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无名者之血>第八章 江桥风云,烈女标芳

第八章 江桥风云,烈女标芳

作品名称:无名者之血      作者: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发布时间:2025-06-13 08:36:45      字数:4489

  在冀中部队里,我和原东北军连长王强并肩作战的日子里,常听他讲起东北抗战的往事。那些铁血岁月里,不光有马占山将军这样的英雄男儿,更有无数巾帼英雄用生命写下的悲壮篇章。王强每次说起她们,眼神里总是带着敬佩与痛惜。
  有一天,我和王强蹲在战壕里擦拭枪支,潮湿的硝烟味混着泥浆气息,让他忽然沉默下来。他的手指摩挲着枪栓上的锈迹,半晌才开口:“李明,你知道咱东北军里有种说法么?‘黑省的马,能踏碎关东军的骨头’。说的就是马占山将军带着咱们黑省骑兵打的那些仗。”
  我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他眼里燃起的火光。王强伸手从口袋里摸出张泛黄的照片,边角都磨得起了毛边,照片上是几个骑在马上的汉子,中间那个戴着皮帽子的男人浓眉大眼,腰间别着双枪。“这是我在马占山将军卫队那会儿拍的,那时候江桥还没打响呢。”
  
  1931年的秋天,黑龙江的风已经带着冰碴子。马占山将军刚接了代理省主席的任命,日本人就盯上了嫩江桥。王强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桥的轮廓:“这哈尔葛木桥看着就是座铁桥,可它卡在洮昂铁路上,守住这儿,日本人的兵和粮就进不了齐齐哈尔。”
  日本领事清水带着人来谈判那天,王强就在马占山身边。“那家伙说什么满铁要修桥,将军当场就拍了桌子:‘中国的铁路,轮不到日本人指手画脚!’”清水后来又带着金子、地契来利诱,都被将军一把扔出了门外。到10月28号,日本人直接下了最后通牒,限期三天修桥,不然就派兵“保护”。
  “那天晚上,将军站在地图前看了整整一宿。”王强的声音放轻,“他说,‘日本人要这桥,得先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11月4日拂晓的枪声,王强记得比谁都清楚。“日军的飞机在头顶嗡嗡叫,步兵举着膏药旗往桥北压过来。将军在电话里喊:‘听我命令,没到百米不许开枪!’”
  我能想象那场景:中国士兵趴在冻土挖成的战壕里,枪管被霜花覆盖,眼看着日军的皮靴踩碎晨霜,直到距离近得能看清对方头盔上的反光。“啪!”第一声枪响划破死寂,紧接着整个阵地像炸开的火药桶,机枪、步枪的火舌卷着子弹扑向敌群。
  那天最险的是下午。日军增兵后用野炮轰开阵地,500名陆战队员端着刺刀冲上来。王强攥紧拳头:“将军亲自提了大刀上阵地,喊着:‘跟我杀!’我们的骑兵从侧翼冲过去,马刀砍在钢盔上直冒火星。”
  最惨烈的白刃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日军的飞机和大炮不敢开炮,怕伤了自己人。等战斗结束,江桥边的芦苇全被血水浸透,王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手上的刀卷了刃,指缝里全是敌人的血。
  
  江桥失守后,马占山把防线撤到了三间房。这里离齐齐哈尔只有70华里,是最后一道屏障。日军每天用飞机炸、大炮轰,阵地的土都被翻了几遍。“我们没有重武器,就靠步枪和手榴弹硬抗。”王强比划着,“将军把指挥部设在离前线不到两里地的地方,每天骑着马来回督战。”
  11月17日那天,日军上万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发起总攻。王强所在的卫队团打光了子弹,就用刺刀、枪托,甚至拳头跟敌人拼。“有个新兵被刺刀捅穿了肚子,还咬着日本兵的耳朵不松口。”说到这儿,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们守了整整三天,最后是弹尽粮绝才退的。”
  撤退那天,王强回头看了眼燃烧的阵地,马占山将军骑在马上,朝着齐齐哈尔方向敬了个军礼。
  “将军说,‘咱们不是逃,是留着命打回来’。”
  齐齐哈尔沦陷的第二天,黑省骑兵的回马枪让日本人吃了大亏。王强说起这场仗,眼睛亮了起来:“我们趁着夜色摸到日军辎重队边上,马肚子都裹了布,马蹄子上绑了草。”
  当骑兵突然发起冲锋时,日军的运输兵还在烤火。马刀劈开帐篷,惊马嘶鸣中,高田联队的经理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包围。“高渊中佐想带着人往乌诺头镇跑,我们骑兵追着他们砍,马队踏过去,地上全是血印子。”
  这场战斗,除了一个日本兵逃走,高渊以下42人全被歼灭。王强从怀里掏出个锈迹斑斑的怀表:“这是从高渊身上缴的,后来我一直带在身边。”
  “在战斗中,马将军指挥若定,采取了多种战术打击敌人。比如,他令徐宝珍的卫队潜伏江岸,以伏击战法痛击偷渡的日军;还指挥骑兵迂回包围,与正面守军合力歼击,让日军滨本步兵联队几乎被全歼,高波骑兵联队也伤亡殆尽。”王强详细地描述着战斗场景。
  “然而,连日激战使部队伤亡惨重,工事毁坏,江桥阵地难以坚守。马将军当机立断,将主力部队撤至三间房、红旗营子整顿。江桥抗战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各界人士纷纷声援,马将军被誉为‘抗日英雄’,这更坚定了他抗日的决心。”王强感慨地说。
  “日军不甘心失败,对马占山将军展开了政治攻势和军事进攻。他们制造谣言,企图挑动抗日武装内部混乱,还多次发出通告书,要挟马将军下野。但马将军一一识破并驳斥了他们的阴谋。在击退日军的政治攻势后,日军又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12月,日军调集重兵,向马部展开攻击。马将军率部顽强抵抗,虽多次挫败敌人,但因敌我力量悬殊,部队伤亡巨大,最终被迫退到海伦。”王强语气沉重地说道。
  “在海伦,马占山将军重新组织抗战政府,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整顿军事,编组新军。但他面临着诸多困难,兵力损失严重,军械粮饷匮乏,还得不到国民政府的支援。即便如此,他仍坚持与日军作战,多次组织进攻,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王强眼中充满了对马将军的赞叹。
  “后来,马占山将军曾一度陷入日伪的诱降圈套。但他是假意投降,为的是保存抗日力量,以便日后再与日军拼杀。在担任伪满军政部长期间,马将军暗中准备反正。他巧妙地麻痹敌人,最终在1932年4月1日,率领部队携带重要物资和军饷,智脱日寇,抵达黑河,通电反正。”王强讲述着马将军的传奇经历,脸上满是自豪。
  “马占山将军出脱日本控制后,重新举起抗日大旗。他联合各路抗日将领,计划分路进攻日军。他在黑河重新组织政府和军署机关,改编部队,积极备战。5月初,他返回海伦,联合黑吉两省抗日义勇军进攻哈尔滨。虽然一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因旧部程志远叛国投敌,导致战局逆转,马部被迫后退。此后,马将军率部在东北各地与日军转战,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始终没有放弃抗日。”王强认真地说道。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将军从天津赶到南京请命抗战,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他在大同编组挺进军,积极开展政治攻心战,收编伪蒙军,壮大了抗日力量。之后,马将军率领挺进军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长期转战于阴山山脉和黄河之滨。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多次带领部队与日军血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王强对马将军的英勇事迹赞不绝口。
  “马占山将军的一生,是抗日的一生。他经历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长城抗战、黄河抗战等多个重大事件,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铭记的抗日英雄。”王强感慨万千地说道。
  
  听着王强连长讲述的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马占山将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奋勇杀敌的身影,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像马占山将军那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与日寇战斗到底。
  暮色渐浓,王强把照片小心地塞回口袋。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他望着北方的天空:“那时候我们以为,只要守住黑龙江,东北就不会全丢。后来才知道,这场仗要打这么多年……”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战壕外的月光洒在他发白的鬓角上。那些在江桥、在三间房、在乌诺头牺牲的弟兄们,他们用血肉之躯告诉日本人:黑土地上的每一寸,都要他们用命来换。
  
  我和王强坐在冀中部队临时驻扎的土坯房里,油灯昏黄的光晕轻轻摇曳。王强擦拭着手中的步枪,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为我讲述起那段发生在东北的、令人心碎又肃然起敬的往事。
  王强讲道:“那是1938年11月22日,寒风凛冽,如刀子般刮过东北大地。部队面临严峻形势,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把妇女团分开,冷云、王惠民、黄桂青、郭桂琴等女战士被分到一师,胡真一和几个女战士则跟军部行动。冷云是个沉稳坚毅的女子,眼神里总是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紧紧握住战友们的手,轻声说道:‘姐妹们,无论遇到什么,咱们都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谁能料到,危险正悄然逼近。没过多久,日军突然发动袭击,枪炮声如炸雷般轰鸣,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一师姜信泰师长当机立断,大声喊道:‘妇女同志们先撤,赶紧找安全的地方隐蔽!’男同志们则迅速拿起武器,冲向敌人,用身体筑起防线。冷云看着眼前激烈的战斗场面,心急如焚,她迅速集合起身边的七个女战士,目光坚定地说:‘姐妹们,我们不能拖累大家,我带你们走,咱们过河往山上撤!’”
  “她们所面临的是一条宽阔且冰冷的刁翎河,河水在寒风中翻涌,仿佛预示着未知的危险。冷云她们手挽着手,毫不犹豫地踏入河中。河水冰冷刺骨,瞬间浸透了她们单薄的衣衫,冰冷的感觉从脚底直窜心头,但她们没有丝毫退缩。对岸的大山在她们眼中,是安全的希望,她们一心想着只要过了河,就能摆脱敌人的追击。然而,她们并不知道,对岸早已埋伏着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正对准她们。”
  “当她们走到河中间时,水深已没过胸口,汹涌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扑来。敌人发现了她们,随即枪声大作,子弹‘嗖嗖’地从她们耳边飞过,激起阵阵水花。冷云大声喊道:‘姐妹们,分散开,别扎堆!’但在湍急的水流和密集的弹雨中,她们想要保持平衡都十分困难。一个浪头猛地打来,黄桂青脚下一滑,险些被河水冲走,郭桂琴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大声喊道:‘坚持住!’
  “战斗愈发激烈,她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冷云看着身边的战友,心中满是不舍和坚定,她大声说道:‘姐妹们,我们宁死也不能被鬼子俘虏!’其他女战士们纷纷点头,齐声喊道:‘对,宁死不屈!’她们手拉手,毅然决然地朝着河水深处走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民族的尊严。渐渐地,河水淹没了她们的身影,只有那坚定的眼神和不屈的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敌人撤退后,部队才发现这八个女战士不见了。大家心急如焚,四处寻找。过了两天,一具女战士的尸体漂浮上来,部队立刻派人报告。第二年春天,柴世荣将军仍然惦记着她们,派了一支二十几人的小部队去寻找。胡真一和王玉环主动请缨,跟着一起去。那时春寒料峭,河面上的冰开始融化,裂缝中透着刺骨的寒意。小部队沿着河岸小心翼翼地前行,每走一步都充满希望又害怕失望。
  “突然,有人喊道:‘快看,那边有东西!’大家赶紧跑过去,用棍子扒开柳树毛子,发现了一个抗联女同志背的包。胡真一颤抖着双手打开包,里面是老百姓给的两三根萝卜和炒面。看着这些东西,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仿佛看到了战友们在艰难环境中相互扶持的场景。
  “他们继续寻找,走了几里路后,终于在柳树丛中找到了八具女战士的尸体。她们的衣服虽然被河水浸泡,但依然整整齐齐,脸上没有恐惧,而是带着一种宁静和坚定。柴世荣将军亲自带队赶来,看着眼前的景象,这位身经百战的汉子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部队留了半天时间,挖了几个坑,将这八位英勇的女战士安葬。大家站在墓前,默默发誓,一定要为她们报仇,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听完王强的讲述,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冷云、王惠民等八位女战士,她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之歌。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们没有丝毫畏惧,展现出了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她们是真正的英雄,她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奋勇前行,永不退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