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矸石堆上开出的文学之花02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9 11:24:47 字数:3383
一天,伍玉安像往常一样来到机电科矿灯房找女朋友李晓丽。不巧的是,李晓丽刚好不在,当时当班的正是米小琼。其实,之前伍玉安每次来矿灯房的时候,米小琼都会热情又略带羞涩地主动和他打招呼,眼神中总是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爱慕,那是少女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愫。这一次看到伍玉安,米小琼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了红晕,就像天边绚丽的晚霞,娇艳而动人。她的心跳陡然加快,紧张得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看到伍玉安准备离开,米小琼急忙说道:“晓丽刚才去科里和班长领劳保用品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你要不等等她?”伍玉安听后,便决定留下来等李晓丽。
这时候,米小琼紧张又兴奋,心“咚咚”地跳个不停,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她为能有这样单独和伍玉安待在一起的机会而惊喜不已。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安静得只剩下她剧烈的心跳声。趁着李晓丽还没回来,米小琼鼓起勇气,顾不上姑娘家的矜持,红着脸,声音微微颤抖地向伍玉安表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爱意。她的话语中饱含着多年来的情感积累,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带着炽热的温度。
面对米小琼突如其来的示爱,伍玉安一下子愣住了,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眼中满是诧异。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仿佛在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绪。他定了定神,眼中满是真诚,温和地对米小琼说:“米小琼,你是一位非常好的姑娘,温柔又善良,可我心里只有晓丽,她是我认定的人。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那些回忆对我来说无比珍贵,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不能接受你的爱,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我相信,未来你一定会遇到一位比我更优秀、更适合你的伴侣,他会珍惜你的好,给你幸福。”伍玉安的话语真诚而坚定,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顾及了米小琼的感受,让这场略显尴尬的对话多了几分温暖与体谅。
在那个略显昏暗的午后,细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矿灯房的门口。米小琼慌慌张张地说了一声“对不起”,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慌乱,平日里灵动的双眼此刻也失去了光彩。她的呼吸急促而沉重,连额头上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再等李晓丽,便匆匆忙忙地在口袋里摸索着钥匙,由于太过紧张,钥匙在她手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好不容易打开了矿灯房的门,她的心跳急速加快,手心里全是汗,脑海中还不断回想着刚刚向伍玉安表白时的场景,脸上一阵发烫,那种羞涩与难堪的感觉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彼时,伍玉安和李晓丽正处于热恋时期,矿区的每一条小道都留下了他们甜蜜的足迹。他们时常在夕阳的余晖下漫步,李晓丽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四周,伍玉安则满脸宠溺地看着她,眼神里全是对李晓丽的深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所以,当米小琼怀揣着少女的羞涩与期待,红着脸向伍玉安表达爱意时,伍玉安心里满是为难。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忍,语气轻柔却又十分坚定地委婉拒绝了米小琼的求爱。他说:“小琼,你是个很好的姑娘,善良又可爱,可我和晓丽的感情已经很深了,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我心里只有她,希望你能理解。”
遭到拒绝的米小琼,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一进房间,她就一头栽倒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涌出,浸湿了枕头。这一整天,她都沉浸在痛苦之中,晚饭摆在桌上,饭菜的香气此刻却让她感到一阵恶心,她看都没看一眼,饭菜渐渐没了热气。到了第二天,她满心都是悲伤,连起床去上班的力气都没有。父母看着女儿憔悴的模样,心急如焚。父亲在房间里不停地踱步,眉头紧锁,母亲则坐在床边,心疼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他们不知道女儿到底遭遇了什么事情,能伤心到这种地步。多次询问,女儿只是不停地哭泣,一句话也不说。无奈之下,父母赶紧向单位请了假,并且心急火燎地找来了已经结婚的大女儿回家,想着让她问出小妹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晚上,米小琼的姐姐轻轻躺在她身边,温柔地搂着她,轻声细语地安慰了许久,米小琼才抽抽噎噎地说出自己爱上了矿办公室的伍玉安。经过姐姐一整晚苦口婆心的规劝,从人生的道理到爱情的真谛,姐姐用自己的经历开导着米小琼,米小琼总算答应吃点东西。第二天,她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红肿的双眼,深吸一口气,收拾好自己悲伤的情绪,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后来,看着李晓丽和伍玉安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婚礼现场张灯结彩,宾客们的欢声笑语不断,米小琼站在角落里,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她彻底放弃了对伍玉安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小琼的年龄越来越大,父母看着心急,便给她介绍了几位男朋友。然而,每次见面后,米小琼都觉得与对方缺少一种心动的感觉,有的男生太过木讷,有的则过于轻浮,所以几次相亲都以失败告终。
在十里坪煤矿供应科,杨晓红就像一抹独特的亮色。她身材苗条,腰肢纤细得如同春日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柳枝,每一步都轻盈得好似山间悄然拂过的一缕清风,不带一丝声响,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韵味,仿佛她的步伐天生自带旋律。她的双眼宛如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繁星,灵动且聪慧,里面似乎藏着数不清的奇妙故事与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只需轻轻一瞥,便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自小,文学的种子就在杨晓红纯净如白纸的心底深深扎根。《星光》在矿区创刊后,这片新天地便成了她文学梦想蓬勃生长的肥沃土壤。每次《星光》举办活动,她总是像听到了激昂出征号角的英勇战士,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参加。她满脸热忱,眼神里闪烁着对文学交流与自我成长的强烈渴望。
下班后,杨晓红就迫不及待地钻进自己那狭小却温馨满满的房间。屋内,各类书籍层层堆叠,像一座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知识小山。这些书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充满奇幻色彩的诗歌集,以及启迪思维的哲学著作。墙上贴满了她随手写下灵感的便签,密密麻麻的,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记录思维火花的奇妙拼图。每张便签上,要么是几句瞬间闪现的优美诗句,要么是一段对生活某个瞬间的深刻感悟。在这片小小的专属天地里,她常常对着窗外洒下的银白月光陷入沉思。月光轻柔地照亮她线条优美的脸庞,映照出她专注且沉醉的神情。她时而托着腮帮子,秀眉轻皱,脑海里反复琢磨着故事的情节走向和诗歌的韵律节奏;时而兴奋得双眼放光,那光芒好似能把整个房间都照亮,紧接着迅速拿起笔,在纸上奋笔疾书,精心雕琢着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一篇篇独具匠心的散文。
“晓红,又在琢磨新作品呢?”同科室的王姐迈着轻快的步子路过她房间,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微微探着头问道。
杨晓红抬起头,明亮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宛如春日盛开的花朵般灿烂,说道:“是啊,王姐,刚有了点灵感,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就想赶紧记下来,生怕一转眼就没了。”
“你这股对文学的痴迷劲儿,真让人打心底里佩服,以后肯定能成为大作家!”王姐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眼神里满是真诚的夸赞。
杨晓红略带羞涩地摆摆手,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王姐,您可别打趣我了,我就是喜欢把心里那些像小精灵一样到处乱窜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她笔下的作品,如同山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饱含着细腻入微、能触动人内心最柔软角落的情感,又有着独特新颖、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角。字里行间,全是她对生活炽热的热爱与深刻的思考,就像是她为生活精心谱写并奏响的一曲曲扣人心弦的赞歌。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常常在《星光》刊物上崭露头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新星,逐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当她决定创作一篇关于自己情感心路的文章时,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从童年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懵懂认知,到少年时在成长道路上面临诸多选择的迷茫徘徊,再到如今对爱情和生活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成熟感悟,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字里行间。她坐在那张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书桌前,时而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时而又迅速低下头,奋笔疾书,把那些涌上心头的情感与思绪化作一个个灵动的文字。完成后,她怀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双手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把这篇凝聚着自己无数心血的文章发给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也不知道这文章能不能被看上。”她小声嘀咕着,眼里满是紧张与期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仿佛在等待命运的裁决。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篇文章真的在电台播出了。由于文章用的是笔名,且没留下单位地址,只是在文中多次提到十里坪煤矿《星光》对自己的帮助。一时间,《星光》主编老向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信件像雪花般从全省各地纷纷飞来,多达一百多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