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周公故里的孩子们>第十八集

第十八集

作品名称:周公故里的孩子们      作者:李改焕      发布时间:2025-02-26 21:58:48      字数:9482

  (1)场景一、道歉引发惊慌
  置景:张家孙子为给逝去的爷爷道歉,背着父母不顾风俗的约束,在爷爷房间过夜,目的是想通过出“煞”这个风俗,让爷爷能够接受他们这份迟来的道歉。第二天,天刚刚亮,清晨夹杂着刮风的天气,让人还有几份寒意。张承让和妻子因要例行“谢劳”的风俗,就领着小女儿早早从饲养室回到了家里。
  张承让踏进家门就安排说:“小换,让你娘赶紧去准备‘谢劳’的饭,你跟爹先给你爷的灵堂上香,下来你就去大队部把你俩哥叫回来,让他俩去请咱该谢的人去。”
  张改换答应说:“嗯,爹,上完香我就去叫我哥。”(黑老四生前的房子在前院,窗子对着门,采光通风都特别好,但按照当地风俗,逝者的灵堂必须要设在家中的上房里,所以,张承让和小女儿仓促去上房点香磕头祭拜去了。当张改换奉命去叫两哥路过爷爷的房门口时,不由得向爷爷房子瞅了一眼,突然发现爷爷敞开的门里,有白色的东西上下晃动,而且还有从高处飘下来的白色东西,吓得张改换惊慌失措,不得不返回喊来父亲。)
  张改换惊慌的喊:“爹、爹,快快快,我爷房有很多白东西在飘荡,还有掉下来的,太害怕了……。”
  张承让说:“咋可能?昨夜是你没睡好,眼花了吧?”
  张改换坚决的说:“爹,我没眼花,是真的,不信你看看走。”(张承让只好领着胆怯的小女儿向父亲房间走来,风还在自然的吹着,张承让放眼望去,果然如小女子所说,房里不仅有白色的东西,呼啦呼啦地飘动,而且也有飘落到地上的,并带有奇怪的鼾声传出,张承让这才感觉有些奇怪,便硬着头皮来到父亲的房门口,突然发现飘荡和散落的白东西,原来是一张张贴在墙上、写着白纸黑字的条幅,他再走进看看炕上,俩个儿子睡的正香。)
  张承让这才放松的说:“有啥害怕的,是你两哥不听劝,晚上没去大队部睡觉,又在你爷房胡折腾,白东西就是你哥写的这些条幅,是风把纸条刮飞了,正巧让你看见。”(张改换听了父亲的解说,这才放下父亲的手,大胆的进房查看。)
  张改换说:“爹!我哥咋胆大的很,还敢睡在我爷炕上?他俩写这么多条幅弄啥?爹,你看地上这个条幅。”
  张承让接过条幅念道:“欢迎爷爷回来!(张承让再看看墙上那些条幅)孙辈恭候爷爷回家!爷爷,我们爱您!爷爷,请记住回家的路!爷爷,对不起!爷爷,请原谅我们的过错!爷爷,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吧!爷爷,写对联都是我们的错!爷爷,求您了,原谅我们吧!爷爷,一路走好!愿天堂更美好,爷爷更快乐!”(张承让还没有念完,张改换又给父亲提示。)
  张换换指着炕桌说:“爹,你看,我爷的炕桌上还有两条。”
  张承让又说:“这就更对了,这墙上的条幅,你哥只用浆糊粘住了条幅的上头,风刮进来,当然就飘起来了,还有摆在炕沿和炕桌上的条幅,绝对是你哥翻身把条幅弄地上了。”
  张改换又说:“对对!爹,那我哥写这些条幅,我爷看了没?”
  张承让说:“应该看了!这都是你哥不舍你爷,写条幅给你爷说心里话。女子,就这么个事,别耽搁功夫了,爹去给你娘帮忙去,你叫你哥起来去请人。”(张承让说完就离开了。)
  张改换喊话:“大哥、二哥别睡了,爹叫你们请人去。(张国良醒了)二哥,昨夜,你俩看到咱爷没有?)
  张国良乏困的说:“你问大哥,我一觉就睡到这时候了,大哥、大哥醒醒,小换问你话呢。”
  张国文爬起来说:“哥等到鸡叫过三遍爷都没回来,我看你二哥睡得香的,我也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爷那能回来,我说爹和娘哄人,这回我和你二哥做了个见证,人死了就是没了,那还有什么魂魄。”
  张改换说:“哥,你确定爷昨夜没回来?”
  张国文回话说:“啥没回来,根本就没这回事,爹娘说的那是活着人心中的愿望,是希望去世的人能再回来看看家里。”(张改换终于搞清楚了惊魂的事情,心里的恐惧一下就烟消云散了。张换换和大嫂樊素珍这时也回来去了厨房帮忙,张国文和张国良奉命请来了该谢的人,家人相互协作并以臊子面为主,把剩余的肉菜拼成两桌酒席,举杯敬酒、道谢辛苦,以表对乡亲帮忙的感激之情。)
  (2)场景二、张家帮妹请夫
  置景:张承让按顿完父亲的丧事,经过盘问付小兰,才知道高大强离家出走的原因。付玉兰知道妹子把妹夫伤的太重了,只好和丈夫上山去请妹夫下山,而妹夫还在怨恨之中,他们费尽口舌也没有把高大强带回来。此刻,他们下山刚回到了付家。付小兰见姐和姐夫上山回来,看了身后没有丈夫,心里就着急了。
  付小兰问:“姐,姐夫,你们是见到大强,还是没见到?”
  付玉兰说:“见到了,你姐夫好说歹说人家就是不肯回来。小兰,来生被抓了是把娘气走了,已经这样了,你再怨大强有啥用?人常说,有儿别当上门婿,你倒好专揭人家的短处,什么收留?什么灾星?难道人家是跑咱家降灾要饭来了吗?”
  付小兰说:“我没说他到咱家要饭呀?高大强真不是个东西,还敢在背后给我添盐加醋、嚼舌头根子。”
  付玉兰生气的说:“行了行了,快赶紧收收你的嘴吧,别再伤人了,如果你是大强,听了你说的那些不讲理、还伤人的话,你会怎么做?”(付小兰低头不语。)
  张承让说:“大强不想下山,上回没给两个女子的面子,这回也没给我们面子,我看是铁了心了,缓一缓我再去请,当下唯一要紧的事,就看来生能不能早点放出来,来生回来了,大强就会不请自回。”
  付小兰委屈地说:“谁也不知道,来生啥时才能放回来?”
  付玉兰又劝道:“小兰,你也别急着上火的叫大强回来,让他冷静冷静也好,他人虽在山上,常有人找他刻石器,还挺忙。”
  张承让问:“来生关进去后,估计你俩只顾斗气了,大概谁也没去看过来生吧?”
  付小兰回话:“我和两女子去了一次,好像大强也去了一次,人家说,来生他们倒卖文物,案子还没调查清楚,不让人见,我们就再也没去过。”
  付玉兰接着说:“对对,国良去看来生也没看成。我觉得来生那么小,咋可能认识文物,应该是遇上了坏人,肯定被坏人利用了。”
  付小兰也接着说:“我想也是,事到如今,咱也没办法,只能听天由命,等案子破了再想办法。”
  张承让又说:唉!这都是一步错了、步步错。来生本质不错,当初为种瓜老人钱也花了,脸也丢了,你们不该拿娃出气,才害得娃乘着运动乱跑,最后当贼误盗被关,想想这也是咱大人的错。”
  付小兰认可的说:“是是是!”
  付玉兰又接着说:“小兰,大强在山上雕刻石器,人比以前苍老了许多,头发乱哈,衣服脏哈,动不动说话就像跟人吵架一样,你没事了,上山去看看,解铃还需系铃人……。”
  (3)场景三、亲家破俗催婚
  置景:自从张国良与杨红艳的婚约公开后,一直蒙在鼓里的老杨头知道自己的女儿攀上了高枝后,人也变得勤快了起来。他不仅对人说话热情了,语言文雅了,而且力所能及的还增加些收入,为女儿大喜,修善房屋做起了准备。这天,老杨头正在集市农副产品门市部后院仓库当装卸工。不一会儿就卸完了货拿到了报酬,老杨头高兴得拍打身上的灰尘向家里走去。
  老队长遇见说:“老杨头,看样子你又捞外快去了。以前,我好像都没见过你干这些事。”
  老杨头说:“对呀!这不,咱女子攀上高枝了,我想把家里修修补补,女婿来了也好有个下脚的地方。”
  老队长接着说:“呀呀!出息了,怪不得你亲家公多次夸你,说你说话文明了,觉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都让他刮目相看了。”
  老杨头愉悦地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国良这么好个小伙,就是我倒贴也要把女子嫁给他,我准备在家里给娃们也收拾一间新房,将来他们想到那住就到那住。”
  老队长笑了说:“你这是一举多得,老谋胜算。”
  老杨头反对地说:“唉唉!话咋能这样说。队长,国良爷头七都过了,咱这风俗你知道,国良如果在他爷去世百天内不结婚,就得等到三年以后结了,这样让我女子等的时间太长了。”
  老队长说:“那你意思,是想在百天内给两娃把婚结了?”
  老杨头点头地说:“对对!”
  老队长赞同的说:“也行,你给你女子先商量好,你把准话给我,你亲家这边我去给说……。”(老杨头回家后和女儿议事)
  老杨头说:“燕儿,国良的爷走了,你如果和国良在老人去世百天内不结婚的话,就得等到三年以后才能结婚,这是人老几辈定下的规矩。爹想让你们抓紧结婚,不要等到三年以后,爹还等着抱孙子呢?”
  杨红艳说:“爹,你不怕人笑话吗?哪有女方提出要结婚的?”
  杨老头说:“咱一步一步来么,你们是自由恋爱,中间也没个媒人,你啥时把国良叫来我给他说,订婚他家搞了个突然袭击,结婚不能凑合,先让他家大张旗鼓的把结婚布(聘礼意思)给你送了,然后,我就让你队长伯去说结婚的事去。”
  杨红艳说:“爹,你咋还是老一套,你这不是为难人吗?你想想看,国良家这几年一事连一事,就是想给咱送聘礼,那得有钱准备才行。”
  老杨头说:“也就是,国良家姊妹多,幸好他爹能干,要是让爹光把他这几个孩子养大,那还不把爹愁死。之前爹想着他家弟兄多,本来想借着给你送结婚布和彩礼,为你和国良存点家底,看样子行不通。算了,咱就干脆好人当到底,人家大媳妇啥啥没要就结婚了,咱也一样,啥啥都不要了,简简单单给你俩早早把婚结了就行了。”
  杨红艳说:“爹,你别着急,我相信国良迟早会娶我的,我也相信国良以后会让我过上好日子的。”
  老杨头故意地说:“你这么信他!呵呵呵,爹也信他,那是人家家风好,儿子个个顶呱呱。”
  杨红艳不信地问:“爹,你说的都是真心话,彩礼不要了,结婚布不送了?以前来提亲的,你框框条条说了一大堆,可从来没有这么爽快过。”
  老杨头回忆地说:“燕儿,关键这回你相的是国良,让爹太满意了。说句掏心话,爹一直想着咱家出门就是街市,背着你,给你相了好几个有手艺的女婿上门,一来方便做生意,二来还能给爹顶门立户,可相来相去有手艺的小伙都像爹一样有点残疾要靠人帮衬,没手艺的小伙要么人傻、要么不务正业、要么谎话连谝,让爹不放心。后来,爹想起当年你娘嫌爹没本事,挣不来钱又伤了一只眼,她撇下两岁的你跟别人跑了的事情,爹就改变主意了,决定把你嫁出去。爹觉得,人一生只要能找到同甘共苦、相互依靠的人过日子,立不立门户都不重要了。”
  杨红艳说:“爹,您真好,为了女儿幸福,敢破旧立新,女儿为你骄傲。虽然爹为了公事伤了眼睛,成了残疾人,但您在女儿心里是最棒的,给女儿人生竖起了标杆。
  老杨头欣慰的说:“别夸爹了,当年爹是为公事伤了一只眼睛,却你娘不说爹做的对,还嫌爹残疾跟人跑了,爹一失落生气就闹到公社去了,结果把爹名声搞坏了,有人还给爹起了外号,爹当啥榜样,最多只是个教训,呵呵呵,说我娃结婚的事,咋扯到这里来了。”
  杨红艳说:“爹,没事,不管谁说你啥坏话,我信你、也理解你,有句老话说的好,儿不嫌母丑,我不嫌父残……。”
  老杨头高兴地说:“还是我娃说的好。燕儿,咱家和张家又是邻队,也属一个大队部管,不愁爹老了你照顾不上,立不立门户真没那么重要,明个爹就去找老队长说去,让你们简简单单把婚结了,爹把你交给张家,以后就是爹死了也放心了。”
  杨红艳说:“爹,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你要好好活,没您了我这辈子就再也没有亲人了……。”
  (4)场景四、双方达成简婚
  置景:晨起,喜鹊喳喳叫,张承让和室友在饲养室里正在忙碌着喂牲口,老队长带着老杨头催婚的消息来到饲养室。
  老队长高兴地说:“老张、老张,老杨头让我给你报喜来了,想在他爷去世百天内给两娃把婚结了。”
  张承让惊喜道:“啊!结婚,老杨头是怕三年以后,把两娃耽搁的年龄大了,我给娃结不起么,这结婚布和彩礼,我实在拿不出来了?”
  老队长说:“这你不用担心,老杨头给你把啥都想好了,知道你这几年事多,结婚布和彩礼都不让你送了,简简单单给两个娃把婚结了就行了,你看咋样?”
  室友也惊呼道:“啊!老杨头真是这么说的,啥啥都不要了。(老队长点了点头)呀!老杨头脱胎换骨了,这觉悟在咱方圆几十里,真是少见少见。”
  老队长说:“你别不信,这是我俩真真确确敲定的事。”
  张承让说:“哎呀!我真把老杨头小看了,咋这么会体谅人的。说实话,国良和老杨头的女子都老大不小了,再扛到他爷三周年以后就是太迟了。算了,老杨头既然主动提说,咱就顺水推舟,正好国杰当兵不在家住,婚房就用国文的,结完婚让换儿再搬到国良和国杰住的房子里,再难唱也得给娃把婚结了……。”(张家要给张国良简单结婚,张承让很快就张罗了起来。张国文在学校收到弟弟要结婚的来信,高兴地就和妻子商量起来。)
  张国文到家就说:“小樊,家里来信了,爹说要在爷去世百天内给国良结婚,你看咱给弟弟送个啥礼物比较合适。”
  樊素珍说:“啊!国良要在爷去世百天内结婚,对!咱农村有这风俗,那咱必须送礼物,还得送个实在点的东西,千万不能送那些摆设的物件。”
  张国文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当年国良也是学习尖子,爹因腿病犯重了,娘不想让国良上学了,又怕国良接受不了埋怨他们,爹那时正好是队上会计,暑假要去学习培训,娘找了村干部让国良替爹学习去了,就这样,国良稀里糊涂的被爹娘和村干部糊弄地退学了。”
  樊素珍说:“唉!种庄稼家里没个硬劳力就是不行,爹娘虽然亏了国良,但国良在农村干的很不错,年轻轻的就当了乡上的农业干事,往后必定还有大的发展机会。”
  张国文说:“那是肯定的!当年我知道爹娘不让国良上学的原因后,曾给爹许愿说,有我吃的就有国良吃的,看来我这话说早了。小樊,你知道国良有多厉害吗?自他主管农业以来,曾让全乡粮食增收,还在县里夺了魁。”
  樊素珍说:“对对,换儿也是给我说过。这样吧,咱结婚,我哥给我送了一辆自行车。国良是农业干事,常年下乡,咱也给国良送一辆自行车,他来来回回就能方便些了。”
  张国文说:“送自行车,好主意,咱不光给国良要送礼物,最主要的是咱得为爹娘担力,得给家里拿钱办宴席,这一下子这么大的开销,咱也拿不出来呀?”
  樊素珍说:“是呀!怪不得古人说,能在庙里当和尚,不给老大当婆娘。谁叫你是家里的老大呢?算了,我哥送我的自行车我一直爱惜着,也没舍得咋骑,你去车棚推回来,好好保养保养,绝对跟新的一样,先把我车送给国良,你看行不行?”
  张国文感动的说:“行!太行了,小樊,等以后有钱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模一样的自行车还你。明天,我就联系一下跑长途的货车司机,只要把我和自行车捎到老家地段,我就骑车先走一步……。”(不几日,张承让又安排张换换、付玉兰和张改换合住,准备让张国文两口子回来先搬进二儿和三儿合住的房子里,张国文的婚房又变成了张国良的婚房,就这样,张国良和杨红艳终于迎来了他们大喜的日子。这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婚礼,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婚礼。张国良完婚的当天下午,张承让有位曾经的中介朋友,也来参加了张国良的婚礼,待宴席结束后,他在回家的路上,追着老队长问话。)
  中介朋友跟跑喊:“老队长,等等我,我有话给你说。”
  老队长等见说:“伙计,你没看你老朋友这事过的了着么?”
  中介朋友赞道:“了着了着,你说老张运气咋那么好,回回取个媳妇不花钱,让我太羡慕了。”
  老队长说:“别说你羡慕,我也很羡慕。”
  中介朋友又说:“听老张说,他大女子换儿和三儿子国杰还没对象,我的二儿和我二女子也没对象,你知道我和老张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说句实话,我今看上老张家的换儿了,我想和老张家攀个亲,让他女子嫁给我教书的二儿子或让我二女子嫁给他当兵的三儿子都行,你给我们两家牵牵线、搭搭桥咋样?”
  老队长说:“没问题,你该不会也想让老张不要彩礼?……。”
  中介朋友说:“不全是,主要是老张家风正,人脉兴旺,换儿给我家当媳妇肯定错不了。我二女子,中学就和国杰在一个学校上学,当年我二女子还是国杰成立的什么‘战斗队’里的红卫兵,如果这两桩婚事都成了,那就太好太好了。”
  老队长说:“行!我改天和老张坐坐,让你二儿子先和换儿见见面,看他们有没有缘分。你女子这块,就让他们自己写信谈谈,毕竟他们都认识也很熟,我回头把国杰部队的地址和你家的地址都给你两家要上,成不成咱们只能等他们的消息了。”
  中介朋友高兴地说:“行行!麻烦老队长了。(中介朋友告别了老队长,美滋滋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转眼两月之后,张承让准备找老队长说三儿子相准对象的事,结果他们在路上巧遇了。)
  张承让喊:“老队长、老队长,我正要去找你说娃们的事。”
  老队长应道:“娃们的事我知道,换儿没相准对象,嫌对象文绉绉的。国杰这事成了,给国杰订婚,娃人在部队,订婚只能等到国杰探亲回来了,我也就没急着给你说。”
  张承让说:“那不行,让亲家说咱没诚信咋办?我意思还是咱定个日子,请亲家和他女子来,咱办一桌订婚席面,两边都就放心了。”
  老队长说:“也行!”最终通过书信往来,张家又为三儿子定下了一桩婚事。
  (5)场景五、付家多次探监
  置景:高来生被关之后,付家人几次探监,都因案子没破,探监未成。这天,终于案子破了,高大强等候在公安探视厅,探监时间结束,高大强因没有等到探望的机会,又来到执法的崔警官面前求情。
  高大强问:“崔警官,前几次案子没破,你们不让见娃我理解,这阵子案子都破了,允许我们看娃,我等了一整天,一句娃不见就把我给打发了。”
  崔警官说:“那不打发你、你说咋办?现在不是我们不让你看娃,是你娃不想见你,这是他的权利,我们不能逼着他见么。”
  高大强说:“哦!犯人还有这权利,看样子娃还记恨家里人。那警官你行行好,能不能想个其它办法把娃叫出来让我见见,我知道娃不想见他娘他姐,嫌以前对他关心不够,我是他爹,他是在我背上长大的,跟我最亲,你再劝下,他一定会见我的。”
  崔警官无奈的说:“这样吧,今探监时间已定结束,你实在想见,只能等下一次了。年轻人火气大,高来生明明知道你今天来了,但他态度坚决的就是不见你。你回去好好想想,娃为啥不想见你肯定有原因,我不瞒给你说,高来生在里面改造不很乐观,前段日子还有偷跑的行为,你也知道偷跑是会加重罪行的。”
  高大强惊讶道:“啊!这咋得了呀?”(高大强顿时梗咽了)警官,都是我爱喝酒害了娃,我从今后再也不喝酒了,只要能让娃别再出事,你们公安让我做啥我都愿意……。)
  崔警官说:“好好,你别再说了,我理解你的心情,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事情,每个案子都得按监管规定办,你先回,我再给娃做做工作,下回争取让你们父子见见面。”
  高大强感恩的说:“谢谢谢谢!警官,你告诉娃,我下次来一定要给娃当面道歉……。”(崔警官许愿让高来生下次见见父亲,可由于高来生特别固执,以死威胁,说啥不肯相见,崔警官拿他没办法,只有一拖再拖。接近年关的日子,一直没有见到高来生的父母特别沮丧,一个打道回府、扎住在山里。一个悲伤过度、又有些抑郁,付家姐妹俩为了求弟弟见见父母,她两背着父母找到了催警官的住处,帮着年老体弱的催警官母亲干家务,饭时,崔警官下班回到了家里。)
  付迎弟迎在门口说:“崔叔,您下班了,我和我妹子替父母想见见弟弟,实在没法子了就来打扰您了,真是对不起!”
  付来弟也说:“叔,我父母来几次都没见到我弟,他们俩人又相互埋怨闹得更凶,我爹扎住在山上,我娘又有些抑郁,我们怕我娘发展严重了,只好求您想当面劝劝弟弟,希望他能见见父母。”
  崔警官叹气地说:“唉!你弟就是脾气太大了,动不动就想寻死灭活的越狱,还想跟监狱里的人干仗,把看管的人都整得没辙了。我上次给你爹许愿让下次见见你弟,可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肯见,还用绝食做威胁。”
  崔警官母亲说:“儿子,快过年了,俩个女子远远的来了,你就想想办法让见见,也好给他父母有个交待。”
  崔警官说:“这样吧,明天正好是探视日子,我来想办法,让你们明天一定见见。”(第二天早上,付家姊妹俩来到了探视厅,不一会儿,人就被警察带到了现场,高来生沉默着,头不抬、睁不眼,真像个活死
  付迎弟急得先开了腔:“来生,姐知道你受委屈了,也知道你做错事是出于无奈,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姐也有错,以前是姐对你关心不够,但姐相信你会通过这件事尽快地能成熟起来,大不了咱一块从头再来。”(高来生不言、不语、没有反应。)
  付来弟又急得接着说:“来生,你知道吗?爹、娘、我和大姐来过好多趟了都想见见你,却被你一次次无情的拒绝了。今天能见到你,大姐和我是厚着脸皮连续二天赖在崔警官家不走,催警官没办法才让我们见到了你。今天看到你这个样子我明白了,你不是在这里好好反省自己,而是把所做的错事都怪在家人身上,所以你仇恨家人,才不想见我们对不对?你回答我!”(付来弟说了这么多,高来生依然除了沉默还的沉默。)
  付迎弟见状哭泣地说:“来生,你不想给我们说话是吗?我来告诉你,奶奶因听到你被关押,当时就倒在了地上去世了,爹和娘为了你,相互埋怨闹离婚,爹回归了山里,娘精神恍惚脑子有了问题,你不想见我们,是不是还嫌家里不够乱嘛?”(高来生一听大姐哭着说出的这些话,忽然抬头看着付迎弟,付来弟见弟弟抬起头来,心里添了一丝希望。)
  付来弟又鼓励的说:“弟弟,你已不是小孩子了,姐希望你在这里好好反思自己,争取早点回家,爹和娘还等着你回来撮合呢。”(付来弟说着说着也热泪盈眶了,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这时,探监时间到。)
  执行官喊道:“探监时间到!”(两个姐姐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可惜没时间了,高来生至始至终虽然一句话也没说,最后却不再闭眼沉默,他瞪圆了眼睛,望着窗前的姐姐缓步离开……。)
  (6)场地六、白家逼子确婚
  置景:自打白石头当上了铁路工人,张让贤总嫌家里寂寞,早早就给儿子托人说媒。这天,农村集市买小吃的巷子里,白家夫妇正在摆摊经营,张让贤因给儿子选下了对象,想让儿子回来相亲,便给儿子发了造假的电报。白石头在工地上收到了母亲发来“父亲病重”的电报,正在赶往家中的途中。当他下了火车、乘汽车到达终点,步行回家路过集市时,一眼就看见母亲依旧在摊位上主卖擀面皮,父亲拉着封箱烧醪糟鸡蛋,他又喜又急的来到摊位上。
  白石头说:“娘,我爹好好的,你为啥咒我爹?单位刚接到新任务正忙着施工,我这工作耽误不起。”
  张让贤说:“我娃回来了先吃饭,娘把这几张擀面皮卖完,回去就给你说,拍电报让你回来的原因。”
  白石头看了看父亲说:“爹,只要你没事我就不回家了,单位太忙了,我吃点擀面皮就坐车回单位了。”(白祥子听见儿子要回单位,便摆手把他叫到身边、悄悄的给儿子说了原由。)
  白祥子小声说:“石头,你回都回来了,急啥?你娘让媒人给你说了两个对象叫你回来相亲,媒人说这两家女子啥啥都好,怕让别家定去了,你娘才编谎把你叫回来了。”
  张让贤接着的说:“祥子,叫娃先吃饭。石头,别急,回去了娘慢慢给你说。(张让贤一边给儿子说话,一边给顾客找钱)来,找你五角,找你一元。”(白石头见摊位上没人了,直言给母亲讲起了拒绝的理由。)
  白石头说:“娘,你说过我是国家人,就要服从国家的安排。眼下,我们架桥任务特别紧,为了赶在节前通车,我们得大干一百天。娘,现在我们的工地昼夜加班,灯火通明,每个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把我叫回来耽搁了进度,我哪能承担得起。”
  张让贤又给儿子说:“相两个对象,就占你一会会时间,正式定婚的事,等你忙完再说。”
  白石头耐心的说:“娘,订婚可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我啥都不了解就跟人定婚,你就不怕我们以后和不来,闹离婚咋办?”
  张让贤着急的说:“呸呸呸!还没见人就胡说八道啥?你们结婚后,只要你不离,他个农村女娃,量她也不敢。”(白石头听了母亲的话,觉得无法说服母亲,只好央求父亲。)
  白石头说:“爹,单位真的很忙,工地上的几位老师傅,相互帮忙先替我顶着,我得赶紧回去。娘,要相亲咋也得等我们完成通车任务再说,不然,我会挨批评,严重了还会被开除。”
  白祥子理解的说:“娃说的对,叫娃走,你硬把他留下,娃也没心思相亲,婚姻不是儿戏,急不得。儿呀!你在工地要多注意安全,爹跟你娘会好好的生活,不用你操心。”
  白石头高兴的说:“娘,还是我爹理解我。”
  张让贤只好听劝的说:“好好,看你父子俩,一唱一合,真是拿你没办法。”
  白祥子又说:“来来,再喝碗醪糟鸡蛋汤,爹送你上车。”(白祥子说着给儿子做好一碗醪糟鸡蛋汤,白石头吃了两碗擀面皮,喝完醪糟鸡蛋汤,白祥子就送儿子踏上了返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