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周公故里的孩子们>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五集

作品名称:周公故里的孩子们      作者:李改焕      发布时间:2025-02-27 13:55:20      字数:13964

  (1)场景一、维修促成恋情
  置景:张国杰骑着李春秀的自行车,后面带着李春秀冲出了街市,来到了宽阔的砂石公路上,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在骑到了通往李春秀家乡的小路上时,张国杰遇见了挎着工具包的舅舅高大强,本来高大强没认出是外甥,是张国杰主动下车、卸下墨镜,给舅舅高大强打招呼的。
  张国杰问:“舅,你到哪去?我到前村给别人看个烤辣炉。”
  高大强说:“咦!是国杰,真没认出你,舅这会给个朋友看个石料去。国杰,这是你对象吧,好好!能结婚就抓紧结了。女子,我外甥啥啥都好,你嫁给他,光就享福了。”
  李春秀不好意思的说:“叔,你误会了,你外甥是我请……。”
  高大强抢话说:“行了,舅先走了,国杰,好好处,舅还等着喝喜酒呢。”(看着高大强远去,张国杰瞅了瞅李春秀,见她一脸无奈的样子,让张国杰十分理解。)
  张国杰笑着说:“吃亏了吧,谁叫你要和我一块走。不过,咱人正不怕影子斜。小李,你可别小看我舅,他是石匠,雕刻出来的石狮子,真像活的一样,我家头门上就有一对,你今去我家看见没?”
  李春秀坐上车子说:“我没注意,看这舅外表憨憨的,还有这精敲细镯的手艺,人真不能貌相……。”(张国杰跟着来到李春秀家里,李春秀的娘就热情的招待了起来。)
  春秀娘说:“小伙,你来了,快坐!秀爹去小卖部了,你头回来我家,我家这寒酸的日子也没啥招待你,光给你做了几个荷包蛋。秀!快去端来,让趁热吃了。”
  张国杰说:“小李,不端不端。姨,我刚来都吃过饭了。”
  李春秀端来故意说:“张专家,这是我家招待新客的风俗,你不吃也得吃。”(张国杰只有顺从地吃完荷包蛋,卸下了墨镜。)
  张国杰说:“小李,帮我把墨镜收起来,准备看炉子。”(李春秀接过墨镜,左看看右看看,给自己戴上了。)
  李春秀俏皮地问:“哎!张专家,看我像不像女专家。”
  张国杰笑了摇头说:“不像,你像女特务。”
  张国杰又说:“快去放墨镜,别耽搁时间,咱一块去检查烤辣炉。(不一会儿,草木灰就把张国杰抹成了野战军人的样子)小李,建考辣炉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首先要封闭严实,咱这炉子就没封闭好,你看烟都把缝隙熏黑了。”(这时,李春秀爹提物回来。)
  秀爹看见赞道:“秀,这么快就把专家请来了,咦!快把毛
  巾拿来,让专家擦擦,专家,让你费神了。”
  张国杰说:“叔,你叫我小张就行,修炉不费神,这炉子火不旺,烟太大,都是因为封闭不严,烟筒不够高度,炉膛下的进风洞太小太浅造成的。现在,我们只要增加烟筒的高度,封闭好炉体,炉膛下的进风洞挖够五十公分宽、和炉膛一样长、深一米,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春秀爹认可的说:“哦!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我常帮村子人盘(建)炕、盘(建)灶,想着盖(建)考辣炉和这差不多,没想到还大不一样。秀,去柴房把冬天烤火生炉子的铁皮烟筒拿来,炉膛下面咱就按小张说的,把长、宽挖够,深补够一米,我现在就动手。小张,你去洗洗等着,我挖好了就和泥,你说我来补。”
  张国杰说:“叔,咱一起动手抓紧修补,让尽快的干了,还等着试烧呢。”(张国杰一边说着,一边拿着小撅头去挖进风洞,春秀爹将挖出的进风洞的土运到一旁,也开始和泥。春秀娘见他们都去忙活,自己便下厨去了。李春秀端来了茶水,也拿起铁锨干活来了。大概花了半天的时间,修补活就算干完了。)
  春秀爹说:“秀,去看你娘饭做咋样了,活完了,咱们洗洗歇歇吃饭。(李春秀去厨房了,春秀爹看女儿不在跟前,见张国杰正在洗手洗脸。)小张,多大了,结婚了吧?”
  张国杰说:“我二十六岁,退伍回来也就两年,还没对象。”
  春秀爹说:“你也不小了,不能再耽搁了。”(这时,李春秀端饭来了,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小张,前段乡上派人来教烤辣椒的技术,我接了个土工活正好不在,想着到时我只管烧火,管控温度的事就交给女子了,秀,你没看你能不能拿下管控温度的技术?”
  李春秀爽快的说:“能呀!爹,如果你不放心我的话,到时我把张专家再请来,不就行了吗。”
  春秀娘说:“瓜女子,咱还能回回叫小张来帮忙,太麻烦了。”
  张国杰说;“姨,不麻烦,我知道小李哥去当兵,我来帮军人家属烤辣椒也是应该的。哎!叔把烤盘和煤炭都买了没有?”
  春秀爹说:“买了买了,在空房子存着呢。一个烤盘四元钱,我买了一百个,够不够?”
  张国杰说:“够了够了,不够我家的也能拿来借用。小烤床每层就能摆十个烤盘,可根据水辣椒多少加层,一个烤盘能考出三斤左右的干辣椒,这一炉预计烤出多少干辣椒就能算出来。”
  春秀娘说:“是不是烤辣椒时,炉子一直得烧,烧过了咋办?”
  李春秀说:“不会的,我们有温度计,烧烧得停停,借停,正好给辣椒放水,温度得保持在六十度以下就行了。如果已定烧超了点,就赶紧打开天窗,扒开风洞,温度很快就能降下来。”
  春秀爹怀疑的说:“小张,秀说的对不对,我都没听明白。”
  张国杰说:“小李说对着,叔,你没听明白不要紧,到时有我帮忙怕啥……。”(张国杰在李春秀家吃完饭,李春秀推车送行,坐在张国杰身后的李春秀思绪飘向了远方,进入了梦境,仿佛正在幸福的和张国杰手牵手走在婚姻的殿堂上。)
  张国杰担心的问:“小李,怎么了?一路上咋不见你说话了。(梦里梦外的李春秀,不仅没有回答张国杰的问话,而且当下就把脸贴在了张国杰的后背,双臂抱住了张国杰的腰,顿时把张国杰吓了一大跳,他用脚垫停了自行车。)小李、小李,是不是睡着了,你你你这样抱着我,不怕人误会你吗?”
  李春秀梦醒地说:“误会就误会,我愿意让人误会。”
  张国杰突然明白的说:“对!误会就误会,你说的太对了,如果误会成真,那该有多好。”
  李春秀又故意说:“想的美。你不是说我一路上不说话吗,其实我在思量,咋把你为我家修炉子这人情还上,最好你也有啥忙要我帮,那咱俩就扯平了,谁也就不欠谁的了。”
  张国杰说:“哎呀!你咋这多心眼,我实话告诉你,无论我给谁帮忙,从都是不求回报的。”
  李春秀说:“你不求回报,那是你的事,我这人跟别人不一样,欠人情就得还。哎!你能不能好好好好想想,看你有没有求我为你办点啥的事,好让我心里平衡一下。”
  张国杰挠了挠头说:“你实在想让我求你,我真有一件事,那你得说话算数,绝对不能反悔。”
  李春秀说:“我一定说话算数,快说快说,你要我办啥事?”
  张国杰渴望的说:“你不是答应给我介绍对象,这是一,另外,我看二老也很喜欢我,我想给二老当‘半个儿’,以后我去你家帮忙就理所应当了。如果二老实在不愿意,你就当我没说。”
  李春秀明白却装萌的说:“就这事,我爹娘巴不得让你当他的儿子,行!那我回去问问,你等我消息。”(张国杰看着李春秀调头骑车远去,又怕她没听明白,又喊住了李春秀。)
  张国杰不好意思的喊道:“小李、秀!人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你帮我征求一下二老意见,我感激不尽,你听明白了没有?”(李春秀听罢骑车就跑,跑着跑着却又停下回头一望,红着脸用一手指、指了指张国杰,然后,飞一般的踏车而去。)
  (2)场景二、查访“专家”虚实
  置景:李春秀送张国杰回来,把自行车放在了门道,走进院子就听见父母在房里议论张国杰,便悄悄的跟听父母聊天。李春秀轻脚轻手的藏在外窗下,父母的对话听得更清晰了。
  春秀爹说:“这小张,人长得精神,干活也利索,看上去就像当年的我,吃不饱,做不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哎!他娘,我感觉这小张不知在哪见过,咋面熟的很。”
  春秀娘说:“我眼笨,想不起来。”
  春秀爹接着说:“他娘,我今随口还问了问,小张说他今年二十六岁了,还没有对象,咱秀二十三岁,两娃年龄正合适,你看让小张给咱秀当女婿咋样?”
  春秀娘说:“你是半夜吃臊子面想的汪(想得美),人家是专家,就看人家能不能看上咱秀?”
  春秀爹说:“专家他也是人,也要生儿育女,吃饭养家。”
  春秀娘说:“你还别说,小张和秀还真的很般配。我今在厨房做饭从窗户看见,感觉他们俩人像是老相识,秀还把小张的墨镜戴上,问她像不像专家?小张说像女特务,两人嘻嘻哈哈一点儿都不陌生。早上干活,我看秀不停地招呼小张喝水,还拿毛巾让擦汗。中午吃饭,秀又给小张夹菜,怕吃不饱,我看有戏。”(李春秀听到悄悄又溜出去,故意踏重脚步证明自己回来了。)
  李春秀喊道:“爹、娘,人送到了,渴死我了,让我喝些水。”
  春秀娘搭话说:“秀,这有凉开水,来来,你爹有话给你说。”
  春秀爹见女儿进房说:“秀,你也老大不小了,我和你娘看小张人不错,人家还是个专家,给你当个女婿绰绰有余。”
  李春秀故意说:“人家第一次来给咱家帮忙,你就想和人家攀亲,太搞笑了吧。”
  春秀娘又说:“啥搞笑不搞笑,男婚女嫁是很正常的事,秀,不如你先试探试探他。”
  李春秀又故意说:“咋个试探法?我已定答应给人家介绍对象了。哦!对了,我刚回来的时候小张给我说,他要给你二老当什么‘半个儿’,让我问问你们愿不愿意?我一听是好事,就替你们答应了。”(两个老人听罢都笑了)
  春秀娘高兴地说:“瓜女子,一个女婿半个儿,这是人老几辈说的话,小张都说明白,你咋还不明白,他爹,咱趁热打铁么。
  春秀爹说:“对!明天我就去街上打听打听去,如果啥啥都好,咱就找媒人提亲。”
  李春秀阻挡的说:“爹,你咋说风就是雨,你明去打听,如果遇到心眼坏的人给你胡说八道咋办?”
  春秀爹说:“你爹我又不是两岁的娃,脑子够用,大不了,爹多问几个人,都是为你好么。(第二天午后,春秀爹骑着自行车,终于打听回来了,一进门就喊女子)秀、秀、小张有问题,他不是专家,最多算个种庄稼能手,咱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春秀娘接话说:“秀不在,她也去街上打听去了,小张咋了?”
  春秀爹说:“小张家就住在街上没错,姊妹五个,兄弟三个,女子两个。听说老大是大学老师,一家在省城。老二是乡干部,农业干事。大女子嫁出门了,碎女子和咱小儿一样在读书。小张是家里的三儿,当了几年兵,回来当队长干的不错,后因修电视机买车票,惹祸上身,去年年初在咱村开的那场公判会,台上被逮的就是他,怪不得我觉得眼熟。”
  春秀娘惊讶道:“啊!那个被绳子五花大绑的,原来真是小张。人都知道,小伙子是为了队上的事情,才把自己搭进去了,这小张太可怜了,也太冤枉了。”
  春秀爹说:“冤枉归冤枉,这名声先不好听么。她娘,秀,坚决不能许给小张,不然,咱村人把咱就笑臭了。”
  春秀娘说:“谁爱笑话让笑话去。人常说,有儿莫笑做贼的,有女莫笑嫖娼的。他爹,那场公判会也提到了公交车把咱家狗砸死的事情,你刁难司机,推迟了司机交班时间,也在公判会上受到了批评。尽管小张受那大委屈,幸好有两个他哥帮他重新找证据,尤其那个当大学老师的大哥,为他开庭辩护救了他。拿这事来看,小张的家庭团结,孩子们都争气,他父母也错不了。”
  春秀爹说:“再错不了,小张有坐牢的底子,我难以接受。”
  春秀娘说:“有啥难接受的,你年轻当瓦工挣了些钱,我生秀坐月子,你赌博被公安抓了,咱爹让公安治治你,没给你交罚款,秀出月那天你都没在家,你见那个人笑话你来。”
  春秀爹说:“那你意思,让我理解小张,把婚事成了。”
  春秀娘说:“我看不成都不由你了,秀为啥今也打听去了,估计是通风报信去了。我觉得,秀和小张两个人的婚事是天意,你想想看,如果秀和小张早早定了婚,那公判会上点名批评的就是你这岳父,被逮的就是咱家的女婿,你说是不是?”
  春秀爹笑了说:“你说的也是,真有几份天意。其实,我打听时,有几个老者还表扬小张来,说他人正直、聪明、能干,领导村民科学种田,谁人不夸,尤其在对待群架那件事上,他是替打伤售票员的人顶罪的,是条真汉子。(老两口说着说着,李春秀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高高兴兴的回家来了。春秀爹明知女儿也去打听张国杰去了,却装着不知道)秀,你干啥去来?”
  李春秀说:“爹,没干啥,我看你打听去了,我也想打听打听就随后去了,结果我找了个人还没问几句,就叫张国杰把我逮了个正着,他说他要买一辆自行车,我们就一块去买了。然后,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带着我去了周公庙,逛了大县城,吃了饭我们就回来了,这是他给我买的自行车。”
  春秀娘问:“你们去周公庙许愿了没?”
  李春秀说:“许了,许的愿可多了,我许咱家越来越好,他许愿不出声,看起来很严肃。后来,我俩就形影不离,见佛就拜,最后我们来到姜媛娘娘佛像前,他牵着我的手发誓说,佛祖,请相信我,这辈子,一定会让身边这位姑娘幸福的。当时我就被感动了,我看他发誓认真又虔诚的样子,想开句‘我不需要’的玩笑逗逗他,却见在佛面前,我就没敢乱说……。”
  (3)场景三、张家父子聚会
  置景:午后,张国良骑着自行车从乡下往回赶,一路上他不仅欣赏到了红绿相间,辣椒成熟的壮观景色,又目睹了远在地里提着笼子,采摘辣椒的欢乐妇女,顿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他继续骑车,路过一个临建的辣椒收购站时,忽然听到一种沧桑的声音,在唱自己父亲爱唱的那段秦腔:“出寒窑拾了半文钱,它笑我,我笑钱,它和我笑的不一般,钱笑我没有男子汉,我笑铜钱它差半片,有一日平安回家转,我看你铜钱怎么圆……。”不由得下车回看。
  张国良心语:“哦!原来是拉着架子车,刚卖完干辣椒的大叔在唱,看得出老人家肯定是钱进腰包了,高兴了才吼秦腔。”(张国良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想起自己一直忙于工作,不知有多久都没和父亲说说话了,于是,他骑上了自行车,向家的方向奔去,待到他买了些酒肉回到家里时,已是晚上时分。),
  张国良推车进了家门就喊:“国杰、国杰,好久都没和爹喝几口酒了,拿筷子、拿酒杯,正好小换住校上学不来闹腾,咱今晚就和爹好好喝喝。”
  杨红艳出房搭话:“小点声,娃瞌睡了,国杰给人帮忙烤辣椒还没回来。胡大妈给国杰说了个媳妇,娘去问见面日子了,饭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了。你买酒肉了,我给你们再添两个菜。”
  张国良说:“好好!国杰好想都有对象了,前段日子,队上于叔才给我说,有人打听国杰,好像是国杰对象的父亲。”
  杨红艳说:“我咋都不知道,等一会国杰回来了,咱问问就明白了。”(这时,张国杰推着新自行车,一副茶余饭足的样子和母亲向家里走来,付玉兰还正在念叨相亲的事情。)
  只听付玉兰说:“国杰,你胡大妈给你说了个对象,后天让见面,这娃是他娘家堂侄女,说娃啥啥都好,就是个子有点低,我觉得个子低点就低点,只要人灵醒(聪明)就行。”
  张国杰说:“娘,你不操心了,我有对象,就上次来家找我的那个,我这是刚从她家吃完饭回来。”
  付玉兰埋怨地说:“那你咋不早说,上次人家女子来咱家,咱也没留人家女娃吃顿饭。”
  张国杰继续说:“那时候,我们还没谈对象,也没给她父母说,不确定的事,我不能张扬么。”(张国杰说着就将自行车放在了院子,杨红艳他们也备好了喝酒的菜,正给父亲房间端。)
  付玉兰到家高兴地说:“红艳,国杰说他有对象了,就是来咱家找国杰的那个女娃,你说好不好?”
  杨红艳赞同地说:“娘,如果真是上次来的那个女子,那就太好了。国杰,赶紧洗洗去,你哥等你和爹喝酒,也算你有对象咱们提前庆祝一下。”不一会儿,一家人就举杯喝酒,吃了起来。
  付张承让着急的先问:“国杰,快说说你对象,你这婚事可是咱家最大的事。”
  张国杰说:“爹,我一直为啥没给家里说,就怕不稳当,现在稳当了。这女子二十三岁,名叫李春秀,我们是在学习会上认识的。她家里有父母,一哥一弟,她哥正当兵,她弟和小换一样还在上学,去年公交车砸死的狗就是她家的,她家当然就住在去年开公判会的村子里。”
  付玉兰惊讶道:“啊!那人家认出你没有?知不知到那件事,嫌不嫌弃你……。”
  张承让嫌烦的说:“他娘,会不会问话,竟给人伤口上撒盐。”
  张国良解说道:“肯定知道,于叔说女子他爹到咱街上打听了好几个人,其中就有于叔。”
  张国杰坦诚的说:“爹、娘,纸是包不住火的。在学习班上,春秀一眼就把我给认出来了,当时她还说,他村里人当时也为我抱打不平来。后来,春秀听他娘说,他爹打听到我这事,怕村人笑话,心里就是不愿意,被她娘给怼回去了。我一听这话好奇,就问她娘是怎么说通她爹的,春秀说她娘揭了她爸年轻时的老底了。春秀爹以前当瓦工赚了,耍钱赌博被抓,他爷不给交罚款,她爹被派出所劳教了好几天,春写出月那天,他爹都没放回来。不过,说起我们的婚事,她爹自始至终都没在我面前说过那场公判会的事,更没说过他不同意我和春秀婚姻的事。”
  杨红艳说:“这就很好,她爹开始有些不愿意很正常。假如让咱小换遇上这事,咱们也和她爹是一个心态,咱不管她爹在背后说啥,只要没在国杰面前说,我觉得她爹是个明事理的人。”
  付玉兰也说:“人常说,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我也觉得,国杰对象的爹人好。”
  张承让高兴地说:“你们说到点子上了,我赞成你们的看法,等给国杰订婚时,我早早去路上迎接亲家去。”
  张国良端酒说:“来来,咱为迎接国杰订婚干了。娘,你和红艳喝不了,你们就抿一口。”(大家喝了第二杯酒)。
  付玉兰说:“这婚一定,咱就得收拾房子,准备结婚的事,咱再难受,也要把国杰这婚事比他两个哥办得热闹些,娘要让我儿风风光光的结个婚。”
  杨红艳先表态说:“娘,我赞成,咱不能让人小瞧咱国杰,人活着,不就为了争口气吗?”
  张国杰说:“娘、嫂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前年我出那事,把家里搅的不得安宁。如今为我结婚,家里人又要为我铺张浪费,我不想活在大起大落的生活里。我已和春秀家里人说好了,我们要旅游结婚,我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爹、娘、哥、嫂子,我先干了(又喝一杯酒),算我求你们了。”
  张承让说:“爹理解你,我儿有骨气。咱这人老几辈,没见过说旅游结婚的,这显得我们做老人的不重视你们的婚事?女方她爹娘为啥同意你们旅游结婚,我猜也是嫌那些爱说是非的人,给喜事添堵,也对。国杰,谁爱说啥说啥,爹不怕,爹还是希望你们办完结婚酒席再去旅游。”
  张国杰说:“爹,春秀家都同意了,咱家不同意就不对么。”
  张国良说:“爹,我支持国杰旅游结婚,省城旅游结婚的多得很,人家女方父母都这么通达,我们应该支持才对。国杰,你走的时候给哥说声,我给你们再筹备些资金。”
  付玉兰说:“先订婚,再说旅游结婚,咱今年辣椒又卖了个好价钱,国杰旅游的钱不用愁。国良,说实在的,娘做梦都没想到,五亩地的麦子钱,都比不上一亩地的辣椒钱。”
  张国良说:“是呀,一亩地麦子也就卖七八百元,一亩地的辣椒要卖到四五千元,现在大家都有钱了,拆旧房盖新房,买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这都是辣椒给咱们带来的效益。”
  付玉兰又说:“国良、国杰,你们今年要是把种苹果的二亩地也种成辣椒,那咱家收入就更多了。”
  张国良解说:“咱不能光看当下,目光得看远点,现在,咱乡上建苹果园的人也不少了,这些人都是有头脑的人。如今改革,形势在不断地变化,目前,咱这辣椒越种越多,以后商家肯定会降价收购,吃亏的还不是咱们种辣椒的人。另外,如果在辣椒成熟期遇到连阴雨,辣椒红不了,考出来的辣椒质量差,买不出去咋办?还有,如果以后别的地区也种了辣椒,那人家商家就会去近处收,不来咱这了。那咱们这突然不种辣椒,有回归原样,还不把大伙急死呀,所以,咱种苹果,也是为了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让经济不畏缩……。”
  (4)场景四、结婚旅游学习
  置景:张国杰借农闲准备去旅游结婚时,李春秀母亲在高处晾晒被褥,从凳子上摔下,伤了盆骨,从医院出院回来在家养伤,他们不得不推迟旅游结婚。
  春秀娘躺在炕上说:“秀,都怪娘晒被子,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了,这住了一阵子医院咋就不见好,害得你们都不能去旅游结婚了,我给你爹说好让他伺候我,你们走你们的,你咋就不听?”
  李春秀给母亲洗脸擦手地说:“娘,不是我不听,是国杰不听,他说要等你伤彻底好了,我们再去也不迟。”
  春秀娘说:“等我好了,估计就到来年开春了,那时让你们去吧,辣椒二月二就得育苗,三月三又得准备插秧灌溉,忙罢以后,辣椒花开又得防虫施肥,最后采摘、烘烤、买辣椒,也不敢马虎。如果你们不在,这烘烤我们也弄不了。”
  李春秀说:“娘、没事,我和国杰都说好了,我们准备收完下一年的辣椒再去旅游结婚。”
  春秀娘说:“只能这样了……。”(转眼冬去春来,到了辣椒收获的季节,张国良管辖的乡镇辣椒,又迎来了大丰收,辣椒致富的消息又荣登在陕西新闻中。老队长从地里摘了半笼子绿辣椒往回走,遇见了扛着农具、去地里干活的张承让。)
  张承让问:“老队长,你摘这多绿辣椒,吃得了吗?”
  老队长说:“吃得了,我家全凭绿辣椒下饭,光辣子夹锅盔馍、辣子就玉米粥,这两样顿顿都离不了。”
  张承让说:“你说的对,陕西八大怪,辣椒是一道菜,这话真真的。老队长,我看隔壁乡也种了成片的辣椒,也有随着咱们烘辣椒、卖辣椒的。”
  老队长说:“我早都知道这事,陕西新闻经常报道咱辣椒致富的消息,瓜子听了都会长心眼,为赚钱得种辣椒。你没看吗?商家现在收购的样样越来越多了,有收鲜辣椒的、干辣椒的、还有收购辣子面和辣子酱的。”
  张承让说:“是呀!这表面上看起来收购的样样多了,但实际上给商家提供了降价的机会,现在干辣椒都降价到五元或六元一斤了,鲜辣椒也降到一元一斤。咱乡上人都种的多,还不得不卖……。”(忽然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是来收购水辣椒的小贩。)
  司机下车喊:“谁要卖水辣椒,赶紧往来拿,一元一斤,收购一车,今我们就不来了,只能等下回再来收了。”(顿时,陆陆续续就有地里摘辣椒的人,提着笼子来到车跟前卖水辣椒。)
  有位饱经风霜的村民给临界老者说:“辣椒把人都种烦了,开始种,价钱好,人出再大的力都高兴,现在价钱掉的太厉害了,我都没心情再种辣椒了,摘呀、烘呀、烤呀,太劳神了。”
  老者听罢说:“凑活着混吧,只要有商家来收就好,你看这一笼一笼出地的水辣椒,眨眼就换成了人民币装进兜里,多好,说明我们的辛苦也算没有白费。”
  村民说:“你这话说的也对,咱把辣椒种了,嫌价钱低不卖,又能卖给谁呢?”
  老者接着说:“辣椒种早的人,都把钱挣了,谁叫咱是后来者,人家吃肉,咱能喝上汤就不错了。”
  村民说:“你说的是这么个理,啥事都得图个早……。”(一年一季的辣椒从种到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张国杰这才张罗着和李春秀外出旅游结婚的事情。不久,他们两人身穿运动装,头戴太阳帽,肩背挎包,戴着墨镜,坐上了火车就出发了。)
  张国杰在座位上说:“秀,我们这次出行,不光是为了度蜜月旅游,还要为今后的事情打算打算。你看今年的辣椒出售情况就不咋样好,收价低,质量还卡的严,我估计往后辣椒的价钱都不得上去了,咱要赶紧转产,把心思放在种苹果上。?”
  李春秀说:“对,你让我给我家栽的苹果树长的还不错,如果咱们能在种苹果多的地方参观参观,肯定对咱有帮助。”
  张国杰说:“行!我打听过了,咱陕西咸阳淳化县是有名的苹果之乡,咱旅游回来时,去哪里参观参观……。”(旅游快结束的一天,张国杰新婚夫妇来到陕西咸阳淳化县,成片成片的苹果地里参观,见有位长者在里面干活就上前咨询去了。)
  李春秀问:“大叔,这一大片都是你家的果园吗?”
  种苹果大叔说:“是!我儿就喜欢种苹果,还承包了别家的苹果园,你们是外地来的?”
  张国杰说:“是!我们是从乡下来的,叔,苹果生长好不好管理?我家也种了二亩地苹果,还没挂果。”
  种苹果大叔说:“种苹果不要着急,多看些书,慢慢改善就好了。每年我儿在苹果生长期,有时候都把书拿到苹果地里对照检查,你看他又黑又笨,管理苹果可细心了,我家结的苹果是我村上最大最好的。”
  张国杰接着问:“大叔,这么大的苹果园,成熟了你得雇人摘吧,产的苹果能卖完吗?”
  种苹果大叔说:“对,得雇人摘,好苹果能卖完,也有卖不完的时候,剩下的到最后就便宜卖了。我给你们说,种苹果得精心,销售也很重要,又想种出好苹果,又想买个好价钱,这太累人了。我儿见我上了年纪,准备把承包的苹果园退回去,他打算以后光跑销售。我这有家人种了一亩地苹果,一到收苹果的季节就在半路截商家,结果人家比种苹果的人赚的钱还多。”
  李春秀听罢说:“大叔,半路截商家,他们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这不成二道贩子了吗?。”
  种苹果大叔说:“有啥道德不道德的,这叫中介,上面都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着老鼠就是好猫。”
  张国杰笑了说:“大叔,您说话还跟上形势了……。”(张国杰听了苹果大叔的一番话,心里也萌发了想当销售主角的念头。告别了种苹果老人,两个小年轻一路参观一路思考,高高兴兴的才回到了家乡。)
  (5)场景五、转产求助发展
  置景:随着辣椒生产形势的不断繁荣,乡村的村民中也出现了两名销售大王,一个名字叫孙勇勇,一个名字叫孙建东,他们不仅是堂兄弟,外贸有直销的路子,还在当地创办了辣椒分检、辣椒深加工系列,“集散点”就是他们最简谱的代名词。这天,张国良前来拜访“集散点”的两个老板,远远就看见一辆长货车装着扎捆的干辣椒驶进辣椒“集散点。”
  张国良来到门卫问:“伯,听说您是孙勇勇的父亲,勇勇和建东他们在不在?我找他们有点事。”
  勇勇爹意外地说:“张干事,是你呀,快进来坐,勇勇去厂里面安排分检,安排完就过来了,建东开大车送货去了,过几天就回来了。张干事,这几年多亏你在咱乡推广种辣椒,要不然,我娃们有天大的本事,没有东西给外贸工作的亲戚推荐也是白搭。你不光是我娃们的恩人,也是咱乡百姓求财的恩人。”
  张国良虔诚地说:“伯,不敢这样奉承我,我作为咱乡农业干事,引领家乡人致富都是应该的。勇勇和建东之前给我说过,他们不想和当地商人抢生意,要做辣椒的深加工,我还有些不信,现在他们把深加工做的风风火火,竟然还承包了新疆的土地种辣椒,又把新疆当地的辣椒收回来从咱这出口,太牛了。”
  勇勇爹说:“在别提了,勇勇姑在新疆工作,为承包新疆地帮了不少忙,能把新疆的辣椒运回来,放咱这分检加工,是因为在新疆招不到能帮咱分检和深加工的工人,才运回来了。”
  张国良说:“不管咋样折腾,他们还是有本事,我必须向他两学习,我今来找他俩想听听他们对今后发展的看法。伯,你看咱种辣椒也几年了,土壤得倒茬了。如果真要倒茬,大家不种辣椒了,没钱收入大家肯定很失落。”
  勇勇爹说:“那当然了。”
  张国良接着说:“当时乡上推广种辣椒的时候,也推广了种苹果,大多数人因等不了苹果三年成长期放弃了,少部分人种了却害怕没商家来收,怕苹果卖不出去在担心,还有一部分观望着,说种苹果能和种辣椒一样有商家填单收购,他就敢种了等等,村民们的这些想法都在情理之中。”
  勇勇爹理解地说:“对对。”
  张国良继续说:“咱想转产,都是为给村民再创收入着想。”
  勇勇爹感动地说:“张干事,你不愧是乡上的干部,处处都为咱老百姓着想,我替大家先谢谢你。”
  孙勇勇安排完分检回来问:“爹,谁来了,你要谢谢谁?”孙勇勇来到房子,见是张国良说:张干事,你今咋有空过来了。”
  张国良说:“我是专门来向你学习的,你看你,辣椒没种多少,却把销售做的这么好,让我太崇拜了。”
  孙勇勇说:“这算个啥嘛?关键是你领着千军万马种辣椒,我也是听商家说要把咱的辣椒出口到东南亚了,突然让我想起了在外贸工作的亲戚,所以,才有了直销的路子,这不是我的本事,是外贸的亲戚帮我打通了消路,我是运气好,遇到了贵人亲戚了。”
  张国良又问:“那你怎么一下子就敢承包新疆的土地,去种植辣椒,就不担心有啥闪失吗?”
  孙勇勇说:“这事还得从过年说起,我婆(奶)在世的时候,年年给随军的我姑捎咱这的辣椒和辣椒面,我爹从来都不操这个心,也不管拿多拿少。爹,有这事吧?”
  勇勇爹点头地说:“有有!我妈去世后,我妹子有次回来走时,问我要辣椒和辣椒面,我随口就说,你咋不早写信说,家里都卖完了,只给我们留了一点点种子和吃的。”
  孙勇勇接着说:“我记得,当时我姑一听就生气了,说没老人了,女子就没娘家了。爹,你一看我姑生气了,赶紧把家里仅有的辣椒都给我姑装上,我姑却硬不要,最后只拿了家里晾干的两串挂晒当种子的辣椒就回新疆了。”
  勇勇爹接着说:“第二年新辣椒下来了,我就赶紧给我妹子邮寄了些辣椒和辣椒面,想着邮寄要花钱,让我妹子过年回来自己再捎些,我妹子回信却说以后都不用捎了,我以为我妹子还在生我的气,其实不是,她用带去的辣椒里的籽,在新疆开荒种了辣椒,而且收获了不少。”
  张国良说:“怪不得,勇勇你敢在新疆承包土地种辣椒,原来是你姑提前给你做了功课,还是你幸运,有个随军的姑住在新疆真好。勇勇,今来还有件事,我刚和伯说了说,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看咱这辣椒也种几年了,土质得改善了,会计划的人早早都建了苹果园,虽苹果园不多,但也没有商家来收,我就熬煎苹果销售问题,所以来拜访你,在出售辣椒的同时,你给咱联系一下苹果的销路。”
  孙勇勇爽快就答道:“行!我下次去好好问问。张干事,咱农民致富有你操心,人不富都不行了……。”
  张国良说:“不要夸我了,大家农忙种粮种辣椒,农闲在你这上班分检辣椒,参与深加工,赚人工费多好,所以说,该夸的人是你,你是咱乡最棒的……。”
  (6)场景六、抗灾抢收促销
  置景: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不知是准备转产惊动了辣椒仙子,还是惹怒了土地公公,这年秋收的季节,罕见阴雨连绵,结出的辣椒还是绿油油的样子,见此情况,上级动员大家积极出售鲜辣椒,却无商贩来收,急得张国良晨起就在廊檐下来回徒步。
  张国良披着外套看着天说:“老天爷,你能不能行行好,不要下雨了,让辣椒长红了,老百姓把辣椒收了,好不好?”
  付玉兰在房隔窗搭话:“老天把雨下的太多了,咱做饭都没干柴烧火了。咱说下一年要倒茬不种辣椒了,老天就给咱来脾气,今年都不让收辣椒了,现在满地的绿辣椒,有烤辣炉也用不上了。”
  张国杰从房出来看雨说:“哥,听天气预报,这雨要下到月底去,咱得想办法赶紧把水辣椒收了买了,才能减少损失。”
  张国良说:“乡上昨天就辣椒问题,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为了促销全乡的水辣椒,对干部实行了分片包干,咋样把水辣椒卖出去,哥也想了一夜,打算一会就去经营调料的店里问问。
  付玉兰隔窗又说:“你是要卖水辣椒,跑调料店里去干啥?”
  张国良说:“我想通过调料店找到批发商,通过批发商找到生产的厂家,通过生产的厂家,再找到他们平时供货的大买家,像企业、厂矿、学校、机关、工队等等,尤其要找到腌制品工厂。
  张国杰听罢赞同的说:“对对,这是条路子,我看主要的还是要指望腌菜的加工厂销量了。”
  杨红艳着急从房里出来说:“找腌菜的加工厂,国杰,你二哥有个同学就是开腌菜加工厂的。”
  张国良意外地说:“我有开腌菜加工厂的同学吗?”
  杨红艳说:“就是有,那还是文革的时候,你和你同学经常挨批斗,他家好像是孟家村的,你常叫他小孟,你俩还偷着在我家吃过饭呢。”
  张国良回忆说:“对对,我想起来了,当时小孟和我都已挨了十场批斗会了,小孟说他受不了,要给自己想个躲避的办法,便逃到火车站帮人卸货,被当地开酱菜厂老板雇佣,后来在老板的偷偷探访下,小孟就当了老板的上门女婿,帮厂搞经营。”
  杨红艳说:“小孟结婚后,打听你又挨了十场批斗会,他专门来我家劝你,让你跟他去躲躲,你这犟人就是不听,小孟回去半年后,你就在批斗现场突发了阑尾炎,才停止了批斗的事。”
  张国杰说:“哥,能躲你为啥不躲?”
  张国良说:“唉!还不是哥当时火气旺,总以为自己没杀人、没放火,人正不怕影子斜,一下子转不过弯造成的。好了,不说过去的事了,让我赶紧找小孟去。”(张国良提着一袋鲜辣椒,冒雨来到老同学的酱菜厂。)
  厂门卫问:“哎!小伙,你找谁?看你手里提着水辣椒,是不是想给厂子送?”
  张国良微笑着说:“叔,是这意思,今年雨多,水辣椒再不收回来,估计都就烂在地里了。”
  厂门卫说:“是呀,种一料子辣椒不容易,是得想个法子把水辣椒安顿了。我给你说实话,这厂要做辣子酱和腌辣子的辣椒都收多了,恐怕你问也是白问。你先坐吧,我给你叫厂长去。(门卫向厂里走了一点点,看见厂长向外走来)厂长,有人找你。”
  张国良听到先确认才喊:“老同学,好久不见!(小孟厂长还没有认清是谁,就被张国良热情的双手给温暖了)小孟,我是良子,当年,你是咱班一组组长,我是二组组长,后来咱两毕业后都当村干部了,还挨了批斗,你还记得不?”
  孟厂长激动地说:“记得记得,对!你是良子,我看你没啥变啥,听说你在乡上当‘农业干事’,领导村民风风火火种辣椒,风声都传到我这来了,名气大得很,今天啥风把你这贵人吹来了。”
  张国杰说:“小孟,你就别挖苦我了,你当厂长干实体多好。我这‘农业干事’不好当,最近连阴雨不断,村民种的辣椒红不了,水辣椒没地方卖,所以来求助你来了。”
  孟厂长说:“良子,你来的迟了,我要腌的水辣椒都收多了,我就这么个小厂,最多给你解决五吨水辣椒,实在不好意思。”
  张国良说:“说啥不好意思呢?你能帮我解决五吨,我已感激不尽了。其实,我来你这还有一个想法,我说了你先不要着急回绝我。你看这雨下的不停,如果连绿辣椒都收不回来,这一料子辣椒就白种了。我想着大多数村民还指望卖辣椒过日子,我就必须帮着跑销路,我想借你的人脉,托宽销售渠道,让村民把损失降到最小。我知道这样做会影响你的生意,我以后会想办法把这次带给你的损失给你补回来,你看咋样?”
  孟厂长感动的说:“良子,我以为你是为你家种的辣椒销售来的,你是为大家,凭这点,我得向你学习。什么损失不损失的,你能为乡民跑路求我,我不帮乡亲这忙,我还算是人吗?良子,走!上车,咱俩先去附近的企业看看,明天我送货时,再到大的商铺和工厂看看,多少他们都得给我这个面子……。”(在张国良的努力下,孟厂长摇身变成了商贩,开着他的送货车来到了张国良轮流指定的村庄收购水辣椒。张国杰得知兄长请来了老同学,帮忙销售,也积极的投入到收购的行列中。一个雨天中午,梦厂长和张国杰开着收满水辣椒的车,停靠在张承让家不远的石子公路上,两人下车到家里刚吃饭,张国良就回来了。)
  杨红艳看见说:“良子,正好回来吃饭,我给你端饭去。”
  张国良说:“好!小孟辛苦你了,老同学给你添麻烦了。”
  梦厂长说:“哎哎!说啥客气话,这里是我的根,我不是为了帮你,我是为了帮乡上的村民。良子,你今有空咋回来了。”
  张国良说:“在别提了,本来下雨收辣椒就难唱,乡下还发生了几起偷盗辣椒的事件。贼不仅偷了辣椒,还把辣椒地给糟蹋了。东片有两家人,平时有点矛盾,辣椒丢了就相互猜忌,两家媳妇见面就掐,因指桑骂槐两家干仗挂彩都上了医院。更严重的是,有人在夜里冒雨用镰刀砍了成片的辣椒树,我是为这事回来参加乡上召开的紧急会的。”
  张国杰说:“怪不得,我和小孟哥下乡收辣椒时,有人骂骂咧咧的说,谁摘了他家的辣椒,把卖的辣椒钱拿去吃药去。”
  梦厂长说:“良子,辣椒你们都种多年了,之前有这事吗?”
  张国良说:“几乎没有,那时候价钱好还没人偷,主要是天不咋下雨,晚上有老人转悠看守,一般人都忙着晚上烤辣椒呢。”
  张国杰接着说:“之前卖水辣椒,收购车就在地头,现摘现卖。现在下雨,车到不了地头,人都是借着雨小摘回家,最后才从里家拿出来再卖,这就给想投的人提供了机会。不过,到现在为止,咱队上还没有发生过偷辣椒的事件。”
  张国良说:“乡上已联系了地方派出所,将利用广播开展宣传教育,并要求片警到田间地头,下乡说法。”
  张国杰说:“这个办法好,咱队上距派出所最近,我先请片警到咱队上讲讲,有责改则,无则加勉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