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战友情深>第十章 小梅生育,李虎帮耕

第十章 小梅生育,李虎帮耕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2025-06-23 15:39:33      字数:3497

  杨小梅和赵军结婚后,便由幼儿园宿舍搬到乡政府宿舍区赵军家居住,因此她和赵军的女儿丫丫更加接近,彼此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每天上学,她带着丫丫一起去幼儿园,放学,她带着丫丫一起回家,起居往返都在一起。在幼儿园小托班,她是丫丫的班主任、保育员,回到家里,她是丫丫的妈妈和保姆,生活学习都对丫丫照顾得十分细致周到。丫丫也更加依恋小梅,每天粘着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称呼也由“杨老师”变成“妈妈”。小梅对赵军也很好,照顾有加,她手脚勤快,每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从卧室到厨房都收拾得清洁卫生,井井有条。赵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李乡长介绍他认识了小梅,逐渐熟悉,相处甚欢,终于结为夫妻。从此他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一个温馨有序的家庭生活,不再需要每天到幼儿园接送丫丫,也不再考虑托什么人,到何地何处请保姆,以及如何调查考核保姆的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等诸多烦心事,也不再想着回家后怎么打理忙碌各项家务事,他彻底从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了,心情十分舒畅愉快。他每天按时上下班,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他负责的民政工作上,因此成绩突出,从群众到领导都对他很满意,称赞有加。赵军感谢小梅,更感谢李虎。如今他更加了解了李虎、小梅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和张龙之间的亲密关系;他更加敬佩张龙,对张龙一家特别照顾,每月的抚恤金,如果张龙父亲因为农忙不能及时来领,他就亲自骑车送到张家,有时还给金梁买些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一起带去。时间一久,金梁和赵军也认识并熟悉了。
  小梅依然忘不了儿子金梁对她的亲爱和依恋,忘不了前夫张龙和她给他做的那件绣花背心,忘不了张龙父母亲对她的宽容和关爱,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会想念他们,想起她和他们多年共同生活的许多往事,依然免不了黯然神伤,痛心落泪。尽管赵军家的条件,比张龙家的条件要好,她依然忘不了张家庄张龙家那个简朴熟悉的小窝。每到星期天,如果赵家没有急需要她做的事情,她仍和以前在幼儿园一样,到街上买些荤素菜蔬和儿子金梁好吃好玩的东西带上,去张家庄看望他们。有时赵军不在家,她还会把丫丫带着一起去,因此丫丫和金梁也认识了,而且在一起玩得很融洽快乐。张龙父母亲也会拿一些农村的土特产如辣椒、茄子和红薯、毛豆等叫小梅带给赵家。赵军知道也并不责怪小梅,因为他有承诺在先,而且,小梅这样做对他也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不久,杨小梅发现自己好像是怀孕了,因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她都时不时地感觉作呕。她到医院妇产科一检查,果然是怀孕了。她把化验单给赵军看了,他高兴极了,双手向天作揖说:“老天保佑,来个男孩吧!我有了丫丫,再来个儿子,我就儿女双全了!”小梅说:“我倒希望是个女孩;我已经有了金梁,再来个女孩,我也儿女双全了。”赵军说:“现在是新社会新国家,男女平等,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好好读书成才,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小梅知道赵军是故意让着她,不好意思和她争论,也让一步说:“你说的对,现在是新社会新国家,男女平等,男孩女孩都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稍停,她又笑了,说:“其实是男是女,只是你我的希望,我们谁也做不了主,还是得老天爷当家做主。你别怕,就是女孩,下回我再生,一定会叫你儿女双全的。”赵军也笑了,说:“谢谢!有你这句话,我就不愁儿女双全了!”从此,赵军对小梅的关心照顾更加细心周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他主动来做,不再让小梅做,就是做饭,只要他在家,也不让小梅做。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进入新年,杨小梅顺利生下一个男孩。赵军十分高兴,给孩子取名赵延喜,意思是儿子的诞生延续赵家的香火,也延续了赵家的欢乐。夫妻喜得贵子,有了爱情结晶,感情更加深厚和谐。小梅父母亲和张龙父母亲得知消息,都买了红糖、茶馓和鸡蛋来看望小梅。李虎也带着礼物来看望小梅。他高兴地说:“嫂子喜得贵子,可喜可贺!你和赵军的家庭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都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后,你们都可以安心工作、幸福地生活了。我的两块心病也彻底去掉了,从此可以专心做好乡政府的工作了。”
  赵军十分感激李虎,连声道谢。他想了想,又对李虎说:“我现在还无法享受幸福生活。你看,旧的家庭问题解决了,新的家庭问题又摆在面前了,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照顾好月子里的孩子和小梅的饮食起居。这些事,我怕做不好,又怕影响工作。你帮我想想办法,看怎么才能解决好?”李虎说:“这确实是当前摆在你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他认真想了一会说:“我看怎么办:你和小梅好好商量一下,争取她的同意,把她母亲请来照顾她的月子。这样,你们两个都放心了。”李虎和赵军一齐看着杨小梅。小梅说:“也只好如此。就是孩子满月后,我要上班了,家务事一大堆,还是需要一个人来照顾,我妈还要留下来。我干脆跟我妈说明白,叫她有个长期打算。”赵军想了想说:“也好。我们都有工作,孩子丢在家又不放心,只好辛苦麻烦他外婆了。等到孩子三周岁,你就可以带到小托班去了。”小梅也表示同意,说:“等我妈明天来,我就对她说,她一定会同意的。”
  第二天,小梅便把照顾孩子的事对她母亲说了。她母亲说:“你叫赵军先照护几天。我回家跟你父亲商量好,把家里事情都安排好,就赶过来。”两天后,小梅母亲果然带着自己要穿的衣服赶来赵军家。从此,她就长期留下来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直至赵延喜三周岁,小梅把他带到幼儿园小托班,她母亲才得以回家;但她仍忘不了这个外孙,一有空闲就来看望他。
  再说张龙家,自从李虎说服杨小梅同意做小托班的保育员到幼儿园上班工作,家里失去一个主要劳动力,张龙父母亲既要照顾金梁,又要照顾田里的活计,就更加忙碌。李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逢春耕春种、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时节,他都要带着两个弟弟前来帮助干活。两位老人十分感激,李虎兄弟每次来帮忙,他们总要杀鸡煮饭,盛情招待。李虎受此殊遇很是过意不去,多次劝阻,说农忙季节,以干活为主,只需平常饭菜,吃饱就行了;可是老人总是不听,依然如故,尽其所有,极力花费招待。李虎见劝阻无效,只好另想办法;他每次前来,都要在街上把鱼肉蔬菜买好带到张家来,让张龙母亲加工一下就成。
  李虎带着弟弟前来帮助张龙家抢收抢种,自己还买了鱼肉蔬菜带来,这不仅感动了张龙父母亲,而且感动了张家庄全村的乡亲,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议论纷纷,传为人间佳话,都赞扬李虎不仅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乡长,而且是个重情重义的仁人君子,不愧是张龙的好兄弟和亲密战友。这话很快传到张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那里,他们感动敬佩之余,也进一步认识到本村拥军优属工作的不足之处,需要广泛宣传拥军优属的重大意义,认真组织力量,拿出帮扶方案,尽快把这项工作弥补上来。经过一番商量,统一了意见,做出了拥军优属工作计划。他们立即召开全村党团员动员大会,反复讲明拥军优属工作的伟大意义,号召本村党团员向李虎乡长学习,组成拥军优属帮扶队,帮助全村军烈属干好田里的农活。为了做到长年有人帮助,他们把帮扶队分成三个帮扶组,轮流到各个军烈属家帮助干活。帮扶队组成后,立即开始行动,效果显著,深受军烈属和全村人民群众赞扬。
  张家庄村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工作很快传到乡政府,传遍全乡各个村庄和居委会。李虎得知消息十分高兴,他立即赶到张家庄村做调研。书记和村长向李虎回报说:“张龙是著名的炸堡英雄,我们村的革命烈士,也是我们村的光荣和骄傲。以前,我们对拥军优属工作认识不足,做得不够,还让乡长亲自带着他的弟弟来帮助张龙烈士家干活,让我们深受感动又深感惭愧,村委会认真检讨了拥军优属工作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认识,决心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现在,我们把全村的党团员都动员起来,组成一个军烈属帮扶队,分成三个帮扶小组,每组由一名党员做组长。每逢农忙季节,轮流到全村各个军烈属家帮助干好田里的农活,确保每户军烈属收种及时,丰产丰收。”
  回报完村里的拥军优属工作,他们又对李虎说:“你是乡长,工作太多太忙,乡政府又距离张家庄太远,以后,张龙烈士家的农活全由我们帮扶队的党团员帮助干了,你就不要带着两个弟弟来干了。我们保证说到做到,把工作切实做好。”
  李虎想了想说:“我来帮助是应该的:张龙是我的好兄长,又是我的亲密战友,他为革命牺牲了,照顾好他的父母亲和家庭,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你们村的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很好,尤其是你们把全村党团员都动员起来,组成帮扶队的做法更值得称赞和推广。我要在下一次全乡的干部会议上,把你们组织拥军优属帮扶队的做法,作为一条先进经验在全乡推广开来,使全乡的军烈属都能得到及时地帮助。”
  果然,李虎在下一次全乡村委会、居委会工作会议上,把张家庄村组织军烈属帮扶队的做法和经验宣传开来,推广下去,使全乡的拥军优属工作掀起高潮,受到县政府表扬。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