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6章
作品名称:跋涉者 作者:碾子 发布时间:2025-01-17 20:44:20 字数:7421
65.生重病江姓忧虑
陈春兰回了一趟娘家,把两个姑娘被劫的消息告诉江家人,劝女人别独自下山。陈月凤和陈凤仙连忙跑来,问谁家的姑娘被劫,有没有受到伤害。陈春兰一一告知。自此,江家大院的大门经常紧闭,即便白天,女人也不随便出门。姑娘觉得憋闷,聚在一起议论。
江秀梅说:“强盗真可恨,拿姑娘下手,太不人道。他家没有姑娘吗?”
江翠花说:“你以为强盗长善心吗?他们的心是黑的,黑乎乎的,跟煤炭一样。”
江玉莲说:“那是陈家的姑娘值钱,强盗才抢她们,江家的姑娘未必值钱,人家不会抢我们。”
江翠花说:“江家的姑娘比陈家的姑娘还值钱,江家的姑娘个个都好,瞧瞧我们三人,一个比一个俊。”
三个姑娘咯咯笑,陈春兰听到笑声,觉得江家的姑娘真可爱,也跟着笑起来。
江天道听到陈家姑娘被抢的消息,让江家人看好门户,不要让姑娘随便出入。江天道和江怀宗急忙把江家大院检查一遍,担心长毛袭击。江怀宗山下有块稻田,今年的稻谷长得很好,江怀宗割了一天稻子,将田里的稻子放在地里晾晒。江怀宗坐在稻田边,看着田里的稻子,琢磨能打多少稻子,偶抬头,看见远处的树林里有两个人影晃动,立刻提高警惕。通常山下的树林里不会有人,江怀宗装作没看见,一动不动。两个人影晃动一下,又钻进树林,许久不露面。天渐渐暗下来,江怀宗站起来,唱着歌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江怀宗回头,又看见两个人影晃动一下,然后钻进树林。
江怀宗回到江家大院,连忙把山下看到的情形告诉江天道,江天道说:“只有两个人吗?”
江怀宗说:“只看见两个人,兴许其他人隐藏在树林里。山后的客家人不会躲在树林里,一定是从远处来的强盗,他们想袭击江家大院,或者袭击山后的客家人。我断定他们居心不良,我们要小心提防。”
江天道说:“我们赶紧吃饭,然后找几个人,带着刀剑和火铳在山顶等候。如果他们想袭击江家人,我们决不留情。”
夜幕降临,山顶笼罩在夜幕中,江天道等人拿着刀剑和火铳,隐藏在山顶边的树林里。接近午夜,江天道听见山路上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立刻提醒大伙注意。山坡上树林茂密,山路被树林遮盖,只听见脚步声,看不见人影。脚步声临近,江天道大喝一声:“什么人?”
脚步声消失,山坡上没有一点声音,周围一片寂静。江天道猜测是长毛来袭击,长毛不会善罢甘休。江家人一动不动,单等江天道发令。
过了半个时辰,山坡上又传来脚步声,江怀宗说:“来者不善,准备袭击。”
江天道说:“我再喝一声,如果他们还要上山,别怪我们不客气。”随后高喊,“什么人?”
山路上的脚步声消失,江家人耐心等待。许久,山坡上又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江天道端起火铳,向山坡放了一枪,江怀宗也放了一枪。
江天道喊:“杀下山去!”
人们呐喊着向山下冲去,山路上的人听见喊声,立刻向山下跑去。江家人穷追,一直追到山下,不见人影,才返回山顶。江天道担心长毛不死心,便退回大院,紧闭大门,守候在碉楼里。陈永成听见枪响,喊:“要援助吗?”
江天道喊::“长毛跑了,你回家睡觉吧。”
第三天,江怀宗再次下山,听说山后的人被抢,庆幸江家人予以防备,免受其害。江怀宗把山后人被抢的消息带回大院,人们忧虑。
冬天,山顶冷了,有时起风,树林发出呼呼的响声。江家大院的围墙高,院里的风很小,屋里没有炉火,冷。夜里,人们早早钻进被窝,躲避寒冷,说夜话,等候睡意。江振兴年迈,夜里总咳嗽,觉得胸脯疼,疼痛渐渐加剧。老伴担心,让人到山里采药,煮汤药给他喝,也不见效。江家大院没有人会治病,江天道只好派人去陈家大院请郎中。陈忠民的后人陈思淼继承先人医道,给陈家人治病。陈思淼给江振兴号脉,发现他脉象微弱,加之咳嗽不断,病情严重。平时陈思淼自己去山里采药,家里备有常用药,急忙让人跟着他回家取药。江振兴服了几服药,依然不见好转,陈思淼再次登门,发现病情加重,让人到永定城买药。江天道和江怀宗连忙打发人进城,招呼江怀远回家,江怀远去广东做生意。江振兴的病情日益加重,老伴和小儿子江怀乡着急,但无可奈何。陈思淼日日待在江家大院,时时观察江振兴的病情,嘱咐江家准备后事。江振兴的老伴泪水涟涟,女儿不停地哭泣,只有江怀乡镇静。
江怀远回家,家里人哭成一片,江振兴已经入殓。江家大院的人忙里忙外,给江振兴操办后事。
江怀远抚棺痛哭,说:“爹,你怎不等儿两天,竟然悄悄地走了。孩儿不孝,重商不重亲,没有看你最后一眼。”
江怀远痛哭一场,心里愧疚,要求看父亲一眼。江怀乡和江天道打开棺材,江振兴静静地躺着,面容平静。江怀远凝视片刻,与父亲诀别,问父亲留下什么遗言,江怀乡说:“爹嘱咐两件事,一是重视读书,江家应该有人参加科考;二是让江家人下山,住在山上不方便。”
江振兴去世不久,相继有几位老人去世,引起江怀远和江天道的重视。有人说冬天山顶冷,老人经受不住寒冷,故而去世。有人说兴许江家大院的风水不好,建议再找风水先生看。江怀远下山,在永定城找了一个出名的风水先生进山,风水先生绕着江家大院走了一圈,又把山顶四周察看一番,说:“暂时不必迁居,我可以给你们消灾,如果灾难不消,三年后再说。”
夜里,山顶静谧,月黑天高。风水先生在山顶摆设祭坛,香案上香烟缭绕,纸灰飘飘,江家人跪在地上。风水先生向天地叩拜,然后望空念诵一通,让江家人向天地叩拜。其后,风水先生边走边念,绕着江家大院转了一圈,回到祭坛前,不停地挥舞宝剑,斩天煞斩地鬼,吆喝一通。
三年内江家大院平安无事。江怀远牢记父亲的遗言,向先生询问江家的子弟,有没有出人头地的弟子,先生摇头。江怀远嘱咐先生用心教书,争取教出出人头地之徒。江怀远了解儿子江远志的读书情况,先生建议江远志明年参加县考,江远志考中秀才,江怀远请江家人聚餐三天,以示庆贺。
江振兴因病致死,引起江怀远的深思。江家人从河南南逃以来,没有自己的郎中,一旦生病,总是请别处的郎中来看病,势必延误病情。在汀州居住时,附近村庄有郎中,而此处只有陈家人有郎中。江怀远问江家人,有没有人愿意学医,居然没有人愿意学医。江怀远知道外出学医要耽误家里的活,而且学医需要几年时间,江怀远为此发愁,不料他的二儿子江远途提出去学医,江怀远慨然答应,让儿子拜永定城的一位老者为师。江远途每两个月回家一次,询问江家人的身体情况。
每当江远途回来,江秀梅总喜欢向他询问医道,跟着江远途学习望闻问切,居然会给人把脉。江远途惊奇,把江秀梅的情况讲给师傅,师傅让江远途把江秀梅请来,跟着他学医。江秀梅聪颖,一年光阴掌握了不少医道,同时认识山中的不少药材。师傅欣喜,让江秀梅继续跟着他学医,江秀梅勤学好问,成为师傅的得力助手。几年后江远途回到江家大院,边读书边给江家人看病,两年后考中秀才。江远途想到永定城定居,江怀远让他留在江家大院,给江家人治病。江秀梅到了出嫁年龄,听说江秀梅会医道,永定人上门求婚,江秀梅拒绝。江秀梅回到江家大院,把此事告诉江翠花。
江翠花不解,说:“既然求婚的人家是像样的人家,何必拒绝?”
江秀梅说:“我要留在江家大院,给江家人治病。”
江玉莲劝道:“姑娘迟早要嫁人,此时不嫁待何时?趁早嫁人。要是有人上门向我提亲,我一定嫁人。姑娘成天关在院里,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太不自在。”
江秀梅说:“永定城的确比江家大院热闹,出入也比江家大院方便,可我就喜欢这只鸟笼子,待在笼里逍遥自在。”
江翠花说:“你真傻!傻到家了。谁不想嫁到好地方去?那你在江家大院做老姑娘吧。”
江秀梅跟着师傅学医三年,专心致志,成了永定城的名医,有人竟然慕名来山里求医,江远途羡慕不已。
在汀州时有个江家的女儿嫁给当地人,这户人家到南洋求生。江家女儿的孩子来到江家大院,带着女儿的父母去南洋求生,江家人羡慕不已。江家人日出而耕,日落而归,虽说恬静自在,却生活艰难,不少人想到山外求生。日常生活中,令江家人感到最麻烦的事是用水,由于山上没有泉水,人们只能到山下的河里挑水,挑水上山很艰难。有人提出到山下居住,却没有人支持,人们担心山下不安全。江怀远每次回到江家大院,都能听到人们的怨言。江怀远的妻子在江家大院住了几年,其后跟着江怀远到永定城居住,只有母亲和江远途住在江家大院。
江远途考中秀才不久,江天道的儿子江成志也考中秀才。江家人出了三个秀才,不仅惊动陈家人,也惊动了山后的客家人。有人拿着厚礼走进江家大院,请求自己的孩子在此读书,江天道聚族议事,江家人异口同声,拒绝了来人的请求。
江怀远一直担心江家大院的安危,隔两个月就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儿子,顺便了解江家人的情况。为了安抚河家人,江怀远提着礼物向县令求情,希望县令剿灭出入山里的强盗,但强盗来无踪去无影,县令奈何不得。江怀远希望两个儿子继续科考,光耀江家门庭。江怀远跑贩运,经常去广东、汀州等地做生意,秋后到山里收购江家人的烟草,生意略有好转。
江成志不愿待在江家大院,江天道求江怀远在县衙给江成志找了一份差事,江成志喜不自禁。其后,江怀远把江远途接到永定城,让他专心读书。江家大院冷清,人们在寂寞中安闲度日,享受山里的安宁。
66.创新意改变环境
陈永福走进汀州的陈家学堂,先生正在讲解经书。陈永福跟先生说要卖掉陈家学堂,先生惊讶,担心自己不能教书。陈永福劝他放心,他会妥善处理学堂,不会让汀州的孩子无处读书。陈永福狠下心,把陈家学堂卖给陈有财的后人。陈永福在永定城办了一所陈姓学堂,得到县衙的表彰。其后,陈永福与南洋的陈姓人联系,开辟了南洋生意。
从永定到陈家大院,山路崎岖。当年陈江二姓只是修了一条小路,只能人行,大型牲畜很难行走。陈家人去永定买耕牛,有两头牛因山路崎岖摔死。陈永福每次回家都是步行,总要花掉多半天的时间。陈永福回到陈家大院,感叹行路难。
陈永成说:“当年陈江两姓合力开辟山路,让山后的那些人占便宜。这条路应该拓宽,单靠陈家人显然不行,必须与江家人合力。我们不妨与江家人联系,看他们态度如何。”
陈永福说:“我也有此意,不知江家人是否愿意。”
陈永成说:“我与他们商量。”
陈永成走进江家大院,江天道正在扫院子。江天道连忙放下扫帚,把陈永成迎进屋,说:“你来做木活吗?”
陈永成说:“不。有事与你商量。从永定到山里,山路难行,当年我们合力开辟此路,费了不少力,现在山路破旧,难以行走,时有牲畜摔死,陈家人想与江家人再次联手修路,方便人们出入。”
江天道说:“修路固然是件好事,可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我需与江家人商量。”
陈永成说:“修路是行善积德之事,相信江家人会同意。”
江天道聚族商议修路之事。江家人也深感山路难行,有人认为修路是件好事,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应该答应陈家人的要求。不料江怀宗说:“走此路的人不单陈江两姓,还有山后的客家人,应该让他们也出力,不能让他们坐享其成。”
人们认为江怀宗的话有理,建议江天道与山后的客家人商量。平素江家人与山后的人极少往来,彼此并不熟悉。修路涉及三方利益,江天道和江怀宗一起来到山后的村庄,村主接待了二人,江天道说明来意。
村主说:“自古一人修路万人走,我们来山里时就有此路,已经走了十多年。村民穷,何况此时人们还在忙地里的活,没有时间修路。”
两人知道村主的话是托词,感觉与山后客家人难打交道,但修路与山后人有关,必须让他们出力。
江天道说:“人穷不要紧,只要出力就行,此时忙,秋后可以吗?”
村主说:“秋后再说。”
江天道说:“如果你们不愿修路,日后别走此路。”
两人生气,辞别村主,把村主的话告诉陈永成。江天道建议秋后再议此事,陈家人不高兴,只好等秋后再说。今年的收成很好,陈家人收获颇丰,陈永福再次回到陈家大院,跟陈永成提起修路的事。陈永成再次跑去江家大院,跟江家人商量修路,江家人大都愿意出力。江天道和江怀宗再次跑到山后,跟村主商量合作修路,村主与村民商量,村民拒绝修路。两人把山后人的话转告陈永成,陈永成叹息,找陈永福商量。
陈永福说:“看来只有陈江两家修路,你与江家人商量,确定日期开工。”
陈永成与江家人商量,尽管江家有人不愿出力,但多数人愿意出力,于是确定合力修路。开工之日,陈永福回到陈家大院,犒劳陈家人。江怀远听说此事,也犒劳江家人。
陈家人上山的路还是多年前的小路,小路沿着山侧通向山顶,尽管有点陡,人畜都可以通行。陈永成建议将此路改成“之”字形,可以使路变平缓,陈永福说先顾大家,再顾小家,日后再说,合力修路要紧。陈江两姓从山下开始修路,山下顿时热闹起来。陈永福花钱买了一些工具,供两姓人使用,江家人感激。山下大多是土路,因此修路速度很快,很快就修到山腰。两姓人看见道路宽阔,走起来舒服,都很高兴。
江天道看见山后的人依然走路,心里不平,说:“日后你们别走此路,陈江两姓出力修路,为你们提供方便吗?”
山后的人自知理屈,不言语,但依旧行走。江天道不满,便对陈永成说:“山后的人不要脸,腆着脸走路,如何是好?”
陈永成说:“先修路,日后再说,别耽误修路。”
江天道说:“我们断路,让他们从山上飞过去。”
陈永成笑了。两姓人日日修路不辍,山腰大都是下坡路,修路吃力,速度减慢。路面不单多树多灌木,而且多石。遇到山石,修路异常艰难,但人们边说笑边修路,修路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陈万年自感身体欠佳,经常在陈家大院,陈永福不断回家探望。天气渐冷,陈万年生病,吃了陈家郎中几服药也不见效。听说江秀梅医道好,陈永福请她上门看病,连服几服药还不见效。江秀梅嘱咐陈家人好生伺候老人,估计不久于人世。陈家人告诉陈永福,陈永福急忙跑回家,看见父亲气息奄奄。夜里,陈万年去世,陈家人停止修路,回家办理陈万年的丧事。见此情景,江家人也停止修路。陈永福邀请江家人参加葬礼,葬礼十分隆重。
眼看过年,陈江两姓都没有心思修路,只等来年再说。开春后人们忙于田里的活,耕田插秧除草,尽心莳弄庄稼。陈永成一直惦记修路的事,秋后再次跟江家人商量修路,两姓人再次一起修路。路渐渐远了,也更难修了,多是陡立的上坡路,随处是山石。人们早出晚归,有人体力不支,因为往返需要几个小时,中途无饭可吃。有人带点干粮,休息时啃几口干粮。有人建议家里的女人送饭,从早干到天黑。陈永成和江天道认为是个好主意,于是跟大院里的女人商量,首先得到姑娘的欢迎。两院的姑娘成天待在院里,很少下山,很想到山下跑跑,即便看看山鸟也高兴。
江玉莲、江翠花欢呼雀跃,拉着手跑到江秀梅家。江秀梅正坐在窗前背诵药方,不搭理二人。江翠花上前夺下江秀梅手中的药书,揪了一下江秀梅的耳朵。
江秀梅说:“你们总喜欢捣乱,我在背药方。”
江玉莲说:“你哪是个姑娘,简直是个老古董,那些年迈郎中才喜欢捧着药方琢磨来琢磨去,似乎比尝蜜还甜。听说让姑娘给修路的人送饭,我们可以借机到外面跑跑,看看山下的世界。我长这么大,只去过一次永定城,日日待在山顶,憋死了。”
江翠花说:“我还不如你,这辈子只待在江家大院,从来没有出山。我想借机去永定城,看看永定城是什么鬼样子。当然,也可以趁机看看山里的鸟和泉水,顺便看看陈家人。”
江秀梅说:“依我看,你只想看人,看山看水看鸟是借口。你的心思太复杂,哪像江家的姑娘,倒像个野姑娘。”
江玉莲说:“你不想看人吗?世界上我只认识江家的人,除此之外不认识任何人,真想认识几个人。陈家也有姑娘去送饭,我想认识陈家姑娘。”
江秀梅笑了,说:“何必遮遮掩掩,其实你想认识陈家的小伙子。”
江翠花说:“那有什么,迟早要认识男人,还要嫁给男人。”
江秀梅说:“不害臊!男女授受不亲,你倒时刻想着男人,不像样。你们去送饭,我在家背药方;你们是无事之人,我的事情做不完。”
江家姑娘挑着担子给修路的男人送饭,饭放在小木桶里。姑娘跑二三十里路送饭,花去大半天的时间,虽说有点累,但心里快乐。江翠花、江玉莲、江英英和江兰花结伴送饭,江秀梅却躲在家里背药方。四人送饭归来,跑到江秀梅家里,围着江秀梅说话。
江玉莲说:“陈家的姑娘也去送饭,陈家的姑娘个个好看,有个叫陈丹丹的姑娘,简直是国色天香,爱死人。”
江秀梅说:“过分!江家姑娘比不上她们吗?我看江家的姑娘无人可比。”
江翠花说:“陈家的男人也不赖,个个像样。”
江秀梅说:“江家的男人差吗?一点都不差。你们一定被陈家的男人迷住了。你们哪里是去送饭,显然是去相亲,几个贱骨头。”
江翠花说:“你一定后悔了。如果真后悔,明天跟我们去送饭,兴许你相中陈家的男人,很快就可以嫁人。”
江秀梅说:“我不着急嫁人,我的情郎在药方里。”
山腰的树林里百鸟鸣叫,婉转动听。几个姑娘很少听到各种各样的鸟叫,江翠花总要停下脚步寻找鸟儿,看它们长什么样。江玉莲总要催她快点走,担心把江家人饿坏了。
江翠花不高兴,说:“你怎不喜欢鸟叫?它们的叫声多美,比人语好听多了。如果将来我做了媳妇,养几只鸟,天天听鸟唱歌。”
江玉莲说:“我也喜欢听鸟叫,可送饭要紧,回来时再听不迟。我更喜欢树林里的野花,如果是夏天,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花。”
江翠花转头,看见树林中还有几样野花在开放,果然可人。
修路地点距离山里越来越远,坡度越来越陡,好在天气不热,正好干活。人们看见姑娘跑来送饭,来回好几十里路,太辛苦。江家人不让姑娘送饭,陈家人也终止姑娘送饭,修路的人各自带点干粮,休息时就着山泉啃几口干粮。
路越修越远,有人不愿回家,想在树林里过夜。天不冷,陈永成也不愿回家,担心人们夜里被蛇咬,仔细琢磨一番,从家里拿来两条绳子,系在树上作吊床。江天道看着新鲜,称赞陈永成的奇思妙想,不少人睡在树林里的吊床上,悠哉悠哉。
陈永成自豪,说:“我是个木匠,做活要用脑子思考,做事也一样,也要动心思。那些山后的客家人只知走路不知修路,不然可以加快速度。”
江天道说:“你别担心,我会想法整治他们。我把出山的路断了,看他们如何出山。”
陈永成说:“别计较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们正在干活,有人惊叫一声,几条长蛇钻出树林,向人们摇头摆尾。人们惊恐,有人立即逃跑,有人拿起工具,准备击打长蛇。
陈永成说:“别动!人怕蛇,蛇也怕人,看蛇有何动静。”
片刻,几条蛇摇头摆尾,向树林深处跑去。
江天道说:“是何征兆?”
陈永成说:“不奇怪。山里蛇多,兴许我们惊动了蛇,它们跑出来看哪路神仙惊动了它们。动物和人一样,都怕打扰。”
有人用䦆头刨路边的树根,刨出一个蜂窝,群蜂乱飞,纷纷向人们扑来。人们边跑边喊,有人躲闪不及,被黄蜂蛰了几口,跑得更欢了。有人边跑边嗷嗷叫:“疼死啦!疼死啦!”
陈永成不顾一切,连忙跑上前去,用土将蜂窝埋住,黄蜂被制止了。陈永成抱着脑袋嗷嗷叫,片刻,脸肿得像馒头。有人不停地喊叫,疼痛难忍。人们只好暂时避开这段路,去修别的路段。此后,这窝蜂另觅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