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阳光一直在路上>第五十一章:春节回乡.姨母一家

第五十一章:春节回乡.姨母一家

作品名称:阳光一直在路上      作者:陈清鸿      发布时间:2025-07-28 07:29:31      字数:4268

  “薛镇站到了!”伴着售票员洪亮的嗓音,车门“咣”的一声开启。外面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清晨的冰冻开始融化,路面有些潮湿,空气中更显清冷。
  欣萍把诺诺抱得更紧了,岳母从背包里拿出了棉帽子给诺诺戴上,小脸被风吹得红彤彤的。阳光照在身上是温暖的,但相比在车上的暖气而言,刚一下车不禁冷得让人还是缩了一下脖子,把外套裹得更为严实。
  集镇离村子还有二公里左右的乡道,清鸿打算叫一辆“马自达”。站在街角四处张望,希望会看到村里那熟悉的车辆,不至于被陌生的司机年三十狠宰一把。
  街边的商铺,家家都装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年货满地都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一幅幅对联和那些精美绝伦的年画,一山一水、鸟兽虫鱼,样样都有,让人眼花缭乱。店主面带笑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或许这几日是“马自达”营生最好的几日,眼光扫了许久,也不见那熟悉的车辆。趁一辆车拉客上街刚一停下,清鸿便箭步一般冲了上去,去晚了,恐怕会被别人捷足先登。
  欣萍她们的公司在十天前就放假了,一直等到清鸿今天放假才一起回老家去过年。“中联光伏”并未举办年终聚会或表彰等事宜,清鸿的年度考核系数为1.1——属优秀,但年终奖金只有六千元,预料之中的公司境况。
  坐在“马自达”上,一路上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身影,没有打招呼,“马自达”一路颠簸加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叫唤了也不见得会听见。诺诺反倒对如此的声音很感兴趣,在车上摇头晃脑的,乐得“哇哇”直叫。
  经过大村时,准备充分的已经贴好了春联和年画,各有各的风格和喜好。正着贴的有,倒着贴的也有,各有千秋。村口的池塘,几个妇人在清洗着蔬菜,在为晚上的团圆饭做着准备。
  车还未停稳,母亲便一把迎了上来,又见到自己的孙子,兴奋全部写在了脸上,父亲帮忙把行李拿回到家里。清鸿付了十五元,司机一分都不愿相让。待车离去之后,父亲呵呵地说道:“被宰了五块,年三十也没有办法。”
  清鸿无意地笑了两声,回家的感觉真好,谁还在意那五块?工作的事宜同样抛之脑后,或许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上一好年。
  母亲早已把菜准备好,热在锅里,只等清鸿和弟弟小海在隔壁的公墓上给先人行完礼,回来便可一饱口福。
  按照习俗,清鸿和小海带上各种冥币、元宝、鞭炮等先去了父亲这一门逝去长辈的墓前。烧完后,清鸿放完鞭炮恭送先人“离去”,深深地磕上三个,祈愿先人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和悦悦、诺诺快乐成长。
  离开公墓时,正巧遇到看公墓的大爷正在锁门,准备回家团圆。曾几何,父母外出务工,大爷一直对家门有上照应,更何况,其还是第一个祝福清鸿和欣萍裸婚的外人。
  清鸿用二百元塞上一个红包,快步走到了大爷的身边,大爷看到是清鸿自是非常欣喜,一笑起来,明显会看出牙齿已经掉了好几颗。
  一开始大爷拒绝收下此红包,清鸿便陪着他抽上一根烟,聊了一会家常。抽完后,执拗不过清鸿,便乐呵呵地收下。其目送着清鸿离去的笑容,似是在告诉所有人,这孩子真的已经长大!
  嫁出去的女子,春节前是不回娘家拜祭先人的,故按照每年的惯例,清鸿和小海回来后便陪同母亲摆上一桌祭品,大米、肉、鱼、木耳、粉丝等,在院子里“请”已故的先人“拿钱、用餐”,在极乐世界也会过上一个好年。
  小海最为搞笑:“烧一堆十元、二十元的,顶不过人家一张一亿的啊!烧的人累,外公、外婆拿得也累。”
  “光大的、没小的,打麻将、逛菜市场怎么办啊!”母亲微笑着答道。这一回答,把父亲、清鸿、欣萍、小霞、悦悦全都逗乐。清鸿差一点笑跌倒了,两腿一直蹲着着实有一些发酸。
  在母亲的祈愿中,恭送了先人的“离去”,母亲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脚抹去了地上画的一个圈。据说这道圆圈,会防止野鬼孤魂来抢夺,抹去之后,先人酒足饭饱便可带上东西返回极乐。
  为阻止孤魂野鬼的作祟,最后一个习俗,便是祭拜这一些无儿无女的孤魂野鬼,敬天、敬地,三道冥币烧火。
  年夜饭,母亲准备得十分丰盛,清鸿打开了一瓶“天之蓝”,给父母、小海每人倒上了一杯。这酒是清鸿请客户用餐未喝完的,剩下两瓶尚未开封,便带了回来。每瓶市场价288元,对于农村来说,尽显奢侈。
  弟弟小海一边表示绵柔型的酒喝不习惯,另一边却要求还有一瓶年初二送给其老丈人尝尝鲜。举杯欢颜,年夜饭一家人吃得是相当尽兴。
  清鸿沾沾自喜,过去一年,添上新丁,新屋已成。父母布满皱纹的笑容,尽显二人内心为子女的骄傲。悦悦使劲地扒着碗里的饭菜,非要和诺诺喝牛奶比上赛,看谁先结束。扒得饭菜掉得满桌,那着急的神色,逗得全家哄堂大笑。
  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远处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当十二点钟声敲响时,外面更是烟花的世界,千姿百态,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缀得五光十色。
  诺诺此时已进入梦乡,当父亲点燃自家的烟花时,清鸿是怎么摇都摇不醒这开心上一整天的小混蛋。烟花在空中散开,照亮这仅有五户人家的小山村。
  告别如水已逝去的岁月,憧憬着对新一年的希望。年初一,便是新年的第一天,早起是必要的习惯。母亲“强迫”每人必须吃下三个茶叶蛋和一碗面条,年年如此,似已成俗。
  殊不知到了亲友家拜年,长辈们竟还要“诱迫”再吃一些,不限个数。的确把欣萍吓了一跳,婉拒不成,先用碗接上,待无人注意时偷偷地又放到厨房。
  在农村里,舅舅为大,千古流传下来的。初一,清鸿、欣萍先行给舅舅、舅母拜年。只是辛苦了诺诺,为孩子第一年上门的压岁钱,母亲让一定带上,于是清鸿抱着他“爬山涉水”。
  年初二,姨母家。姨母似是早已知晓清鸿和欣萍的到来,早早便把换穿的拖鞋放在了门口。清鸿一进门,便大声喊了一句:“姨母,新年好!”姨母急忙从厨房里冲了出来,身上的围裙都未顾得上解开。
  表姐、姨父等人都凑了上来,喜庆挂在了家里每个人的脸上。姨母赶忙倒好了糖水,一把从欣萍的手里抱上小诺诺,不断地用手指挑逗着孩子那胖嘟嘟的小脸蛋。诺诺仿佛成为大家的开心果,一颦一笑,都让所有人开怀大笑。
  清鸿所有的亲友当中,若是问清鸿最尊敬的是谁,那便是他的姨母。姨母比母亲年长八岁,生活很平凡,但却经历了不平凡的情感波折。
  大表哥、大表姐如今都已有了家庭,唯一让其牵挂的便是小表姐的将来,尽管这个问题这些年大家都习惯于将它尘封。
  姨母的世界变得阴暗是从小表姐的那场“浩劫”开始的。儿时的一天,清鸿和小表姐在田野里赶鹅回来,小表姐一直说脚疼,第二天便全部红肿了,疼痛得难以着地。
  姨母带着她去乡卫生所去检查了,大家都以为是在外碰到了毒草感染的,在农活中常有发生,谁也没有过于在意,只是简单地敷上一些药。
  客观地说,这是姨母的失误,贻害小表姐的一生。或许是可以理解的,那时正当大表哥“跳出农门”之际,姨母家并不富裕,基本上所有的积蓄都倾注在表哥的身上,更何况那时的农村里很少有到城里大医院看得起的。
  然而,当所有人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从那一年开始,小表姐一直辍学在家。大表姐的失踪,无疑是对姨母一次致命的打击。那一年,大表姐去苏州打工,一去便杳无音讯,姨母每晚都是以泪洗面,和大表姐有关的事,谁也不愿意说起,害怕揭起她心中的伤痛。
  或许是祸不单行,外婆的腿摔断了住院,姨母紧接着因疑似绝症住院,那时姨母几乎是一心求死。
  谁还能忍受?年轻时一个孩子的夭折,大表哥在外求学,家中拮据,姨父的腰已累弯,大表姐生死未卜,小表姐脚痛一直在床,母亲住院,自己又疑似绝症。
  母亲一直在医院照顾姨母和外婆,庆幸的是,姨母很快康复。悲伤的是,不多久的日子,外婆去世。那一段日子,很难想象姨母是怎么过来的。
  如今,姨母那似曾相识的笑容又回来了,真是感慨万千:大表哥学业完成之后分配至政府机关工作。更有意思的是,大表姐失踪上六年,却戏剧性地带着儿女归来。小表姐的腿在苏城动完手术也稍稍好上一些,逐渐生活可以自理。
  “真的要感谢你和欣萍,没有你俩,估计你小表姐疼的时候只会在床上一直躺着,过着不是人的日子。”姨母一脸真诚的笑容。“知道你抽烟,我早就买上好几包,不要嫌差。”姨母一把拿起小表姐递上的香烟。
  小表姐已经可以走起来,姿态并不娴熟,有些生硬。或许手术换了人工关节后康复得并不理想,乐观的是已经不再感到疼痛。
  “你们在苏城那么苦,还为我的病牵头,当时身上仅有七万块,把钱全部用来给我看病。若没有你们的七万块,估计我也只会躺在家里活受罪。”
  在医院时,为我跑上跑下,欣萍还每天给我做好吃的,你俩要是不在,让我农村的在城里都不知晓咋办。”小表姐轻轻地挽住欣萍的胳膊,欣慰地继续说道。
  “听你妈说你俩买房了,你小表姐都替你俩开心了大半天。苏城的房子那么贵,我就知道清鸿有出息。”姨母也替清鸿和欣萍感到开心。
  “幸亏第一次的手术农保报上不少,不然就耽误你俩买房。第二次手术的报销上个星期——总共花了近二十万,最后送给医院五万多。买上了房,又有了孩子,压力也大,这次报的六万,你俩先拿去用。”小表姐接上姨母的话茬。
  清鸿没有说话,如若不提钱,或许那件事一时还不愿想起。图了中介的便宜缺失了专业的服务,所购的房产,尚不足五年,相关税费不享受豁免的政策,足足多了近五万元的成本,想到年后过户,还真是缺少一笔,清鸿只有微微地苦笑。
  欣萍还是把这件事说了出来,于是在姨母的“命令”之下,清鸿收下了那六万元。欣萍和小表姐聊得十分投缘,倒是清鸿觉得自己有些生疏。家长里短、带孩子的方法——大表哥的女儿一直是小表姐带到学龄前的。
  回到家中,吃完晚饭,清鸿一个人躺在床上,烟雾弥漫的感触,烟一根接上一根。觉得压抑得喘气有一些困难,有一种埋怨,想说却是说不出。
  为什么一起长大的几个表哥、表姐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集资早一些给小表姐看病?为什么自己踏入社会后却有着那么多的无奈?
  其实小表姐的手术效果并不是很好,关键是手术中所使用的材料。经济上的拮据,只能选择国内的产品,一般只可维持八到十年。国际上最好的日本进口产品,价格却是两倍之上。
  或许清鸿一直都有一个愿望,世事无论如何悲惨,都不希望现实和亲人的健康去开上玩笑!当然,有一点清鸿是坚信的,如今姨母脸上的笑容更是一种印证:日子再艰难,只要心里有阳光,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
  农村里的很多事宜,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和对错去评价,父辈的很多亲友很少来往,渐渐生疏。在清鸿的记忆里,一直觉得父亲被家族排挤,家族里的亲友都在大村群居,唯独父亲和母亲在只有五户人家的山坳子里。
  读大二时,父亲被家族逼迫签订断绝来往的证明书,清鸿也觉得这一些人事做得太为过份。在清鸿的心里,父亲并不完美,但却是本分、善良的,其一直是只求自己不吃亏或是少吃亏则以。
  大姑家是唯一来往的,必要的家族信息传递。毕竟血浓于水,奶奶此时尚且在世!初五,清鸿和欣萍给大姑、大姑父拜完年,初六便返回至苏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