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作品名称:周公故里的孩子们 作者:李改焕 发布时间:2025-02-27 11:55:28 字数:13304
(1)场景一、张家三子刑满
置景:张国杰刑满释放,家属已前往迎接。张承让高兴地坐在院子的凳子上抽着旱烟,不由得又把三儿子出事、二儿被怪罪、大儿打官司的前前后后回忆了一遍。
张承让欣慰地说:“玉兰,二儿俩口接国杰去了,等会他们回来了,咱啥啥都不要说了,更不要怪罪国杰,只要有人,啥都会有的。”
付玉兰说:“他爹,不怪娃,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说实话,我一想起国杰被公安捆绑的样子就想掉眼泪,不知娃受了多少委屈、多少疼。现在盼到娃回来了,只要咱娃好好的,我啥也不说了。”
张承让说:“对对,一会娃回来,咱都高高兴兴的,让娃好好吃顿饭。哎!你说要给娃做他爱吃的懒凉皮(陕西凉皮的一种形式)和锅盔夹辣子,准备咋样了,走走,我帮你烧火去。”
付玉兰回话说:“行!今早上我就把面水(蒸凉皮面汁)和好,烙锅盔的面也起了(发酵),这会可能面都醒(发)得差不多了,说不定国良这会把国杰都接上了,咱做饭做饭,走!能叫饭等人,不能让人等饭。”(老俩口来到厨房,张承让烧火架起了硬柴(木头柴),闲下又在剥蒜。付玉兰蒸凉皮,给蒸锣里倒上面水,放入开水锅蒸制,将两锣互换使用,十分自如。两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张承让回忆的说:“国杰出事后,大概有个一月时间吧,我在路上碰见和国杰订婚的媳妇他爹,我一见他爹就来气了。我说国杰出这大的事,亲戚朋友都来关心,你和你女子连一句话都不捎,你们把哈哈笑看够了没有?亏你还和我有亲家关系。我儿是进了监狱,不假,但他是替邻队的村民顶罪,是条汉子。我的话还没说完,她爹就说我误会他们了。”
付玉兰不理解的说:“啥!说你误会,胡说,本国杰出事以来,他和他女子就是没问过,也没来过,这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的事。哎!那你没问她爹,你咋误会他了。”
张承让说:“他爹说,咱国杰和他女子的婚事早都黄了,说是咱国杰自个退的婚,说什么志不同道不合就散伙了。他爹还说,两娃散伙还有约定,都不许告诉咱当老人的,他是孙子满月才问女子,国杰为啥没来,女子才给他说了他们散伙的事情。”
付玉兰说:“怪不得,咱街上过会,村上定了婚的男娃媳妇都回来了,国杰定的这女子就没来过,当时我就担心了。过后我烙了些鸡蛋韭菜盒子,让送学校去,国杰再三推迟就是不去,还说学校给老师吃的好的很,女子从小就不喜欢吃韭菜。我听了国杰的话,越想越觉得有嘛达,就问是不是人家女子当老师了,他复员了,人家看不上他了,国杰还说没有那回事,当个老师有啥了不起的。”
张承让说:“听你这么一说,八成是散伙了,看样子,女子他爹后来说的那些话是真话。”
付玉兰说:“女子爹,后来说啥真话了?”
张承让说:“他爹说,早都想来看看,一想他女子不跟国杰了咱知道,怕咱误会才没敢来。”
付玉兰说:“唉!真是祸不单行,国杰咋这么倒霉,媳妇没了,还被公安关了这长时间。”
张承让说:“人倒霉了,喝凉水都渗牙,这人呀,到世上真就是受罪来了。”(老两口说话间,凉皮蒸完了,他们又炒辣子又烙馍,不一会儿,饭做好了,张承让来院子抽烟休息,张国良、杨红艳、张换换、张国杰提着背包回来了。)
张国良喊道:“爹!我们回来了。”
张国杰随后也喊道:“爹!”
张承让激动的没有答应只说:“他娘,娃们都回来了,吃饭吃饭。”(付玉兰在厨房忙活,听丈夫说娃们回来了,就着急地来到了院子。)
付玉兰热泪盈眶的说:“我娃回来了,好好!让娘看看。(付玉兰双目疑视着三儿子,又抚摸张国杰的头,仔细看了看被售票员咬伤的耳朵上留下的牙印。)我娃瘦了,也黑了,我娃长这么大,娘都没拍过你一巴掌,这回真是把罪受尽了。”(张国杰到家本来情绪稳定,让付玉兰这么一说,悲从心来。)
张国杰含泪的说:“娘,我给咱张家丢人了。我受刑,爹娘为我担心,大哥为我打官司,二哥为我担责任,我欠大家的真是太多了,我对不起你们。”
张国良说:“国杰,说啥呢,啥欠不欠的。年轻轻的小伙子,受点皮肉之苦算个啥?动乱那阵子,二哥大小挨了二十九场批斗会,心里的憋屈还不敢给爹娘说,那是怕爹娘操心。现在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哥被批判那么多次,也给咱张家和爹娘丢人了不是。”
张承让说:“瓜娃,有啥难过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娘,吃饭吃饭,红艳,换儿,你们都帮你娘端饭。”(一家人快乐吃晚饭了,老队长、郭大明、副队长,张国杰的堂兄先后都来到了家里。)
杨红艳招呼着说:“叔,我娘今把凉皮和馍都做的多,你们都来吃点吧。”(来人都说吃过了,只有张国杰的堂兄说要吃个辣子夹馍,随即就动起了手。)
堂兄边夹馍边说:“这辣子夹馍是我的最爱,我先夹一个馍,解解馋。叔!我给你说句话,国杰刚回来,改天你们再谈队上的事,让我们几个先谝一谝。”
张国良说:“现在国杰这情况,那有资格谈队上事,你几个在国杰房谝去。叔,走,你和我爹在房里说话。娘,你也跟我叔坐坐去,厨房你就不操心了。”
付玉兰说:“对对!换儿,厨房水多,小心把你嫂子滑到了。(说罢,都各次散去。老队长被邀请到了房里,张承让给老队长倒了茶、点着了旱烟,激动地心情也随之降温了下来,付玉兰也是如此。老俩口和老队长聊天,付玉兰仿佛遇见了知己,就开门见山、毫不见外的聊起来。)他叔,国杰总算是回来了,媳妇也黄了,虽说娃是为队上的事受了回罪,咱要给娃再说媳妇,恐怕人家都会嫌弃,你说是不是?”
张承让插言道:“他娘,把心放到肚子里,谁要是为这事嫌弃国杰,我就把他下眼看了。在我眼里,我儿是条汉子,等我儿以后有大出息了,嫌弃的人想和我交朋友、结亲,我还不乐意呢。”
付玉兰不服的说:“你就知道吹,这臭毛病咋就改不了。”
张承让不情愿的说:“我吹啥来?国文的媳妇、国良的媳妇,都不是没要彩礼,就结婚了吗。”
付玉兰悄悄的说:“他爹,红艳在厨房呢,小声点。”(张承让虽然和妻子抬杠,一听这话,也小心起来。”
老队长说:“你俩就别杠了,国杰毕竟受了回罪,现在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当紧的咱要让国杰振作起来,继续领着大家搞科学种田,发展经济,我相信国杰一定会有出息,媳妇咱也就不用愁了。”
张承让听罢思考的说:“哎!他叔,你说国杰出这事,大队还能允许他继续当队长吗?”
老队长说:“国杰受刑,又不是为他个人啥事来,重新上任,应该没问题。老张,咱都老了,只要为队上好,我该说还得说,明天我就去找大队干部说去。”
付玉兰硬气的说:“他爹,娃当不当队长又能咋?只要娃把家能富起来,媳妇咱不愁”(第二天,老队长为了张国杰重新上任一事,早早就来到了大队部。这个大队部,毕竟在街市,虽然地方不大,但办公设施还很正规齐全。因为老队长去得早,大队干部还没有来,他被值班人先招呼到了值班室。不一会儿,老队长看见大队书记来了,随后就出了值班室,跟着书记来到了办公室。老队长看见桌上摞了好多崭新的红头文件,非常惊讶。)
老队长问:“书记咋这么多新文件,上级这是要咱干啥?”
书记说:“这回有得忙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要推广生产责任制,集体的土地要全部承包下去,只要能搞活经济,大家都富起来,村民谁想种啥就种啥。”
老队长惊喜道:“啊!有这么好的事,是真的吗?”
书记说:“给!你看看就明白了。”(书记给了老队长几份文件,老队长看着看着就兴奋了起来。)
老队长说:“这是真的,那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们真就富起来了。”
书记说:“上级盼的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不过,把土地要承包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减少矛盾发生,先按人口分下去,谁不种地了,谁就有权利可以出租,达到村民满意为止。这几天,我们正在筹备召开动员会,各队队长这次一定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让土地承包工作胜利进行。”
老队长说:“那是必须的。哎!书记,你知不知道张国杰回来了。”
书记说:“知道,之前他带头搞科学种田,全乡都在你队上开现场会,给咱大队也挣了不少面子。他出这事,咱大队也出面保他,但都没争取到。国杰,毕竟是咱小队长,我得代表大队得赶紧去探望一下。”
老队长说:“书记,我今就是为国杰的事来的,你看国杰出个这事,媳妇也黄了,人也瘦了许多,我觉得娃太冤枉了,他还不是为了护住会计和电视机,把自己搭进去了。我想,既然娃出来了,你让我替国杰也代理了一段队长,就叫娃恢复小队长的职务,以防烂罐子烂摔下去。书记,眼下就要搞生产责任制,我队上必须有个精当人(有头脑人)管事,你说是不是?再说了,我上了年纪,分土地很麻烦,你就让我省省心,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书记回复说:“国杰确实是个好青年,按照干部的标准,他现有受刑的底子,已不能再上任队长职务了。”
老队长着急的说:“我知道,选干部有这要求,我是实在干不动了,说实话,我队上就国杰最踏实、最能干,把队上的事交给他,我才最放心。书记,能不能破例让国杰重新上任,我用人格担保。”
书记说:“行!你先回,我让班子讨论讨论,我也为国杰争取一下。哎!老队长,以前让你来开会,你老迟到,今咋来的这么早,原来是为了国杰,也是为了队上好,不愧是我们的老队长……。”
(2)场景二、改革开放初始
置景:时隔几日,老队长申请张国杰重返职务的通知就发了下来,封存了六个月的电视机也重新开播了起来。秋收之后,农村就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张国杰为了公平的把土地划分下去,全队人正聚集在挂上工铃的树下开会。
张国杰讲话说:“……国家要改革,农村将全面实行生产责任制,为了把土地承包下去,我们已经召开了几场动员会了,今天咱们就以‘抓阄法’决定,会后就开始划分土地,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从今起,大家就自由劳动了,咱这上工铃,一般没有重大事情就不敲了,盼大家周知。”
副队长说:“国杰、大明,那咱下地,分地的工具我都带齐了……。”(转眼大家自由种植风风火火,家家舍得投入,来年春天庄稼都长成了丰收的样子。然而,村民之间不曾发生过的纠纷,随之也浮出了水面。转眼忙罢的一天,张国杰在路上遇见了村民兄弟陆大熊。)
陆大熊问:“队长,晚玉米(麦茬地种的玉米)长的都一尺高了,你啥时给我两家处理事情呀?”
张国杰说:“你急啥,胡大妈有不是不讲理的人,她是不小心烧麦茬时遇上刮风,才烧死和烤伤了你的早玉米,不管咋说,胡大妈她多少都得给你赔点。”
陆大熊说:“赔不赔是小事,胡大妈以前见了我亲热的很,现在见了我蛮躲我,好想我欺负人家来。”
张国杰说:“我要是胡大妈,见了你也会躲,因为都怕你那六亲不认的怂脾气。记得你玉米被烧的当天,你骂胡大妈的那些话太伤人了。是这,你先回,今晚我召开个干部会,把所有村民之间发生的事情,都讨论下,给你们一个答复。”
陆大熊说道:“行!那我就先回去了。”(当天晚上,张国杰在队上磨坊召开了村干部会议。参加会的有副队长、妇女队长、会计、保管员,还特邀了老队长和老会计。)
张国杰在会上说:“今天我碰见大熊了,催着处理他和胡大妈的事情,所以,咱今晚开个会,把所有村民之间发生的事情讨论一下。俩个叔,我们都经验少,怕处理不公,就把你俩叫来了。”
妇女队长说:“有两个叔给咱参谋,保证咱处理的结果,两方都能接受。”
副队长说:“国杰说大熊催,那咱就先处理大熊和胡大妈的事情。”(紧接着你一言、他一语的就讨论了起来,直到把所有的事情一个一个了结。时隔两日,张国杰利用午饭后的时间,敲响不常使用的上工铃,就地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在宣布决定之前,为了达到处理结果让双方都能接受,张国杰还现身说法,讲起了自己入狱坐牢的前前后后。
张国杰释怀地讲:“各位村民,今天耽误大家一会时间,一来我想和大家说说心里话,二来将队上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意见告诉大家,就这两件,不会耽误大家太多的时间。现在大家都知道,那场群架,我和大明、副队长、我堂哥都受到了牵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群架说来说去,都是少买两毛钱车票惹的祸。本来我和大明揭发不买车票的人是坚持原则,却因缺乏文明、语言过激,弄巧成拙,又遇上不懂法的邻队村民,打得售票员差点丢了性命,我们从有理方变成了无理方,才受到了惩罚。如果当初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急躁,多沟通,邻队村民只拉架不打架,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我说这些的目的,不是怪罪邻队村民见义勇为的举动,而是说我们都是法盲,缺乏法制观念,才招来了祸事,就像咱们队上发生的这些纠纷一样,如果大家都讲文明,互宽让,懂法律,村民之间就不会闹别扭,就不会让我们来处理这些事情,大家说对不对?下面咱就让副队长宣读一下民事纠纷的处理意见。”
副队长讲道:“下面我来宣布一下民事纠纷的处理意见,如果谁觉得还不合理,不要在会上吵吵,咱会后再议。
(一)关于胡大妈意外烧伤陆大熊早玉米一事,根据当时记录,烧得不能生长的玉米有一百二十三株,经过讨论,要求胡大妈双倍赔给陆大熊二百四十六个玉米棒,以表对其它烧伤玉米减产的补偿。
(二)关于于叔麦子还没开镰,被邻家夜里给西瓜地浇水淹了麦子一事,当时邻家不仅做了道歉,而且还帮助收割,雇人用剪刀剪麦头,拔麦秆,尽管这样抢收,于叔还是被迫推迟了种秋粮,而且晾干的麦颗发青,部分麦颗发芽,大家有目共睹。经过讨论,要求邻家赔给于叔一百斤上成(最好)麦子。
(三)关于乱用乱占公用土地一事,尤其是住新桩基那十二户人家,你们都住进新院子了,有的在公共地方建的临建房还没有拆,惹得其他新户又要重建,这个队上决不允许。到现在为止,谁家还没有拆除明摆着,咱在这里就不点名了,赶紧把临建房拆了,不要给以后留下后患。如果谁家不拆,队上就要强拆,但你本家得拿拆除的工钱,如果不想给拆除的工钱,队上有权限制福利分配,说到做到。
(四)关于麦车撞倒老人一事,虽无大碍,但小骨折也得养一百天。经过讨论,对方必须给老人承担大部分医药费,目前,老人伤势已好,医药费共计花了三百七十元,剩余的一百七十元,尽快送给老人。我们也有老的时候,善待老人,我们要互相学习。
(五)也是最后一个,这些纠纷普遍存在,下面咱让国杰给咱们仔细讲一讲。”
张国杰接着说道:“第五个包括有,如小偷小摸、家和家之间的火墙(两家建房公用的墙)、户与户之间的地界,这些问题经常发生。为了这些小事,咱村民有的恶语伤人,有的引发斗殴,还有的为了一句话、一件事,把人打进了医院等等,现在咱都回头想想,发生这些事,真不应该。对于火墙问题,经研究决定,咱们还是按长辈人的办法办,无论谁家要盖房,盖房家的人必须提前和两邻沟通,不会沟通的,队上派人帮着沟通,该拿的钱提前给了,不要拖延到上梁被邻家当住,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矛盾。
对于地界问题,不管谁家的地界偏东了点、还是偏西了点,在两家说不清的情况下,队上会计会到现场照章办事,把丢失的帮着讨回来,如果多占的一方已种上了庄稼,该让出来就得让出来,不能有半点怨言。对于小偷小摸的行为,这不是纠纷问题,是道德问题,自己有的东西,为啥要偷别人的,就是自家没有,也不能偷别人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咱不希望队上出盗贼,父母更不想让孩子因盗而误入歧途。我要说的就这些,大家都听明白了吧,有责改则、无则加勉。关于民事纠纷,看样子,我们得立下个村规民约,提前预防,提前约束,人人监督,才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村民和睦相处。”(时隔几日,村规民约上墙了。)
即:“爱党爱国家,爱村爱土地。邻里不惹事,遇事常帮扶。
尊老也爱幼,孝顺永传承。勤俭能持家,德行佑万代。
致富不忘本,经营不亏人。村富大家富,日子定康宁。”
(3)场景三、乡村医疗新所
置景:付小兰在家里见过了两个女儿的女婿,又加上二女儿开启了诊所,人也变得非常活跃。这天,付来弟和卢平安的诊所里,卢大夫正在为患者就诊,付小兰哼着小曲在去诊所的路上,看见了走在前面的老农民。
付小兰喊道:“叔、叔,这么早,你弄啥去?”
老农民说:“唉!刚入秋,我就觉得腰腿不对劲,想去到诊所看看,你给娃帮忙呀?”
付小兰说:“哦!娃们都不在家,我去帮着做做饭、搞搞卫生。卢大夫正好前半天在咱这坐诊,去了让好好给你看看。”
老农民说:“我也就是这个意思。小兰,当初你真有眼光,早早叫来弟学医生,现在女子都开上诊所了,方便村人看病买药真好。听说来生参加了工作,非常敬业,还很吃苦耐劳,常常赢得领导的表扬。迎弟就更不用你操心了,你家啥事都顺了,有空上山去把大强哄回来就更好了。”
付小兰说:“叔,我能有啥眼光,说起来弟学医这事,还得感谢卢大夫。来生有了落脚的地方,让我放了一半子心。叔!你说大强咋那么犟,谁去叫他,他都不听不回。”
老农民回忆说:“你俩闹别扭后,我碰见过大强几回,我想,他生气就为你说错的那几句话上。古人说,再贫别让儿当上门婿,你打个颠倒想想,也就不怪大强了。我可知道,大强当年为和你成亲,差点都跟父母翻脸了,凭这点你都得把大强哄回来才对。”
付小兰说:“叔,我明白了,你放心,大强就是一座山,我也要把他一点一点搬回来。”(俩人说话间就来到了诊所,老农民就诊去了,付小兰这才去了诊所后室忙活。)
付来弟见母亲说:“娘,今天特别忙,你做啥饭都行。”
付小兰说:“行行!快去忙吧,饭你不操心了。”(付小兰哼起戏曲《桃园节水》在厨房里忙碌着。眨眼就到吃中午饭了,诊所停诊关上了门,付来弟帮厨来了,付小兰还在反复的哼唱着《桃园节水》中的唱段。)“姓桃居住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桃夭虚度访春讯,谁想桃园来问……。
付来弟说:“娘,我还没听过你唱戏,你唱的啥?好听的很。”
付小兰说:“这是《桃园节水》,娘逛庙会看戏,总觉得这段戏特别好,刚巧咱邻居家你叔儿子给你叔买了个戏匣子,常放这段戏,我听着听着也就学会了。”
付来弟说:“我刚才还看见我叔看病来了,你闲了问问我叔,我爹也爱听爱唱秦腔戏,我也给咱买一个。娘,你没事了多学些,偶尔唱唱给我爹露两手,没准我爹一高兴就和你不计较了。”
付小兰赞同的说:“行!那我就厚着脸皮试试,把这段戏唱给你爹听听,也就算我给他道歉了……。”(付小兰忙完诊所的事情,回家后他仔细回味老农民那些劝导的话,决心上山去请丈夫。在去之前,付小兰不仅计划将自己做一番打扮,给丈夫带上他喜欢吃的食物,而且还提醒自己要做好死缠烂打的准备。不久,付小兰提着篮子、肩挎背包,踏着山路,赏着山景,去请分居已久的丈夫。)
(4)场景四、妻子上山探夫
置景:高大强的老家是一个不小的村庄,虽然以山为伴,十分旷野,但因这里驻扎着厂矿,相对热闹,山民们的生活状态也不落后于山下的人们。付小兰走进村里放眼望去,村里有妇女坐在自家头门做针线的,也又晒洗衣物的,还有老者围堆下棋、他人砍柴扫地的。她来到熟悉的小巷,想起曾经迎娶丈夫的往事,心里填满了美的爱意,不由得神清气爽,热情的招呼起山民来。
付小兰热情的招呼沿路山民说:“大娘,晒暖暖(晒太阳意思)呢。大嫂,你洗衣服呢?”(山大娘揉了揉眼睛,因看不清是谁?才皱起了眉头。)
山大娘问:“她嫂,这媳妇谁呀?”
山大嫂听到招呼,抬头看看惊呼:“吆!这多年都没见了,你咋还那么好看。婶,她是大强的媳妇。哎!大强媳妇,前段听大强说,你大女子都结婚了。”
付小兰说:“结了、结了!娃们在他单位简单办了办,嫂子,我看你也是老样子,一点也没变呀!”
山大嫂回话说:“老了,老了,头发都白了,大强成天只顾刻石头,忙的都不出门来。”
付小兰接着说:“大强就是光爱刻石头,把家都忘回了。嫂子,那你忙我去看看他。大娘,你歇着,借今太阳好,我也给大强洗洗去。(付小兰告别了山大娘和山大嫂,走着又见下棋老人抬头看她,付小兰又热情起来。)叔,你们都下棋呢?”
山大叔答言:“哦!这娃是?”
付小兰自我介绍说:“我是大强媳妇,回来看看,叔,你们身体都还好么?”
山大叔说:“好好,我们都好着。大强了不起,当年不顾咱山里人笑话,给你家当了上门女婿,如今还把你这山下的女子引上山来,真是有本事、有眼光。”
付小兰愉悦的说:“叔,你夸过头了,山上山下其实都一样,你们有空下山了一定去我家坐坐,到时我一定给你们泡好茶,做好吃的。”
山大叔高兴的说:“好好,难得这娃这么有心,我们只要下山了就去你家坐坐,你也走了一阵路了,赶紧回家歇歇去。”(付小兰又告辞了老人们,来到高大强老家院子。)
付小兰直呼:“大强,大强!(高大强听见有人叫他,就从房里遥看,原来是妻子来了,不由得暗自窃喜而故意不应。付小兰看见院子晾干的衣物,以为丈夫不在家,就放下行李边收拾边念叨。)这洗的衣服,土都落上了,咋还没收,院子乱七八糟,东西把人都能绊到,拉撒鬼。(付小兰收拾着,突然发现大强在房里,她的老脾气又上来了,拿起扫把就向大强门里扔去。)高大强,你是耳朵聋了,还是嘴巴哑了,你给我滚出来!”(高大强这才出房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出房来。)
高大强说:“谁呀!敢呼老爷大名,吆!是《三世仇》里的小兰呀,今天也没刮风,太阳也没从西边出来,你咋跑来了?就不怕老爷我……。”(付小兰没等高大强说完,又拿出怀里刚收到的衣服,追着向高大强摔打过去。)
付小兰怒道:“你个死大强,路这么远,我连歇都没歇就给你收拾东西,没想到你还装聋作哑给我记死仇,一日夫妻还百日恩,何况我们……。”(高大强也没等付小兰说完也插话了。)
高大强装凶的说:“行、行、行了,少在这抱后腰子,我有没叫你给我收拾,有人管我吃喝拉撒,谁叫你手这么贱,寻着骚情给我收拾……。”(付小兰以为丈夫真有了相好的,沮丧着、着急着追问起来。)
付小兰问:“谁、谁这么不开眼,管你吃喝拉撒?”
高大强故意又说:“管你屁事,你嫌我、人家不嫌我,还特别的喜欢我、非常非常的爱我。”(高大强说着说着,还洋洋得意的做起了暧昧的鬼脸,气得妻子直发火。)
付小兰骂道:“婊子,流氓,奸妇!”(付小兰说着又在找扫把,高大高见此逃离,付小兰举着扫把追打高大强,高大强饶了几个圈圈,实在装不下去了,一边嬉皮笑脸的和妻子躲猫猫,一边揭露妻子初恋时的伤疤。)
高大强说:“你不是也有个相好的,我不在他没找你吗?”
付小兰气喘喘嘘嘘的说:“啥年岁了,人家有老婆有孩子,当你个神经病,一辈子跟媳妇较真。”
高大强挖苦又说:“啥?人家有老婆孩子?把你给剩下了。我给你说,你现在还有几分姿色,不如赶紧再找你的如意人去?”
付小兰生气的说:“不找、我不想找,今就是专门来找你这神经病人,既就是我变成蚂蚱也要绑到你这鳖腿上,想甩我没门。”
高大强捉弄的说:“啥?意思是你这辈子跟定我了,不嫌我是神经病?不怕我这灾星了?不把我当要饭的了?”
付小兰生气的说:“高大强,人都说男人比女人度量大,我看你的度量比针尖还小。想当年,我为讨你高兴和你成亲,给你盖工房时,把我的手都磨难了。成婚后为了给你生儿子,你把我的命快折腾没了。你又为了儿子处处和我作对,我为你受的委屈和磨难还少吗?”(付小兰说着说着,眼泪挂在了两腮。)
高大强见状说:“吆吆吆,咋还掉眼泪了。(付小兰听了丈夫这么一说,瞬间委屈就像瀑布一样化作泪水,飞流直下。高大强看着妻子委屈的样子,只好收起戏言。)媳妇,别哭了,说心里话,你为我做的真不少,谢谢你。”
付小兰又委屈的说:“那一日,我口无遮拦伤了你的尊严,也伤了让贤,是我不对。可你一气之下全忘了夫妻情分,不该在守孝期间,撇下我胆小的女人狠心离去。现如今我一人操劳,迎弟嫁了,来弟有了对象,来生有了着落,你应该主动回来和我一起按顿家事,你到好躲在这里不出山,今天我专门上山请你回家,你不该装聋作哑、高高在上把我欺,你你你个死大强,你还要我个女人家给你下跪不成。”(高大强听了妻子的话,心中窍喜,爱地火焰再次复燃。)
高大强心疼的说:“吆吆吆!看把我媳妇委屈的,老汉刚是跟你开玩笑呢。来来,我给我老婆擦擦眼泪……。”(高大强说着抱住妻子给她擦眼泪,付小兰生气的推开了,又被高大强拽在怀里,付小兰抗拒着、敲打着高大强的胸口。)
付小兰害羞的说:“你个死大强,给我滚开……。”
高大强兴奋的说:“滚就滚,老汉抱你到炕上滚去。”(高大强把付小兰抱进了房间的炕上,用甜言蜜语哄了又哄,付小兰瞬间释怀了。久别的夫妻,见面如初婚,俩人的激情、爱情、恩情、交织在一起,以往的相互抱怨早已烟消云散,俩人和好如初。)
(5)场景五、养子父病重危
置景:白祥子在生病的当年,就打算给儿子结婚,却因白石头工作太忙,没能结成。又一个初冬的日子,白家准备给儿子春节结婚,白祥子知道自己力不从心,装修婚房便请来匠人,先给家里所有门窗上了漆,再给婚房用芦席吊了顶,墙壁也糊了贴纸还做了花边。刚完工一天,白祥子和妻子正在清理婚房的杂物。
白祥子问:“老婆,我请来这匠人手艺不错吧?门窗漆刷得铮亮铮亮,芦席顶吊得平平展展,炕围糊了贴纸还做了花边,你看这婚房收拾的行不行?”
张让贤夸奖说:“行,太行了!这房子一收拾,真好看了。”
白祥子肯定的说:“那可不是,当年咱的婚房就是我一个人收拾出来的,那时条件比现在差远了,咱哥那时看到咱的婚房,都把我还夸了好几次,就是你不信。”
张让贤高兴的说:“这回我信,看你成天把匠人使唤来使唤去,你真是有这能耐。”
白祥子谦虚的说:“这不叫能耐,这叫逼上梁山。去年石头忙没结成婚,今年结,咱就好好准备准备。”(两口子说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隔几日,白祥子自己又在整修院落的外观,却发生了意外。在外工作的白石头,仍然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架桥,交通十分不便,白石头和往年一样,又在临建工棚旁边开荒种了菜。这天,白石头领着主持伙食的范师傅,来到他用施工废弃的材料和塑料搭建的防冻大棚内,给职工采摘绿色叶子菜,他们边聊边摘。)
范大厨说:“石头,别看你用施工废弃的材料和塑料搭建这防冻大棚,外面很难看,这里面蛮暖和的,难怪这菜长的好。”
白石头说:“我没来单位之前,每到冬天,我娘就在我家院子空地种点菜,常用旧被子或玉米杆盖着,种的菜过完冬都吃不完,家里炒菜用的葱和蒜苗都种在盆子里,早晚就搬进房子了,我娘说在房里种这些菜,还能防感冒。”
范大厨笑了:“呵呵呵,你娘说的对。你爹身体咋样了?
白石头回答:“家里来信说好多了,医生让我爹好好锻炼,去年我爹怕人笑话他走路颠簸,硬是不好好锻炼。后来被我舅批评很了,才每天在家里锻炼,现在腿走路都有劲了,还能爬树上梯子了。”
范大厨说:“那就好!人上了岁数胳膊腿都不灵活了,就要坚持锻炼。唉!咱常年在外,忠孝真是不能两全。石头,菜够了,不要摘了,咱这离集市远,多亏您给咱开荒种了这些菜。”
白石头说:“咱想吃新鲜的绿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范大厨说:“是呀!你没来队上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职工主动开荒种菜,免费供应职工食堂,你是头一个。”
白石头又说:“范师傅,我是山里出生的娃,看着平坦坦的荒地怪可惜的,也看到咱伙食管理员经常外出买菜不容易,尤其是下雨天买菜更不方便,我才试着种上了。”
范师傅又回忆说:“记得你初来义务帮灶,大家总认为你是一个贪图多吃的小机灵鬼,后来你开荒种菜免费让大家吃,大家不仅改变了对你的看法,还给你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延安人,这外号起的好,还把领导叫灵醒了,领导先是让你当了伙食管理员,现在又让你当了后勤主管,我估计以后,你还会再交上官运。”
白石头开心的说:“谢谢您老的吉言,大家是叫我延安人,这是对我的褒奖和鼓励,我得继续努力,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厚爱和这个特别的代号,更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担当的每一份工作只能做好,也绝不敢慢待。”
范师傅又夸说:“石头,你是好样的,咱架桥队是流动单位,现在有你,咱不管走到哪里,职工都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了。”
白石头又谦虚的说:“范师傅,你把我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是光屁股撵狼胆大,以后我在工作中有不对的地方,您就当我是你的孩子多指教。”
范师傅接着说:“你也就跟我娃差不多,我一定会帮你的。”
白石头接着说:“范师傅,有你这句话我工作就更放心了。”(师徒两人正聊得热乎,远方传来呼唤声。)
职工喊话:“延安人,延安人,有你电报!”(白石头抬头遥望,邮寄员在等待他来拿电报,白石头飞一般的冲了过去……。)
(6)场景六、养子父亲去世
置景:白石头看了“父亲病危”的电报,立刻就让范师傅骑着自行车将他送到车站。待他回到家里时,张家、付家承所有亲戚都已在家里忙活。白石头没顾上招呼人,也没卸下身上的挎包,就跑到已穿好寿衣的父亲床前。
白石头失声呼喊:“爹、爹!我回来了,我是你儿石头。爹,你快醒醒呀,快给儿子说句话呀?爹上次我回来,你身体还好好的,你这是怎么了?”
张让贤说:“石头,那日娘出去了一会,你爹一个人在家里端梯子干活摔下来了,抬到医院就没救了,是娘大意把你爹害了。”
白石头说:“娘,儿子有愧,爹把我养大,我还没孝顺过,上次我回来给爹说好,等明年开春我带你们去单位看看,没想到爹走得这么急。娘,我对不住我爹呀?”(白石头身上的挎包被母亲拿下,他拉着父亲的手紧紧不放,白祥子视乎知道儿子回来了,十几分钟后就咽气了。)
白石头大哭起来:“我可怜的爹呀,儿子不孝,一天都没伺候过您,儿子对不起您呀……。”(张让贤哭的更是厉害,付玉兰和付小兰也在一旁痛哭。)
张承让见状说:“玉兰、小兰,快把让贤扶到隔壁房间,让大家忙后事。”(高大强和在场的男人们按照西府的风俗,在第一时间给逝者脸上盖了蒙脸纸,所有院子门窗中央都贴上了纸张,设了灵堂,接下来烧纸、点香、点灯、给头门外墙壁装贴讣告,都在陆续的进行着。村里常主持婚丧嫁娶的司仪,也被请到了。)
主持人说:“石头,别哭了,跟我先到门外把纸烧了,给天堂报个信,好让你爹升天不迷路。(白石头跟着司仪来到头门外,跪地烧纸,主持人念叨)委托护法站两边,快把老人带上天,交给观音菩萨来照管,背运带走鸿运留,往后的日子乐悠悠。石头,磕头,再磕头,三磕头……。”(村上的队长请来了阴阳先生,几个村民跟着阴阳先生去挖墓子,张承让、高大强和乡亲们搭棚,协助厨师生火备饭,院子架起了大锅。张换换帮着付小兰准备报丧的孝布,账房先生写了白纸黑字对联,贴在了头门和灵堂的门上,家里呈现出一派操办丧事的繁忙景象,张让贤在内房中不听劝的还在哭着、哭着。)
张让贤哭说:“我可怜的祥子,你咋这么快就走了。你走了,这空荡荡的屋,你让我一个人咋住呀?啊!我可怜的祥子……。”
付玉兰安慰说:“让贤,咋不听人劝,哭出病来受罪的还是你自己。祥子是走了,石头在外工作,不是咱还有换儿吗?”(张承让在院子忙碌着,听见姑嫂对话,不由得思考着来到妹子身边。)
张承让说:“让贤,别哭了,哭顶啥用,咱得帮着石头看着把他姑父丧事办好才对,赶紧把祥子喜欢的东西找出来放进棺材里,让祥子带上。”(张让贤停下哭声,付玉兰拿来毛巾给擦脸。)
张让贤问:“哥,石头人呢?娃刚回来还没吃饭呢?”
张承让说:“小伙子少吃一顿不要紧,我打发他看挖墓子去了,我刚问了下阴阳先生,祥子下葬还得几天,你先静一静,找找祥子喜欢的东西,也好让祥子安然的走。”(张承让说完叫走了付玉兰,随后叫来高大强、付小兰,几人在另一间房议事去了。)
张承让说:“祥子走了,这大个屋剩下让贤一个,日子真是没法过了,石头要回去工作,长期让换换待在这也不是个事?把让贤接我家去,也怕乡亲笑话没人给祥子守孝,这如何是好?”
付玉兰说:“唉!当初真后悔,叫让贤应该抱养两个娃。”
张承让又说:“现在后悔顶啥用,大强你俩口有啥好办法?”
高大强想了想说:“不管想啥办法,石头的工作不能丢。咱这不是有风俗说家里走了人,子女想结婚的就得在百天以内结婚,如果百天以内结不了,再想结婚就得推迟到逝者三周年以后了,咱叫让贤坚持一阵子,抓紧在祥子去世百天内,给石头和换儿把婚结了,这不就一河水开了。”
付小兰听罢赞同的说:“这个办法好,把七期过完咱就给俩个娃把婚结了。”(张承让听罢突然想起邻队类似的事情。)
张承让说:“玉兰你记得不,去年咱邻村有家女人死了,家里顿顿吃饭都成问题,后来他们就婚事丧事一天办了,还不是情况跟妹子家的情况一样一样的。”
付玉兰也回忆说:“对对,有这事。他爹那你的意思是,和人家一样,把丧事婚事在一天办了。”
张承让接着说:“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想想看,让贤一个人咋个坚持法,迟早两娃都要结婚,迟办不如早办,这样让贤也就不孤单了,石头上班也就放心了。”
高大强同意的说:“我赞成!就一天办!”
付玉兰插话说:“两个娃的结婚布,都没扯是小事,结婚证没领咋办?”
张承让劝说:“石头有工作,不愁换儿没好衣服穿,结婚证咱来个先暂后奏,咱不是有国良在乡上工作,县上也经常开会,外乡的干部国良肯定认识,这点面子是会给的。”
付小兰接着说:“我姐夫说的对,我看让贤给石头把结婚的房子、东西都准备齐了,只要给房贴些喜字,红窗花就行了。”
付玉兰接着说:“换儿的嫁妆,咱这兴陪被子,我早都准备好了,哎!让两个娃结婚有些急,让贤肯定是愿意,咱得给两个娃做做工作。”
张承让接着说:“后面的事情叫让贤去说,玉兰去把妹子叫来。”(张让贤被叫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议婚。张让贤又叫来了儿子,开门见山的和白石头议婚,白石头又私下找到未婚妻议婚。)
白石头满眼悲泪的说:“换儿,对不起!爹走了,娘一个人在家没法过日了,长辈商量让咱们在爹下葬当天婚结,我知道太委屈你了,我还没给你送聘礼、买新衣服、扯结婚布,我以后一定会给你补上,你就当可怜我,可怜咱娘,答应我吧!”(白石头说着说着泣不成声,拉住张换换的手跪倒在地,张换换同情白石头,也跪到了白石头面前。)
张换换说:“石头哥,我答应你,谁叫我们遇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