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假日虽忙获益多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4-12-23 10:07:11 字数:4046
每年的寒暑假不仅是学生们最盼望的时刻,也是老师们所期待的日子。尽管两个假期对于我来说比平时还要忙碌,但却能为我解决不少家务琐事,虽忙却快乐。在广东学校任教多年,每年的暑假与在湖南一样,也要参加教师集中办班学习或一些有关业务的知识比赛。这些都是为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无可非议。
在家乡湖南,我所居住的地方交通方便,无论到哪里,处处是公路,乘车不用愁。又因我婚后仍和父母姊妹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无论我到哪里,我的两个儿女有外公外婆和舅舅阿姨们的精心照管,不用我操半点心。
随军来到广东,由于丈夫部队驻扎在山区,交通不发达,周边除了军车不见其它车,当地老百姓出入普遍靠的是“11路车”,或是蹬自行车。在刚随军那会儿,虽然周末跟着丈夫后勤处的顺路车到过一些集市和县城,但我却从未单独去过任何地方。
第一个暑假快到了,听校长说假期中要组织老师们集中到通衢镇去办学习班。通衢镇距我们驻地虽不算远,也有十多里,这十多里路说远不远,说近又非近,步行难达,坐车没车,这确实令人为难。再说,平时就靠我夫妻俩照管两个幼小的儿女,丈夫每天要忙于他的工作,我若外出,两个孩子哪个来照管?暑假还没来,我就惆怅不安。
“不要犯愁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我要司机每天开吉普车接送一下就行了!”丈夫宽慰着我。
“真的呀!”听了丈夫的话我开心极了,“如果有车接送,我去学习就不愁两个孩子没哪个看管了,我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坐车同往。”我喜出望外,顿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可转而一想,又觉得有点不妥。于是,我又对丈夫说:“还是算了吧,办班要十来天,每天派车接送怕对你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有什么关系呀,特殊情况嘛!”丈夫不以为然。
“还是不要。”我坚持我的意见。历来,我自己能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从不愿意轻易求人。
“那你就跟校长请个假不参加学习看行不行。”
“要请假校长肯定会答应的,但我不想请假。我新来乍到,能从学习班中多了解一下当地教学方面的情况,也是对自己一个取长补短的机会。”我对丈夫道出心里话。
丈夫听我这么说也沉默不语了。
“你给我买辆自行车吧!”我想了想说。
“你准备骑自行车到通衢去?”丈夫有点惊讶,“这可不比在湖南哦,人生地不熟的加上语言又难懂,我怎敢放心让你一个人每天骑车往返呀!”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呀?在家乡时,我还算得上是个骑车能手哦!”我嬉笑着自夸自擂起来。
“不行不行,你不是没跟我坐车去过通衢,那是什么路面呀,从这里到通衢都是沙石,哪比得上像湖南你们矿区的那些水泥马路呀!”丈夫执意不答应。
“沙石路有什么关系的。”
“有什么关系?沙石路面软骑车很费劲,如果车轮陷进泥沙里,蹬都蹬不出来,何况你又是个女同志。”丈夫耐心劝说我。
“用劲蹬几下不就蹬出来了呗!算了吧!你不懂骑自行车,跟你说不清。”无意中,我的话语透露出对丈夫的奚落。
在部队时,常听丈夫说他从没骑过自行车,也不会骑,更没必要骑。他时常在我面前炫耀,说他有的是汽车开,还需骑个什么自行车。
丈夫说的也是实话。在过去那个艰苦年代,农村的孩子有几个见过自行车的,更别说学骑了。再说,就算有辆自行车,在那出门就是山岭石板的路面能往哪里骑呀?
后来,丈夫按特种兵条件应征入伍,入伍后被安排在衡阳103技工大队学习汽车开车、修车技术。在技工大队学习两年结业后被分配到55军164师后勤部修理所搞汽车修理。之后,55军新组建了一个165师,他又被调到165师炮团后勤处修理所任副所长兼车技师,还是与汽车结缘。在家修车,出去开车,有这么好的条件,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没必要花钱买个自行车来玩啊!”
“你不要操这么多心咯!我稳当点,骑慢点就是了。”我生怕丈夫不给我买自行车,便再三保证。
“你实在喜欢骑自行车也不是不可以,从这里到通衢就是一条大马路直达,中间没有拐弯抹角,车辆也少,路上来来往往基本都是骑自行车的。虽然路面不怎么好,只要你记住靠自己右边慢慢骑行就好。”丈夫同意了我的请求,顺便又指点着我。
“我知道,我跟你坐车到过通衢,我很熟悉去通衢那条路,我还特别熟悉到鶴市的那条路呢!”见丈夫松口了,我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
鶴市是龙川县的另一个镇,它和通衢镇虽然都位于龙川县的东南部,但却没在一个方向。鶴市镇是一个政治、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它距部队也有十多里路。
“看样子你还想骑车去鶴市咯!”丈夫好像摸到了我的心思。
“嗨!我们夫妻俩怎么不谋而合想到一起去了呀!”听到丈夫的话我不禁傻笑起来,“第一次跟你的车到鶴市时我就想,要是我有辆自行车就可以经常到这里来逛了。”
记得一次周末,丈夫开吉普车带着我和孩子们去逛鶴市,那玲琅满目的布料和各种色泽鲜艳的毛线让我惊喜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距丈夫部队驻地不远竟有一个这么繁华的商贸之地。想到我在湖南居住的地方虽然也是一个老镇,且还是一个闻名于世界的大矿区,说起来大街小巷也比较热闹,可从没见到一个物资这么丰富的市场。那是我第一次到鶴市,那丰富多彩的场景让我大开眼界,给我留下了念念难忘的印象。
买毛线买布料是我历来的最爱,织毛衣缝服装也是我历来的所喜。不论走到哪里逛集市,我第一个就是要钻到毛线和布料摊前,只要我看中了的,哪怕我不吃不喝也要省几个钱把它买回来。买回来之后,我利用空闲时间给儿女们织出与众不同的毛衣,缝出别具一格的童装,把我两个宝贝儿女打扮得漂漂亮亮。
不久,丈夫给我买了一辆凤凰牌28女式自行车。
“哎呀,好漂亮的自行车呀!有了这辆自行车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看到新买来的自行车我欣喜若狂,“暑假去通衢学习就不用发愁了。”
“可是……”我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你只管放心去学习,两个孩子跟着我到办公室去混,要那些叔叔看管一下就行。”丈夫仿佛洞察到了我的心思。
听到丈夫这么说,想到平时后勤处机关那些小伙们也像孩子似的最喜欢逗乐着我的儿女们,我的儿女们也很亲热那些叔叔们,我就放心多了。
有了这辆自行车,孩子又有人照看,每个暑假的办班学习我没缺过一次;有了这辆自行车,平时的每个周末就着丈夫在家带孩子,我也难免要往鶴市跑一跑。
一个夏日的周末,清晨和风徐徐,可到了上午便是烈日炎炎。我骑着自行车从鶴市打转回来,见丈夫带着孩子们没在家,又见搞中饭还早。于是,我就靠着走廊的墙壁席地而坐,想趁此凉快凉快,没想到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红……红……”
一阵急促的叫喊声从走廊外传过来,惊醒了我。
“怎么了?”朦胧中见丈夫蹲在我面前,双手搭在我肩上着急地问。
“没什么……就是太热了,想坐在地上凉快一下。”我半睁着眼睛懒洋洋地说。
“吓了我一大跳,是不是太辛苦了?”丈夫惊恐地看着我。
“不辛苦,就是今天上坡一直都没下车,踩得有点累。”
“上后勤办公室前面那个坡也没下车?”
“来回一路的上坡都没下车。”
“你真行啊!”丈夫斜着眼睛奚落着我,“下次不要再这么蠢了,上坡下来推着车走几步人也要轻松多了嘛!快起来,要睡就到床上好好睡一觉。”丈夫像大人教训孩子一样既责怪又心痛,一边说,一边扶着我站起来。
有了那次之后,我再也不为骑车节省那点时间发猛劲了。
那辆自行车不仅为我解决了当时交通不便的困境,给了我诸多的乐趣,后来回到地方,也为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特别是在我转行搞机要文书工作时,我骑着它不管酷暑寒冬到各个基层单位去发放文件,传送通知,为我节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还有一个夏天,丈夫出差在长沙火车站上车时不小心扭伤了左脚踝关节,痛得他回来一瘸一拐的,上下班也不方便。那时,丈夫还不懂骑自行车,我就让他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每天拉着他一同往返。同事们看到了都忍俊不禁笑起来,说我俩就像“老鼠驮个猫”。虽然拉着一个大男人我踏起来比较费劲,但丈夫也没轻松到哪里去。因为女式自行车比较矮,丈夫侧身坐在后座上,为避免脚尖触地,只有把身子往后面倾斜双脚用力往上翘,就像杠杆一样。
“算了吧,我还是慢慢走着去上班吧!”丈夫几次推辞。
我坚持说:“即便如此,总比走路要好点,免得费力再次损伤。”
就这样,一个多月后,丈夫被扭伤的脚很快就痊愈了。
我俩退休后,这辆女式自行车又成了丈夫种菜必不可缺的运输工具,陪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多年后,丈夫可能觉得这辆自行车也该退役了,有点无视它存在的重要,便随性乱放。一天晚上,丈夫没像往常一样把它推进储藏室里,而是锁好后就随意放在门口。那时单位的监控还没如今这么到位,就在那一夜,我的这辆自行车不翼而飞了。
在苦苦寻找无果时,我有点沮丧,想到了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万物皆有灵。”未必这辆自行车也有灵性?
寒暑假虽然辛苦,但却能给我带来满满的乐趣。利用这些休闲时间,我除了可以做做衣服,还可以做很多美食。在湖南时,我买了一本很厚的《家庭百事通》的工具书,里面有各种面食的做法。可惜70年代在湖南买不到任何食材,只能翻翻书本“望梅止渴”。跟着丈夫随军到部队,我的这个“工具”自然也要随身跟。“上天不负有心人”,没想到在部队,这本书终于派上了用场。部队后勤处物资供应丰富,面粉有的是卖,其它的食材也不用愁。团部又办有农场养了猪,每个星期都要杀一次猪,肉馅也有了。丈夫又买了一个32公分大的两层的大蒸锅,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我的手艺了。
我再一次翻开《家庭百事通》,根据书本上介绍的制作方法和程序,我兴趣浓浓地认真操作,慢慢摸索,先做老面引子,然后发面和面、揉面、醒面等等。为了稳妥起见,中途揉面时我时不时要尝尝,根据口感和揉面的手感来判断发面的程度。醒面后又要先用筷子搅上一坨放火上烤一烤,再尝一尝,闻着香尝着脆就说明面发得恰到好处。
第一次做的包子,看着做好的生胚并不大,可蒸出来后比孩子们吃饭用的搪瓷碗还要大。
“你这也做得太猛了呀!”丈夫看着锅里的包子嬉笑着。
“有你买的蒸锅这么大吗?”我口头虽不服,暗自却好笑,“我也未曾想到它会发得这么大。”
“嗯,有点像饭堂的包子,松软,馅子也咸淡适中,不错!”丈夫一边吃,一边评价着。
“好吃就多吃点,我现在摸到了方法,以后就可以经常做了。”我欣喜地说。
每次成功尝试一件新鲜事物,我心里比喝蜜还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