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贞观大帝 之 天可汗(八)
作品名称:贞观大帝 之 秦王破阵 作者:菱田 发布时间:2025-05-06 13:49:01 字数:3032
174
城郊。
世勣等含泪送太宗一行。
太宗:“弟兄们,爱卿们,朝廷有事,恕朕不能长留了。”
敬德:“陛下,您要多加保重。”
世勣:“陛下,问太上皇圣体无疆。叔宝兄,问京城弟兄们好。”
咬金:“他奶奶的,这一别,俺弟兄们又不知何日才能团圆。”
太宗:“弟兄们,你们有甚困难,尽可去京城找朕。”
大家说不尽长离远别之情,牵肠挂肚之意,天色将晚了,还不肯散去。
太宗:“弟兄们,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们留步吧。”
敬德停住马步,太宗等一步一回顾,缓缓离去。
咬金含泪招手,直到太宗等消失在地平线上。
太宗停马回顾,只见远远的萧瑟晚风中,世勣他们还在招手,不觉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175
烈日当空,君臣一行走在一片辽阔的黄土地上。
大家无一人说话,干巴巴地伏在马上,口干舌燥,没精打采。
人群中一匹高大的烈马长嚎起来。
太宗舔舔嘴唇,望了众人一眼,找话说道:“敬德送的千里马。”
叔宝附和道:“是匹好马,就是野了点。”
众人用眼睛瞟瞟那马,依然无话。
太宗笑道:“你们哑了?”
萧瑀垂着脑袋:“马都渴了,况我人乎?”
太宗玩笑道:“你们快点走呀,前面有一片梅林。”
玄龄舔舔嘴,道:“可惜曹操用过此计,现在不新鲜了,止不了渴。”
无忌眼睛一亮,用手指着:“哎,你们看!”
大家抬起头来,只见在山坳中隐约显出一所寺院,不觉精神顿来,快马奔去。
176
这是所尼姑庵。
众人来到庙前,跳将下马。
早有老尼出来,合掌道:“南无阿弥陀佛,客官到此有何见教。”
太宗点点头,玄龄上前道:“太宗皇帝出巡至此,想借此一息。”
众尼吓得一齐“扑通”跪下,姑长叩头道:“奴才等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万望陛下赦罪。”
太宗和颜道:“偶尔至此,你等不必多礼。”
众尼爬起来,吓得颤颤兢兢不敢抬头,将太守引入内殿。
唯有一小尼姑,不慌不忙,端上茶来,径直来到太宗面前,施了一礼,并不低头,道:“陛下,请用茶。”
声音如银铃一般清脆、动听。太宗不禁试目细看,但见此女只有十四、五岁,长得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美丽极了!年纪虽小,眼睛却如一潭秋水,脉脉含情;小嘴就同出水芙蓉,情窦初开。
字幕:武曌——未来的则天女皇。
太宗不禁欢喜上了她,问道:“小仙姑贵名?”
“奴卑姓武名曌。”武曌体态极为风流。
“瞾?”
“上明下空,明皓的天空。”武曌显得聪明绝顶。
太宗:“并无此字呀?”
武瞾笑道:“陛下,此奴卑自造之字。”
“哦。”太宗愈加喜爱武曌。
直到此时,众尼姑才清醒过来,递上茶水、食品与众臣吃。
门外传来烈马长啸声。
太宗:“麻烦仙姑,马也喂点清水粮草。”
姑长应声而去。
武愈对太宗道:“陛下,此为好马。”
太宗甚是奇怪,道:“正是,你何以知道?”
武愈笑道:“就是野了点,尚未驯服。”
太宗大惊:“哟,看不出来。”
武瞾:“奴卑不才,愿即刻为陛下驯服此马。”她说罢,来到内院,牵出那匹烈马,猛抽几鞭,翻身上马。
烈马一声吼叫,飞驰而去。
太宗也跃上马,尾随而去。
177
烈马狂奔着,一会立起,一会扒下,想摔下武曌。武曌紧紧地扑在它身上,一面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马。
烈马终于被驯服了。
太宗追了上来。
武曌得意地躺在马上,笑望着太宗。
太宗立在马上,腾空一跃,骑在武曌身后。
太宗:“你为朕驯服了这匹野性的烈马。”
武曌娇媚地就势倒在太宗怀中,笑道:“可你却驯服了我这个野性的人。”
太宗搂抱住武曌,二人热烈接唇。
武曌挥着鞭子道:“驯服任何东西都得靠鞭子。”
太宗一愣,摇头道:“可我驯服你并没有用鞭子。”
武曌:“我觉你身上有一种比鞭子还厉害的东西。”
太宗:“这就是人心。治理天下应该一用抓鞭子,一手抓民心。”
武瞾笑道:“嘻嘻,你真是个英明的帝王。我跟你去长安吧。”
太宗跃回到自己马上,道:“就骑着那匹马。”
178
长安皇宫。
魏征、阿史那思摩等出迎太宗。
太宗:“哦,思摩,你如何到此?”
思摩跪下回答道:“陛下,颉利、突利不和,薛延陀、回纥纷纷脱离可汗,突厥大乱。突利可汗派我来请求入朝。”
太宗:“且平身。”
叔宝:“陛下,这下是时候了。”
阿史那思摩:“陛下,我愿为先锋。”
太宗点点头,道:“还不是出兵之时。首先,李思摩!”
阿史那思摩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宗笑道:“从今以后,赐你姓李。”
“谢陛下。”思摩大喜,跪下谢恩。
太宗:“第一步,你带上朕的圣旨,封薛延陀酋长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在北与颉利为敌,待唐军开去,从北夹攻。”
“是!”
“叔宝。”太宗转身道,“你同薛万彻、马三保、殷开山、侯君集、罗士信,领兵二十万,分南北二路开往西域,替回李靖。叔宝兄,开辟西域,任务不轻,朕就托付于你了。到了西域,要稳扎稳打,拿下一个地方,便设置州府,建立政权。”
“是,陛下。”
太宗:“无忌,你立即回马,通知各路总兵、都督,来京侯令。”
“是!”
179
皇宫。
太宗批阅文件。
内侍送上一件:“陛下,有人上书。”
太宗接过一看:“哦,把他叫进来。”
太宗仔细看信,皱着眉头。
庞相寿进来,跪下道:“陛下,我来求您了。”
太宗:“你老病还没改?贪污,撤了职活该!”
庞相寿哭道:“主公,我……,请你看在秦王府旧臣份上……”
回忆:青年庞相寿舍生忘死护秦王。
太宗叹了一声,站立起来。
180
早朝。
太宗道:“众家爱卿,今日有何本奏?”
戴胄出班道:“陛下,你要官复庞相寿濮州刺史原职?”
太宗:“是的。”
戴胄争论道:“这是法律,是大理寺决定,经过门下省审议通过的,怎么能凭你一句话解除?”
太宗不高兴道:“大理寺?你大理寺少卿是谁封的?”
戴胄:“是陛下封的。可我做一天少卿,就得要所有人——包括陛下,照法律办事!”
太宗怒道:“你要守法而要朕失去信用吗?”
戴胄毫不屈服,道:“国法是对全民的信用!是你对个人的信用大还是对全国百姓的信用大呢?!”
太宗震惊,无话可说。
魏征出班道:“陛下,你的旧臣多的很,如果人人仗着你的庇护,不守国法,那国家是不堪设想的呀。”
一大臣正在飞快地记着。
字幕:给事中知起居郎杜正伦。
太宗:“你在记甚么?”
杜正伦:“我把刚才陛下的过失记下来,让后人去讥笑。”
太宗:“恩,好。过失要多记,这不仅是给朕敲警钟,也让后人吸收教训。”
他又转身对虞世南道:“虞爱卿,你去编一部《帝王善恶录》,让我们君臣经常看看,引以为戒。”
“是,陛下。”虞世南非常高兴。
181
太宗书房。
太宗对着哭丧着脸的庞相寿道:“相寿,朕以前是秦王,只是一府之主;如今,身居皇位,是天下之主。朕不能偏袒自己旧部,国法不许,天下也反对。你还是回去吧,要是生活上有困难,朕为你解决。”
相寿流泪道:“陛下,怨只怨我自己,我走了,你多保重。”
太宗无限留恋之情。
182
皇宫花园。
皇帝与皇后观花。
喜鹊冲着他们直叫。
太宗笑道:“有喜事了。”
话未落音,内侍过来禀告:“陛下,李靖将军求见。”
“哦,”太宗向长孙后一笑“请。”
李靖风尘仆仆,全身披褂,走了进来,刚要跪下,太宗把手一摇:“李爱卿,免了免了,坐下吧。”
李靖坐下,道:“陛下,臣已将西域兵权交与叔宝。”
“嗯,”太宗点头道,“这边有更大的仗等你去打。”
房玄龄走来,道:“陛下,突厥特使要求见你。”
“哦,”太宗略一思索“宣!”
特使被准进来,他径直来到太宗前面,跪下道:“皇帝老爷,陛下英明,大唐强盛,我主颉利可汗愿与大唐修好,年年进贡,岁岁纳金。”说罢,呈上颉利书信。
太宗接过书信,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大笑道:“颉利,朕之兄弟,北国英雄也。两国罢兵,很好。你先回去,朕派特使随后便到。”
太宗一使眼,内侍将来使带下。
玄龄:“陛下,罢兵?”
李靖也露出不解之色。
太宗:“颉利用的是缓兵之计,他的野心没死,朕当然也不是真罢兵,给他吃的是颗定心丸,暗地里立即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