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六十四章 矸石堆上开出的文学之花01

第六十四章 矸石堆上开出的文学之花01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9 10:43:50      字数:3192

  在十里坪煤矿,天空仿佛被一层厚重且灰暗的帷幕紧紧包裹,煤尘与雾气相互缠绕、交融,难解难分。矿区之中,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那是工业时代奏响的雄浑却又略显粗犷的乐章,给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喧嚣与杂乱。运煤的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来回穿梭,车轮滚滚而过,扬起漫天尘土,仿佛是它们在这片土地上镌刻下的独特印记。就在这样一个略显沉闷、单调的环境里,《星光》这份小小的刊物诞生了。它虽然轻薄,却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刹那间点亮了这片被煤尘长久覆盖的土地,激起层层汹涌澎湃的波澜,一场热烈的文学热潮,如燎原之火般,以惊人的速度在矿区迅速蔓延开来。
  回顾往昔,那些漫长的岁月犹如一首低沉而压抑的乐章,在十里坪煤矿的深处,始终隐匿着一群怀揣着炽热文学梦想的追光者。他们对文字的热爱,恰似矿工们对深埋地下的宝藏那般执着探寻,每一篇精心撰写的稿件,都是他们内心世界最真挚、最纯粹的袒露。那些饱含着他们无数心血与殷切希望的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投往各大报纸杂志,字里行间都承载着他们对文学殿堂深深的憧憬与向往。然而,现实却残酷得近乎无情,一封封稿件如同坠入无尽黑暗深渊的石子,毫无回音。一次次的失望,就像一盆盆冰冷刺骨的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创作火焰,曾经的满腔热情,也在这漫长的等待与失落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直到《星光》这本看似毫不起眼的手刻油印小刊物,宛如一颗流星般出现在众人眼前。它仿佛是一座横跨在现实与梦想鸿沟之上的坚固桥梁,为矿区的文学爱好者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那些曾经被长久埋没在黑暗深处的文字,终于迎来了重见天日的宝贵机会,得以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当作者们亲眼看到自己耗费无数个日夜、倾注了全部心血创作的作品,被工整地印刷在《星光》的页面上时,那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种来之不易的成就感,恰似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大家心中沉睡已久的创作激情。整个矿区都沉浸在浓厚得近乎馥郁的文学氛围之中,仿佛被一层神秘而又充满诗意的光辉温柔地笼罩着,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对文字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冬日的矿区,寒风好似一头凶猛且暴怒的野兽,在空旷寂寥的场地中肆意地咆哮、呼啸。运煤的铁轨在冷冽的寒风中闪烁着冰冷而又肃杀的金属光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艰辛。在十里坪煤矿数不胜数的文学爱好者里,有许多女职工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将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倾诉于笔尖。在这些才华横溢的女文学爱好者中,有三位表现尤为突出。她们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花”字,久而久之,大家便亲切地称她们为“矿山的三枝花”。
  陈竹花,性格直爽开朗,说话做事风风火火,犹如矿山中熊熊燃烧的炽热火焰,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她的文字中总是蕴含着一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力量,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境与挫折磨难,都能在她的作品中深切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恰似矿山中傲然屹立的青松,任凭狂风暴雨如何侵袭,始终坚定不移地挺立着。
  苑琼花,心思细腻入微,观察世界的角度独特而敏锐,她的作品就像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宁静而又舒缓,悄无声息地淌进读者的心田,用温柔细腻的笔触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抚平生活中积累的疲惫与创伤。
  李小花,充满青春活力,总是洋溢着灿烂明媚的笑容,她的创作风格活泼俏皮,灵动有趣,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为矿区单调乏味、一成不变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夺目、五彩斑斓的色彩,让人们在繁重劳累的工作之余,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说来也巧,陈竹花、苑琼花和李小花这三位才华出众、各具特色的女作者,竟然都在十里坪煤矿的运输区工作。煤矿,向来是繁重体力劳动的代名词,一直被视为男人的天下。曾经,一位十里坪煤矿的文学爱好者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名为《矿山是雄性的海》的诗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煤矿以男性为主导的工作环境。在煤矿的大部分工作岗位上,都是男性那坚实有力、充满力量感的身影,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为矿山的正常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过,为了解决矿山女性的工作岗位问题,金鼎矿务局也是煞费苦心,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讨方案,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安排女工岗位。
  在煤矿能够安排女工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行政科和矿医院。然而,矿医院对文化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的医学基础,还得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岗位数量有限,根本无法解决太多女工的就业难题。行政科则设有洗衣女工、环卫女工、食堂服务女工等岗位,而在所有岗位中,安排女工最多的当属捡矸女工。在十里坪煤矿运输区,有一个专门负责捡矸的队伍,那便是运输区三队。三队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人。除了队长、书记以及一些需要重体力劳动的岗位安排了几名男职工外,其余几乎全是女工。
  运煤溜子道旁,堆积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煤堆,宛如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黑色小山丘。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煤尘味,每一次呼吸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股呛人的气息。捡矸石工的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在运煤溜子道上,将混入原煤中的矸石精准无误地分拣出来。他们的工作岗位位于十里坪煤矿主井原煤仓附近。从井下运到原煤仓之前,有一条长长的运煤溜子道,原煤就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原煤仓。为了提高煤炭的质量,在原煤进入原煤仓之前,必须要把夹杂其中的矸石彻底分拣干净。那些女工们整齐地排列在高高的运煤栈道上,栈道随着原煤的流动微微颤动,她们却稳如泰山,不为所动,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不断流淌的原煤,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坚毅与执着。只要有矸石出现,她们便迅速出手将其分拣出去,动作娴熟、干净利落。她们实行三班倒,日夜不停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为提高煤炭质量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在众多女工岗位中,捡矸石这个岗位可以说是又脏又累。一天工作下来,女工们个个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仿佛身体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她们的手上、脸上、身上全是厚厚的煤灰,和井下工人相比,简直干净不到哪儿去。但她们却被矿区的人们亲切地称为飞翔在运煤栈道上的一群黑天鹅,尽管全身沾满了煤灰,却依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展现出坚韧不拔、令人敬佩的精神风貌。而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几位女作者,就在她们中间。
  米小琼,是十里坪煤矿一位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文学爱好者。她对文学的热爱,深入骨髓,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每一次执着、坚定的投稿中。她常常在下班后,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昏暗狭小的宿舍里,在那盏昏黄黯淡的台灯下,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反复斟酌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然后满怀期待地给《星光》杂志投递,眼中闪烁着对梦想的渴望。
  一次,在《金江日报》举办的创刊三十周年征文比赛中,米小琼凭借自己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特新颖的创作视角,精心撰写的一篇文章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竟然一举获得了一等奖。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矿区传开。一时间,整个矿区都在热烈地谈论着米小琼的获奖事迹,她瞬间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焦点人物,她的名字也被矿区的人们所熟知。走在矿区的道路上,总会有人对她投来赞许、钦佩的目光,她也因此成为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
  矿灯房内,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却又顽强地挣扎着照亮了一排排整齐摆放的矿灯。米小琼和伍玉安的妻子李晓丽,曾是机电科矿灯房的同事。在李晓丽和伍玉安谈恋爱的时候,米小琼在日常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地暗暗爱上了伍玉安。伍玉安身材高大挺拔,身姿矫健,宛如一棵苍松,面容英俊帅气,眼眸中透着温和与坚定,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为人真诚善良,对待每一个人都热情友善,如春风拂面。每次来矿灯房找李晓丽时,他那温暖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都像春日里的暖阳,直直地照进米小琼的心里,让她心动不已,内心泛起层层涟漪。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