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报告政府>第40章:奇葩琴师

第40章:奇葩琴师

作品名称:报告政府      作者:寻找姚黄      发布时间:2025-06-27 09:56:05      字数:4650

  1984年年底减刑大会召开后,章林庭被减掉一年半刑期。减刑大会是被减刑人员的狂欢节,但章林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已经三个多月未见到李小萍了。听刘科长说,李小萍最近已经康复,开始上班了。他不知道她的面容被破坏到什么程度,心里一直惦记着。
  这一天上午,刘科长来到小报社,他拿着一本京剧剧本,对章林庭说:“秦之越搞到一本传统京剧《四郎探母》,你把它刻出来,印五十份。票友们争着要,你要抓紧时间。”
  章林庭接受任务,并作了分工:他本人刻写剧本前六场。即:坐宫、盗令、别宫、出关、巡营、见弟;马建设刻写后五场。即:见娘、见妻、哭堂、擒杨、回令;赵欣明刻写封面和场次目录。
  分工完毕,三人便各自投入到工作中。
  《四郎探母》以宋辽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杨四郎在被俘后改名换姓,成为辽国驸马,在母亲佘太君押粮至前线时,冒险与家人相见的故事。
  该剧情节跌宕起伏,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包含了国仇家恨、亲情爱情的矛盾挣扎,极具张力。
  该剧成功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杨四郎的忍辱负重、思母心切;
  铁镜公主的善良聪慧、善解人意;佘太君的深明大义又不失慈母情怀等,都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唱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深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刻写曲谱比较困难,阿拉伯数字和各种符号,让人头疼。章林庭小心翼翼地刻着。每刻一行,校对一行,争取每行都不出错。同时,他也要求马建设严格按剧本原样刻写,边刻边校。
  章林庭早就知道刘科长痴迷京剧,他曾在去年元旦联欢晚会上与秦之越和罗山县女演员合作,清唱了《武家坡》选段,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那年代,任何人都是京剧的被动听众。广播匣子、收音机,每天都在播放京剧样板戏。就连农村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一听锣鼓和京胡响,就知道唱什么戏了。章林庭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也喜欢哼两句“西皮”呀,“二黄”呀什么的。
  元旦那天,《四郎探母》刻写完毕,校对两遍,没有错误,便印了五十份。
  开印那天,刘科长带着犯人琴师秦之越来到小报社。
  秦之越四十多岁,是个很有气质的艺术家,人也很帅气。他在省京剧院,是头把操琴师。
  一把京胡,装在用紫色丝绒布做成的琴袋里,扛在肩上,像扛了一把冲锋枪,极为威风。
  刘科长把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四郎探母》拿在手里,快速地翻着。
  封面上是赵欣明刻写的新魏体大字“四郎探母”,醒目清晰,里面的曲谱和对应的唱词规范整洁。他连说几个“漂亮”,然后,发给秦之越一份,自己摊开一份,开始照着剧本清唱。
  秦之越一边摇头晃脑地操琴,一边用假嗓演唱铁镜公主的唱段。
  刘科长: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
  秦之越:
  夫妻们打坐在皇宫内院,
  猜一猜驸马爷腹内机关。
  莫不是我母后将你怠慢,
  莫不是夫妻们礼义不周全……
  小报社的三个人,一边跟着小声哼唧,一边用铁笔敲击钢板,打着拍子。
  刘科长演唱的唱腔是杨派。杨派以刚劲挺拔、醇厚质朴著称,在《四郎探母》中通过稳健的行腔、饱满的音色,展现出杨延辉的沉稳大气与内心的纠结。
  唱段运用了多种板式来塑造人物情感。如“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运用慢板,节奏缓慢,旋律婉转,细腻地刻画了杨延辉在宫中思念家乡、亲人的惆怅与无奈;“叫小番”则采用散板,节奏自由,高音嘹亮,将杨延辉急于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和压抑多年的情感瞬间爆发出来,极具感染力。
  不说秦之越的唱腔了,他几乎把他的梦中情人,省京剧团女一号蒋丽华的唱腔模仿得惟妙惟肖。单说他的操琴技巧,真的是与演唱者配合默契,天衣无缝。他根据唱腔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变化,巧妙地运用指法和弓法,使琴声与唱腔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在长音处用琴音填补,使唱腔更显饱满,在节奏变化时,又能与演唱者同步,增强了音乐的整体感。把一个业余票友的演唱衬托得如同专业演员的水平。
  刘科长与秦之越几乎唱完了《四郎探母》中所有的经典唱段。
  刘科长既唱老生,又唱老旦。秦之越唱青衣拉京胡,一人两个角色,简直像一台大戏。
  唱完后,刘科长激动得满面红光,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管章林庭等三人愿不愿意听,开始大讲京剧发展史。
  他说,京剧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
  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融合演变,初步形成了京剧的雏形。
  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等入京,带来了西皮调,与徽班的二黄调结合,形成了皮黄腔,为京剧的唱腔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表演形式、角色行当等方面也逐渐规范和完善,京剧逐渐形成。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繁荣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他们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各有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京剧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不仅在宫廷中备受青睐,也在民间广泛流传。
  20世纪初,京剧进入鼎盛时期。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和以余叔岩为代表的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众多优秀演员涌现,他们不断创新剧目和表演形式,使京剧的艺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培养新一代演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京剧也在不断创新,创作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现代京剧剧目,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为京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对秦之越、章林庭等四人说:“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为了庆祝《四郎探母》剧本的诞生,我带你们去吃顿牛肉拉面。”
  章林庭摇头说:“出去吃饭不合适吧,我们就不去了。”
  “没关系。”刘科长说,“今天是元旦,你们又错过了饭点,我请客。”
  秦之越倒很坦率地说:“走吧,我最喜欢吃牛肉拉面了。”
  于是,刘科长、秦之越和小报社三人,出了报社编辑部,来到武家坡镇上的一家“牛肉拉面馆”。
  刚坐下,跑堂的过来,热情地问:“几位吃什么?”
  刘科长说:“每人一碗牛肉拉面。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干。”
  饭菜很快上齐。刘科长让每人喝一瓶啤酒,不能多喝。
  章林庭照例不喝酒。赵欣明与马建设见领班不喝,他俩也不喝。
  刘科长喝了一瓶。
  秦之越喝了一瓶后,把剩下的三瓶拿起来,撬开瓶盖,一口气吹完。
  刘科长问:“喝四瓶,你没事吧?”
  秦之越说:“没事。再来四瓶也没事。我一个人喝过一件。”
  一件就是十瓶。
  四瓶啤酒下肚,秦之越面红耳赤,腹部突起。满足地打了个饱嗝,说:“痛快!真他妈痛快!”
  五人出了店门,走到312国道边。一辆卡车静静停在那儿。
  章林庭因经历过车祸,对卡车有着本能的警觉。
  目光扫过,见卡车的拖斗上装了大半车煤块,车牌号是“豫S6238”,便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我想撒尿。”秦之越说,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憋回监狱再洒!”刘科长眉头一皱,语气不容置疑。
  “憋不住了,马上要尿裤子了。”秦之越的脸涨得通红,身子扭动着。
  刘科长无奈,只好让他去卡车侧面解决。秦之越把京胡塞给章林庭,快步走过去。刘科长和章林庭等三人则慢慢往二分场走。
  章林庭扛着京胡,走了几十米,不经意间回头,瞳孔瞬间放大:“坏了!秦之越跑了!”
  刘科长猛地转身,一脸惊愕:“往哪跑了?”
  “我判断是往罗山方向跑的。车上有煤,大概率是从信阳火车站拉煤回来的卡车,不像是预谋好的。我记住了车牌,豫S6238。”章林庭语速极快,条理清晰。
  刘科长反应迅速,急急地对赵欣明和马建设说:“你俩赶快回监狱。不准乱说啊!”
  然后,一把拽住章林庭就往五一农场办公楼冲去。
  到了门岗,一辆偏斗三轮摩托车正停在大门内侧,大概是分场的干警来总场办事。
  “快上车!”刘科长喊道。章林庭迅速坐进车斗,刘科长跨上摩托,脚一蹬,发动机“轰”地一声怒吼,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扬起一路尘土,朝着罗山方向飞驰。
  冬日的风在耳边呼啸,刺骨的气流扑在脸上,带着股冰冷的腥味。
  刘科长紧握着车把,双眼死死盯着前方。章林庭坐在车斗里,身子随着摩托的颠簸而起伏,眼睛不放过任何一辆过往的拉煤重卡。
  一辆辆拉煤车从他们身边掠过,都不是目标车辆。
  随着距离罗山越来越近,紧张的氛围愈发浓烈。刘科长已是满头大汗。
  突然,章林庭大喊:“前面那辆就是!”刘科长咬了咬牙,右手猛拧油门,摩托发出一声高亢的嘶吼,如同一头猎豹朝着大卡车冲了过去。
  大卡车的轰鸣声越来越响,刘科长瞅准时机,在一个宽阔路段,加速窜到大卡车前面,猛地刹车,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
  大卡车司机紧急制动,车身剧烈摇晃了几下才停下。
  司机一脸怒容地探出头:“你们干什么?不要命了?”
  刘科长顾不上回应,径直往驾驶室里瞅,里面只有司机一人。
  “在拖斗上趴着。”章林庭大声说。两人急忙跑到卡车后面,只见秦之越趴在煤堆上,竟然睡着了,浑然不知自己已被追上。
  司机一脸茫然,原来他根本不认识秦之越,秦之越趁他不注意,借着撒尿的时机偷偷爬上了车。上车后,冷风一吹,酒劲上头,晕晕乎乎地睡着了。
  当刘科长和章林庭把他拖下来时,他还一脸懵逼地问:“到了?”
  章林庭说:“到你个头!科长对你这么关照,你还好意思逃跑?”
  秦之越说:“我哪里逃跑了?我以为是监舍里的高低床,爬上去睡会儿呢!”
  刘科长又好气又好笑:“你他妈快把老子吓死球了,你还没事人一样!不能喝就别逞强!”
  章林庭觉得,这好像是刘科长第一次暴粗口!
  不管怎么说,刘科长以后不会再相信他了。人没跑,事就小。刘科长表示:不追究你是否有意逃跑,以后好自为之吧!
  秦之越犯的是流氓罪。
  他是把他们京剧团副团长、女一号搞了。副团长的丈夫是市文化局的副局长。太岁头上动土,当然没有好下场。
  事实是这样的: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经济开始繁荣,但文化艺术却慢慢地衰落。在时代变迁下,秦之越所在京剧团面临生存困境。
  团里的一些演员开始“走穴”。他们出没于各种娱乐场所,只为混口饭吃。
  操琴师秦之越出身音乐世家,技艺精湛,是团里的“大牌”。他个性孤高,坚守艺术纯粹,始终拒绝“走穴”,认为这是对高雅艺术的亵渎。
  然而,在一次客户点名要求他出场的娱乐活动中,在副团长、女一号蒋丽华的多次劝说下,秦之越始终摇摆不定。
  秦之越早就暗恋着副团长。历史上,名字叫“丽华”的,不仅漂亮,还都被皇帝宠幸。在副团长还是寻常青衣演员时,他就开始暗恋她。
  只要她上场,秦之越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特别兴奋和卖力。与之配合得如同榫卯,严丝合缝。
  蒋丽华也心知肚明。但蒋丽华此时已与市文化局办公室秘书热恋中。之后不久,他们便走进婚姻殿堂,成为夫妻。当蒋丽华升为副团长,丈夫升为副局长时,京剧团走向衰落。
  但是,秦之越的暗恋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还在持续升温。当蒋丽华再次来到秦之越宿舍劝他“走穴”时,秦之越一时冲动,抱住蒋丽华拼命亲吻。
  蒋丽华并不反感秦之越的亲吻,只是她善于隐忍和克制,没有过多的配合,任其亲吻,不动声色。
  如果不是秦之越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不是此时正好有人敲门,事情就不会糟糕到公安介入的地步。
  当秦之越要求上床时,蒋丽华从他怀里挣脱出来,转身就跑。
  但门被闩上,无处可逃,她只有顺着茶几绕圈,秦之越在后面追逐,如同青梅竹马的两个孩子玩耍。
  这时,有人敲门。当秦之越恼怒地打开门,蒋丽华则哭着跑了。
  许多事情的转折就在于被他人知晓。当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密境中发生时,可能是乐事;但当被人所共知时,就成为悲剧了。
  所以,公安人员逮捕了秦之越。一个月后,他被区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秦之越逃跑未遂。刘科长有惊无险。他很感谢章林庭的相助,私下对章林庭说:“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章林庭想了想,说:“刘科长能带我去看看李小萍干事吗?她是为我受得重伤呀!”
  刘科长点头说:“闲了我带你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