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23、找原因

23、找原因

作品名称:人勤地不懒之起跑线      作者:粮万五      发布时间:2025-06-27 10:23:30      字数:4449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和尚把你敬仰……”
  “错啦错啦,老三,是‘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是‘英雄豪杰’不是‘英雄和尚’。”
  “就看一遍,哪能立马记住,大哥,啥时候咱再来看一遍。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棍棒刀枪到处把你传扬……”
  “老三,你又错啦,是‘神奇故事’不是‘棍棒刀枪’。”
  ……
  从电影院出来,刘庆军和罗万有便沉浸在电影中。这个说小和尚厉害,那个说放羊的姑娘真俊,这个说秃鹰的本事也不小,那个说醉拳最霸道……
  侯真准打断他们的话题:“怎么样,老二,老三,茅房的罪不白受吧。”
  刘庆军非常兴奋:“这样的罪受一百回也不多,过瘾,过瘾,还有这样的电影,今天算开眼了。大哥,啥时候一块叫着升子来开开眼。”
  侯真准说:“看看吧,现在这电影正紧,逃票不好办,过一阵子再看看。”
  电影院放过《少林寺》之后,整个暑假,小和尚、秃鹰、醉拳迅速风靡营坊公社,大街小巷响起“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
  暑假结束,《少林寺》的话题引燃了新的学期开始。
  营坊联中的学生开学,并不是背着书包上学,而是扛着锨镢扫帚,洁洁荡荡,开进学校。不管是路上还是校园里,不时传来觉远、秃鹰的讨论,想跟谁开玩笑便称之为“阿黄”。
  一个暑假的雨淋太阳晒,学校的操场,教室的前后,老师办公室前的花池子,长满了各式杂草。
  清理杂草,打扫卫生是开学第一课。
  团委书记柳长流与艺体老师黄西昭将需要清理杂草的地方划分区域,分工到班级,分头打扫。
  陈一鸣领着初二(1)班在老师宿舍前后干活,魏二民一边干活一边说:“我看这老师宿舍前的卫生还不如学生宿舍呢,怎么当老师的?”
  刘庆军说:“二民子,干你的活吧,要是这地方干干净净的,还用得着咱来干?”
  在陈一鸣的带领下,责任区的卫生很快打扫完成,罗万社与魏二民拿着扫帚像少林寺和尚一样在对打,刘庆军想学觉远小和尚来一个金鸡独立,结果一下跌倒在地。
  不远处,还有几个男生在练习鲤鱼打挺,颇有少林寺练功的劲头。
  刘庆军摸摸跌疼的屁股,发现一个问题:“班长,咋没见到学习委员和体育委员呢,一干活就找不到他俩,他们不会又去看《少林寺》了吧。”
  学习委员卢思甜是公社大院的,体育委员住在兽医站,都是公社干部家属,陈一鸣不好多说:“现在电影院已经不演了,他们去哪看,难道去冶庄矿?可能是有事吧,也可能是刘老师找他们。”
  正在以铁镢当作流星锺的乔梁说:“嘿,看我这秃鹰怎么样?”
  陈一鸣没搭理,叫上王光明去找木棍,用来抬装草的抬筐。
  校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唯独西南角的菜地清静悠闲,不管是黄瓜豆角还是茄子辣椒,长势喜人,地头沟边,几乎没有一棵杂草。
  刘庆军看着挂满黄瓜茄子的菜地,不由自主地说出声来:“贾大叔真是一把好手,看果园果子长得馋人,管伙房打理得菜地头头是道,比咱写的作业还板正。”
  罗万社一拍刘庆军的肩膀:“军哥,你想偷老贾头的黄瓜吗,看的这么入神。”
  刘庆军自豪地说:“社子,我要想吃黄瓜还用得着偷,贾大叔直接给我摘,相中哪根摘哪根。走,跟着我。”
  刘庆军领着罗万社和魏二民来到伙房门前的空地,老贾头正一个人忙着清理杂草,三人到来,立即帮忙下手。
  老贾头看着刘庆军三名学生,打心眼里高兴:这几个学生真懂事。
  刘庆军三人在忙活,老贾头走进菜地,摘了六根黄瓜,洗净之后放在案板上。
  刘庆军三人很快将伙房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老贾头高举地说:“进屋凉快一下,案板上有黄瓜,一人吃两根当水喝吧。”
  罗万社和魏二民惊讶地看着刘庆军:果然有黄瓜吃!
  校园里一派热闹,马加佑的消失并不让人意外。
  暑假前的期末考试,马加佑考得并不理想,刘庆军的成绩班内第五名,级部前二十名。
  马加佑心情很不好,竟然再次落后于刘庆军。
  一直在落后,始终未超越。还好,如今马加佑的钢笔字突飞猛进,尽管还落后于刘庆军,但擅长模仿他人笔迹,形神兼备。
  钢笔字就是脸面,仅此一点马加佑已经不把史传粮、罗万社、史春草、段利放在眼里,但是看到刘可道和鲁青华,马加佑还是有些无形的自卑,毕竟刘可道是大队书记的儿子,鲁青华的父亲是煤矿工人,家庭条件都不错,尽管学习差一些。
  开学的第一天,马加佑两个肩膀扛着一个头来到学校,当团委书记划分打扫卫生区域时,他与卢思甜、赵雪勤一边说着暑假看《少林寺》的盛况,一边走出校门逛新华书店,借机逃脱劳动。
  马加佑,卢思甜,赵雪勤三人在书店里闲逛,忽然发现段梅好老师。
  段梅好并不教一班的课,但是让老师看到不打扫卫生出来逛书店影响不好,仨人悄悄退出书店,转向供销社。
  新学期开始,段梅好非常着急,初一的代数已经结束,初二开始教授几何。自己想好好备课认真讲课,但是只有一本课本,没有任何教学辅导材料,颇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有劲使不上。
  学校有一个图书室,更是图有其名。段梅好来到新华书店,想找几本几何方面的教学辅导书,但是令人失望。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段梅好再次感到自己连半桶水也没有。
  下午,学校召开新学期会议,一阵阵青草味飘进会议室。
  校长郑文者说了一些新学期新气象的客套话之后,副校长汪平志提了一些教学要求,然后教务处主任张呈瑞宣布新学期的任课教师安排。
  最后郑文者校长讲话。
  郑校长说,公社教育组前几天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通报今年初中毕业情况,全公社有四处联中,而公社驻地的营坊联中只有一人考上初中专,无一人考入县一中,这样的成绩在公社四处联中排名第四,地处宁崮山之东的桃园联中名列榜首,考取初中专十一人,考入县一中八人、县六中十人。
  “老师们,开会的时候与桃园联中齐校长挨着,我脸上直发烧,坐不住。”郑校长敲着桌子说,“咱们也是两只手,咱们也是一天吃三顿,咱们的工资也不少于其他联中,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绝大多数公社干部的子女都在咱这里上学,可是咱们这样的教学成绩,公社书记主任都不满意。老师们,这样的成绩咱们怎么上街,还怎么吃得下饭?”
  刚才还在热烈鼓掌的教务处主任和老师们,一下子陷入沉默。
  郑校长接着说:“老师们,咱们在公社驻地,出来进去大家都看在眼里,希望散会后老师们认真反思,找出差距,制定迎头赶上的计划,尤其是教务处切实担当教务的责任。当然,有的老师会说,缺少教学材料,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难道其他学校的教学材料比咱多,他们就有科学的经验?这个问题希望老师们思考一下,找找原因,是我们的态度有问题还是水平有差距?老百姓常说,人勤地不懒,到底是我们的地不行,还是人不勤快?还有一句话,庄稼要靠管,我们是怎么管学生的?大家都知道,县六中为什么不比一中差,是因为六中跟前有大型国企冶庄煤矿,我们学校可是在公社驻地啊。大家对学校的后勤服务,尤其是教课教学方面有什么要求,像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器材等,尽管提出来,我们学校能解决的,我们立即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我向上级反映,尽可能的解决,希望我们在明年打一个翻身仗。”
  郑校长说得很实在,也很结实,部分老师的脸发热,但是原因何在,好多老师没有明白。
  刘河水、段梅好、潘凤兰等人回到办公室,各自坐在座位上,没有人说话,像是在反思校长的讲话。
  潘凤兰很是不屑,人勤地不懒,营坊公社这块地不行,下再大的力也不会有好收成,这就是学校落后的原因。现在她越来越后悔没有分配到县一中,哪怕是六中也行。
  上午没有课,潘凤兰和厍老师早早走了,办公室里剩下刘河水、段梅好和王学兵。
  刘河水来到王学兵办公桌前:“王老师,这几天我在琢磨,咱营坊联中不行的原因在哪里?”
  王学兵站起身倒上一杯水:“这一次桃园联中考得好,一个直接原因是学生的问题,人家复习生多,他们考上中专县一中的,多是往届的复习生,这叫没有踹不肥的猪啊。”
  刘河水是土生土长营坊公社人,对此并不赞同:“刨去复习生,人家考上的中专生也比咱多太多了,根本的原因不在生源吧?”
  王学兵看着窗外的校园,安静但是缺少生机活力。
  段梅好问道:“王老师,你是科班出身,你说说咱怎么提高教学成绩?”
  王学兵语气沉重:“校长说得不错,人勤地不懒,庄稼收成不好,怎么怨地薄呢?种庄稼需要老把式,得会种才行。这教学也得需要方式方法,光有心不还不够。你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你一季,可要是耽误了孩子,一误就是一生啊。”
  段梅好眼里透露出期盼的光芒:“实话实说,像我这样的水平低,没有上过大学,就是想好好教学,总感觉力不从心,你是正儿八经的师范毕业,能不能多给我们指点指点?”
  刘河水说:“对对,王老师,你给我们开个辅导班吧。”
  王学兵苦笑道:“我那点水平,自己都觉得吃力,哪里敢说指点。不过呢,咱们遇到问题可以共同讨论讨论还是可以的。唉,要是教育组或者教育局定期组织一些教学培训或者研讨就好了,可以让不同学校的老师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哎呀,王老师,你这个建议好。”段梅好拍手鼓掌,“刘老师,就把王老师这个建议反映反映吧,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培训,至少咱可以多和桃园联中交流一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
  王学兵说:“刘老师整理整理,你向张呈瑞主任反映一下吧。”
  刘河水不想抢王学兵的功劳:“王老师,这是你的想法,最好还是你说一下吧,这样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王学兵说:“那我不客气了,我向张呈瑞反映反映。”
  段梅好补充道:“另外,咱学校的图书室太陈旧了,还是文化大革命时的那些书,与目前的课本根本不相符。现在最缺的是教学参考资料,最好学校尽快买一些。要不,备课真不知怎么准备。”
  刘河水说:“我觉得不同科目的老师聚在一块比较好,这样不管是教几年级,可以共同商讨一些教学问题。今年教初一,明年教初二,后年不就教毕业班了吗?”
  连继续几天,校长的话对多数老师震动很大,但也有一些老师则是小车不倒往前推,多下力并不多拿工资,何苦呢。
  张呈瑞独自坐在教务处办室,情绪低落。
  校长让查找教学成绩落后的原因,怎么找?只要排名就有先后,不排名不就没有先进落后一说了吗?
  张呈瑞正在向汪副校长诉苦,学校升学成绩较差的板子不能打在教务处身上,化学老师王家民与历史老师于泉北过来汇报,有五名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和三名初二学生转学,都转到了桃园联中,转走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
  张呈瑞一听便炸祸:“汪校长,这不是乱套了吗,您得向郑校长说说,让教育组出头制止。”
  汪副校长不愿意趟这浑水:“呈瑞主任,你直接向郑校长说一声吧。”
  得到汪副校长的授意,张呈瑞直接来到郑校长办公室:“校长,桃园联中的齐校长这么做可不对,都是一个公社的学校,他允许学生跳到他那里,咱多没面子。”
  郑校长显然已经知道这个情况,无奈地摇摇头:“人往高处走,谁让人家桃园今年一下子考上中专十一人呢。”
  张呈瑞有点不高兴:“校长,你得找找齐校长,不能让他这样做,现在都是就近入学,好多学生跑那么远去桃园,与公社的规定不符啊。再者说,他这样弄不是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吗?影响太不好了。”
  郑校长叹一口气:“张主任,咱还是从自身找原因吧。昨天齐校长找过我了,如果不是他极力阻拦,转学过去的学生还多。并且不仅咱营坊联中,另两处联中吕祖和陈留也有学生往桃园转,都是有头有脸的关系。要不是齐校长以学生无法住宿为由,根本拦不住。”
  张呈瑞没了脾气:“教育组怎么看,公社的领导也不管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