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战神传奇”到“垓下悲歌”的宿命转折
作品名称:历史没有如果 作者:江湖小白 发布时间:2025-06-23 09:49:33 字数:8003
公元前202年冬天,垓下的月亮冷得能冻死人,瞅着就跟把冰片子磨成了刀似的。项羽攥着酒囊的手都没血色了,羊皮酒囊上暗红色的楚国花纹都被磨得发亮,就跟他身上那一道道伤疤似的——这些年打了七十多仗,哪回不是刀山火海拼出来的?这会儿酒囊里的桂花酿都快见底了,他喘着粗气猛灌两口,酒气混着白气在帐篷里直打转。
正喝着酒呢,突然四面八方响起楚地的民歌。风卷着《采菱曲》《越人歌》的调儿往帐篷里钻,连外头拴着的乌骓马都不老实了,前蹄一个劲儿刨地,把地上的霜花都踩碎了,黑亮的鬃毛让月光一照,炸开似的,这些曲子可不就是江东老家放牛娃常哼的吗?可这会儿却从汉军大营里传出来,每句歌词都像拿针扎心窝。虞姬衣角绣的并蒂莲让风一吹直晃悠,远处时不时传来抽抽搭搭的哭声——也不知哪个想家的小兵,正拿袖子抹着通红的眼睛。
“大王!汉军那边咋全是咱楚地口音?”亲兵端酒的手抖得跟筛糠似的,青铜酒盏撞在项羽虎口的结痂上,酒水混着血珠子,在黑袍上晕开一片暗红。外头风呼呼地往帐子里灌,又是胡笳声又是楚地小调,连小娃娃唱的《采葛》都听得清清楚楚——这不就是彭城大街上天天能听见的童谣吗!
项羽猛地抄起酒碗,手背上的青筋鼓得老高。他直勾勾盯着帐外明灭的火把,三年前彭城那场仗又在脑子里打转。那时候,三万楚军骑兵趁着大雾就杀进了汉营,他骑着马冲在最前头,手里的青铜戟跟玩儿似的,把汉军的头盔挑得满天乱飞,太阳一照,晃得人睁不开眼。泗水河边的尸体摞得老厚,几十里的河水都被染成了血汤子。再瞧瞧现在,十万弟兄窝在这潮乎乎的草地上,有人背着脸抹眼泪,有人把兵器随手戳在烂泥里,敲出来的动静,竟跟汉军那边飘来的楚歌一个调儿。
正发着呆呢,虞姬“哗啦”一掀帘子冲进来,鬓角的玉簪都歪到一边去了,在火堆边上一晃一晃的。她张口就唱,明明是江南软语,唱出来的词却瘆得慌:“汉兵已经占了咱们的地儿,四面八方全是楚地的歌声......”项羽抄起酒囊仰头猛灌,“砰”地把酒囊往桌上一砸,吓得房梁上的蝙蝠扑棱棱乱飞。摊在桌上的《吴楚战图》被酒水浸湿,墨迹晕开的样子,活脱脱像极了乌江那弯弯曲曲的江面。
他一眼就瞧见虞姬腰上别着的干将剑——那可是当初打进咸阳宫抢来的宝贝。剑身刻着的饕餮纹在火把光下阴森森的,剑穗上挂着的半块虎符还一晃一晃的,这还是他俩头一回见面时,他特意从战利品里挑出来送给她的定情信物。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虞姬“唰”地抽出剑,寒光一闪就往自己心口捅去。绣着“虞”字的裙摆哗地散开,转眼间就被血浸透,像朵开在地上的血莲花。热乎乎的血点子溅在他铠甲缝里,烫得比外头的雪还灼人,顺着甲片往下滑,正好渗进胸口那道老伤疤里。
汉军的号角声越来越近,虞姬的手冰凉冰凉的,摸了摸项羽脸上还没结痂的箭伤。她扯出个笑,把剩下半句唱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话音刚落,整个人就往下倒。头上的珍珠滚到桌上,在没写完的战书印出一排小坑。
战神折戟:从彭城大捷到关中失策
项羽这人的人生,妥妥就是“开局王炸,后期拉胯”的典型。那会儿他还是个毛头小子,跟着叔叔项梁在会稽闲逛看热闹。巧了,正好碰上秦始皇巡游的大阵仗。您瞧那漫山遍野的旗子,还有威风八面的天子仪仗队,项羽直接指着秦始皇的马车,大咧咧地来了一句:“以后我指定能把他拉下马!”这话一冒出来,项梁当场就慌了神,心说这侄子可太敢想了,往后指不定得闹出多大动静!
项羽那力气大得离谱!单手就能把上百斤的青铜大鼎举起来。举鼎的时候,胳膊上青筋突突直冒,愣是把大鼎举过头顶。周围看热闹的人都看呆了,“力能扛鼎”的名声一下子就在江东传开了。就他这战斗力,放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妥妥的“战力天花板”!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战场,那阵仗简直能把人吓破胆!漳水河边黑烟冲天,四十万秦军扎的营密密麻麻,跟黑色的潮水似的,一眼望去能从邯郸排到函谷关。秦军主将王离披着玄铁甲,懒洋洋地瘫在镶金战车里,连车辕上的兽首装饰都跟着晃悠。他隔着青铜面具,冲对面五万楚军直翻白眼:“就这?砸船毁锅,纯纯找死啊!”
再看项羽这边,根本不带怕的!大手一挥,带着五万兄弟就往秦军堆里冲。他下令把船全凿沉,饭锅也都砸了个稀巴烂,扯着嗓子喊:“今儿个谁都别想往后退半步!往前冲才有活路,跟他们拼了!”
项羽这招真够绝的!一下就把楚军的狠劲儿全点燃了。战鼓擂得人耳朵发麻,楚军嗷嗷叫着,光着膀子抄起戈矛就往前冲,胳膊上绑的红布条被风刮得扑棱乱响。他们扯着嗓子往秦军堆里扎,直接用长矛挑断弓弦,拿身子硬撞带刺的拒马。箭像雨点似的往下砸,可英布舞着大铁戟连破三道防线,钟离眛的弯刀砍得血光四溅。双方来回拼杀九回,漳水都被血染红了,秦军的营垒最后全塌了。等王离那辆金灿灿的战车被楚军铁链拽翻,这位当年横扫六国的大将才反应过来——这些江东汉子,眼里冒的火比烧咸阳宫那会儿还凶!后来各路诸侯来见项羽,吓得腿都软了,连滚带爬进营帐,头盔磕在地上邦邦响,跟拜新老大似的。
彭城之战这场仗打得有多离谱?公元前205年夏天,刘邦一口气拉上塞、翟、魏、赵、殷五个诸侯国,带着五十六万大军把彭城围得水泄不通。汉军一进城就彻底飘了,在秦朝宫殿里搂着美人喝酒作乐,喝嗨了直接把酒碗往雕龙柱子上砸。这帮人哪能想到,项羽只带了三万骑兵,绕了个大圈从鲁地摸到彭城西边,杀了个措手不及!
天还没大亮呢,楚军的骑兵就踩着雾气冲过来了!马蹄声噼里啪啦,战鼓咚咚咚,直接把汉军从梦里吓个半死。那会儿厨房刚熬好的热粥还没来得及盛,楚军的长矛就已经顶到汉军脖子上了。整条街乱成一锅粥,锅碗瓢盆碎了一地,士兵尸体横七竖八,全都和烂泥糊在了一块儿。
突然听见外面喊杀声震天,刘邦一睁眼差点吓尿——嚯!楚军的旗子都插上城头了!他鞋都没穿好,套着睡衣翻身上马就玩命狂奔。后面追兵越来越近,这位大哥急得脑门直冒冷汗,一咬牙,直接把亲闺女鲁元公主和亲儿子刘盈“扑通”推下车!俩孩子在后面哭得撕心裂肺,扬起的尘土瞬间把人影都盖住了。
赶车的夏侯婴哪看得下去这事儿?三次停车把孩子捞回来。刘邦气得脸都绿了,抄起剑就砍车辕,扯着嗓子骂:“都快被人追死了,带这俩拖油瓶等死啊!”好家伙,为了保命连亲生孩子都能扔,刘邦这“苟命”技能简直点满了。
再看项羽这边,三万对五十六万,硬是打出了逆风局!这战斗力直接封神,放现在妥妥是游戏里一刀秒人的“开挂选手”。古代战场上杀得七进七出,光听着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但要说政治头脑,这位战神可就差远了。刚进咸阳城,干的事儿一件比一件离谱。秦王子婴都绑着自己来投降了,项羽愣是不听劝,手起刀落就给砍了。更绝的是,他大手一挥,阿房宫直接燃起冲天大火。三百里豪华宫殿烧得噼里啪啦,连记载着秦国变法、天文、军事的竹简都跟着遭殃,全成了灰。这哪是打天下啊,简直是在拆家!
要说项羽干的吓人事儿,新安城南那桩绝对排第一!二十万投降的秦军,被一股脑儿赶进山谷。当天夜里,楚军的吆喝声、秦军的哭嚎声响成一片,等天彻底黑透,突然就没动静了。第二天一早,渭水上漂满尸体,下游打水的老百姓,看着罐子里的血水都吓懵了。从那以后,关中百姓一听楚军来了,跟见了阎王爷似的,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卖烧饼的大爷远远瞅见楚军影子,麻溜儿把摊收了,生怕惹祸上身。
再说说分封诸侯这事儿,项羽简直昏招频出!关中那可是块风水宝地,易守难攻、物资丰富,他愣是没占,转手分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降将,自己带着金银财宝、美人儿回彭城潇洒去了。这操作直接把田荣惹毛了,转头就在齐地起兵造反,天下又乱成一锅粥。更离谱的是,他居然派人暗杀了义帝楚怀王。消息传到沛县,刘邦立马戏精上身,在义帝灵前哭得死去活来,还特意让史官全程记录。紧接着一篇“为义帝发丧”的檄文传遍天下,各路诸侯打着旗号讨伐项羽。就这么着,舆论主动权轻轻松松落到了刘邦这个前泗水亭长手里。
垓下呜咽:从霸王帐饮到虞姬血溅
乌江亭长那小船在浪里头晃得厉害,船头扔着把青铜剑,锈得不成样子,跟项羽别在腰间的霸王戟似的,一对落难兄弟。剑鞘上的花纹都快磨平了,仔细瞧还能看出以前的讲究。江水浑得跟泥浆差不多,小船被浪头推得东倒西歪,船板被拍得吱呀直响。
“大王!江东虽说地儿不算大,可方圆也有上千里,几十万老少爷们儿呢!再拉支队伍称王,妥妥的!”亭长扯着嗓子喊,话都被大风撕得七零八落。他拼了命划桨,水花直往粗布衣裳上扑。木桨砸进水里咚咚响,惊得一群白鹭扑棱棱乱飞,白影子掠过江面,跟天上翻涌的乌云撞一块儿,看得人直眯眼。
项羽低头一瞧,江水里头映着个不成人形的玩意儿——头盔歪到后脑勺,红缨子断成几截,在风里耷拉着晃悠;铠甲破得稀烂,暗红血渍渗进每道缝里;脸上血痂都干巴了,左眼下方的伤口还在冒血珠子。江面上不光映着他这副熊样,远处汉军放的大火烧得半边天通红,跟下火雨似的。
他伸手往水里一捞,倒影碎成一片一片光斑,晃得人眼晕。这不就跟他完蛋的霸业一个德行嘛!风裹着血腥味往鼻子里灌,恍惚间好像又听见几句楚地小调——可不就是虞姬最后舞剑时哼的那首!
“老子当初带八千江东兄弟出去打天下,结果连一个都没活着带回去。”项羽捏着带血的玉珏,手背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他突然扯着嗓子狂笑起来,惊得芦苇荡里的鸟儿扑棱棱全飞了,“就算老家那些乡亲还愿意收留我,我还有啥脸回去见他们?”话刚说完,空气中就弥漫开一股血腥气,远处山道腾起滚滚黄烟。
汉军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听得人后脖颈子直发凉。带头的骑兵挺着长矛,上面飘着的汉旗哗哗作响,那红颜色扎眼得很,跟虞姬咽气时流的血一个样。说句实在话,就算这会儿能过乌江,项羽也彻底没戏了。汉军的探子沿着长江南岸拼命跑,每隔十里就点火报信,江东大大小小的渡口全被他们盯上了。
韩信那三十万大军在江边安营扎寨,密密麻麻的战船往江上一摆,江水都跟着发怵。彭越的骑兵在梁地横冲直撞,马蹄声跟敲丧钟似的,楚军剩下那点粮草,分分钟就得被踩成渣。再回头瞅瞅江东老家,这些年仗打下来,家底都快败光了,荒草丛生,野兔在破房子里乱窜,青壮年没剩几个,到处都是老弱病残。
以前跟着项羽打天下的英布、吴芮,早就带着人马投奔刘邦,反过来追着老东家打。江东乡亲就算把家底掏空,也只能凑出一帮拄拐的老头、半大孩子,还有扛锄头的庄稼汉。就算硬凑出一万人,拿着竹矛木盾,咋跟汉军的铁戈长矛硬碰硬?难道真要让这些连兵器都拿不稳的人去白白送命?再看看刘邦那边,五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粮草管够,拿啥跟人家打?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
最关键的,还得看民心。公元前206年,刘邦带着大军打进关中,在灞上把乡亲们全召集起来,当场就定下“约法三章”——杀人偿命,伤人、偷东西都得治罪!他把秦朝那些折磨人的破规矩一股脑全废了,还免了关中百姓三年的赋税和徭役。更绝的是,他直接把咸阳周边秦朝贵族霸占的上万亩好地,全分给了没地种的穷百姓。这下可好,老乡们提着酒肉夹道欢迎,连投降的秦军都发自内心地服他。
再瞧瞧项羽这边,一进咸阳就跟土匪没啥两样。见东西就抢,看房子就烧,完全刹不住车。那阿房宫的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才灭;秦王子婴也被他直接砍了头。老百姓家里的粮食、财物全被楚军洗劫一空。《史记》里都记着呢,当时关中地区十户人家有九户被抢得家徒四壁,到处都是哭声。大家私底下都骂楚军是“虎狼之师”,说他们比强盗还狠。
就算项羽逃回江东,就能东山再起?连年打仗,江东的壮丁死的死、伤的伤,会稽郡到处都是空房子。老百姓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想喘口气过安生日子,谁还愿意跟着一个输得精光的将军,再去送命?
再看刘邦和项羽的打法,完全是两个极端。刘邦就像游戏里的“发育型选手”,躲在巴蜀闷头种地攒资源,还到处拉盟友;项羽倒好,像个“激进派”,逮着人就开干,结果越打越穷,最后在垓下被汉军包饺子,连老巢都让人端了,能不栽跟头吗?
楚地悲歌:从卷土空想到覆亡定局
项羽到死都没整明白,自己咋就输得这么惨!垓下那晚上,黑灯瞎火的,突然四周全是楚地的民歌。十万楚军一听,当时就慌了神。后来逃到阴陵,迷了路,还冲给指路人的老农发脾气。他哪能想到,这哪是倒霉走错路?分明是江淮老百姓用这种法子,无声地反抗楚军这些年的烧杀抢夺!到了乌江边上,他扯着嗓子喊“是老天爷要我死,论打仗我从没输过”,这话听着,可不就是困兽犹斗的嘴硬嘛!
要我说啊,咱们把历史镜头倒回鸿门宴,项羽的败局那时候就埋下伏笔了!当时范增举着玉佩疯狂暗示“赶紧剁了刘邦”,项庄舞剑明摆着要取沛公性命,这么明显的信号,结果刘邦几句好话一糊弄,项羽当场就心慈手软。好家伙,这哪是放人啊,分明是给未来头号大敌续了条命!七十岁才出山辅佐他的范增,气得直骂“竖子不足与谋”,直接撂挑子走人。这一走,项羽丢的可不只是个顶级谋士,连天下读书人的心都跟着凉透了。
再说新安城南那场大屠杀,二十万投降的秦军一夜之间全被活埋,大火烧得渭水都跟着发红。这下好了,关中百姓彻底跟楚军结下死仇,谁还愿意支持这么个狠人啊!
想当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那叫一个霸气侧漏!可谁能想到,最后在垓下被围,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刚分封诸侯那会儿,他西楚霸王当得多风光,结果到乌江边上,就剩自个儿孤零零的,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说到底,项羽这人一直活在自己的英雄滤镜里。他压根不明白,打仗可不是光靠狠劲儿,得看大伙儿愿不愿意跟着你干。偏偏他脾气又倔,别人劝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再好的机会也抓不住。这哪能怪老天爷针对他?明明是他自己把“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手王炸,硬生生给打废了!
就算项羽过了乌江,想东山再起那也是门儿都没有。您想啊,当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确实把各路诸侯吓得腿肚子直转筋。可转头就在新安城南,把二十万秦国投降的士兵全给活埋了!那场面,火光映红半边天,哭嚎声听得人脊梁骨发凉,打那儿以后,关中老百姓一听见“楚地来的”就浑身哆嗦,把项羽当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鬼。
进了咸阳城更不得了,项羽根本管不住手下,楚军跟土匪似的到处抢东西。最要命的是,一把火把阿房宫烧了个底儿朝天,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这哪是烧宫殿啊,分明是把关中百姓对新政权的盼头全烧没了。各路诸侯表面上对项羽点头哈腰喊大哥,背地里都憋着坏水儿呢。后来彭城之战,五十六万联军瞅准项羽不在家,跟蝗虫似的一股脑儿杀进来,这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嘛!
再看看刘邦这边,一进咸阳就立下三条死规矩,严令士兵不许欺负老百姓。等拿下关中后,更是豪爽地大手一挥,直接宣布免税三年,还把秦朝贵族的地全分给了普通百姓。这“耕者有其田”的操作,一下子就把三秦百姓的心给牢牢抓住了。等到楚汉相争时,刘邦靠着关中这个稳固大后方,粮草、兵源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要多少有多少,想不赢都难!
就算项羽真逃回江东,老家也早就不是当年那光景了。这些年仗打得没个完,江东的壮劳力死的死、残的残,连干农活的人手都凑不齐。早年跟着项羽的英布、吴芮,早都跳槽去刘邦那儿混饭吃了;各个地盘的地头蛇,也被刘邦用金银财宝砸得服服帖帖,压根不把项羽当回事儿。老百姓好不容易盼到这会儿能喘口气,谁还想跟着这位打了一辈子仗,害得大伙儿吃尽苦头的楚霸王,再去趟那血雨腥风的浑水啊?
军事这块,刘邦这边已经完全压过项羽一头了。垓下之战一打完,刘邦手里攥着五十万大军,这些兵都是从关中老兵和各路诸侯联军里拼凑来的。而且他手下的韩信、彭越、英布,个个都是打仗的狠角色。韩信那脑子,鬼点子特别多,当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袭三秦,直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彭越专搞游击战,三天两头去断楚军粮道,把项羽部队折腾得苦不堪言;英布更是个猛人,以前还在项羽手下当过大将呢!
再瞧瞧项羽这边,垓下突围的时候就剩八百骑兵,逃到乌江边上,身边只剩二十八个人了,连钟离眜、季布这些老部下都不知道跑哪儿躲起来了。就算项羽顺利渡过乌江,江东子弟愿意跟着他,可新招来的新兵,既没经历过楚汉这种大规模的实战,也没经过系统训练。拿这些“菜鸟”去打刘邦那些身经百战的“职业军”,那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嘛!
更要命的是,刘邦哪会给项羽半点机会!鸿门宴放走项羽后,刘邦心里那叫一个憋屈,铁了心要把项羽往死里整。就看刘邦打仗那股子狠劲儿,保准趁着项羽刚逃到江东脚跟还没站稳,立马派韩信领着精锐顺着长江防线猛扑,再让彭越从梁地绕到背后偷袭。好几路大军跟包饺子似的围过来,摆明了要把项羽连锅端!那会儿项羽手里没城没粮,就算江东父老想帮衬,也架不住刘邦这铺天盖地的攻势啊。
项羽输就输在压根没整明白自己为啥凉透了。垓下被围跑路的时候,老农随便指条歪路,他还傻乎乎信了,都没察觉手下早不想跟他混了;逃到乌江边上还扯什么“天要亡我,打仗我可没输”,把锅一股脑甩给老天爷。
说真的,他但凡好好复盘下都不至于这么惨。当初分封诸侯搞暗箱操作,把各路大佬全得罪了;进了咸阳城烧杀抢掠,老百姓恨得牙痒痒;鸿门宴上更是掉链子,明明能直接解决刘邦这个大麻烦,愣是优柔寡断放虎归山。这不纯纯自己给自己挖坑嘛!
他这人最大毛病就是出了事从不反省自己,永远怪外部原因。这种性格就算再来十次,怕也是重蹈覆辙。就像玩游戏从来不看攻略的小白,不管刷多少次本,遇到高难度关卡和隐藏任务,照样两眼一抹黑,啥也整不明白。
但说真的,项羽这些让人看不懂的操作,反倒让他成了历史顶流。垓下之战那晚,汉军骑兵冲过来,马蹄声哐哐砸得月光都碎成渣了,耳边全是楚地民歌。虞姬刚自刎,血还没凉透呢,换普通人早撒丫子逃命了,可项羽偏不!他又不是不知道过了乌江就能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他门儿清,就是抹不开面子——毕竟贵族出身,觉得灰头土脸跑路太丢人。这股子死脑筋,就跟春秋战国那刺客豫让似的,“士为知己者死”这话,他打小就刻进骨子里了。
就说巨鹿之战这事儿,项羽直接来了波极限操作!把船全凿沉,锅碗瓢盆砸个稀烂,只带三天口粮就敢硬刚秦军。三万楚军对上四十万虎狼之师,这差距多大啊!结果项羽带头冲锋,跟黑色龙卷风似的,逮着秦军就玩命砍,硬生生用肉身撕开防线。还有彭城之战更夸张!他领着三万骑兵,一口气狂奔五百里,瞅准汉军放松警惕的空子,突然杀个回马枪。好家伙,五十六万联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半天就全乱了阵脚。这哪是莽撞,妥妥的武力值天花板炫技啊!
项羽这人啊,打小就没服过软!当年乌江边上,有个亭长好心劝他:“大王,赶紧渡江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项羽瞅着满地江东子弟的尸体,苦笑着摇头:“就算江东父老不怪罪,我还有啥脸回去?”你说这脾气倔不倔?宁可站着死,也不愿低头求饶,简直太硬气了!就跟古希腊那个阿喀琉斯似的,明知道脚踝是弱点,还偏要在特洛伊战场上横冲直撞,愣是用壮烈的退场,写了段流传千古的传奇。
乌江水“哗哗”地流了两千多年,听着就让人心里发堵。江边那块青黑色石碑,刻着“西楚霸王自刎处”。风吹日晒这么久,字都快模糊了,可摸着还是硬邦邦的。站在这儿,耳边仿佛还能听见马蹄声、厮杀声,眼前全是项羽浑身浴血,最后倒下的画面。
现在好多人聊起项羽,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他太死脑筋,只要过了乌江,说不定就能东山再起;也有人佩服他够爷们儿,宁可硬扛到底,绝不弯腰认怂。但不管咋说,大伙都得承认——项羽用命给“霸王”俩字定了标准!想想他当年破釜沉舟的魄力,力能扛鼎的威风,还有那宁折不弯的性子,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更有意思,直接把没当上皇帝的项羽,塞进专门记帝王的“本纪”里。这可不是偏心,而是打心眼里认可项羽这一生过得够精彩!你看历史上称王称霸的人那么多,好多连名字都没人记得,反倒是项羽这个“失败者”,就因为乌江这一刎,成了老祖宗念叨两千年的传奇人物!
每天傍晚太阳一落,乌江就被染得血红血红的,跟打翻了染料桶似的。这场景看着就像在重播当年那场大戏,乌江边上,项羽这位大英雄的故事就这么画上了句号。谁能料到,这场败仗反倒让他成了传奇人物?项羽把“输也要输得有骨气”这事儿做到了极致,这份硬气,到现在还刻在咱们中国人的骨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