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8章
作品名称:跋涉者 作者:碾子 发布时间:2025-01-13 10:27:52 字数:8302
57.逃活命考察地形
汀州周围来了不少客家人,大都是中原一带的逃难人,也有江浙等地的移民。尽管汀州四周青山绿水,但山峦层层叠叠,土地少,且贫瘠,土著生活艰难,文化落后,不少土著衣不遮体,若遇灾年,土著更加艰难。
元末,江南出现义军,再次燃起战火。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义军在鄱阳湖周围展开激战,都想吞并对方。义军征集兵士,很多男子被拉去充军,陈江两姓人也不能幸免,陈家有多名男子充军,多名男子战死。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逐步升级,规模宏大,死伤惨重,乃至染红了鄱阳湖水。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聚集六十万大军,朱元璋聚集二十万大军。朱元璋用小船火烧陈友谅的大船,大船着火,士兵纷纷逃窜。
陈五虎和李世仁的战船被烧,两人跟着其他士兵跳下战船逃命。陈五虎是陈家人,李世仁跟他是同一个村的人,两人都是陈友谅的士兵。两人跳下战船,凫到芦苇丛中,悄悄躲起来。夜晚,两人趁着天黑,凫水到湖口附近上岸,然后沿着陆路南逃。两人整整走了一夜,精疲力竭,一天没吃一口东西。眼看天亮,李世仁躺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陈五虎向四周看,附近没有民居,也没有树林,央求李世仁再走一会儿,或去民居躲避,或去树林里藏身,不然被朱元璋的士兵发现,不是丧命就是充军,很难生还。李世仁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挣扎着站起来,两人来到村边,看见有几间破房,便钻进房里躲避。房子已不住人,房顶塌了一半,日光照进屋里,半明半暗。李世仁饥渴难忍,想到村里讨东西吃,陈五虎阻止,劝他忍耐一下,等天黑再说。房前有个水塘,两人看见附近无人,爬到水塘找水喝,然后继续躲进屋里。天黑,两人向附近的一户人家走去,敲开门,讨了一点东西吃,然后继续南行。两人沿着一条大路南行,直至天亮,然后躲进一片树林。
两人夜行日宿,终于走到宁化附近。李世仁认为这里距离鄱阳湖比较远,兴许没有朱元璋的义军,建议白天行走,夜里休息。陈五虎担心附近有朱元璋的义军,被抓去充军,依旧夜行日宿。过了宁化,到了汀州地界,两人高兴,很快就可以回到家里。李世仁再次建议白天行走,夜里休息,陈五虎同意,但必须沿着山脚走,避开附近的村庄,免得被人发现。两人风餐露宿,走到自己的村子附近,陈五虎停下脚步,说:“我们不着急回家,先在树林里躲半天,等天黑再回家。”
李世仁说:“怕什么,连自己的家都不敢回吗?难道朱元璋的队伍会追到这里吗?”
陈五虎说:“我们离开村子两年,不了解村里的情况,谁知道附近是否有朱元璋的队伍,小心为是,天黑后再回家。”
两人在山上采集一些野果充饥,喝几口山泉解渴。两人蓬头垢面,衣裳破烂,李世仁瞅着陈五虎微笑,陈五虎说:“笑什么?”
李世仁说:“我们曾是陈友谅的士兵,想当初威风凛凛,六十万大军聚集在鄱阳湖附近,朱元璋只能躲着我们走,哪敢接近我们?没想到朱元璋的小船把我们的大船烧毁,不可思议。”
陈五虎说:“别说了,那是陈友谅命该倒霉。陈友谅死了,陈家军完蛋了,兴许将来是朱元璋的天下。如果陈友谅不死,兴许是他的天下,我们也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现今我们只能仓皇逃命,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李世仁说:“我们回到家里,会不会被朱元璋的人抓去?”
陈五虎说:“我不是诸葛亮,哪知后事?过一天算一天。”
天黑了,两人偷偷进村,各自回家。看见儿子回家,陈五虎的母亲扑在陈五虎身上,哭着说:“我以为你回不来了,你倒回来了。”
陈五虎说:“我的命大,死不了。”
陈五虎的母亲仔细瞅着儿子,看见儿子衣衫褴褛,面容枯瘦,知道他吃了不少苦,但看见活生生的儿子站在面前,喜极而泣,不用再为儿子担心。陈五虎看见家里一切如旧,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安宁,但担心自己的安危。
陈五虎问:“长汀安宁吗?”
父亲说:“倒是不打仗,可经常征兵。听说朱元璋打了胜仗,正在扩充队伍,因此有时来村里抓人当兵。村里已经有几人被抓去,你得小心,不要出头露面。”
陈五虎隐隐不安,连忙跑到李世仁家,嘱咐他注意隐蔽自己,最近不要出头露面,免得被抓。李世仁答应,陈五虎回家,父亲问他在外面的情况,为何逃回家。
陈五虎说:“我被陈友谅的人抓去打仗,初时陈友谅的人马多,士气盛,不料鄱阳湖一战大败,陈友谅乃至被暗箭射死,士兵纷纷逃散。朱元璋聪明,以少胜多,估计陈友谅的义军就此败退。我幸好捡得一条性命,不愿再去卖命。”
父亲说:“你待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免得被抓。”
陈五虎答应一声,疲惫地躺在床上。陈五虎在家待了半个月,安然无事,以为自己逃出战火之苦,不料一群士兵冲进陈家大院,到处抓人,陈五虎再次被抓走。母亲拉着陈五虎哭喊,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拉走,李世仁也没有幸免。据说是朱元璋的义军扩充队伍,到处抓人。
趁社会混乱之机,一些土著纠集起来,以抢劫为生,导致社会不宁。对于长毛抢劫,官府有时置之不理,有时出动小股衙役弹压。如果衙役动作大,长毛便与衙役对峙。衙役以刀剑为主要武器,偶有火铳,长毛则用火铳与衙役对峙,因此长毛并不惧怕衙役,倒是衙役有几分惧怕。江家大院被抢,由于死了人,县令不安,便让衙役到江家大院附近搜捕长毛,结果未拔一根毫毛,空手而归。
陈万年听说江家大院被抢,双方激战,死了人,便匆匆跑回陈家大院,查看防御情况。陈家大院的人自然不敢松懈,日日严防。陈万年回到汀州城不久,陈金豹去世,陈家大院大办丧事。
陈万年的儿子陈永福娶了土著女子,一年后得子,取名陈功利,陈万年在陈家大院为孙子过满月,大办宴席,陈家大院的人举族参加,还请了汀州城的亲朋好友,耗去不少银两,异常热闹。自然,少不了请江家大院的人参加。陈万年回到汀州城,抱着孙子爱不释手。
据说陈万年给孙子过满月耗去百两银子,人们啧啧连声。此消息传到长毛耳里,长毛决心从陈万年身上掏银子。几个长毛头目聚在一起议论。大头目说陈万年一个宴席花掉百两银子,可见他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乡民缺吃少穿,我们到处打野食,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让几个小头目献计献策。
不久,陈万年家遭到抢劫,幸好只损失钱财,人无大碍。陈万年与陈永福心中不安,联想陈家大院几次发生枪战,甚感不安。
陈永福说:“既然此处不安全,不如另找家园,可以去南洋求生,也可以到别处求生。听说不少人去了梅州,那里靠海,兴许安全。”
陈万年说:“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必须顾及陈家大院的人。先辈从河南而来,长途跋涉,相互照应,我们不能丢掉这个传统。听说永定有大山,我们不妨躲进大山,长毛不敢进大山滋事。”
陈永福说:“大山兴许安全,那里人烟稀少,可能几十里内没有一个人。可身处大山,如何生存?只靠土地能生存下去吗?我家世代做生意,如果断绝生意,我家将坠入贫困,陈家大院的人将陷入苦难。”
陈万年说:“现在的确难以离开汀州,陈姓几代人在此居住,如果举族迁徙,必须丢弃很多东西,只能带着银钱迁徙。陈家大院的人损失太大,人们难以承受。”
陈永福说:“有得必有失,性命要紧。我照料生意,你跟陈家大院的人商量,要不要迁徙。”
陈万年回到陈家大院,聚族商量迁居的事,人们聚集在院里,男女老少都参加。陈万年向大家讲了自家被抢的情况,也讲了江家大院遭袭击的情况,然后征求大伙的意见,守还是走。
老者陈再生说:“先辈几经迁徙来到汀州,在汀州已经居住几十年,汀州已是我们的家园。如果再次迁徙,我们能经得起折腾吗?迁到哪里去?”
少者陈远足说:“如果要走,一定有可去之处。只是我们的家业都在这里,如果迁徙,难以割舍这份家业。”
壮者陈兴盛说:“先辈几经迁徙,每次都是抛家舍业,先辈能抛下家业求生,我们为什么不能?生存最重要,财产是身外之物,此地失,彼地得。一旦强盗攻进陈家大院,就可能造成伤亡,那时悔之晚矣。”
江月兰说:“强盗几次袭击陈家大院,最后几次均告失败,可见他们奈何不得我们。不如暂且守着这个家园,实在迫不得已,我们再考虑迁徙,毕竟迁徙是件难事。”
陈万年说:“迁徙的确是件难事,不是万不得已,不会考虑迁徙,毕竟几代人在此生活。听说南靖和永定一带有大山,那里人烟稀少,大山深处是安全之处。如果大家愿意迁徙,不妨派人去了解地形。陈永福对那里比较熟悉,可以带几个人去考察。”
有两个年轻人愿意跟着陈永福去考察,陈万年回到汀州城,把陈家人的意见告诉陈永福,陈永福赞同,带着两个年轻人立即启程。陈万年嘱咐陈永福,考察之地一定是大山深处,荒无人烟,附近有河流,有土地可以耕种。
陈永福曾经多次到永定做生意,而且听说汀州已有人移居永定。永定城位于群山之间的一块开阔地,一条江水穿城而过。三人向城里的人了解四周的情况,人们说永定四周都是大山,大山深处有大山,要寻找大山很容易。人们向三人介绍了三条寻找路线,三人沿着向南的一条路线出发。
跨过永定河便是山,三人沿着山路向山间前行。山路渐行渐高,山上长着参天古树。三人顺着山的一侧行走,初时有隐隐约约的小路,后来小路消失,前面是高不见顶的大山。三人拨开林间的灌木,缓慢前行,行到半山,出现一小块平地,平地很小,一条小小的溪水从平地一侧流过。三人察看一番,认为此处地形狭窄,容不下太多房屋,于是继续前行。山间细流时隐时现,三人汗水涔涔,精疲力竭。眼看已到黄昏,天黑前无法返回永定,三人坐在溪水旁啃干粮,喝山泉,然后找了一小块平地躺下来。时值夏天,天气炎热,山里倒有几分凉意。
陈永福说:“今夜我们只能在此夜宿,害怕吗?”
陈永贵说:“不怕。不过我们应该准备对付野兽的家伙,这里山高林密,一定有野兽出没。”
三人捡来一些枯枝,围成一个小圈,躺在小圈里,身边放着三根木棍。天亮后三人继续往山上走,山边是树林和灌木,便用木棍拨开灌木,向高处缓缓前行,行走多时,山边出现一块平地和一小股溪水。三人抬头望山,山高不见顶,沿着山边继续往山里行。中午,前面出现一条大点的流水,可以望见山顶。三人高兴,继续往山上爬,一个时辰后看见山顶只有三五十丈高,前面出现一条深沟,沟里流水潺潺。三人沿着这条深沟前行,沟两边有窄窄的平地,走了三五里,沟两边的平地宽阔了。陈永福抬头,望见山上长着参天古树,山顶距山沟三十余丈。三人往山沟里走了十余里,山沟变窄了,陈永福建议返回山口,沿着山的另一侧往山里走。山沟里有一条溪水,离山口不远处有一片开阔地。他们继续往山里走,山沟曲折,不知有多深,于是返回山口,沿着另一座山往山里行走,发现离山口不远处也有开阔地。三条山沟在山口会合,都有流水穿过山沟。陈永福回望走过的路,山层层叠叠,不见来时的路。山顶在不远处,山顶平直,绵延数里。陈永福建议上山,爬上山顶,看见树木茂密,地形平坦宽阔。陈永福远望,发现山上有山,山有数叠之高,四周山连着山,山上长满树木,不见人烟,只听见山鸟鸣叫。这里与人世隔绝,是理想的居住之地。
三人回到汀州,向陈万年和陈家大院的人讲述山里的地形,陈家人再次讨论迁徙之事,人们犹豫不决。
听说永定人喜欢种烟草,陈永福便去永定城开了一家烟草店,收购烟草,贩运到广东等地。
58.设诡计土毛逼江
江振兴之子江怀远跟着父亲经商,从浮梁买了一船茶叶,去杭州买了一船丝绸,两样货物运回汀州,打算由汀江运往广东。江怀远让船工把两样货物搬到两条船上,准备次日远行。江怀远担心夜里货物不安全,便夜宿船上,并且让两个船工陪着自己守船。夏天,汀州炎热,即便是夜晚也闷热难当。两个船工光着膀子坐在船头,喝茶乘凉。一侧江岸是石岸,巨石间长着繁茂老树,老树筛下清凉,是乘凉的佳处。江怀远坐在另一条船的船头,与两个船工喝茶闲聊。江岸的房屋透出点点微弱的亮光,江面现出幽微的亮光。江岸的老树下坐着一些老人,听一个说书人讲故事。夜深了,人们离开江岸,冒着暑热回家睡觉,江岸一片寂静。江怀远摇着芭蕉扇,不知喝了多茶水,只知几次站在船边撒尿。两个船工打着哈欠,江怀远也跟着打哈欠。
江怀远说:“早点睡吧,明天早点出发。”
船工起身,往江面注入两股清水,然后提好裤子,躺在船上。江怀远也躺在船上,望着天空的星星,说:“别睡得太死,注意船上的货物。”
两个船工应承一声,便响起了鼾声。天闷热,江怀远不停地用芭蕉扇扇着,蚊子嗡嗡,心里盘算这两船货能赚多少钱,沿途遇到风险怎么办。长毛横行,江怀远忌惮,担心货物被劫,后悔没让保镖留在船上。江怀远跟船工打个招呼,去城里叫保镖,保镖住在离汀江不远的地方,江怀远带着两个保镖回到船上,嘱咐两句便睡去。两个保镖带着两把长剑,还有两支长矛,坐在船头喝茶乘凉,困意袭来,昏然睡去。
江岸浓荫笼罩,月黑星远,十几个黑影在浓荫下停留片刻,便有几个黑影向船边摸来。黑影发现船上躺着人,便退回岸边,隐没在江岸深处。
一个黑影说:“两条船上躺着四五个人,如何对付?”
一个黑影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他们干掉,然后把货拿走。船上是茶叶和丝绸,丝绸很值钱。”
一个黑影说:“我们只有十个人,对付得了他们吗?如果船上有保镖,我们会丢掉小命。”
一个黑影说:“怕丢命就别来。滚!”
一个黑影说:“我们搬运货物有动静,如果不干掉船上的人,会被他们发现。干掉他们,动作要利索,动静要小。”
几个黑影向小船摸去,四周一片寂静,江面黑魆魆的,只有几丝亮光。几人蹑手蹑脚,悄悄踏上船,只听见几声闷响,有人叫了一声。保镖纵身跃起,手起刀落,一声惨叫,一个黑影掉进江里。江怀远躺在丝绸包上,听见叫声,喊:“有贼!动手!”
两个保镖挥舞刀剑,有的黑影倒在船上,有的掉进江里。江怀远听见刀剑声,喊:“船工!”
船工没有应声。黑影听见有人掉进江里,有人惨叫,且战且退,退到江岸逃跑。江怀远点着油灯,看见两个船工躺在船上,一动不动。江怀远用手一摸,两人尚有鼻息,只是动弹不得。江面飘着两具尸体,仰面朝天。几人围在船工身边,看见一人头上流血,一人身上有棍伤,手臂在不停地流血,江怀远急忙让一个保镖去找郎中。
有人发现汀江漂浮着尸体,消息传到县衙,县衙打发衙役打捞尸体,尸体上有剑伤。衙役调查,得知江怀远的船工受伤,于是找到江怀远。江怀远本想隐瞒此事,不料衙役找上门,只好让衙役看自己的受伤船工,并讲述被强盗抢劫的过程。县令认为江怀远的货未被劫走,却造成人命,因此罚银五十两,补偿死者家属。江怀远不服,想上诉,江振兴阻拦,说区区五十两银子不值得上诉。
江振兴找到陈万年,备说强盗劫船的经过,陈万年感叹:“你的货在船上,强盗抢劫不足奇怪;我的银子放在家里,强盗都上门抢劫,并且打伤了佣人。强盗横行,官府无法治理,照此下去,我们辛苦挣来的钱会被强盗抢去。陈家大院的人已经商量迁居,只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你有什么打算?”
江振兴说:“江家大院几次被劫,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义军抓人充军,江家多人被抓,有人战死。先辈从中原辗转来到汀州,本是求一份安全,既然得不到安全,只好离开此地,另找家园。我想跟江家人商量,到底去还是留。”
陈万年说:“如果想寻找新的家园,就找人烟稀少的大山居住,那里兴许安全。陈家人已经去永定做过调查,发现永定有大山,大山深处有适宜居住的地方。据说南靖也有高山,已有人移居山里。”
江振兴说:“人迹少见的地方固然安全,可生存条件不好,生活艰难,人们愿意去吗?”
陈万年说:“中原生活条件特好,但先辈背井离乡南逃,不就是为了活命吗?凡事有利必有弊,很难两全其美。”
江振兴回到江家大院,天已黑。午夜,江振兴正在酣睡,听见院里有脚步声,以为院里的人走动,于是继续睡觉。突然听见远处有喊叫声,江振兴猛然坐起,听见喊声不断,赶紧跑出门。院里黑影窜动,江振兴马上意识到强盗进院,江立德大喊:“强盗进院!”
人们纷纷拿着家伙跑出门,与强盗格斗,刀剑与棍棒相撞,响声震耳。有人发出惨叫,有人怒骂,强盗看见人多势众,且战且退,退到大门口,大门外的同伴进来接应。江立德端着火铳赶来,大喊:“江家人退后!”
江家人停止攻击,江立德向强盗开枪,立即有人倒在大门口。几杆火铳齐射,几个强盗倒在大门外,其余的盗贼仓皇逃走。江家人惊魂不定,有人拿着火把在院里搜索,发现四五个江家人倒在地上,受了重伤;大门口倒着几个强盗,有的哀叫,有的流血,有的断气。江振兴让人立即到邻村请郎中,为受伤的江家人疗伤。
县衙得知此事,派衙役到江家大院走了一遭,便无消息。
江振兴和江立德将江家人集中到院里,聚族议事,人们脸上带着惊恐。江振兴在江家大院是长者,也是尊者,看着黑压压的江家人,他心情沉重。
江振兴说:“江家大院几遭抢劫,县衙无能为力,江家人的安危受到威胁。每次强盗袭击,江家总有人受伤,乃至丢掉性命,长此下去,如何是好?”
长者江远见说:“江南发生战事,江家避乱来到汀州,不料鄱阳湖发生战事,江家多人充军,有人战死,有人至今死活不明。汀州北边义军相互残杀,据说陈友谅被暗箭射死,大战仍在进行。汀州强盗横行,江家人不得安宁,按照先辈的脾性,一定离开此地,另找家园。天下之大,一定有江家人的安身之地,只是不知哪里得以安身。”
中年男子江全能说:“如果我们加高院墙,严加防范,强盗奈何不得我们。朱元璋占据优势,陈友谅大势已去,兴许战争很快就结束。搬迁不是一件易事,涉及很多难题,譬如如何处置财产,迁到哪里去。江家人不怕迁徙,怕得是找不到理想之地。”
小伙子江守仁说:“我实在不愿离开汀州,但为了生存,为了江家人,我愿意离开此地,但到哪里去?哪里才是我们的家园?”
江振兴说:“有人前往南洋,据说那里安定,而且容易生存,但南洋太远。有人前往广东的梅州,那里倒是据此不远。还有人前往南靖和永定,那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陈家人已去永定考察,认为那里的地势山形适宜居住,可以避乱。”
江天道说:“江家人不能坐等受害,要想办法,是去是留,必须做决定。”
人们议论一通,众口难调,江振兴和江立德让大伙认真考虑,日后再商议。
江振兴找到陈永福,让他带着江怀远和江天道前往永定考察。三人来到永定,沿着上次考察的路线向高山进发。山高林密路险,三人拨开灌木缓慢行进。爬了半截山,江怀远和江天道汗水淋淋,感叹山高,其实他们只走了一个台阶。三人继续往上爬,前面出现一块平地,江怀远说:“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累死了。离山顶还远吗?”
陈永福说:“远。还有两级高山。”
三人又爬了一截山,上了第二级台阶,天已黄昏,急忙搭建窝棚睡觉。天亮后三人继续上山,中午时分看见面前有一条小河,便顺着河流进入沟里。这里果然是一个好去处,山沟幽静,沟两边有窄窄的平地,足以安家。陈永福建议继续上山,了解山顶的地形。山顶平坦,有一块很大的平地,可以建屋,也可以种田。三人放眼四望,群山连绵起伏,如绿浪翻滚,四野悄无声息。他们又考察了另外两条沟和山顶,地形相似,此时天黑,他们只好夜宿山顶。
江怀远和江天道回到江家大院,把看到的地形告诉人们,有人认为永定是理想的家园,山高林密,荒无人烟,不会遭到骚扰。有人认为山高林密,出入不便,难以生存。江振兴让人们仔细考虑,然后再做决定。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战争仍在继续。瑞金一带仍有战事,江家人再议迁居之事,有人认为天下将太平,无须迁居,有人担心又起战事,不如趁机迁徙。几经酝酿,论辩利弊得失,江家人终于决定移居永定。
江家人既兴奋又留恋,他们舍不得江家大院,舍不得家里的财产,舍不得田地。有人走到田里,蹲在天边,默默地瞅着地里的庄稼,天黑才离开田地。有人呆坐院里,看着院子出神,望着蓝天叹息。夜里,家家的灯火很晚才熄灭,人们议论陌生的未来。不谙世事的小孩听说要移居别处,异常高兴,乃至无心读书。
江怀远娶了陈家姑娘,生子取名江远途,江振兴欣喜,孙儿过满月时大宴宾客。江振兴抱着孙儿,说:“你生在汀州,却要离开汀州,永定将是你的家。”
江怀远说:“我家有几摊生意,如果前往永定,就得卖掉产业。这份产业是几代人的心血,舍弃这份产业太可惜。”
江振兴说:“只要怀里有钱,可以继续做生意。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生意可做,只是不知永定有没有好生意可做,生意的事日后再说。”
江怀远说:“我们应该跟大伙仔细商量,移居是件难事,让大伙早做准备。有两件事必须先做,一件是开辟山路,一件是建屋。应该先建屋后迁居,不然风餐露宿,老人和小孩受不了。”
江立德去世,江振兴父子回到江家大院,跟江天道商量去永定开辟山路。江家人的定居地址在山上,山高坡陡,没有人迹,修路便于出入。江天道挑选二十个身强力壮的人,打算前往永定修路。江振兴想起陈家人也想移居永定,于是去找陈万年,商量合伙开辟山路。陈万年说陈家人尚在犹豫,待与人们商定后再说。
听说江家人要移居永定,邻村的人为之遗憾,也为之高兴。许多人喜欢江家大院的房屋,也喜欢江家人的土地。江家大院的人且喜且忧,人们依旧精心莳弄自家的田地。夜里,江家大院总回荡着低沉的河南梆子,男人郁闷,唱几句河南梆子解忧。女人凑在一起谋划如何卖地卖屋,遥想未来的生活。江家大院沉寂,很少听见笑语欢声。许久没有下雨,人们依然盼望雨水浇灌田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