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贞观大帝 之 天可汗(七)
作品名称:贞观大帝 之 秦王破阵 作者:菱田 发布时间:2025-04-26 16:51:52 字数:3098
164
东宫。
太宗吹着口哨,兴致勃勃地玩着一只漂亮的鹞子,对长孙后道:“喏,怎么样?”
长孙:“哪来的?”
太宗笑道:“哈,咬金那老粗特地差人为朕送来的。”
长孙后道:“瞧你那高兴劲。”
太宗得意地点点头。
远远喊声传来:“魏大人到!”
太宗顿时慌了,不知所措道:“呀,魏老头来了。”
没容他多想,魏征已经进来了,太宗连忙将鹞子藏于袖中。
魏征看看他这副模样,好生奇怪,问道:“陛下,你怎么了?”
“没……没甚,”太宗道,“请坐。魏爱卿有何本奏?”
“无甚本奏,闲来聊聊,行么?”
“啊,行行,请坐。”
魏征向太宗一躬,又向皇后一躬,稳身坐下。
太宗也坐下,袖子里的鹞子差点跑出来,他使劲按住。
这一切,都被魏征尽收眼中。
太宗掩饰道:“魏爱卿,呃……,你有何事,请讲。”
魏征笑了,闲扯道:“陛下圣体安康?”
太宗哭笑不得:“好得很。魏爱卿,难得你是忠臣呀。”
魏征大惊小怪:“啊,陛下,我希望你不要叫我忠臣。”
太宗:“此话怎讲?”
魏征:“但凡臣子是忠臣,君王便是昏君。昏君底下显示出忠臣来,像龙逢,比干。”
“哦,倒也是。”
魏征:“臣子是良臣,君主便是明君了,所以我愿做良臣,不做忠臣。”
“有道理。”
魏征:“陛下,西突厥首领咄陸遣使内附。”
“哦,”太宗兴奋地站起来,那鹞子又差点掉下来,他急忙坐下,问道:“怎么回事?”
魏征:“西突厥发生内乱,各部首领自立为可汗,自相残杀。咄陸要求我们给予兵援。”
太宗站立起来,扶着袖子,踱步到:“这些行国,游牧人,阻我大唐与西方交通。立即发旨,封咄陸为西突厥可汗,同时命令李靖出兵,打通丝绸之路!”
“是!”魏征也来了劲,可却坐着不动。
“去呀。”
魏征笑了:“急甚,陛下可亲自去找李将军商量具体步骤。现在,我还有事要和陛下说呢。”
太宗没法,只得坐了下来。
165
夕阳西下。
长孙后进来,只见魏征还在对着太宗大谈特谈,太宗哭笑不得。
皇后笑道:“哟,你们君臣还在谈呀。”
魏征这才站起来,笑道:“哎哟天晚了,真真不觉。陛下,臣告辞了。”
太宗还装大方:“魏卿用膳再回。”
魏征摇头而去。
魏征一走,太宗忙取出鹞子,鹞子已经闷死了。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皇后却“卟吃”笑了起来。
166
太宗密室。
太宗拍着李靖肩膀道:“李爱卿,边关都督府朕已去旨,你首先与他们取得联系。你领兵十万,不能过多。安国、康国、石国与朕相处友好,对他们要采取和亲政策。切忌乱杀,要使西域人感到唐军是去解救他们,而不是去打他们。”
李靖点点头。
太宗抓住李靖双肩:“至于打仗,你是大军事家,比朕行。要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好了,祝你胜利!”
“是,陛下。”
167
东宫。
太宗与长孙交谈,秦琼兴致勃勃跑来:“陛下。”
太宗:“叔宝兄,巡视回来了。”
“嗯。”叔宝递上一封信,“陛下,这是敬德给你的。”
太宗接过观看,神情激动。
长孙后为之感染,问:“什么事?”
太宗:“敬德集聚秦王府旧部,要朕去一游。他们很有感情呢。”
皇后:“那就去吧,你许久也没出去了。”
太宗摇晃着脑袋。
长孙笑道:“又怕魏征?堂堂的天子!”
太宗:“你不知道那魏老头,魏老头凶得很!”
168
下朝以后。
魏征走近太宗,道:“陛下,听说你想下去一游?”
“啊,不不,”太宗连连摇头,“没……没这事。”
魏征深受感动,道:“陛下,自从晋阳起兵以来,您就象绷紧的弦,没松过一下。您该出去松口气了。”
太宗高兴地跳起来,拍着魏征的肩膀:“你不反对?”
魏征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连连摇头。
“别这样,别这样了。”太宗又转身对萧瑀,房玄龄道:“喂,萧爱卿,房爱卿,你们整日够辛苦了,也同朕出去松松弦,事情交给马周他们年轻人办去,还有你,老魏头,朕可不带你去松弦,你在家指导他们年轻人办事。”
三位大臣相对而笑。
太宗又对叔宝等道:“叔宝,无忌,你们也准备准备,这下咱弟兄们可要好好欢乐一番了。”他乐得手舞足蹈。
169
乡间小路。
绿水青山,鸟语花香。
太宗一行走在小路上。太宗异常兴奋,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挥动着双臂。
前面就是渣树岗。
太宗一马跃进树林,飞舞起银枪来。
众人说说笑笑跟来。
太宗收住招数,问道:“叔宝兄,在这里,你救了朕一家,对么?”
叔宝点点头,笑道:“陛下,您那时才七,八岁呢。”
回忆:童年世民勇斗众强。
太宗感概万分道:“是呀,三十多年了,晋阳起兵,诛武周,伐王窦,建大唐,世道沧桑,弹指一挥间呀。”
170
走出树林,又是一番景象。
凭高而望,无际的平原上,一村又一村,炊烟缥缈千万家,丰收在望的庄稼,男耕女织的农人,一派繁忙景象。
太宗脸上浮起了快慰的笑容,轻声道:“变了。”
回忆:几年前太宗与魏征私访长安郊区时荒凉景象。
房玄龄道:“是变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光人口就增加了一百多万。”
“哦?”
房玄龄板着指着算到:“逃荒的人回来了,被突厥、西域掠去的人回来了,还有许多新归属国的人口。”
太宗笑了,忽而又眉头一皱,道:“这附属国,你强大了,它归属你;你弱小了,它又要掠抢你,拍拍屁股跑掉。”
大家沉默起来。
太宗像是在显德殿,望着大家道:“众卿可有甚长远之策?”
众臣无语,叔宝望着田中欢快的农人,道:“陛下,我想,让他们像中原人一般就好了。”
太宗目光一亮,拍手道:“对!要是他们也像中原人一般乐居乐业,一般富庶,使他们觉得胡汉平等,中国是汉胡夷蛮所共有的中国。”
大家连连称好。
太宗:“房爱卿,记旨。”
房玄龄早已纸笔在手。
太宗:“各附属国设都督府,府下设州,自治;都督府上设大都督府,归中央直辖;都督府自立军队,隶属中央。”
萧瑀道:“陛下,我们可没白游,解决了一桩大事。”
太宗高兴得策马奔驰。
171
尉迟恭都督府。
敬德、世勣、咬金、开山、三保、相寿等一班秦王府旧臣跪下随接太宗一行。
世民无比激动,含着眼泪,摸摸世勣,摇摇敬德,锤锤咬金,挨个唤着他们的名字,最后道:“弟兄们,都……都起来吧。”
咬金虽然傻笑着,可眼泪却流了下来,道:“主公,这几年,你可把俺老程想死了。”
世勣深情道:“陛下,你够辛苦了,要多多保重。”
太宗为他们这朴素的感情所动,他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强笑道:“我们现在不到一起来了么?不都很好么?哈哈。嗳,你们都督当得怎么样?跑到敬德这来,府中的事都安排好了么?”
咬金:“这都督么,有什么干的,让人供养着,还不如咱又在一起,打仗去。”
太宗笑道:“有仗打的,有仗打的。”
尉迟:“陛下,里面请。”
172
都督府大厅。
众人欢宴,太宗轮流与大家把盏。
尉迟:“陛下,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初美良川我们欢宴,有十几年了。”
回忆:秦王弟兄欢庆胜利,尉迟恭醉得倒在秦王身上。
太宗点头道:“嗳,你们说,创业与守业孰难?”
尉迟道:“这还用说,当然创业难。”
萧瑀摇头道:“不,应该是守业难。”
咬金叫道:“守业何难,不就是坐着让人供养?我们流血牺牲,攻城破寨,那才难呢。”
萧瑀道:“夺取昏君天下,民心所向,乃不为难。过去百姓生活困苦,饥不择食,容易管教;现在生活安逸,要求高了,就难教化了。要充分满足百姓的要求,要防止人们安逸腐化,要防止亡国,此守业难矣。”
咬金:“我没你道理多,反正创业难。”
太宗双手一按道:“创业难,咬金他们随朕出生入死,备受艰苦,所见创业之难。”
咬金望着萧瑀得意地笑了。
太宗继续道:“守业亦难,萧瑀他们每日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要考虑不要走隋炀帝老路,所见守业也难。”
众臣一起点头,咬金也沉思起来。
太宗:“现在,创业之难,已成过去,守业之难,却摆在我们面前。咬金,我们要使大唐更加强盛,使百姓过得更好,这事也不容易,也需我们去大干一番呀。”
咬金点头道:“陛下,我回去一定把俺那搞好。”
太宗笑道:“好了,吃吧喝吧,我们好好欢庆一番。”
173
在秦王破阵乐中:
众人欢乐豪饮……
君臣奔马打猎……
群臣簇拥太宗,对月谈笑,好不快活……
下棋、打球、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