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矿山岁月>第一章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第一章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作品名称:矿山岁月      作者:渭北儒生      发布时间:2025-06-21 08:35:17      字数:4096

  七〇年春末的风,有些暖和。田间地头的野草都开始泛起了新芽;南飞的燕子,此时已回到了自己原先所在山村里的村舍,先前打好的窝开始了自己的繁衍。新的一年也在此时开始。老韩家的院墙内挤满了门内兄弟,父亲韩远功在宣告自己家中长子——韩启方,离开这片土地独自讨生活,一切的困难都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自己最懂事的儿子韩启方,离开自己,内心尽管是那样的不舍。这样的社会,如何让自己的这支韩姓支脉,开枝散叶茁壮成长。自己的祖上也是书香门第,而如今的社会,把自己困在这个小山村,此时韩远功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长子韩启方的身上。
  尽管是到同城掏煤,但目前自己家中的处境,随时都有断粮的可能,饥饿随时伴随着自己的家庭。远走他乡讨生活兴许是一条活路,内心煎熬着。母亲韩赵氏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是看着自己将远走他乡的长子,小脸也是挂满了泪花。在门内兄弟的祝福声中,韩远功一家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在月亮高挂在村口的古槐树顶时,夜已深,小院的人们纷纷离去。在门内族人及家人的嘱托中,韩方安然睡去,迎接自己改变命运的重大事件。
  韩启方进入梦乡,在梦里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群山,那里涌动的人群,有一排排房子,和自己生活的地方一样。礼县个别行政村吃水都是问题,自己的村子也是靠天吃水。面前是一些自己不认得、奇怪的东西,在自己眼前一晃而过。远方的白云,周围绿油油的农田,说着自己听不懂的方言。这是哪里?自己也慌了,不知如何是好。自己这么大的年龄,所学的知识,在眼前解答不了自己的疑团。随着报晓雄鸡打出的长鸣,韩启方也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父亲韩远功、母亲韩赵氏,和自己的韩启正、韩启仁两兄弟,也陆续起床洗漱。母亲韩赵氏,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在灶房为一家老小准备着吃喝。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家里没了往日的笑闹声。
  韩赵氏把自己家里仅有的白面蒸成馍馍和腌下的咸菜,及玉米面糊糊端了上来,这就是送自己长子出远门的吃食。全家人默默无声地吃着,谁都没发出响声。看在眼里的韩启方心里在想:“尽管温馨的家庭是那样的美好,作为长子的自己要为这个家担负起家的责任。”看着离别的时刻到了,还是下定决心开创自己的新生活。
  韩启方到里屋拿起准备好的铺盖,就要往门外走。父亲韩远功打破了沉默,说:“方儿,不急,等等你妈和两个弟弟。”平时严肃的父亲此时也是无比的慈祥,母亲窸窸窣窣忙了一阵子。父亲韩远功背着韩启方的铺盖,母亲韩赵氏走在父子俩的后面,两个弟弟默默地跟着,不一会就到了村口的大路上。
  父亲用力在韩启方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扭过头去不再看这个懂事的儿子,母亲在后面抽泣着;两个不懂事的弟弟还是那样木讷不谙世事,自己的大哥要离开,而他们可不懂得人间的离别之情。父亲大手一挥,韩启方朝着县城大步而去。
  这一家四口在村口的古槐下站立了很久,看着黎明前的夜色,透着皎洁的月光,向着自己的小院走去,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此时的蓝光在临别时,想着如何为家里多分担些家务,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在家里就能少干些,自己就多干些。这些天父亲蓝炳德、母亲钱小燕看着三儿整天都在自己家里的田间地头忙碌着,跟家里的人话也少了很多。
  大哥蓝天协助父母把家里和村上的事弄得井井有条。老大蓝天因幼年得了一场大病,至今身子孱弱多病,只能干这些事情;老二蓝地此时心中满是委屈。按说挑起家里的大梁该是自己才是,偏偏老三走了狗屎运,先得到了这个消息,也不和自己这个哥哥说一声,就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完了。干事干净利索符合老三的个性。尽管是种种的不情愿,毕竟是自己的胞弟,看着忙碌的三弟,心里也是心痛。
  这天实在看不下了,就主动和老三一起走向自己家的七亩地,开始了哥俩一天的劳作。老二蓝地说:“小光,你没必要这么拼,家里还有哥呢!你要成为公家人了要注意身体,放心地去你做你该做的事去吧!”蓝光停下自己手中的活说:“二哥,家里就是这条件,我也是权衡再三。老大身体就不行,没苦,平时靠咱妈和咱弟兄俩;小忠年幼还不顶事,老爸总是忙着村里的事。家里从年头忙到年尾,也还是缺衣少穿,家里的日子过得也是很紧吧!我想改变家里的现状。”蓝地在自己三弟的肩头拍了拍说:“兄弟我懂,你就安心地报到去吧!”
  劳作了一天,兄弟俩拿着农具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夕阳笼罩在大地,老四蓝忠,还是个孩子,依旧是在村上的小学堂念书,没啥事就跟村里的小伙伴跑得没影。
  母亲钱小燕看着自己的四个孩子也是心事重重,手心手背都是肉呀!心里想着,将来的走势到底是个什么样。父亲蓝炳德,虽是个会计,给家里帮不了多少,心里也是无比的无奈。家里的吃喝还要从地刨食,老大蓝天也跟着自己在村里某个跑腿的事不堪大用。老二蓝地和老三蓝光是家里的中坚力量,老四蓝忠,在上学成绩是不好不坏。孩子马上要走了,最后一关体检完,就要立即动身,一家子都有了自己的心底事。怎么能为老三做些事呢?大家在默默为蓝光的离去做些自己应做的事。此时父亲想为三儿做个行李箱,家中的也没多少余钱,没法子,只能求村里的李木匠为自己的三个儿子打一个行李箱。
  想到村中的李木匠,在“文革”开始就已经不外出干活了。在村里种几亩薄田度日,是一个本分乡村手艺人,是个性格内敛、不多事的中年汉子。在村里人缘也很好。村里谁家有什么家具坏了都会找他帮忙修一下,经常和蓝炳德在一块开玩笑,平日里和蓝炳德一家关系处得也不错。
  此时的父亲蓝炳德后来一想,这个动荡的岁月,怕给李木匠一家子带来麻烦。在李木匠家门口,转磨磨在想着自己的心腹事。这时正要出门的李木匠,看到了蓝炳德在自家的门转来转去,就是不进来,不知为何事。李木匠像往常一样开起了玩笑喊道:“秉德会计,你跟驴一样,在我家门口转磨磨,我家没有余粮,不磨面。”爽朗地笑开了,走过去在蓝秉德的肩窝子擂了一拳。
  就听到“诶呦”一声,本来身体就弱的蓝秉德,和经常在一起干体力活的李木匠一比差远了,差点栽个跟头。李木匠也感觉到自己手重了,赶忙赔不是嘴里嚷着:“不好意思呀兄弟!哥没想到你这么不经推。”李木匠赶忙问,“炳德你有啥事?哥哥说咱一块想办法。”父亲蓝炳德也不好意思说:“三儿小光,要到同城招工到煤矿掏煤去,缺个行李箱,家里余钱也不多没法子,来到你家迟迟不进不知咋给老哥张这个口呀!”李木匠听了蓝炳德诉说,笑着说:“兄弟我以为啥事嘞!不要紧,我以前揍活时,剩些边角料,在后面的棚地下撂着没用。小光啥时间要?”蓝炳德尴尬地笑着说:“李哥,娃明天走。”不等蓝炳德说完,李木匠说:“好了你不说,你回去等着,我晚上到你家去,也算是他伯给娃送个行。”此时的秉德会计满面春风,心里的事终于解决了,步子轻快地朝自己家走去。
  李木匠在自家里翻一阵子,很快在小院忙碌起来。找到合适的木材用刨子修整着木料,一阵的闹腾声惊动了小院的女主人蓝香——李木匠的老婆。冲着院子里喊:“你个死老头子,在院里折腾啥?不是要出门了吗!”扭着小腰从里屋走了出来。李木匠笑着说:“会计秉德三儿小光,要出门扛活招工走了,我给他揍个行李箱。”
  原来,要论起来蓝香是蓝光出了五服远房姑姑,当听到是本村会计、堂哥蓝炳德的三儿要出远门做准备,就冲李木匠嚷道:“那你就快些揍,晚上老娘和你一搭去堂哥家,为小光侄儿送行。”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感,一个小巧精致的行李箱出了型。日头也向西斜,晚霞的余晖照着寿县禁军镇的一个小山村。
  太阳落下山梁,西边泛起了暮色,李木匠和老婆兰香拿着做好的小木箱来到蓝炳德家中。母亲钱晓燕,在自家院子里忙前忙后。大老远地看到李木匠两口子的到来,赶忙招呼:“姐夫和姐,来了赶紧屋里走。”蓝香见到钱晓燕说:“妹子,你心真硬。小光这么懂事,你叫他到同城下窑挖煤,真舍得!”钱晓燕无奈地看了蓝香一眼说:“他姑,小光是个啥人你不知道?心思重主意正,他想干的事谁能阻止。”边聊边说,走进了院子。
  蓝香是本村的姑娘,招的上门女婿李木匠,在村里自然放得开,一进门四处打招呼。见到村支书蓝要贵和村长韩猛,其它生产组的小组长,蓝香“伯,叔,哥”打着招呼,小院一下热闹起来。
  农家人朴实,尽管是缺衣少吃的岁月,特殊的日子,也把私下偷种的瓜子花生拿出来招呼恭贺的乡亲。蓝家尽管是村子核心边缘化的人物,但是听到会计家有事,村子班子成员也都早早来到小院祝贺,族内的本家也来了不少。
  四兄弟在家中也是忙得不行,看着这短暂热闹的场景,不知该悲,还是该喜。人生就是这样反复无常,好事里伴着坏事,危险与饥饿相比两害取其轻。父亲蓝炳德以理性冷静的眼光看透目前的境况,待在村里也没啥大的发展,饥饿也随时伴随着这个六口之家。
  夜深了,人们也陆续离开了小院,喧闹的小院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母亲钱晓燕收拾着残局,忙碌着,月亮已悄悄地高高挂在枝稍头上。蓝光一家,等大家离开,也开始交代三个儿子自己要做的事,默默无声忙碌自己的事。大家的心思都是沉重的,面对家庭成员的离开,总是那样的不舍,亲情在饥饿面前都是那样的脆弱,短暂的别离会缓解家中缺粮问题。蓝光也想通了,没有了那么多纠结,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随着告别人群的离去,蓝家也完成三儿出远门的准备工作。
  当雄鸡的第一声报晓,小山村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每天劳作。蓝炳德一家,也早早地起床洗漱,今天是离别的日子,三儿蓝光要到县上体检,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母亲钱小燕,尽量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家人们做顿好的。杂粮和野菜的搅拌整的团子,和玉米面糊糊,农村常见的腌咸菜,这是目前粮食短缺的最好吃食。大家默默地围在饭桌前,平时有千言万语,此时却是默默无言。
  吃完饭,大家纷纷拿起准备好的物品送蓝光到村口。黎明前的黑暗让人感到不安,刚出家门还是感到初春的寒意。蓝光心疼自己的父母,谢绝他们和小弟的相送,执拗不过大哥蓝天和二哥蓝地,没法子一走就是一二里地。大哥蓝天愧疚看着三弟,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本是家中长子,但身体不争气却让懂事的三弟到外面讨生活;二哥蓝地,依然埋怨三弟自作主张,受苦讨生活的事却让他去做。虽然怜惜小弟,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在这里只能是衷心的祝福三弟在同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兄弟情深在这里展现历历在目。
  伴随着一缕阳光划破黎明的暮色,相互嘱托了一下,大踏步地朝寿县招工集合点走去,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