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青阳迟暮.聚鑫郑方
作品名称:阳光一直在路上 作者:陈清鸿 发布时间:2025-07-30 22:19:23 字数:3807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觉得就像是昨天刚放的假。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是谁?”、“该去哪里?”、“我今天该干些啥?”或许自己已经不是放假前的那个自己。
在这上班的第一天,很多人患上了“假期综合症”,似乎只有三五成群感怀这逝去假期的精彩,方可聊以慰藉此症状。唯有失去,方会懂得珍惜,大家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想要有上好的成绩,摆正心态,尽快地适应上班的节奏,或许才是当下最关键的。电力市场一季度是非常冷清的,可以做的便是尽可能地搜集整理之前的项目信息,实现有效蓄客。
第二批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国家资金直接补贴至设备厂家,自然不会是“中联光伏”的主菜。在行业内,对于扣除组件和逆变器的总承包,口头称之为“小EPC”。剩余的传统电力施工,虽占比不大,利润还是比较稳定的。
如若遇到此类项目,公司不鼓励,但也同意承接,索性清鸿便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蜀山金太阳示范项目上。
不少员工依旧活在曾经的辉煌里,伴随时间的消磨,早已没有曾经的昂扬,似是工作都已成习惯性的颓废,甚至成为应付各大会议的负累。
相较于其他员工的无所事事,小任的方法似是更为切合实际。小任手上的项目信息总是很多,总会有一些客户需要去拜访,进展的汇报,也总会有连贯性地推进,更总是深受曲总的表扬。
直到有一日,清鸿发现小任和老邢把申请拜访客户的礼品私自带回家,此时清鸿算是明白了,恍然大悟。清鸿并没有质疑二人如此做法的低劣,反倒是不得不去佩服他俩的工作思路:
一、不会花钱的商务绝对不是合格的商务,建立良好的人脉资源,前期的付出是有必要的。公司用于招待的礼品,该申请还是要多申请。
二、“经济”上的格局,足以让客户对你是否“高看三分”。若未申请公司礼品,哪怕是自己花费都要相送,所以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库存。
三、就算是有一些私心,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度量,其实并没有哪个领导会去追究,因为当领导的更是深谙此道,一日三餐、出行等能公的绝对不会私。
上述思路章伟早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是有些过,上升到了品性的问题。当然和“铁三角”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用小任的话说:“那是腐败!无正能量可言。”至于唐华生总乐见花天酒地,基层员工也只是一番抱怨。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路边的法梧桐抽出了碧绿的嫩芽,就连诺诺褪去那厚厚的毛衣,都惊喜地发现长高不少。“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一份闲适里一季度便悄然逝去。
一大把行业内人士,留在了清鸿和小任的名片夹里,厚重的名片夹,仿佛是给上二人面对任何危机的勇气。一个月不到,清鸿也备上了一箱“天之蓝”、两条烟和三架风车礼品模型。
当所有人都没啥起眼的成绩时,似是便把所谓的季度绩效考核抛之脑后,无人愿意提起,乃至到了二季度,清鸿都怀疑是否还有考核系数之说,系数和季度奖金挂钩之说。基本工资一分未少,大多便已知足,无所事事中不可自拔。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当法梧桐的嫩绿渐转油绿时,作为管理层的曲总开始有一些隐隐的担忧。客观地说,唐莹莹作为商务部的一把手,并无任何建树,章伟、徐花在私下也是经常对她嗤之以鼻。
产品部连续几个投标项目失利,殊不知“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的产品招标往往只是一个形式,申报时早已内定品牌,甚至部分品牌企业便是业主在项目前期协助申报的咨询单位。
海外业务部的“欣欣向荣”仅仅停留在几个外国友人可爱的面孔上,一个类似黑人的尼泊尔人,一个白白净净、貌似沉稳的德国人,一个叫“MARYA”的波兰美女,大家都乐于和她行拥抱之礼仪。
“但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我看大家的信息几次会议翻来覆去,这个纯属是糊弄,拎不出几个有价值的项目。工作这般鬼混的话,谈何成绩?”曲总在经营分析会上如是说,一脸的愠怒。
章伟、徐花、王旭似是并不在意,一种幸灾乐祸的样子。唐莹莹一直虚情地陪着笑容,似是责不予笑脸之人。
“产品部这一段时间倒是挺忙的,忙也是瞎鸡巴忙,啥也没有忙到,投标保证金倒是交上好几百万——资金还会有多少!”曲总继续严厉地说道,说完把茶杯狠狠地朝会议桌上撂了一下。
这一撂,所有员工都不敢直视曲总,唐莹莹也低下了头。钱山似是想为自己辩解:“我们代理的产品太贵,国外的服务又跟不上,自家的产品一直没有量产,关于产品必要的认证就更不要说了。”
曲总狠狠地瞪了一眼钱山,钱山便没有再往下说。“方法是努力出来的,你看你们像啥?”曲总又瞅上一眼章伟,又瞅上一眼徐花。
曲总的这句话似乎也是在责备唐莹莹,毕竟唐莹莹才是商务部的负责人。唐莹莹自问没有能力管住这两位副总,权且当曲总还是在批评产品部,自顾低下着头看着手机,嘴角微微上扬,貌似的淡定里蓄着一丝委屈。
“这一点你们要和小任、清鸿好好学学,今天这会开了一下午,就他俩的信息让我觉得是有效的跟踪。你们其他员工的,那叫啥玩意啊!”
“来来回回,都是老掉牙地过上几遍毫无意思的东西,是糊弄我?还是糊弄你自己?”曲总环顾了一下整个会议室继续愤怒地说道。
大家的头都还是低着的,神经都有一些紧张,这种氛围之下的夸奖,让清鸿和小任浑身也觉得不是很自在。会有一些沉寂,曲总每说完一句话,仿佛又在每个员工的耳边回荡一次。
“三季度小任肯定会出成绩,不出成绩我都觉得不容天理。清鸿的项目容量虽小,但可行性很高,尤其是奥体的项目,在苏城会有比我们强的单位吗?这种国有单位的项目,利润率自是可观。”停顿了下来,深深地喝上一口茶。
“我希望大家都转换思路,实现项目的突破,也是自我的突破……”说到最后,曲总的语气缓和多了。
每两周一次的商务经营分析会议,在曲总的训导和期许中结束。会议上所传导的价值,正如会议纪要一样很快便淹没在工作的邮箱里。
谁还会记得?一如既往的麻木,只有清鸿和小任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一个在失败中寻找转机,一个在“花天酒地”里坐实人脉。
邢刚似是脱离了产品部,一直陪伴着小任穿梭于各种的应酬,或许是应上了曲总的那句话:“商务条线的三个部门里,工作不充实的,协助部门内部或其它部门工作量大的,协助好了,也算是成绩!”
五月初,清鸿所投的蜀山金太阳示范项目的两个标段开标结果公示,一标段“中联光伏”第四名,二标段“中联光伏”废标。
清鸿犯上一个自我不可饶恕的罪过,标段二遗漏了《投标报价函》,导致项目投标被废。曲总并无责备之意,因为标段二的报价着实太高,不可能中标。
“清鸿,不要多想了!反正标段二是中不了的。我咋感到来投标的单位和那郑总都很熟悉啊!他和我司之间达成合作,‘合肥聚鑫’好像啥玩意也没有啊!”曲总似是有一些遗憾地说道。
曲总的大度让清鸿更感羞愧,惟有不断地告诫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决不允许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于是,渐渐清鸿养成了一个习惯,常识在粗枝大叶里把握住方向,务必事必躬亲原则的事宜。
当然,此项目的失利,还有其它的原因,这个原因让清鸿感到十分愤慨。合作方“合肥聚鑫”并没有履行合作义务协助“中联光伏”,而是在幕后“一女嫁四夫”。采取谁的价格好,幕后便力挺谁中标的围标战术。
不得不承认,“合肥聚鑫”的郑方总作为此项目申报时的咨询方,在业主那里说话是有一定份量的。无论谁中标,其都可以获得项目的机电安装分包工程。
“郑总,你们既然和‘苏城苏瑞’都如此火热,何必还让我自作多情?都是苏城的单位,陪太子读书,这不是羞辱我司吗?”清鸿的不悦写在了一脸。
或许作为一家合肥市知名光伏企业的老板,其没有必要和清鸿如此的商务员工过多地解释啥。“只是布局,这种项目只有如此投!我单位的资质不足,同时作为项目前期申报的合作单位,也不想惹太多注意,所以出此下策。”
“针对你我的合作,我俩都是安徽的老乡,我不至于玩,一旦你司会有一个好的价格,我肯定会按双方合作的原则履行我的义务。”或许真的是出于老乡的缘故,郑总还是娓娓道来。
“合肥聚鑫”行业内起家较早,却未做大。从郑方眼神里的淡然,可以看出这位在商场混上二十几年的老板,一直在夹缝中另辟蹊径的冷漠。
清鸿的心绪渐渐恢复了平静。本无对错,换谁都是帮助对自己有利的,怪就只怪自家的价格太高,如若价格会在第二、第三,且相差得不是太多,他郑方总不去努力提高商务或技术的评分,清鸿便是所信非人。
“你把我这个小老乡可是害苦了,不至于公司会咋样,批评是不会少的。”清鸿有意苦笑道。
“这个月我还有一个项目,在西海的无电地区风光互补小电站,体量上还是蛮多的,五个标段,我已运作一年多,希望很大。那里都是财政补贴的项目,项目风险上一般很小。”
“如果借用你司的名义投标,拿下后我按合同价的5%交管理费。你回去也汇报一下,如若可行,先签订合作合同都没啥关系。”郑总思虑了一会平静地说道,似是理解清鸿这个小老乡回公司的尴尬。
“不至于和这金太阳示范项目一样的结局吧?”清鸿将信将疑地问道,不便驳了郑总的“美意”。
“这个项目我倒是希望会投高一些,在西海做项目低价必死,都是财政上补贴的项目或援助的项目,那些援助干部都不想工程低价、低质出事,不会轻易选择低价的单位,最低价的往往直接pass。”
“近半年‘中联’的报价让我有些看不懂,不应该每次都那么高!当然,西海的项目可报高一些,只要不离谱,懂得吧!”郑方总宽慰着清鸿,微笑着说道。
郑方总如此说,也算是说中了清鸿的痛点,往往辛苦上几个月,仅一个大跌眼镜的价格,足以让全部的辛酸付诸东流。
回到公司之后,曲总对“合肥聚鑫”持有保留的态度,但看到清鸿的进取之心,毕竟也没有啥损失,也不做反对,只是交代不作为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