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24、学真功

24、学真功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4:12:48      字数:4177

  近水楼台先得月,营坊联中却先得到领导的批评。
  成绩胜过解释,面对连年的不景气,郑校长无话可说。
  屋漏偏遭连阴雨,营坊联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纷纷转学,这让教务处主任张呈瑞很是上火:“碾磨还有个脐管着,学生随便转学,难道公社领导看不到吗?”
  郑校长笑了:“公社的领导管?大多数都是公社的关系,公社领导写的条子打的电话,怎么管?我看,原因还是在咱自己身上,教学搞不上去,难看还在后头呢。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张主任你们要拿出点真本事。”
  张呈瑞回到办公室,自己安慰自己:何苦呢,我又不是校长副校长,难看不难看,与我何干?
  但是,班里的好学生跑到别的学校,总有一种庄稼即将丰收的时候被偷了的感觉。
  刘河水有些失落:“王光明为啥跑到桃园去了呢?他可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
  这次潘凤兰没有唱反调:“YES,这个学生确实不错,各科成绩都很好,不偏科。”
  段梅好说:“我班里跑了俩,一个第一名,一个第六名,咱学校就不能不放他们吗?还让咱找考不好的原因,这就是原因之一,把好学生都放跑了。”
  厍老师有些幸灾乐祸:“今年咱就考上一个中专,能怨学生吗?”
  王学兵站起来倒上一杯水,说:“老师们,今年有这么多学生转学,要是明年再考不好,还有更多的学生转学,人往高处走嘛,就像电影里演的,愿意学武功的都去少林寺了。”
  段梅好自言自语:“少林寺不少林寺的咱管不了,可是初三毕业班一下跑了五名好学生,明年能考好吗,得想个办法才行。”
  是得想个办法,该谁来想呢?
  同学舍近求远,去桃园读书,好多人想不通。
  刘庆军问陈一鸣:“班长,王光明跑到桃园上学,为了啥?”
  陈一鸣说:“明摆着的事,听说那里考上中专的人多,为了考中专呗。”
  刘庆军有点不明白:“他学习这么好,在咱这里考不上吗?”
  乔梁说:“想考中专啊?今年咱学校就考上一个,你觉得他能考上?”
  刘庆军不以为然:“干啥非考中专,上高中再考大学不更好吗?我觉得还是考大学威风。”
  罗万社说:“我没那个本事,我要是有本事一定考中专,早考上早吃国库粮,这样保险。多上三年高中,谁能保证一定考上大学?”
  马加佑则为王光明的转学而高兴,这样自己少了一个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只要卢思甜不转学便可。
  马加佑故意问卢思甜:“你怎么没去桃园联中呢?”
  卢思甜反问:“我为什么去桃园呢?那里到处是小山丘,这里是公社驻地,离家近,有啥事方便,就是八抬大轿来抬我也不去桃园。”
  马加佑说:“不是都说那里教学好,考中专的多,考一中六中的多。”
  卢思甜不屑:“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跑那么远上学,吃住在那个山沟里?我才不去呢。”
  从内心来讲,马加佑很想去桃园,他和父亲说起这个想法,立马遭到否定:“你去营坊联中是找铁拐李算了的,你成钢舅找人托关系才去的营坊,你就老老实实在营坊待着吧。别以为转个学那么容易,你老子要给人家作多少揖磕多少头?你就真去了桃园,吃饭怎么办,谁有空给你送饭?”
  马加佑只好打消念头。
  营坊联中学生转学的事,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河里激起的涟漪,涟漪扩散之后河面又恢复平静。
  张呈瑞在郑校长面前慷慨陈词一番之后,便自我安慰:校长都没拿当回事,我何必如此呢。
  正如鲁迅所言:“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但是,未庄总归还发生了一件让人可怕的事,有人“动手剪辫子”。而营坊联中的教学秩序并没有什么变化,部分老师的热情散去,期待落空之后,又恢复了老样子。至于王学兵提出为老师,尤其是民办老师,举办一些培训课或者交流课,没有了下文。
  段梅好问刘河水:“刘老师,刚开学时校长的讲话就这样算了?连三分钟的热度也维持不到吗?”
  刘河水放下手中的蘸笔:“《少林寺》看过吧,要想练真功夫,只能靠自己,劈柴担水都是练功。想老天爷给个机会,等着吧。”
  但是,机会真的来了,就如同张小虎落难进入少林寺,得遇怀有真功的昙宗师傅。
  学校团委书记柳长流去宁崮县城开会,意外发现教育行业多了一家新学校,叫宁崮县教师进修学校。
  这是什么学校,柳长流特意去县教育局打听得知,现在的中小学师资水平严重不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困难,高中教师情况好一些,初中教师达到大专水平的占10%多一点,小学教师有高中和中师水平的还不到一半,民办教师占到了一多半。两年前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培训目标,要求解决教师使用新教材、提高学历、锻炼基本功等问题。为此县里专门成立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开展函授进修培训。
  这对于急需提高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柳长流回到学校说起此事,段梅好刘河水最兴奋: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培训?
  柳长流说:“听教育局的同事说,最近几天就下发函授文件,元旦前一定开课培训。这事我还没向校长汇报,你们要是打算进修函授,提前准备一下吧。”
  潘凤兰是大专学历,对于进修培训嗤之以鼻:“What the……”
  柳长流向汪副校长说及此事,汪副校长很感兴趣:“好事啊,正愁没有途径提高老师们的学历水平呢。我先向郑校长打个招呼,等下来文件再动员老师报名吧。”
  柳长流向刘河水反馈学校的态度,安慰说:“你们先准备准备,应该很快。”
  段梅好说:“现在办些事效率太拖拉,我看还不如学生来得痛快,我听有几个学生看完电影《少林寺》后立马跑去河南学武功去了。你们说,学生都知道练真功,咱们还在这里不慌不忙,唉——”
  柳长流不无担忧地说:“我也听说了,现在的学生风迷少林寺,确实有不少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把电影当成真事,跑到河南当和尚去,我总觉得这也是咱教育的失职。”
  自从《少林寺》上映之后,侯真准就迷上武功,放了学就去村外的小树林练鲤鱼打挺,在家中打水时不用扁担,而是学着电影中用两臂提水,每次只提一点点,惹得父亲侯天波直骂“不务正业”,你兔崽子真当上和尚我还省下给你找媳妇,不用给你盖房子,你明天就滚!
  刘庆军不止一次提醒:“大哥,这武功比划比划可以,不能当真,这可不是广播体操,电影咱看了不少,里面的玩意都不是真的,你可别迷上这玩意。”
  每次侯真准都是笑而不答,右手一个勾拳,左腿一个侧踹。
  最近几天刘庆军感觉奇怪,侯真准没来上课。
  “华子,俺大哥来上课了吗?”刘庆军找到鲁青华相问。
  鲁青华漫不经心地说:“猴子啊,你那猴哥三四天没见人影,不知干啥去了。不过听西营街上的同学说,他去少林寺学武功去了。”
  大哥真去少林寺了,不可能。
  下午放学后,刘庆军回村叫上罗万有直奔侯真准家。
  一踏进大门,就听到侯天波在骂:“这个兔崽子,他除非不回来,回来我非把他的腿给砸断,老大,找着老二你告诉他,我没有他这个儿子。”
  侯真行小声嘟念:“老二去少林寺,还不是你撵他去的,你说去当和尚不用找媳妇,不用盖房子。”
  侯天波没听清大儿子说的话,看脸色能猜个差不多:“你们这些兔崽子,都不是好东西,我白养了你们这些兔崽子。”
  听着侯天波这番话,刘庆军和罗万有直接没敢进屋,猫在大门里。
  一会大哥侯真行走过来,示意俩人到大门外边说话。
  “大哥,俺大哥真去河南少林寺了?”罗万有问侯真行。
  侯真行叹口气:“我叫侯真行,我看老二才是真行,他这个真准是一点也不准。不吱声不言语,一个人去少林寺学武功,不见人影四天了。”
  “大哥,真的吗,这电影里的事俺大哥真当真啦?”刘庆军还是有点不相信。
  侯真行说:“老二,老三,我知道你们仨磕头拜了把子,我还能骗你们?临走的时候,我和俺三弟侯真金一再劝,但是说不到耳朵里去。真准非说其他公社也有去少林寺学武功的,半个月前北营村的大队干部就在县城汽车站拦回两个去河南少林寺的。”
  刘庆军问:“没有人去拦俺大哥吗?”
  侯真行说:“唉,俺爹领着一大伙人去吕祖庙站拦,我和真金去县城汽车站找,结果没找到。后来听陶方成说老二搭别人的拖拉机走的,不知现在人到河南了没有,真愁人。学习都没有料,还去练武功,打死我也不信。”
  刘庆军摇摇头:“咱这个大哥,真不听劝。”
  三个人叹息一阵之后,没有一点办法,自从看过《少林寺》后有多少学生燃起了武林梦,街头巷尾的墙上经常画有小和尚练武的粉笔画,撩拨得充满梦想的少年拿小树对练。
  现在大哥真的去了少林林,刘庆军罗万有只盼着侯真准能给寄回一封信报个平安。
  一个月很快过去,侯真准没有丝毫音信,刘庆军渐渐恢复平静,认为大哥已经在少林寺挑水扎马步了。
  营坊联中没有多少变化,前段时间柳长流提及的老师函授一事还没有后文,刘河水段梅好很是挂念,隔三差五便来柳长流办公室打听。柳长流说,找教育局问过了,县里已经制订了函授政策,很快就会下文。
  果然,没过几天,县教育局下发文件,学历不达标的老师可以报名参加函授培训,要求小学老师要达到中师,初中老师达到大专。函授班的教学模式是县进修校组织具体教学辅导,按时发放教材,平时以自学为主,每月到进修学校上课一次,假期集中学习,定期考试发证。对于参加函授人数较多的学区,将在公社驻地设立函授站,进修学校派专职老师到函授站进行讲课辅导。
  营坊联中刚刚公布函授文件,刘河水与段梅好立即来到教务处报名。
  张呈瑞看着俩人积极兴奋的样子,撇了撇嘴,假装低头备课,懒得搭理,练什么功,给个棒槌就当针!毕竟他已经是学校中层干部。
  黄西昭看着回到办公室的刘河水、段梅好,无奈地问:“刘老师,你说我咋办?你们可以报中文班,数学班,我教的课没有这样的班啊?我总不能也报个中文专业,要是有武术专业倒非常适合我。”
  刘河水说:“学武功得去少林寺呢,你还真得专门找教务处问问,这种情况怎么达标?”
  黄西昭说:“找教务处?算了吧,那个衙门的台阶忒高,我就是去少林寺也不去教务处,我还是求柳老师进城的时候问一声吧。”
  厍老师坐在自己位置上,懒得说话,他的心里自有打算:哼,瘪茄子捏住,不管怎么说,我也是正经八百的大学毕业。
  厍老师本名厍朝阳,当年同时走进大学的同乡,都属于社来社去毕业生,有的却走进公社机关、供销社、粮所当上了国家干部,更有人进城当上工人,而随着将厍朝阳推荐进大学的亲戚死亡,厍朝阳的父亲几经奔走,最后托卢延全的关系才将其安排在学校上班。人比人气死人,为此,厍朝阳心理不平衡,即便是在学校敲钟打点也自觉屈才,常以“瘪茄子捏住”发泄心中不满,总感觉社会对不起他。
  如今厍老师教动物课,根本没有心思教学,更不用说参加函授进修:瘪茄子捏住,我就是大学生,还进什么修?
  看着刘河水段梅好积极地进城函授学习,厍老师心中不屑:函授毕业能给你们转户口吗?
  天逐渐变冷,但阻挡不住老师们函授的积极性,学真功不怕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