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爱心车站
作品名称:筑梦路上 作者:奇扬 发布时间:2025-06-26 10:16:41 字数:7375
为乘客做好服务,永远是地铁运营题中之义。早在1号线开通一周年之际,地铁集团就开始打造8个爱心车站,开展特色服务。
三阳广场站的特色是“爱心母婴休息室”,15平方米的室内配备了沙发、电视机、热水、洗手池、空气净化器等设施,为带着婴儿的年轻妈妈提供温馨的哺乳和休息空间。火车站,客流量大,乘客大多有行李,地铁站内推出“贴心手推车”,为携带行李不便的客人提供免费推车服务。
胜利门站是集体婚礼的甜蜜基地,因此打造成“幸福车站”。南禅寺站靠近朝阳农贸市场,买菜的“老无锡”居多,因此将这里打造为“无锡话服务”站,工作人员用无锡本地话为老年人服务。上马墩站打造了“乘客遗失物品招领中心”,工作人员捡到乘客物品后会通过人工广播在第一时间播报找失主,超过一周无人认领的线网各站遗失物品,统一集中到上马墩站,通过网络平台对外公布,失物乘客到站领取。人民医院站设立“爱心服务区”,内设桌椅茶水,还为前往儿童医院的小朋友备好了零食、纪念品等。无锡东站打造“与高铁无缝对接”特色服务。
细节,往往决定品质。
地铁里的卫生间,或许是细节的一种表现,与乘客有关。如厕那些事,看似小事,却不可少。每个地铁站都少不了公厕,也是城市形象的“微观题”,怎样答好,地铁方面也是用心了。
编制《无锡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卫生间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和《地铁公厕日常维护标准》,从建筑布局、装修装饰、标识服务等方面统一标准,从清洁消杀、空气净化等工序量化日常维护标准。积极开展卫生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地铁开通较长时间后产生的卫生间台盆老化、设施泛黄、下水不畅等问题进行整改,实施贴膜、釉面修改和更换管道等。重点车站的卫生间由固定的保洁人员值守,随脏随扫,非重点站卫生间每小时打扫一次,确保乘客享受洁净舒适的如厕体验。同时,无锡地铁加强对保洁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成立专项检查组进行日常巡视监督,构建长效机制。
地下的“厕所革命”,很彻底。
三阳广场站11号出口,专门设立智能卫生间,这里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走近科技感十足的卫生间,男左女右,门前各有一块大大的智慧公厕蓝色大屏,上面清晰地标着温度、湿度、氨气、硫化氢、PM2.5等指标,还有当日使用的客流数,加上精美的线条设计、清新的排风系统、柔和的灯光照明,给人以满满的体验感。里面,厕位门上端安装了电子小屏,显示“有人”或“无人”,并用蓝色和红颜区分。洗手池前感应放水,智能取纸机前,人脸对着屏幕,就会自动出纸。同时,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内设安全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满足特殊乘客需求。此外还针对孕妇和宝妈们设置了家庭卫生间,配备坐便器、可伸缩折叠凳、置物台、母婴护理台等。当班的保洁员孙大姐时不时地进去做清洁,喷空气清新剂,整个环境舒适怡人,与星级宾馆并无差异。
把每一个小事做好做透,就是对乘客的尽责,对城市的负责。
护航“锡马”。对于每次的无锡马拉松比赛,交通组织是赛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地铁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赛前赛后参赛者和市民观赛出行的运载任务。为此,无锡地铁集团专门成立了由集团及运营分公司组成的工作组,在客运组织、设备维护、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好准备,全力保障地铁沿线“锡马”期间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平稳有序,地铁方提前制定专项客流组织保障预案,特别在比赛线路经过的1号线江南大学站、4号线西园弄站、博览中心站及其他相关区域站点,提前做好物资、票卡、人员的调配,保证在客流短期猛增时迅速响应,还在相关站点开展应对赛事大客流演练,就安全、票务、应急处理等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
考虑到比赛结束后,会有大批选手进站乘车,为节省排队时间,无锡地铁与马拉松组委会全力协作,提前帮参赛选手定制回程单程票,为快速进站提供便利条件。地铁控制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客流,灵活调配备用车,保证比赛结束后的大客流快速有序疏散。同时,无锡地铁组织了党员和青年志愿者数百人增援客流较大的车站,分批分组在安检、闸机、扶梯等处开展服务引导,保障赛手和乘客安全出行,为这次马拉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无锡已经开通的地铁线路和在建在的线路,形成了纵横交织地下交通网络,而这些线路上的一个个站点,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大地之下,织成了一条条精美晶莹的项链,这些珍珠就是由一个个地下站台组成。地下站台为每一个乘客提供热诚周到服务,而运转好这个站台,需要一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每个站配有值班站长、行值员、站务员,另加保安和保洁,这样一个小团队24小时维护着站点的正常运行。
五四青年节。靖海换乘站。
早上5时,住在东璟小区的站务员刘嘉颖准时起床,在楼下买两只馒头匆匆吃几口。5点25分骑上电动车,到靖海站上班需要开20分钟,到站后先打卡并取出对讲机、电喇叭、钥匙串“三小件”,再到更衣室换上制服并检查仪容仪表,6点05分准时上岗。
头班车是6点23分到站,刘嘉颖早已端正地站在往机场方向的I道边,I道是下行,对面的叫两道,称上行。一般情况下每个站台配两名站务员,一名守在站台上,另一名守在客服中心,站台上的站务员负责双向列车的乘客有序上下。站台总长120米,站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要选在乘客候车比较集中的部位,同时要兼顾在楼梯和设有紧急停车按钮的地方,如果发生列车门夹人夹物的意外情况,可以立即处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尽管这天是节假日,还是有不少市民来赶头班车,刘嘉颖用电喇叭反复喊道:“先下后上,文明礼让,有序乘车。”
在列车即将进站和离开站台的一分钟左右,站务员与行值员相互用对讲机互动:
进站前半分钟,行值员对讲:“I道开过来了,准备立岗。”
站务员迅速在对讲机中回应:“I道开过来了,准备立岗,站台收到。”她加了一句“站台收到”,表示知晓,这是标准化表述。同步,侧身面向列车进站方向。
看到车头的大灯后,站务员马上对讲“I道列车进站”。
行值员回应“I道列车进站”。
列车停稳,车门开启时,站务员对讲“I道列车到达,车门站台门开启”。同时正向面对车门。
行值员回应“I道列车到达,车门站台门开启”,站务员左右观察上下车情况。
列车启动时,站务员对讲“I道列车出发”。
行值员回复“I道列车出发”。同时在行车表上记下出发时间。
这四句,是规定语言,确保站务员与行值员之间的信息一致与准确无误。
按一个班8个小时算,5分钟一趟车,上下道,站务员和行值员说的这四句话,每天要重复192遍,这是雷打不动的。
刘嘉颖是00后,湖南邵阳人。毕业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的专业是城市轨道运营。湘妹子来到无锡人生地不熟,但工作投入,苦练技能,很快独当一面。她耐心细致,用女孩子特有的细腻做好站台服务,经常收到乘客送来的感谢信,她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乘客的认可感到欣慰。
魏书鹏,靖海站2号线的站务员,是少有的男生之一,5月4日当天也是早班,2号线的头班车是早上6点15分,因此他还要比刘嘉颖早到岗。在靖海2号线上车的,去三阳广场站和无锡东站的乘客偏多,尤其是去东站的旅客,很多人带着大件的行李,魏书鹏积极发挥男生的优势,主动帮着搬移有重量的大行李,保证上下车通畅有序。五一节,市中心20多家大型商场综合体,竞相组织促销活动,尤其是中山路黄金圈成为锡城消费主阵地。靖海站是从新区和钱桥地区进城换乘之站,魏书鹏的工作量就比平时大多了,对于问询的乘客他不厌其烦地解答。
一个站点,除了站务员,还配两名值班员,一个是行车值班员,一个是客运值班员,这两大员一静一动。静的是行值,就是监视列车运行情况,记录本站列车到达时间和发车时间,查看综合监控设备,填写相关台账,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站厅、站台及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设施工作状态等。
蒋逸文就是当日的行车值班员,上面提到与行车值班员对讲互动的就是他。靖海站的情况联络、信息流转和突发事件的跟踪,主要通过行值员进行,相当于车站的“大脑”。他所做的“规定动作”就是每到一班车都要及时做好登记,并在监控屏上实时监控运行,因此不能离开座位,除了上卫生间叫人临时顶上。
进入车控室,墙上醒目地挂着“安全地铁、品质地铁、幸福地铁”十二个红色大字,中间是一排排纵横排列的数十个按钮,分为站台门、隧道通风、车间环控、消火栓泵、自动电扶梯、专用消防风机等大类,下面的办公台上并列着一组屏幕,这里是3号线和2号线合署办公。戴着眼镜的蒋逸文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电视屏上列车的运行轨迹,时不时地拿起对讲机呼叫,并在运行记录簿上记下车次、时间等。对于站台上的呼叫及时解答,每列车进站,都要第一时间通知站务员,并与总部的行调做好衔接,看似简单、重复,却容不得一丝疏忽。
如果说行车值班员是“静态”,那客运值班员就是“动态”,其工作圈不是车控室,而是整个乘客区和非乘客区,不停地去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张琦,客运值班员,当天值晚班。主要在站区巡察电扶梯、照明、消防、出入口卷帘门等设备的性能,关注乘客购票和候车动态,以及站内客流状况,同时跟进设备故障维修情况,处理应急事务。因此,张琦的工作主要在移动中进行。
王玲玲是靖海站3号线的领头雁,管理着5个人的小团队,说是管,更多的是服务。值班站长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严格执行公司、部、车间的规章制度,加强班级管理,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安排行车组织,负责车站的车票、现金安全和票款的解行,接待乘客来访来电,处理各种服务纠纷。而在安全职责方面,王玲玲说,这是重中之重,除了客值的巡视,自己也要加强交织巡察,确保乘客区的客人安全和非乘客区的各类设备运行安全,同时监管靖海站范围内各类施工,检查保安保洁人员履行职责,从严执行地铁安全规定。
事实上,值班站长就是一线的指挥员,要保证整个车站运行的有序、高效、安全,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站长的水平和应急能力,既要对下指挥,也需对上沟通,更要横向协调。5月4日当天就发生了一起寻人案例,笔者现场目击。
下午5时多,靖海站正值客流高峰,换乘的人也比较多,王玲玲密切关注站台动态。
5时57分,3号线行车值班员蒋逸文接到行调电话,要求帮助寻找一名12岁左右的男孩,孩子身穿蓝色上衣,与家人在苏庙站走散,孩子父亲正在苏庙站。
5时58分,行值员放下电话,立即对讲站务员,要求密切关注,配合寻找。
5时59分,客运值班员张光亚在监控屏上发现一名穿蓝色上衣的男孩,点击放大细看,疑似度极高。
6时,行车值班员蒋逸文用对讲机通知站台,迅速前去察看。
6时01分,站务员找到男孩,蓝色上衣,淡灰色裤子,黑色球鞋,胸前还挂着太湖交通卡。经问询核对,初步确认是走失的孩子,并报行值员。
6时02分,值班站长王玲玲对讲站务员,要求在现场留住男孩,看好,不要走散。
6时03分,行值员迅速告知苏庙站,孩子已找到,请家长速来认领。
6时04分,回复行调员,确认孩子在靖海站被找到。
6时07分,值班站长王玲玲赶到站台,安慰孩子,耐心等待,并问到了男孩爸爸的手机号。
6时12分,王玲玲拨通家长电话,对方称已在地铁上,正赶来。
6时15分,值班站长继续与男孩交流,孩子说,爸爸与他穿一样颜色的上衣。
王玲玲告诉他,以后碰到这类事不要慌,只要找站台上的阿姨或保安就行,会帮助寻找家长的。
6时29分,孩子的爸爸到了靖海站,王玲玲向前眺望,看到了穿蓝色上衣的孩子爸爸,连忙上前招呼。
6时30分,家长见到了孩子,非常高兴,连声向站台工作人员道谢。
6时33分,值班站长对讲行值员,让他向公司行调报告。
6时34分,行值员蒋逸文用电话向行调报告,孩子已安全回到家长身边。
至此,靖海站“寻找走失的孩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是一次“多兵种”联合实战,从接报到成功找到孩子并转交家长,总共才用了37分钟。
在与这个男孩交流中得知,他11岁,当天下午做完作业,跟着爸爸出来玩,先从2号线庄桥站上车,到靖海站转3号线到了苏庙站,下车后父子走散,孩子先上了车回到靖海站,而父亲见不到孩子就在原地找,没找到就报告了站台,这才引起全线寻找。孩子说,奶奶在家陪妈妈,因为妈妈在4月15日刚生了妹妹。男孩边说边从裤子口袋中掏出一张纸,正面用彩笔画着无锡的3条地铁线,1号线是红色,2号线是绿色,3号线是蓝色,每条线的每个站都用铅笔清晰地标着站名,一个不少。而纸的反面,画着高速铁路图,绘着沪宁线、京九线、杭厦线等,还标着城市名字。这张手绘图让人惊讶,看来孩子是喜欢铁路的。
类似这样的寻人,王玲玲说并不鲜见,关键是服务人员如何帮助当事人想办法,换位思考,发生在谁身上都着急,不管大事小事,工作人员都要一切为乘客着想,想办法解决,身为地铁人,当为乘客谋。
安全地铁,品质地铁,幸福地铁。
安全地铁排在第一位,这个安全包括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卫生安全等,其中出行安全直接涉及千千万万的乘客。在无锡地铁,有这样一支力量,护卫着乘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确保市民出行有序,安全保障。设在地铁大厦旁的交通治安分局,以乘客安全为己任,为地铁的安全运营竭尽全力。
民警为民,助力平安。
在无锡已开通的地铁站都设了警务室,配备民警和辅警,共有8个派出所为地铁服务。针对重点站和换乘站加大警力,在三阳广场站有20多个警务人员,客流量较大的梅园站、南禅寺站、火车站等,也安排了足够的警力。在技防能力建设,按国家标准,在站内所有通道和重点部位设置人防设备。公安与地铁方面建立了例会制度,每两个月开一次会,通报情况,双方交流,共同探讨,紧密协作,确保地铁安全。
丢物丢人,是地铁里经常碰到的事,警察总是在第一时间介入,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全力以赴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从早晨到深夜,一列列地铁穿梭在大地之下,在来来往往中凸显着城市速度,一个个藏蓝色的身影坚守在站厅,传递温情,呵护安全。
有一天下午,一对神色慌张的年轻人来到2号线云林站找到工作人员,说下车时不小心把刚买的结婚钻戒丢失在列车上,急着寻求帮助。这对恋人是从三阳广场站上车,在云林站下车,两人恋爱5年正准备结婚,这对钻戒是两人近一年的积蓄。车站人员立即在车站大群里发布消息,但一时没有好消息出现,女生情绪低落,哭了起来。站务人员一边安慰,一边拔打服务热线报警。民警通过视频图像锁定了拿走钻戒的乘客,再经过信息比对,逐一排查,上门取回了这对定情钻戒。地铁、公安联手协同,追回物品,48小时终于失而复得,当事人感激不已。
有一次,1号线胜利门站保安在监控中发现有人偷盗商业区空调电缆,警方立即赶往胜利门站4号口实施抓捕。还有一次,锡北运河站客服中心接到女乘客求助,说她乘坐电梯时一直被人尾随,值班站长联系保安一起赶到,控制住嫌疑人,闻讯赶来的警察发现嫌疑人档案袋里有个小窟窿,手机摄像就在窟窿处偷拍女乘客的裙底,被警方带走依法处理。
站区执勤,巡逻盘查。群众的安危就是自己的职责,群众的困难就是自己分内事,无锡地铁开通运营10年来,公安民警日夜坚守在地铁站内,服务乘客,维护秩序,打击邪恶,保证安全,唱响了一首首平安之歌。
那次,交通治安分局梅园开原寺站派出所民警接到求助,说有人失去意识,迅速赶往现场,救助昏迷女子,并拨打120。随后疏散周围群众,让空气流通,几分钟后120救护车赶到,再协助救护人员将患者送上车,后来再电话确认,得到病人平安的消息才放下心来。还有一次,地铁4号线西园路站辅警接到求助,说有人丢失了一只手提袋,袋内装有20万现金,立即协同车站工作人员查找,并通知沿线车站警务力量全力配合。6分钟后在车厢内找到了那只红色手提袋,查看里面物品与乘客描述一致,联系当事人。当失主韩女士赶到蠡湖大桥站警务室,民警核对了袋内现金、物品,将钱物归还原主,韩女士连声道谢。这20万是韩女士母亲的养老钱,因存款到期,取出后乘地铁回家,下车时不小心把装钱的手提袋忘在车内,幸亏民警和地铁站工作人员帮助找到。
每一座地铁车站,都流动着一抹抹的藏蓝色,他们是乘客依赖的警察,是市民出行的保护者,兢兢业业的守护,细致入微的服务,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双休假日,矫健的身影,奔驰的列车,在无锡这座城市,勾勒出一道道和谐平安的地铁风景。
……
歌声接踵而来。“把自由交给草原的辽阔,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郊游,今天别想太多……”,一曲情歌在南禅寺站里温柔飘洒,乘客自发地围成一大圈欣赏着。兔年元宵节的下午,无锡地铁的多个站点上演着激情飞扬,将春节的喜庆气氛由地上引到地下,并随着列车的移动洒向全市。
在南禅寺站现场表演唱歌的不是文艺专业人士,而是地铁1号线清名桥站的值班站长朱馨园,1994年出生,从小就喜欢歌唱,一副好嗓子。元宵节这天,她是备班,就赶到南禅寺站增援,一曲下来掌声四起。接着唱第二首歌《看得最远的地方》,温婉典雅,深情大方:“我要在看得最远的地方,披第一道曙光在肩膀,被泼过太冷的雨滴和雪花,更坚持微笑要暖得像太阳。”词如其人,仿佛她每天微笑着面对所有的乘客,那份笑容总是轻盈地挂在脸上。
佳节有约,“兔”燃来袭。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怎一个“闹”字了得?恰逢元宵又是周末双休,乘着地铁过元宵,成为无锡市民的一种热闹方式,为此,无锡地铁备足了一场文化盛宴,让老百姓在出行中享受轻松休闲。南禅寺是闹元宵的好地方,有着多年赏花灯的传统,许多市民乘着地铁赶来,没想到下了列车还没出站,就邂逅了浓浓的元宵汇演。地铁站内布置得喜庆洋洋,锡铁灯谜会前人头攒动,竞相猜谜语,站务人员还现场剪纸送给乘客。一面高大的“幸福锡铁心愿墙”上,乘客们争相留下美好的祝愿:“家人平安”“学业顺利”“喜结良缘”,还有“希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排排方格内写满了祝词,或流畅,或稚嫩,或稳健,都真实表达了心中美好的祝愿。
古筝上场,微拔细拢,一曲《渔舟唱晚》,优美的旋律飘荡在站台,引得乘客流连忘返。演奏古筝的姑娘是来自1号线民丰站的站务人员,业余爱好古典音乐,平时练习了多首曲子,这次元宵节文娱活动派上了用场,古装服饰,轻盈娴熟的表演,起承转合,悠扬婉转,似山涧泉鸣,如环佩铃响,与专业演奏员没啥区别,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曲既罢,快闪开始了,9名年轻秀丽的姑娘,身穿传统汉服,《盛唐夜唱》,这些姑娘都是运营公司管理岗位及各站点的乘务人员,表演水准不输专业,过往的乘客纷纷被吸引住,里三层外三层,一排排手机高举着竞相拍照留念。轻歌曼词舞翩跹,相随地铁捧芳华,她们为元宵佳节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为锡城乘客带来了别样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