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六十章 《星光》与《阳光》的交织岁月03

第六十章 《星光》与《阳光》的交织岁月03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8 10:13:25      字数:4200

  但热闹过后,一切又复归淡泊,刊物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默默前行。偶尔有人送来一两幅字画,编辑部的成员们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挂在编辑部里,这字画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成为了《星光》人最大的慰藉。时光匆匆,《星光》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八年的漫长岁月。
  在这八年里,它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却始终未曾放弃。怀着一颗朴素而坚定的心,主编向文决定向中国煤矿文联梁东主席去一封信。在信中,向文详细地汇报了《星光》的办刊情况,从刊物的创办初衷,到一路走来所面临的困难,再到如今取得的点滴成绩,都一一诉说。同时,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梁东主席诗词、书法的欣赏之情。梁东主席身为《中华诗词》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其诗词和书法作品牵动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心。
  向文在信中还表达了对梁东主席麾下《阳光》的推崇,这一切皆缘于太阳石家族的煤炭情结,大家同属煤炭文化领域,有着共同的追求和使命。这封信通过《阳光》转呈,向文心中满是期待,期待着能得到梁东主席的回应。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封特快专递从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九区一号的《阳光》编辑部发来。梁东主席给《星光》的字写满了一整张四尺宣纸:“何处仙山映彩霞,南天怒放一枝花。苍茫瀛海光璀璨,夜夜繁星落我家。”
  梁东主席不愧是吟长,出口成章,这诗句意境深远,将对《星光》的赞美与期许融入其中。同时,他作为中国煤矿第一笔,出手便是书法精品,那苍劲有力的字体,让《星光》编辑部的同仁们赞叹不已。他们想象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挥毫泼墨时的情景,仿佛能看到他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之中,笔锋游走间,情与意都融入了这诗行之中。感受着这份来自远方的关怀,《星光》编辑部的成员们都沉浸在春天般的温馨之中。
  可惊喜还不止于此,不久之后,他们又收到一封由《阳光》寄来的信。令《星光》编辑部没有想到的是,梁东主席在吟诗题字以后,又专门致信《星光》编辑部并十里坪煤矿领导。
  在信中,梁东主席饱含深情地写道:“在《星光》月刊创办八年、即将出满百期之际,我收到了《星光》编辑部的同志寄来的刊物,读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本用毛边纸打印而成的刊物,从中,我感受到了基层文学爱好者对文学事业的执著,感受到了基层领导同志为煤矿文化工作做出的不懈努力。正是有了这样‘两手都硬’,既能正确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又关心职工文化生活的领导者,才有了全煤行业文化百花园的繁荣景象,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太平现象’。在企业困难的境况下,我看到了煤矿文化工作的希望,也对煤矿文化工作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为了表达我的心情,特写了一首诗寄上,祝《星光》越办越好!”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星光》的肯定、赞誉与热忱,这些话语再次令《星光》编辑部的成员们感动不已。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梁东主席在致信《星光》编辑部并十里坪煤矿领导的同时,又致信《煤矿文联通讯》及《阳光》,热情推荐十里坪煤矿人出刊百期的《星光》。他在信中不吝赞美之词:“一个煤矿不避简陋编辑文学刊物而且办就是上百期”;“这里一定有文学的富矿在不断开采,这里一定有一个执著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群体,这里一定有淡泊名利辛苦耕耘的园丁,这里一定有‘两手都硬’、能正确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而又十分关心职工和青年精神生活的领导人”;“历史上本来就有‘盛世修志’、‘富而思文’,而十里坪煤矿乃至整个金鼎煤业山下的金鼎矿务局,说富眼前还说不上,说困难特别是经济上的困难,肯定是有的。唯其如此,在困难的时候讲文,播撒文化的种子,尤其难能可贵,尤其富有远见卓识”;“我们《阳光》可否研究一下如何支持他们,从这里出发还能做些什么?”煤矿文联两刊随即撰文介绍《星光》,连同梁东主席的书柬辟专栏发表。
  金鼎矿务局第一个看到中国煤矿文联两刊《星光》专栏消息的是局工会景治才主席,他看到消息后,立刻拿起电话,向十里坪煤矿工会主席牛大宏表示对十里坪煤矿和《星光》的祝贺。局党委朱立华书记得知此事后,也对《星光》给予了嘉奖,肯定了他们在煤矿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一系列的认可与鼓励,让《星光》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它也将继续在矿区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星光》文学杂志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当它走过一百期这个重要的里程碑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品质,毅然做出了改为双月刊的决策。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发行周期的调整,更是对刊物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一次全新探索。
  在提升刊物质量的道路上,《星光》积极地融入到本地区的文化活动之中。在矿文协的大力支持下,它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使者,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作品讨论会。在这些讨论会上,作者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对每一篇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从主题的挖掘到写作手法的探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同时,文学沙龙系列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里成为了文学爱好者们的聚集地,大家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交流阅读感悟,共同沉浸在文学的魅力之中。
  为了迎接局矿庆建国五十周年这一盛大的节日,《星光》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征集作品。每一篇投稿都承载着作者们对祖国和矿区的热爱与祝福,从激昂的诗歌到深情的散文,从生动的小说到真实的报告文学,每一种体裁都展现着独特的风采。此外,《星光》还积极与《玉垒》诗刊合作,为“共和国风采”栏目组稿,将那些展现祖国壮丽山河和伟大成就的优秀诗作推荐给更广泛的读者。不仅如此,在全煤第四届乌金奖的评选中,《星光》也肩负起推荐佳作的重任,精心筛选出那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煤矿特色的作品,为煤炭行业的文学发展贡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星光》还助力作者出版了矿工的第一个诗歌专集,让矿工们的心声通过文字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迎盛世”征文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参与,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如璀璨繁星,照亮了这个特别的文学征程。
  在内容方面,《星光》始终保持着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力。它不仅继续关注本矿的热点纪事,用文字记录下矿区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和矿工们的奋斗身影,还将目光投向了整个金鼎煤业矿区的改革风云。从企业的战略调整到职工的生活变化,从新技术的应用到管理模式的创新,《星光》都一一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和展现。同时,它还积极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如参加金江市可持续发展及二滩库区命名的讨论,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中,一篇反映矿务局职工群众发扬当年创业精神重振金鼎煤业雄风共渡难关的纪实报告《虎秋,我们夺煤保钢》脱颖而出。这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矿工们在艰难时期的拼搏与坚守,他们不顾恶劣的工作环境,日夜奋战在采煤一线,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为了保障国家的钢铁生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来,经《阳光》编辑的精心修改,更名为《重返夺煤保钢的日子》并登载了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与伟大。几乎每期《星光》都有这样贴近时代、贴近矿区生活的力作,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矿区发展的生动记录,也成为了激励广大职工的精神力量。
  时光荏苒,《星光》走过百期,又迎来了创刊十周年这个重要的时刻。而此时,恰逢共和国五十华诞、建矿三十周年,这一系列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还是对于《星光》这本文学刊物来说,无疑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年也是国家机构改革的关键之年,煤炭部变为煤炭局,统配煤矿一律下放到地方,整个煤炭行业处于交接的特殊时期,煤矿经济也因此跌入低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星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它依然坚守着文学的阵地,努力为矿工们提供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
  10月30日下午,一场关于文学刊物发展的重要会议如期举行。会议的前半段由《阳光》和《星光》的两位主编发言。《星光》主编向文是一个典型的实干家,平日里,每一期刊物的诞生都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从稿件的编辑,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字斟句酌的修改,到印刷环节的精心挑选纸张、确定印刷工艺,再到装订时的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本刊物的质量,一多半的工作都是他亲力亲为。然而,当面对出头露面讲话这样的场合时,他却显得有些不自在。他深知,在全国众多的行业大刊物面前,《星光》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存在,但他也明白,这次会议是一个交流的好机会,还是要把最重要的内容呈现出来。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七点提纲式的汇报,简洁明了地阐述了《星光》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
  《阳光》主编秦岭同样是一个朴实且实在的人,但毕竟《阳光》是一本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刊物,秦岭凭借其丰富的编辑经验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对期刊领域的形势了如指掌。无论是横向与其他同类刊物进行对比,还是纵向回顾《阳光》自身的发展历程,《阳光》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发言中,秦岭对各方面给予《阳光》的支持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尤其是那些特邀编务们,他们的默默奉献为《阳光》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说到动情处,秦主编不禁眼含热泪,话语也有些哽咽,他的这份真挚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当谈到2000年的打算和发行前景时,他又展现出了无比的自信,详细地阐述了《阳光》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让大家对这本刊物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会议主持人、文联秘书长庞崇娅女士对秦岭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秦岭是一位才华横溢且在诗坛颇具名气的诗人,自从来到北京投身编辑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许多作者都曾得到过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他为《阳光》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秦岭本来也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之一,在发言结束后,他并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在会场上下左右忙碌着,协调会议的各项事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许传播主席看到这一幕后,感慨地说:“秦岭是我们《阳光》的一条花文忠牛。”在我们煤炭行业,似乎每个单位都有这样一些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人,《星光》的主编向文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会议休息时,大家看到两位主编相谈甚欢。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学理想和追求,虽然来自不同的刊物,但都在为煤炭行业的文学发展努力着。《阳光》的摄影编辑孙一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温馨的画面,迅速将镜头对准了这两个“花文忠牛”,用相机定格下了这个充满意义的瞬间。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大家都衷心祝愿这两位主编所带领的刊物能够蓬勃发展,就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让这两只在文学领域努力奋进的“丑小鸭”(秦主编还笑着说:“我们的《阳光》本来就不丑嘛”)早日变成美丽的天鹅,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