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便已是秋.不乏温情
作品名称:阳光一直在路上 作者:陈清鸿 发布时间:2025-10-22 11:22:52 字数:3960
2011年度,经济复苏的脚步放缓,使得对外部环境反应相对敏感的新能源行业波动得更为明显,光伏同样没有幸免。上游、中游一段时日的跟风扩产,全球下游应用装机大幅下滑,产能一直无法消化。
虽说第二轮特许权招标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针,然而,央国企过低的“度电补贴”中标价格,让各大民营光伏应用企业看不到盈利的空间,望而却步。
两轮“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实施,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番忙忙碌碌,良莠不齐,规模有限。第三轮“金太阳示范工程”哪怕落实产能消化,考虑到项目的建设周期,那也是明年上半年的事。
国家对光伏应用的补助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千呼万唤,和国际上光伏应用补贴政策接轨的发改价格【2011】1594号文件于7月24日正式下发,整个行业都激动万分,各自奔走相告。
为规范光伏应用发电价格的管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文件明确制定全国统一的光伏电量上网标杆电价,这便是和国际接轨的“度电补贴电价”。
2011年7月1日前核准建设的项目于12月31日前并网投产,所发电量上网标杆电价核定为1.15元/度,2011年7月1日后核准的项目和之前未按时并网投运的项目,按1元/度执行。
2009-2010年度一批央国企先行核准实施尚未核定电价的项目,如久旱逢甘露般的酣畅,进一步加快布局。西部地区作为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区,也逐渐写入了各大民营光伏应用企业的战略。
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日照资源一般,但各省级补贴电价政策的出台和“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实施,也是不甘落后,诸如江苏、山东、浙江、江陵等省纷纷出台了地方上省补电价的政策,装机布局如雨后春笋。
最为可怜的是中南部,日照一般,经济水平也一般,逐渐差距拉开。
此时“中联光伏”的光伏项目EPC业务基本上停滞,整个商务条线上的思维凌乱,毫无工作重心可言。为维护曾经的尊严,各自忙于四处应酬,习惯于标榜自己定义的行业标准。
此时的制造部已撤除,员工已分流。海外业务部名存实亡,几个可逗大家欢笑的洋面孔已不复存在。产品部岌岌可危,部分员工已在计划自己的下家。商务部的三个领导难得出现在公司,部门的管理便可窥见一斑。
或许总有喜欢去总结的,EPC市场的红海趋势,让业务严重受挫,但真正致命的是它那麻木无为的管理,以及在这管理中麻木的一些人和事。
开发投资光伏应用的项目,或许是唐华生总不敢想也不该想的念头,此时他和一众高管也许更为在意的是自己那一些股权的价值。
作为公司的集体小股东开辟新的战略如若得不到大股东的支持,那便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搞了如此多年的工程建设,开发和运营压根不是自身的强项。说一千道一万,资金掣肘,已让他们在公司的战略管理上丧失了话语权。
来到公司一如既往的麻木,早之前几个部门的变革,让一部分的员工虽存在危机感,但大都选择的是将就一日是一日。已近中午,燥热在办公室里迅速蔓延。
这一个夏天热得非比寻常,才进入伏天而已,关键是没有风,闷得要死,整个商务条线已经不再去开拓光伏项目EPC的市场,工程管理部扫尾的工作也是埋怨声不断,都宁愿待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
整个楼层都是无精打采的,却又明显地倾向开来。研发部、设计部作为壁垒较高的部门,似是较受集团的青睐,迎合着集团的工作安排,偶尔的忙碌,更显其它同事的落寞。
很多工作请示到了楼上,唐总往往也只是“哦”一声算是回复。或许曾经辉煌过的,注定着不甘寂寞,在那一份沉静的哀怨里,偶尔也会抱怨上一嗓子。
“丰山的光伏大棚项目,‘江陵环保’按屋顶类型获取了项目的核准,务必年底并网,这是目前最大的屋顶电站,农光互补的探索。按期完成项目并网,示范作用明显,也算是‘中联光伏’莫大的荣誉。”
又是其亲自主抓的项目,有些谢幕挣扎的感触,任命陈旋为项目经理,扬言按期完成此项目的并网给予一百万元的奖励。
兴奋了一小部分员工,于是就和谣言一样在公司快速传开,奇怪的是,清鸿不幸躺着中枪,谣言中“陈百万——陈旋”,一部分无知的员工竟莫名其妙地把如此搞笑的头衔盖到了清鸿的头上。
这种奖励没有任何的制度可依,甚至唐华生总压根没有权力批准如此高昂的奖金,正如谣言一样搞笑,成为搞笑的一段往事。
正如小任说的,我俩不比那些“关系户”,更没有家庭背景做上后盾,你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其作为丰山24MW光伏大棚项目的商务经理,为了工程员工早日进场,从中不断地和业主斡旋。
忙完“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的申报,搬进了新居的清鸿,一方面殷切期望着曲总会安排一些更有意义的工作,另一方面四处结交国内光伏应用开发投资的人士,了解他们的工作,试着理清光伏项目开发投资的脉络。
“信诺”的注册事宜,小任并未忘却,这是他和清鸿的心结。知识的狭隘和资源的匮乏,小任只有求教于曾经带他入行的凌峰。或许和郑方总的许诺兑现较晚有一定的关系,“信诺”的注册事宜并没有二人想象中的如此容易。
“度电补贴电价”的政策出台,各大论坛开辟出专栏讨论,山雨欲来之势,沸腾不绝。有过协助业主开发项目经验的清鸿,深深地感到,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光伏项目开发投资必会成为应用行业的主流。
开发是龙头,带动整个行业相关的一切。小任宁愿做上小弟给“江陵环保”的刘燕总拎包,只求参与项目的开发过程,领悟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批“金太阳示范工程”的申报工作,国家层面未做任何耽搁,为配合好国家上网标杆电价这一场及时雨,算是提前公布获批项目的名单。
“谐力集团”榜上有名,斩获颇丰,只是知情人士心知肚明,可以具备实施条件的几乎没有,甚至连自家屋顶上的项目,因电力接入的问题,建设安装完成之后,足足晒上两年的太阳。
值得欣喜的是,清鸿一直负责的地区有两个项目上榜——楚镇区的“东旺贸易”2MW项目、于台开发区15MW项目,算是告一段落。
这个夏天很热,这份炎热里很多员工在虚度,清鸿和小任却渐渐变得充实起来,好奇地感触着光伏项目开发投资工作的新鲜,不知不觉便已是秋!
当四季的秋没有和丰硕联系在一起,于是总有一些浅浅的忧愁。“你”就是梦,梦便是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个梦早已编织,却形容得有一些迟,似是以后的路也不见得会是风平浪静。
那晚,清鸿静静地坐在窗前,窗外霓虹一片,车水马龙,形成一条亮丽的色带,是一种相思上了心头,相思的还是内心里一直在躁动的梦,忽然觉得自己在如此尘世里生活得好渺小。
总算是在桥北定居上,该添置的也都添置的差不多,按需配置的“市场经济”还未适应,却又开始怀念算计着的“计划经济”,手头上又渐为拮据。
早已不忍父母一直在泥土里苦钱的艰辛,也的确是想念孩子成长的点滴,索性欣萍和清鸿再一次商量,决定把父母和诺诺接到苏城来生活。
一开始,小海和弟媳小霞不是很情愿,一旦父母去了苏城,悦悦便要到苏城择一幼儿园,生活成本更为高昂。庆幸的是,悦悦很不喜欢老家的幼儿园,快一个月也没有适应,哭闹的让父母都头疼。
“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在家里也是带,在苏城也是带,悦悦不肯在家上幼儿园,去你哥那,你哥和你嫂子一起看着,说不定会比老家好。”母亲似是赞成清鸿和欣萍的决定。
小霞一直未表态,责怪着悦悦的不争气,凝重的脸上似是又有一些难言之隐。“这三年在我那,我来养悦悦,爸妈也不用你俩负担,不就添上几双筷子嘛!”清鸿看懂了弟媳的心思,幽默着笑道。
“我带孩子,你爸还是找一份临时工,你俩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到了周末到你哥这里来看看你俩的女儿,你俩在苏城打工,到你哥那也方便。不管咋说,也强于你俩每周回老家吧!”母亲接上清鸿的话茬说道。
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顾收拾着碗筷。这么多年来,只要不受“刺激”,早已随上母亲。
“那哥和嫂子的压力不就增加了嘛!还有房子的贷款,你们两个老的要是都过去。”小霞微微地低下了头说道。
“你害怕我和你哥饿死悦悦啊!”欣萍故意挤了一下小霞说。这一挤,却挤出了小霞一脸的笑容。
小霞担心成本是对的,既然大哥承担,且嫂子都没有想法,自是欣喜,都在苏城,她和小海看望女儿更为方便。她笑了,全家也跟着笑了起来,小海一直未表达想法,笨拙的性格也早已随上小霞。
家里的田地暂时交给村里的邻居,偶尔回来给些口粮。当一切安顿好,全家人欣喜地上了苏城,只是负了那条忠心的狗,一路追逐着“马自达”,最终还是被甩开。无人照看,再回来时,只得知惨死收场。
再次来到清鸿苏城的家,悦悦还是掩不住的兴奋,四处打量,城里的房子和老家的区别明显,十足新鲜。从客厅蹿到房间,从房间蹿到卫生间,撒娇的时候,还要奶奶抱着四处张望。
在苏城,只要有奶奶在,便没有爸爸、妈妈,只会在周末小海、小霞一起来看望她的时候,仿佛才知晓奶奶只是替代品。
小海、小霞每次吃完晚饭再赶回他俩租的小屋,当离开时,小丫头的眼睛告诉了大家她有多么的不舍,每次都要送到公交站台看着二人离去方肯罢休。
这里的幼儿园,悦悦很喜欢,每天有奶奶和弟弟一起接送,一路欢颜。幼儿园建在小区里面,没有顾忌的自在感,活力在她全身,一路小跑起来,奶奶有时背着诺诺追上都有一些吃力。
悦悦在苏城住了近三年,给清鸿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她也见惯了清鸿这个大伯的忙碌,只是不谙世事的她还理解不了大人的心迹,最有感触的也许是伴随诺诺一起的成长,当然在这成长里,也不知道被清鸿揍上多少次。
或许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只是“中联光伏”这个平台一时难以让清鸿在梦里寻到到更好的角色。正如小任说的:力所能及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一旦没有任何意思的时候,会义无反顾地离去。
工作有时就像无趣中打着屁一样,存款的增速却犹如望穿秋水。除了房贷和起航的两万元,总算是还上该还的,未有食言。小表姐搁在身边的六万元单独保存起来,不管生活多么的不容易,这一笔清鸿是万万不会动的。
渐渐日子有一些清苦,清鸿和欣萍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总感怀未给予父母和孩子优越的生活。父母可看得出一份拮据,不做任何的要求,父亲在小区里找到一份保洁的工作,贴补孩子的零食,清苦中不乏平凡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