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其他办法。”
  弟兄的事必须放在心上,大哥要有大哥的样子。
  没过几天,侯真准打听清楚,国家根本没有“不单独给个人订报刊杂志”的规定,个别邮局的工作人员嫌给农村送报刊麻烦,故意不给办理。有些杂志可以不通过邮局订阅,直接寄钱到杂志社,杂志社给邮寄到家。
  侯真准告诉刘庆军:“我打听好了,你说的那本《古今传说》只能通过邮局订,我找到一本差不多的杂志,叫《东方文艺》,这个可以寄钱过去订阅。咱去寄钱邮局不能不给寄吧?”
  刘庆军非常高兴:“这样也很好,这本《东方文艺》多少钱?”
  侯真准说:“我问了,一年六本,双月刊,一本一毛八分钱,全年一块零八分,这是杂志社的地址。你钱够不,不够的话我给你添上。”
  刘庆军接过小纸条,说:“早就准备好了。”
  侯真准说:“走,咱现在就去寄钱吧。”
  俩人快到邮局的时候,刘庆军忽然不走了:“大哥,咱俩不能进邮局,那个男的认识咱俩,他要是发坏不让寄钱咋办?”
  侯真准说:“他敢?他奶个鬼的,我记住这个男的了,他要是不给寄钱,等他走在大街上我给他一石头。”
  刘庆军拉着侯真准往回走:“算了吧,咱还是保险点。明天我让社子来办,免得有麻烦。”
  第二天吃过午饭,刘庆军和罗万社来到邮局,刘庆军说明白寄钱的流程,递给他两张纸条,一张是杂志社的地址,一张是自己的地址。
  罗万社接过来看了看,问道:“军哥,不对啊,你的地址怎么不是你的名字,是你爹的名字呢?”
  刘庆军说:“要是写我的名字,邮递员送到村里知不道是谁,写俺爹的名字就好找了。”
  罗万社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
  寄钱很顺利,很快罗万社走出邮局,高兴地说:“嘿,跟着你真学东西,行啦,我现在会给别人寄钱了。军哥,你是怎么学会的?”
  刘庆军说:“还记得知青王老师不?当年我曾经给他家寄过咸菜,那时正好碰到一个寄钱的,我在一边看会了,现在用上了吧。另一次遇到一个人有急事来发电报,一个字三分钱,真贵。以后咱要是遇到急事,也能发电报,我学会了。”
  罗万社很佩服:“要不是你找我,这个地方我还是头一次进去呢,好家伙,那水泥台子忒高了,这门不好进。”
  不管以何种方式,终于订阅到一本杂志,刘庆军很高兴,明年可以有最新的杂志了。
  回到家,刘庆军从冰冷的水瓮里舀起凉水喝一大口,肚子里凉嗖嗖的。
  订上杂志的满足与幸福洋溢在脸上,刘庆军心情很好,顾不得天冷来到鲁三手家。
  或许是学校里的老师要求比原先严格,刘庆军感觉学习有点紧张,这段时间来鲁三手家少了些。
  刚走进天井就听到屋里传来不断的咳嗽声,刘庆军快步走进屋里,问:“三爷,病了吗?咋老是咳嗽。”
  鲁三手半躺在床上,精神状态不太好,外间屋的炉火不是很旺,里间屋有些冷。
  鲁三手见是刘庆军,很感动:“孩子,也就你和小有能来看看我这老头子。我这是老毛病,前些年冬天进困马河落下的,没事。”
  刘庆军给鲁三手倒一碗热水递过来:“三爷,喝点热水暖和暖和。”
  鲁三手接过碗喝了一口,又咳嗽起来。
  刘庆军有些担心:“三爷,我去找鲁有真来看看吧,老咳嗽哪行啊。”
  鲁三手平复一下心神,缓缓地说:“孩子啊,这毛病我自己知道,没事的,年纪大了有点毛病正常。再说鲁有真来也是白跑一趟,他那点医道我还不清楚。”
  这话有道理,自从刘二妮考上大学之后,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多去西营村卫生室,只有大胆的村民才敢找鲁有真。
  这样硬抗也不是事啊,刘庆军一时没了主意。
  在自己家里有哥哥姐姐,刘庆军是老小,啥事不用他管,到了鲁三手这里,他比罗万有大,感觉自己就是老大。
  刘庆军说:“三爷,你自己有啥办法?”
  鲁三手说:“外间屋菜橱里有姜,你洗洗切成细丝,在小锅里少放点水,放在炉子上煮,煮开后过一小会,再放点红糖,这样的姜汤可以治感冒。要是不好的话,明天我再和你说怎么办。”
  头一次熬姜汤,刘庆军心里没底,此时想起罗万有,这家伙要是在这里,至少可以壮壮胆。
  刘庆军按鲁三手所说,将姜切成丝,放进小铁锅里煮,遇到拿不准的程序随时问。
  到放红糖的时候,刘庆军自己先尝了一勺子,这是稀罕东西,轻易看不到。
  姜汤刚刚熬好,罗万有推门进来。
  “老三,你可来了,老长时间没见你。”刘庆军问,“这阵子忙啥呢?”
  罗万有把两手拢起来放在嘴边哈着气暖暖手:“再忙也忙不到我,就是俺娘看得紧,叫我多上上心学习。”
  鲁三手说:“这事是正办,你俩可得上上心,好好学习是最好的出路,不用求人不用花钱。”
  刘庆军端起姜汤,送到鲁三手身边:“好的,一定听三爷的话。听说现在我们联中的老师也在加紧学习,叫什么函授培训,别的老师没有觉得什么,教语文课的刘老师感觉越来越有意思。可是像教动物的厍老师,教几何的张大牙和潘英语,也就那么回事。要是都像刘老师似的,肯定学习差不了。”
  罗万有深有同感:“嘁,咱小学的老师还是那样,照着课本念念,然后自己看书,没意思。”
  鲁三手慢慢喝着姜汤说:“现在不同了,不再推荐上大学,你俩要用心学习。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军子,你不是常说,你们王平老师考上大学,全是在你家学的吗。”
  刘庆军心中并不服气:师傅领进门才行,可是现在的师傅连门都找不到,自己怎么修行?
  看着刘庆军不说话,鲁三手知道他心中不服气,叹口气说:“我听说了,现在上边要求老师参加函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有些老师很积极,很珍惜这么一个学习机会,也在自己修行。可是就像小有说的,有些老师却不拿当回事,就是报上名也不好好学。为啥大家争着抢着考大学,因为考上大学就能吃国库粮,农村孩子就不用在家种地,让老师参加培训有啥好处?民办老师不转户口吧,公办老师不涨工资吧,所以老师们不积极。我想,以后老师们会争着抢着参加培训班。”
  罗万有听着三爷的话就像云里雾里,什么转户口,什么珍惜机会:“三爷,今后晌你说的啥意思,我听着迷糊呢。”
  刘庆军多少明白一些,但是对三爷的预判不以为然:“老师们会抢着去培训?我们联中的老师除了刘老师和段老师,没见几个积极的。”
  鲁三手说:“你俩记住三爷一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多读书总没有坏处,好好学习总有得到好处的时候。书没有白读的,力没有白下的,记住,书到用时方恨少。”
  鲁三手的话不错,很快刘庆军就明白过味来,因为刘河水的语文课特别有意思,寒假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刘庆军的语文成绩班内第一,年级第二,但是由于厌恶张呈瑞和潘凤兰,几何和英语成绩下滑在下游水平,属于严重偏科,总成绩比较落后。
  刘庆军的几何英语下降,马加佑的总成绩虽说还落后于刘庆军,但几何与英语已经碾压刘庆军。
  马加佑心情不错,自己不能对陈一鸣卢思甜有啥意见,但是某一方面能够战胜刘庆军,便带来极大的快乐。
  马加佑也知道,刘庆军人缘不错,特别讲义气,从小没少沾他的光,自己的语文成绩不错应该得益于看刘庆军的小人书和小说,但是当老师表扬刘庆军的作文与写的字时,马加佑有种说不出的酸楚。
  刘河水站在讲台上,正在做寒假前的最后讲话:“同学们,这次期末考试咱班还算可以吧,尤其是语文、物理比其他班好,但是几何和英语却差一些。希望同学们过年的时候把自己比较差的学科补一补,不要在家光玩。时间很快,三年初中,已经过去一半了,如果保持这个势头,年级前五名的同学很有希望考上中专,前十五名的同学有希望考上县一中或者六中。同学们,努力吧!”
  刘老师讲完话之后,同学们收拾书本放寒假。
  刘庆军正在收拾书包,陈一鸣走过来说:“军子,刘老师找你。”
  刘庆军一愣,马上过年了,刘老师找自己干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