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六十一章 王森浩部长来了01

第六十一章 王森浩部长来了01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8 10:23:54      字数:3018

  1997年8月19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在横断山深处金鼎矿区的十里坪煤矿,被镌刻下了特殊的印记。清晨,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过浓稠如牛奶般的晨雾,斑驳地洒在矿区的每一个角落。破旧的矿工宿舍在微光中若隐若现,屋顶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与晨雾交织在一起。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庞大的身躯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墨绿的颜色在雾气中愈发深沉。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溪水在石头间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往常,矿工们会在此时洗漱完毕,准备开启一天的劳作,但今天,他们的眼中满是兴奋与憧憬。早在两天前,国家煤炭部部长即将来访的消息,便如春风拂过田野,迅速在十里矿区传开。矿工们奔走相告,兴奋地传递着:“煤炭部长今天要来咱们矿看望咱们这些黑哥们啦!”
  这份喜悦,如同久旱逢甘霖,滋润着每一位职工家属的心。几天前,谷泓喜就接到了通知,领导严肃又郑重地告知他,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王森浩要来十里坪煤矿视察,他肩负全程宣传报道的重任。谷泓喜的内心瞬间被激动与自豪填满,同时,沉甸甸的责任感也让他深感压力。作为煤矿宣传工作者,能在岗位上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他深知这是难得的机遇,必须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瞬间,让这段历史在岁月中永不褪色。
  消息一经确认,十里坪煤矿迅速行动起来。一场由办公室、宣传部、行政科、供应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紧急召开。
  会议室内,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墙上的旧挂钟滴答作响,与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起,仔细研讨接待和宣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谷泓喜作为宣传部副部长,全神贯注地参与讨论,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据矿区的老人们回忆,自十里坪煤矿建矿以来,到访的最高级别国家领导人,便是王森浩部长。为确保宣传报道工作尽善尽美,在王部长到来的前两天,矿党委书记亲自来到宣传部办公室。他神色专注,认真部署每一项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书记的重视,让谷泓喜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工作的决心。
  天刚蒙蒙亮,谷泓喜就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饭,他便一路小跑来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梳理思路,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工作细节一一罗列,提前做好周全准备。忙完这些,他起身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办公楼后大树上,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贵客欢呼。谷泓喜听着鸟鸣,原本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许。为了确保宣传报道万无一失,谷泓喜不仅背上了宣传部那台性能卓越的佳能相机,还特意从矿地测科借了一台尼康相机。他心想,多一台相机就多一份保障,绝不能错过任何重要画面。准备就绪后,他快步走下办公楼,来到楼前,静静等待王部长的到来。
  此时正值初秋,刚下过一场小雨,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大山深处的矿山,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宁静而秀丽。环抱矿山的群山郁郁葱葱,树木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卫士,挺拔地站立着,仿佛也在迎接贵客的到来。矿区公路两旁的凤凰树,枝繁叶茂,它们伸展着长长的枝干,仿佛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盛大而温馨的欢迎拱门。矿区街道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往日穿梭的车辆也少了许多,整个矿山被精心装扮,焕然一新。矿工和家属们满怀期待,翘首以盼,整个矿区仿佛时间都静止了,都在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八点十分,由十几辆轿车组成的车队,从远处的矿区公路缓缓驶来。车队行驶平稳,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打破了矿区清晨的宁静。
  不一会儿,车队缓缓驶入矿区办公大楼前,整齐地停靠在办公楼前。第二辆车的车门打开,一位中等身材、身着白色短袖衬衫、戴着眼镜的人走下车来。他面带和蔼的笑容,高兴地与前来迎接的矿党政工领导一一握手。他,就是煤炭行业的最高首脑人物——王森浩部长。
  一同前来的,还有云南省煤炭厅厅长周世军,四川省煤管局党组书记李洪棠、局长钟兆基,煤炭部办公室主任经天亮,金江市副市长邓昌,矿务局局长刘松、局党委书记陈伟。矿办公楼三楼一号会议室内,被装饰得焕然一新。明亮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个角落,娇艳的盆花摆放得错落有致,散发着阵阵芬芳。“热烈欢迎煤炭部,省市局各级领导来我矿检查指导工作”的横幅,醒目地悬挂在会议室正前方,真切地表达出全体职工的激动心情。接待人员们脚步匆匆却有条不紊,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领导们的到来。
  矿党委书记钟鸣在热烈的气氛中,向王部长详细汇报矿里的工作。汇报过程中,钟书记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将矿里的生产情况、职工生活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一一阐述。王部长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微微点头,还多次插话,关切地询问减人提效、划转分流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他语重心长地说:“目前,国家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解困的三大措施,一是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减人提效,三是股份制改造。”
  他反复强调减人提效的重要意义,言辞恳切地说道:“煤炭系统能实现全行业扭亏,靠的是改革,靠的是减人提效,靠的是深入挖潜。咱们矿是有28年历史的老矿,管理经验丰富,但仍要在减人提效和深入挖潜上下足功夫。十里坪煤矿搞的是市场经济,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生产成本必须控制在盈利要求以内。我们要通过减人提效、强化管理和深入挖潜,降低成本,这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实际效果。十里坪煤矿不能满足于现有不亏、温饱的状态,要树立更高目标,向新高度迈进。争取让矿区职工收入早日达到万元,实现小康生活。”王部长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十里坪煤矿未来发展的道路,也给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和职工代表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在十里坪煤矿那略显陈旧却又充满工业气息的会议室里,墙壁上张贴着各类安全生产标语和煤矿发展历程的老照片,灯光昏黄却努力地照亮着每一个角落。矿领导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神色专注而认真地站在投影仪前,进行着工作汇报。投影仪射出的光线在空气中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柱,光柱中偶尔能看到飞舞的尘埃。一张张详实的数据图表被投射在幕布上,煤矿近期的产量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折线图、柱状图的形式清晰呈现,从月初到月末的产量波动一目了然;安全指标的各项参数,如事故发生率、隐患排查数量等,也都被详细罗列;设备运行状况更是细致到每一台大型采煤机、通风机的运转时长、维修次数以及当前的性能评估。此外,还有矿工们的出勤统计,包括全勤人数、请假天数分布等,以及技能培训情况,如培训课程的种类、参与人数、考核通过率等,都被条理分明地一一呈现。
  王部长坐在会议桌前,身旁摆放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茶水,可他却顾不上喝一口。他身体微微前倾,上身几乎要离开椅背,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要将屏幕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行文字都刻进心里。手中的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沙沙的写字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的神情专注而凝重,煤矿的生产运营状况、矿工们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状态,桩桩件件都如同一根根无形的丝线,紧紧揪着他的心。他深知,煤矿的稳定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更关系到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而矿工们的辛勤付出则是这一切的基石。
  汇报刚一结束,王部长便迫不及待地放下手中的笔,不假思索地开口说道:“我必须得去主井口,亲眼看看那些在井下一线没日没夜奋战的矿工兄弟们。他们身处黑暗潮湿的矿井深处,用自己的汗水和力量,为我们的国家挖掘出源源不断的能源,他们才是咱们煤炭行业真正的中流砥柱。”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对矿工们的深切关怀和对煤炭事业的高度重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