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媒婆又到 第六章 父亲决的定
作品名称:女人的天 作者:张哲 发布时间:2025-04-26 14:28:03 字数:6121
第五章媒婆又到
刚刚平静了几天,李光茂家又热闹了。
照例还是冬梅饮马放马,回了家,洗了脸,一家人就开始吃饭了。农村闲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天做两顿饭。这里的冬季太冷,谁也不愿早早起床去生火炉。这在李光茂家,以前都是冬梅娘每天早早起来生着火炉,家里有了热乎气,然后一家人再起床。
最近一两年,李光茂突然来了心情,每天早早起了床,然后生好火炉,等家里有了热气,再让冬梅母女起床。
农村人活苦重,而且,李光茂总是低着头走路,不到四十岁就像个小老头。这两年女儿们大了,开始帮他收拾了。每天衣服干干净净,脸上也没了连鬓胡子,每天早上都习惯性地在村子里转上一圈。
尤其这几天,他起床格外早,看着家里的两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又是高兴,又是心急。高兴的是自己的两个女儿,现在是村里村外人人竖大拇指的两朵花,这是他李光茂的闺女,以前的赔钱货现在变成了摇钱树,这是他的骄傲,让他每天在村子里走路都朝天看了。可他又心急,眼见着姑娘们都长大了,村子里和他家闺女一般大小姑娘们大多数都有了对象。
农村人找对象都早,家境好的在二十一二岁,姑娘小伙子都有了对象,眼见着他家大姑娘就要二十三,二姑娘也快二十一了,正是好年龄,也一定要找一个家境好的小伙子了。哎,刚吃了饭,他抽了一锅烟,又在家坐不住了还得出去转一圈。
村里的人,大多数冬季喜欢小赌,有刚学会打麻将的,有不会打麻将会推牌九的,还有喜欢玩扑克的,还有一些中年妇女聚在一起玩一种酷似麻将的小白牌子。这些,李光茂都不喜欢。
李光茂父亲健在的时候,他就是每天在父母家里陪老人说说话。父亲去世后,母亲被姐姐们接走了,一年也回来不了两三个月,他还是会在自己家和母亲的房子之间走几个来回。
要说李光茂,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媳妇对他母亲也不错,只是,姐姐们觉得父亲得病的时候都是他照顾,现下就剩母亲自己,她们也该尽点义务,所以轮流养活母亲。
这次,李光茂走出家门口,没有向母亲的房子方向走,而是径直往村东面的大路方向走了,他还没走出几步,就看见从北面拐过来一辆农用四轮车,车上还坐着几个人,离得远点,看不清楚,等走近了,看到是一个小伙子开车,车上坐的是后沟大队书记吴有才和媒婆张彩莲。
“德贵,快停车,”张彩莲在车上站了起来,转过头来看着李光茂说,“老李大哥,你这要去哪里?”
“没事,出来转转。”李光茂也站住了。
“快上车,咱们去你家。”说着,张彩莲伸手要拉李光茂。
“不用了,你们先走,几步地儿,我自己走着回,你们先去。”说着李光茂摆着手转过了身,迈着大步向家里走去。
他走进家,吴有才一行三人也都进了家了。“二女她妈,往暖壶里放点茶叶,赶紧给他们倒点水,路上怪冷的。”李光茂说着,眼睛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叫吴德贵的小伙子。小伙子中等身材,长相也是中常人,不知道是天生不爱说话,还是见生人不敢说话,进屋来一直没说话,低着头看着自己的两只手。
二女用炉钩子捅了捅火炉,然后把暖壶里的水倒进茶壶,把茶壶放在炉子上,又揭开茶壶盖子,往里面放了点茶叶。在当地,人们不喝红茶,也不喝绿茶,基本上家家来客都是川字砖茶。茶水里放几粒盐,最好在水里煮才能更好的颜色与味道。
大家寒暄几句,都相继坐定。炕中间还是放着桌子,李光茂坐在东面,张彩莲坐在南面,背对着窗户,吴有才坐在西面,吴德贵跨在炕沿边,挨在吴有才旁边。春桃给每人倒了一碗茶,然后还是靠在柜子旁边,这阵子,屋里又进来好几个平时和春桃冬梅玩的女孩子。
坐在炕中央的的张彩莲点了一颗烟,看看大家,说,“我也好久没给人说过媒了,现在年轻人都流行自搞对象,我们这老年人也就不掺和了。可你们这两家的孩子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在学校也都没往家里领个对象回来,我就再拾起这行当,给你们当一回月老。”说完吸溜了一口水,眯着眼看看大家。
吴有才也喝了一口水,说,“这也是好事,也是,现在咱们这上了岁数的人跟不上趟,年轻人的思想太快,我们这次来,也就是让两个孩子相互看看,他们能合适咱们做大人的没什么说的。”他吸了一口烟,看了就看站在地上的几个姑娘,李光茂的二闺女他见过,大闺女一直上学,他倒是没怎么见过,就应该是刚才倒水的这个姑娘吧,身条不错,长相也是没的说,比他自己家的两个姑娘长得好看,这个姑娘娶进家门也算能撑个门面吧。
“孩子大了也由不得父母了,不像咱们那个时候,娶谁嫁谁都是爹娘做主,现在的孩子们有主心骨,咱们还是得听她们的。”李光茂说完,又拿暖壶给桌子上的碗里续了水。
冬梅站在地上,知道父亲是说自己,但是,她也知道,今天吴有才和吴德贵是来相看姐姐的,因为媒婆张彩莲已经说了他们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她用手碰了碰姐姐,然后走出了屋。
吴有才和吴德贵爷俩的眼睛始终没离开她们姐妹两,吴有才暗暗在想,牛角沟李光茂是出了名的老蔫人,怎么生出这么水灵的两个姑娘,据说在县里上高中的三姑娘也和她两个姐姐一样,属于这一道沟的俊闺女。
“大姐,你就这么定了?”姐妹俩进了西屋,冬梅问春桃。
“什么定了?”春桃跨在炕沿,低着头说。
“人家都上门了?这叫相亲,要是爹答应了,你就一辈子交代了!”
“什么是交代了,我还没嫁给他呢。”
“还想着嫁?那崔万海怎么办?难道你就不想继续和崔万海联系了。”冬梅焦急的看着姐姐。
“本来就没联系,爹又看不上人家。”春桃有些无奈地说。
“是你找对象,又不是爹找对象,你看上谁了?这个吴德贵?这名字叫的,无德鬼,你要是不愿意,我去告诉爹!”冬梅比姐姐都着急。
“我不知道,你没看见爹这几天等吴有才他们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你不急着找对象,我要是再说不找,那爹还不得急疯了!”春桃有些无奈,使劲扯着自己的衣角。
冬梅在地上转了几个圈,“你就拿出当年非要上学那股劲儿,死也不嫁给吴德贵,爹还能把你绑去吴有才家?”
“上学也不是我争取到的,没有爷爷和大姑,我早就和你一样回家务农了。”这倒不假,当年春桃考上公社的初中,李光茂就说不让她继续上学,看见别的孩子都准备去上学,春桃在奶奶家哭了一夜,第二天,是爷爷把大姑寄来的钱拿出来,交给孙女,然后送孙女回家,让李光茂套马车送春桃去公社上学。
都过去了,春桃在思忖着,她知道,即使妹妹去给自己做了主,也会遭到爹的臭骂。这几天爹每天心神不定,就是在等吴有才。嫁给谁都一样,何苦让爹不开心呢,也许,真的是命吧。
吴德贵也在县里上过高中,但是他们不在一所中学,也就是每年放假回家路上坐车有时候会遇见,不过,吴德贵不像其他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张扬,总是一副很老实的样子。也没什么坏名声,况且,爹是不会给她其他机会的。
自从高中毕业,大姑好几次写信让她去大姑家玩。大姑三个儿子,没有女儿,自她很小,大姑就很喜欢她,可爹从来不吐口,就是怕大姑给她在大姑那里找婆家。在村子里,爹很孤,他不想自己的儿女走远,这个她们姊妹三个都明白。攀上吴有才家这门亲,爹也在村子里更有面子,吴德贵既然高中毕业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春桃自己在思谋着。
冬梅看着大姐的无动于衷,恨恨的,“那你就自己拿主意吧!”说着,走出屋子,向街上走去。
第六章父亲的决定
冬梅去找素梅坐了一会儿,拉了一些家常,看着已是下午三点多了,村子里应该是袅袅炊烟的时候了,她才往家里返。走到供销社的时候,还有好多老爷们儿在那聊天,一定是谈论她家的事,她想。她没理会,径直往前走,就感觉后面有一个人跟着她,她还是没去理会,也许是人家和她一路回家呢,她这样想。
“能停一下不?”她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她熟悉,虽然正面交流很少。
“你跟来干什么?”她没有回头,继续走着。
“吴有才家二小子今天是来相你吗?”
“你说呢?”冬梅暗暗地笑。
“街上那些人说吴有才家相中你了,上次差媒人来,今天算是正式相亲的。”
“关你什么事?就是来相我了,你又没差媒人来。”
“我不用媒人,需要的话我这就跟你回家,我给自己说媒去?”
“你看上谁了?我姐?”冬梅放慢了脚步。
“我配不上你姐,我去相一个次一点的。”
“去你大爷的!”冬梅和村里的年轻人打交道多了,也学会他们的粗口,说着,她停下了,“我们家谁次了?再瞎说小心我收拾你!”
“别,没说你,你那么厉害,谁敢要呀!”
“你?”冬梅说着转过了身,“张自强,你放心吧,姐姐我剩不了家里,王七不要,我找王八,还能臭了家里?倒是你,每天张家进,李家出的,没找个媒人也去提一门亲?”
“别停下,继续走,你不怕你爹看见呀?”张自强还是慢着步子往前走。
这小子,冬梅只有转过身子,继续往前走,“快回家想媳妇去吧,跟着我干啥?”
“不想了,天生光棍命。我娘说我魄力不够,那我就娶一个大刀王怀女,她有魄力。”
“你?”冬梅知道说不过他,要是真说起来也许自己还能沾点便宜,可这是偷点机会够着说几句,就听他油嘴滑舌了。“那你就找你的王怀女去吧,跟着我干啥?”
“这不正找着呢,我怕她被那个没有才的缺德鬼勾走,所以过来看看。”
这把冬梅气的,也不能发作,要是被邻居看见传到她爹耳朵里,明年还能出去打工?就势找个媒人把她泼出去了,可也不能受这小子得气呀。
“咱俩看法不一样,我就喜欢那没有才的缺德鬼!”她加快脚步,“吴德贵不错,我姐没说什么,应该定下了,人家高中毕业,找一个配得上她的,我命不好,以后也许真的得找没有才的缺德鬼!”信息传到了,气也解了,说完,她大步流星回家了。
看着李冬梅回了家,也知道今天相亲是给她姐姐,张自强继续往东走,然后绕着回家了。
冬梅进了家,看家里已经没人了,只剩下娘在堂屋做饭。
“娘,我爹和我姐呢?”她说着坐在灶坑烧火。
“你爹带你姐去相家去了。”冬梅娘语气中也没带什么感情,她疼女儿,也疼自己的男人,所以只能由着他们了,都是命。
农村相亲其实很简单,一般就是媒人中间递个话,女方家如果不反对,媒人就带男方家的人到女方家看看姑娘。如果双方都能看得上对方,女方家的人就去男方家相家,如果感觉男方家境还不错,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其实,李光茂一看见吴德贵,不瘸不怪,小伙子也算端正,就相中了。至于男方家庭,在整道沟也是数一数二的,没什么相的,但过场总得走,于是,就和人家一起坐着四轮车走了。
“那他们住哪里呀?难道住吴有才家?”
“没有,他们前去你二姑家,他们两家就离二里地,明天早上吴有才二小子开四轮车再去接他们。”冬梅娘依然是面无表情地说着,她知道冬梅的担心,以前听冬梅去后沟卖粮食回来说过,大队书记吴有才家的几个女人人缘不好,泼辣那是远近闻名的。
“哦!”冬梅没再说什么,一切,都等到爹和姐姐回来再说吧,看着娘把笼屉放进锅里。然后盖上锅盖,她使劲拉着风箱,难道,就这样定了?她不敢去想!
李光茂是带着春桃乘吴德贵开的四轮车去的。吴德贵把李光茂父女送到李光茂他二姐所在的村子里,吴有才和李光茂打了个招呼,吴德贵就开车回去了。
这天晚上,李光茂就住在二姐家,虽然他家离二姐家离得很近,他没事也不来。
他的几个姐姐,他独对大姐的感情很深,那时候家里姊妹多,母亲忙着料理家事,对他们管的不多,只要每天能吃能玩,长大点能出去干活就行了。
李光茂的出生,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生活信心,但是,那时候,正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父母每天都在队上忙,只有大姐能每天抽出点时间照顾他。
在他稍微长大点的时候,大姐二姐相继出嫁,大姐嫁得离家太远,二姐就嫁在后沟。但还是不算后沟,属于后沟大队,是一个小自然村,离后沟二里地。
小的时候,李光茂不喜欢二姐,虽然二姐也很喜欢他,但是,在家里最能训他的也是二姐。虽然二姐就嫁在附近,他也很少来。这次来二姐家,一是想听听二姐一家对吴有才家的看法,二是想来看看自己的娘。
他们到了就比较晚了,娘坐在炕上,姐夫在院子里忙活。二姐忙着做饭。他和娘拉了一会家常,二姐也把饭做好了,二姐夫也把院子里的活计忙活完了,大家都坐在炕上,围着饭桌吃饭。
“还是二姐擀的面条好吃。”李光茂用筷子挑了挑碗里的面条。
“你二姐也真是,不弄点菜,喝一盅!”二姐夫说。
二姐又出去把醋拿进来,放倒李光茂旁边,然后看着二姐夫说着,“吃你的吧,你又不喝酒,光茂一喝酒就睡觉,我们娘几个还想唠一会儿呢。”
李光茂喜欢吃醋,从小就是。
“光茂,你和大女是从家里来?”娘端着碗,仔细地看着儿子,好像看见儿子就不用吃饭了。
“就是,娘,先吃饭,吃了饭我和你唠。”他不想让娘在几个姐姐家住,这几年家家户户光景都好了,又不少娘这口吃的。主要是他从小就没离开爹娘,成家以后也是一直有爹娘在身边。娘离开村子,让他这四十多岁的人突然有了失去家感觉。可是,姐姐们非要往走接,他也没办法。
“哎,吃饭!”老人眼睛湿湿的,却是笑着说。
很快大家就吃完了,春桃帮姑姑收拾利索天已经黑了。
拉着灯,一家人都上了炕,二姐夫在地上生火炉,给大家烧茶。
娘往李光茂的身边靠了靠,“你们这次出来是要干什么事?”
“张彩莲前几天去咱家给这里大队书记吴有才的二小子吴德贵提亲了,今天人家去相看了,我们明天去他家相家去。”李光茂拉着娘的手说,“我也不太了解这家人的人性,想先来问问二姐夫与二姐。”
“大女,你看好那个孩子了?”二姑看着春桃问。
“我不知道,我爹看上了呗,因为这事,他这几天心就没落地。”春桃看了一眼爹说。
二姐看看自己的弟弟,他知道,光茂人虽老实,却是一个犟脾气,孩子老婆没人能拗得过他,这几年眼见着闺女大了,自己腰杆也挺直了,更听不进去话。
“那也得你看得上才行,别尽听你爹的。”奶奶看着孙女说,“看你爹蔫,和你爷爷一样,尽自作主张,你妈又是一个他说什么就听什么的主儿。你要看不上那个孩子,奶奶和你爹说。”
“娘,你别总说我,我是她爹,我能害她们?”李光茂接过姐夫倒的一碗水,放在炕上,“小伙子还行,不呆不傻,长相也还行,和咱大女一样高中毕业,家境也是咱这道沟数一数二的,就是不知道他家人性好不好。”
“也是,”二姐夫忙活完,坐在炕沿边,“要说这个家底还算不错,吴有才人不错,他家那两个儿子一直上学,也没多见,据说还不错,都是老实人。那个家,就怕他老婆和他的两个闺女,这三个人,那是村里有名的泼辣货,加上吴有才是大队书记,那娘仨,可是没人敢惹。”
二姐扭过头问二姐夫,“那个大闺女在家,二闺女还在上学吧。你听谁说厉害了?”
“就是厉害,都不是善茬。不过,两个闺女最终要出嫁的,老婆子也快五十岁的人了,应该没什么跳头吧。”二姐夫边说边点了一颗烟。
李光茂听着姐姐姐夫说,喝了一口水,也点了一锅烟,说,“咱闺女嫁的是他家儿子,和他吴德贵过日子,又不和婆婆小姑子们过日子。”
“哎,这两个大烟洞,一会就把家抽成蓝色的了!”二姐说着下地把里屋门打开,把门帘挂在门子上,又上了炕。
“哎,话是这样说,可遇上厉害的婆婆小姑子咱家大女那弱性子,也怕是受气。”娘看着李光茂说。
李光茂又挺直了腰,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娘和姐姐面前,他永远是老大,“没什么事,都新社会了,还能成方四姐?”
方四姐是当地以及在整个山西北部内蒙中南部流传的一个二人台小戏,戏里的主人公方四姐就是受婆婆小姑子得气,一年整整忙十二个月。当地人把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媳妇总会戏称方四姐。
看看李光茂一副坚决的状态,大家就不再说什么,开始转移话题拉家常,可话题还是儿女身上。李光茂二姐也是三个孩子,都是儿子,老大老二都在外地打工,也都成了家了,老三还在上学。她们从李光茂的三个闺女,到二姐家的三个儿子,再到他们姐弟五个,一家人东拉西扯,一直到夜很深才铺炕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