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因人施教
作品名称:报告政府 作者:寻找姚黄 发布时间:2025-05-28 12:04:51 字数:4657
章林庭在监狱大院做创办“育才”学校的筹备工作,主要是用毛笔抄写总场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规则。
还有就是跟张干事一起去总场教育科拉黑板、粉笔以及教学用具。
为了配合狱中学校按时开课,新建的监狱大楼日夜施工,终于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完工。
三月一日,一中队全员开始搬迁。
原来那面没有电网的大墙,被拆除。一中队与二中队连成一片。
一分队犯人居住的大监舍,被隔成三个教室。作为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的教室。
原医疗室作为教研室。
当大家从阴暗潮湿,小门小窗的牢房搬到宽敞明亮,双层铁床的大楼房里时,其喜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长久以来,他们在这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身躯蜷缩,心灵也似被禁锢在无尽的黑暗中。
潮湿的地面散发着腐烂稻草的气味,跳蚤像红芝麻一样,肆意乱蹦。墙壁上斑驳的水渍仿佛是他们黯淡生活的写照。冬天冰冷,夏天闷热。春有倒春寒,秋有秋老虎。一年四季仿佛只有两个季节:严冬和酷夏。
一二三层楼都是一中队犯人居住。每间房屋放四张高低床,住八个人,活动空间还挺大的。四层上住着分场畜牧队。一层还有一个大厅,用来集中点名或开会。
不用担心有人跳楼,因为所有的窗户都有铁格子防护网。
搬迁后的第三天下午,总场教育科刘科长与一分场臧教导员、吴场长来看过教室后,决定晚上七时举行开班典礼。
三个教室从西往东依次是扫盲班、初小班和高小班。
搬迁之后,李春生便从菜园组调回中队,参与筹备工作。
晚上七点钟前,全分场的犯人集合在大院里,参加开班典礼大会。
杨政委和教育科刘科长准时来到会场。入座后,杨政委就对吴教导员说:“我们抓紧时间。”
吴教导员请他先讲,他说:“好的,我先讲两句。你们再补充。”
杨政委说:“在监狱的大墙之内,创办“育才学校”,这一举措有着非凡的开创性意义,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服刑人员改造与重生的道路。
“我们五一农场办学校,还是建场史上的第一次。
“之前,我们在四分场创办了“育才学校”技术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现在,我们育才学校进一步扩大,由技术教育,推进到文化教育。其意义十分重大。
从服刑人员自身角度而言,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在狱中也不例外。
“对于那些因知识匮乏、认知不足而误入歧途的人,学校将给他们提供弥补知识短板的机会。
“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让他们从基础学起,掌握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这是融入社会的根基。
“适当时期,我们还要办初中班、高中班,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为服刑人员出狱后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还能重塑服刑人员的自信心与自我认知,让服刑人员明白自己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仍有希望。
“从监狱管理层面来看,狱中学校为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往单纯的惩罚难以从根本上改造服刑人员,而教育改造则更具长效性。
“当服刑人员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监狱内的违规违纪行为就会显著减少,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
“这种以教育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提升了监狱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是对传统监狱管理理念的革新。
“从社会影响方面分析,这一开创性举措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包容。它表明社会不再仅仅着眼于对罪犯的惩处,更注重对他们的挽救和重新接纳。
“当服刑人员通过狱中学校的学习,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社会,能够减少社会对立面,降低重新犯罪率,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杨政委讲话简短,吴教导员自然不便多讲。
他宣布了育才学校一分校校长由他亲自担任,项股长任副校长,张干事任教务主任。
接着公布了各班班主任和教员名单。
章林庭任高小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李春生任数学老师。
二中队积委会主任田间苗任初小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景福善任数学老师。
扫盲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由汪乾担任。二中队的王洪才担任数学老师。
臧教导员严肃地说:“犯人教师也是老师,我们都要予以尊重。
“学员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员,这与社会上的师生关系没有区别。
“今年的教师节,我们同样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要把这一传统在监狱内发扬光大!”
最后,他庄严地说:“现在,我宣布,五一农场育才学校一分校正式挂牌开学!”
于是,在场的人纷纷鼓掌。
开学典礼很快结束。
各班学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走进教室。五一劳改农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文化教育学校开学了!
第一节课由各班班主任按学员的个头排位,建立班级组织,宣布课堂纪律。正式上课从第二节开始。
章林庭的高小班,选举吕鹏为班长。协助老师维护班内秩序。
学员上课时间,其他犯人必须以分队为单位,集中学习法制、监规狱纪以及《人民日报》上有关“严打”的文章。
任何人都不得到教学区干扰上课。违者扣罚改造分20分。
但是,不管分场、中队干警如何强调“课堂纪律”,那些参加学习的犯人,仍然当成耳旁风。
他们认为,老师也是犯人,跟他们的身份完全一样,不可能像社会上的师生关系那样固化。更要命的是,犯人们并不情愿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课堂纪律十分糟糕。说话的,打瞌睡的,做小动作的应有尽有。
老师呢,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学员要顶撞,甚至发生激烈争吵。
章林庭的高小班也不例外,课堂上嗡嗡嘤嘤,大声喧哗,小声嘀咕的,也不在少数。
章林庭知道,给他们填鸭式的灌输课本知识是行不通的。他们不是主动来学习的,而是被形势所逼。
所以,章林庭就改变教学方法,从课本里走出来,以讲故事为主,学课本为辅。
比如,讲课文《一只苹果》时,他简单地教一教生字生词,就开始大讲朝鲜的近现代史。
他从“二战”的法西斯轴心国讲到反法西斯同盟国;
从“三八线”的划分讲到朝鲜的统一战争;
从“联合国军”仁川登陆,讲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向中国和苏联求救;
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讲到对“联合国军”的五战五捷。
当然,重点是课文中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极为惨烈且意义重大的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
志愿军防守部队在缺粮少水、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依托坑道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
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打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阵地上的山头被炮火削低数米,岩石被炸成粉末。
战士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阵地,涌现出众多英雄事迹,如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为部队开辟胜利通道。
最终,志愿军成功守住阵地,“联合国军”付出惨重伤亡后铩羽而归。
他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深远历史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从国际上看,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
在国内,抗美援朝战争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它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他讲到激动处,两眼放光,口角泛沫,声音昂扬,引起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
课堂上鸦雀无声,静得出奇,连地上掉根针也能听见。
在讲到《伊索寓言》时,章林庭依然重在讲故事。
他说,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他聪明绝顶,很会讲寓言故事。
有一次,伊索的主人喝多了酒,沉醉中居然与一个贵族打赌,说自己可以把大海喝干,喝不干的话,就把财产和奴隶全部输给对方。
第二天,那个贵族带着兵丁和证人在海边等候伊索的主人,声称其不把大海喝干,就带人查封伊索主人的财产和奴隶,收归自己所有。
伊索的主人听说之后,吓得浑身发抖。他是个守财奴,眼看着自己的万贯家财不保,后悔不迭,连忙请伊索帮忙。
他以给伊索钱财的允诺求伊索保住他的财产。
伊索听了,不要钱财,只要主人给他自由人的证明。主人迫于无奈,答应了伊索的要求。伊索这才带着主人去了海边。
伊索对贵族说:“我的主人确实说过要把大海喝干,但现在有河流不断地往大海里注水,与海水搅在一起。
“我的主人说,他把大海喝干,不包括河流注入的河水。只要你能把河水与海水分开,我的主人就可以把大海喝干。”
贵族听后,无话可说,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后来,伊索凭着自己的智慧,赢得了自由之身。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避免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
同时也告诉学员们,要获得自由,靠的是文化知识和聪明才智,不是投机取巧和不正当手段。
当章林庭讲到伊索用巧妙的办法解决了危机时,学员一片赞叹,欢声笑语,气氛活跃,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章林庭明白,他的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这群不把学习知识当回事儿的囚犯,真正拿来应付“应试教育”是不行的。
因为“应试教育”靠的是死记硬背,而这些另类的“学生”只喜欢听故事,不喜欢记那些死板的知识和数字。
如果用社会上的教学方法,很难吸引这批特殊的学员。这大概就叫“因才施教”吧?
由于不参加上课的囚犯也要集中学习,某些隐瞒真实学历,逃避上课的囚犯,便主动要求加入章林庭的班级听课,人数陆续增加了三分之一。
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副校长项股长整晚提着电警棍,在大院里转悠。
每次下课,他都让章林庭统计各班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员名单上报给他,然后他按名单惩罚那些学员,下跪是家常便饭,被戳电棍的也有不少人。
这天晚上,他又让章林庭收集名单。
扫盲班与初小班都报了三四个犯人学员。
但高小班一个也没报。章林庭把名单整理后放在办公桌上,就上课去了。
下课后,项股长按名单把人集中在操场上,挨个儿惩罚。
但是,高小班的学员吕鹏也在名单上。他被罚下跪,又罚在操场上跑十圈。
吕鹏很生气,跑教师办公室里把章林庭拽到监舍门口,大骂章林庭狗眼看人低,忘恩负义之类的脏话。
章林庭质问他为什么骂人,
他说:“老子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你为什么把老子上报挨整?亏我过去还帮过你,你当官了就他妈翻脸不认人是吧!”
章林庭说:“我不仅没有报你,连我们全班也没报一个!”
吕鹏说:“我亲眼看见项股长拿着名单整人,你还想抵赖!”
章林庭说:“你去把名单要来我看看!”
吕鹏说:“我没那个面子!你去要来我看看还差不多!不然,跟你没完!”
两个人互相踢了一会儿皮球。马正日跑过来说:“姓吕的!你别诬陷我哥!我去拿来你看,要不是我哥写的,你得道歉!”
吕鹏说:“成交!”
马正日问吕鹏:“项股长把名单放‘天窗’里了,还是揣‘地道’里了?”
“什么天窗、地道的?”吕鹏说,“你的黑话老子不懂!”
“他是问你,名单是放上衣兜里了,还是放裤子兜里了?”章林庭解释说。
“哦,我亲眼看到他揣裤兜里了。右边的那个兜。”
马正日说:“你们等着我。”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马正日拿着一张白纸,递给章林庭,吕鹏也凑上去看。
章林庭写的字,识字的人都认得,工整、端正、漂亮。纸上的名字都是章林庭所写。只有最后面“吕鹏”两个字,明显不是章林庭的笔迹。
“看清了吧?”章林庭问,“这是我写的字吗?”
吕鹏挠了挠头,说:“这谁他妈嫁祸给老子呀?老子查出来,拖拉机轧死他个狗日的!”
章林庭揶揄地说:“你不是能掐会算吗?算算呀!”
吕鹏说:“屁!”
马正日说:“道歉!”
吕鹏只好毕恭毕敬地向章林庭鞠了一躬,说:“章老师,对不起!”
章林庭摆摆手:“算了!我他妈被人冤枉惯了。不在乎你这一次!”
马正日说:“我拿名单不容易,你得点货!”
吕鹏掏出半盒“百花”香烟,说:“都拿去吧!辛苦你了。”
马正日说:“今后遇到什么事,不要动不动就怨我哥!”
吕鹏说:“可我又没有得罪任何老师,是谁坑我呀?”
章林庭说:“这样不光是坑你,主要还是挑拨离间咱俩的关系,达到孤立我的目的。”
“哦,”吕鹏似乎明白了,说,“你看我这性子,真他妈上当了!今天不是马正日,我还真要记你一辈子呢!”
“所以说,冲动是魔鬼啊吕班长!”章林庭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