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花艳秦岭>第十三章 连家有儿初长成之一:一段坚实的求学之路

第十三章 连家有儿初长成之一:一段坚实的求学之路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7-22 20:35:53      字数:3887

  
  在对连秀明的培养上,连国花老人尽管走了些弯路,但最后连秀明考进了陕西中医学院,又让她着实感到欣慰。因此,在谈到连秀明中医学院上学这段经历时,没等我提出来,连国花老人就信心满满地喊连秀明过来。“这一段还是你说吧!你比我更有体会。”
  连秀明坐定后,和上次一样,依然腼腆得小声小气。不过毕竟已经熟悉了,说起她的这段经历,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她首先肯定地说:“考进陕西中医学院,对我来说,才真正走上了一段最有价值的学医之路。”
  陕西中医学院,实际上就是本地人叫惯了的京阳中医学院,距离连国花开办的陈阳寨村卫生室也就一公里的路程。和以前一样,这里才是她的最终归宿,也是她提高医德医术的最佳临床实践之地。
  此时的卫生室,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前期的一切不顺和怨气,随着连秀明的考上陕西中医学院而被连国花忘得一干二净。
  这让连秀明感到非常欣慰,给母亲卫生室跑得更加勤快,有时看到父母实在忙不过来,就干脆对他们说:“爸妈,我还是过来帮忙吧!”连秀明嗫嚅着说。
  “啥意思?”母亲疑惑不解。
  “我是说给学校请假,天天过来帮忙。”连秀明尽力说得更清楚点。
  “不上学了?”父亲惊诧地看着她。
  “不是不上学,只是把在学校的时间用来在你这实习。”
  “那咋行?你这学上得容易呀?”母亲的脸马上拉了下来。
  “我知道,可是在学校学的你早就教过我了,内容我都会,现在最主要的是临床实践。”连秀明认真地解释。
  “你的教材我倒是看过,里面的内容对你来说确实都非常简单,可那毕竟是上学,你要不去,学校能同意?”母亲顾虑重重。
  “这个我都跟学校说了,几个老师都知道你的大名,还说我有这个便利条件,是最好的实践机会。”
  母亲沉思片刻,还是拿不定主意,就问丈夫胡德顺:“你说呢?”
  “孩子大了,有她的主意了。还是尊重小明的意见吧!”胡德顺最后决定。
  连国花点了点,算是同意。
  其实连国花知道,连秀明所学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很多年前她就给女儿教过,现在最主要的是临床实践。可要不去学校,万一将来毕不了业咋办?
  连秀明好像看出母亲的担心和顾虑,她赶紧从包里掏出五六个本子,放在父母跟前:“放心吧,妈妈,我知道你们担心将来我毕不了业。你们看看这些笔记本,全是在考上卫校后抄写的各种药方名称和《时方》内容。特别是这半年多来,我几乎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一个人在操场背诵《时方》,时间再紧,也要抽空抄上十多页《时方》内容。现在,不敢说对《时方》全能背下来,但起码已经非常熟悉了。下一步我还要抄写和背诵《经方》呢!”
  连秀明的这一大堆保证和介绍,让母亲不由得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一页页地翻看起来。
  确实抄写得非常认真,也非常工整。作为一名医生,她非常懂得抄写和背诵药方及古代经典医书的重要性。
  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不知抄过多少遍医书,其中就有最实用的《经方》和《时方》;后来,自己有了女儿,也用同样的方法督促女儿。可是,小学乃至初中时的连秀明,对背诵和抄写完全是被动的,有些内容也根本理解不了。即使女儿上了两年的协和中医培训学校,也是如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非常担心,怕女儿将来难成大器。没想到这一年半的时间,女儿竟然这么懂事,不但知道学习了,还主动抄写了这么多本子。这真的让她很难相信。
  母亲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她看了看连秀明,问道:“你说你对《时方》非常熟悉?”
  “是的。我给你背背。”说着,按照《时方》里的前后顺序,很熟练地背了起来。
  背着背着,连国花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急忙笑着打断女儿:“好了好了,不要自夸了。背过当然是好事,不过你现在是大学生了,理解《时方》里的每一个方剂内容,只是初步的,最关键的是要活学活用。既然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临床实践,那就按你说的去做。但有一点要注意:只要学校里啥时候叫你回去,你必须随叫随到。”
  就这样,连秀明很快办理完学校的一切请假手续,并在母亲的手把手传授中,开始了每天在卫生室的忙前忙后。不是帮病人抓药、煎药,就是给病人按摩推拿,拔罐扎针。
  有时,母亲的药方刚一开好,就喊来连秀明:“你看看,和《时方》上的比较一下,弄清楚差别在哪里?”
  每到这个时候,连秀明基本不看《时方》,就能随口说出其中的区别所在,然后再讲解其中的原因。
  如此的学习效果,母亲心里非常高兴。病人不多时,她干脆让连秀明接待,把脉诊断,开出药方。然后自己再进行复诊,指出连秀明所诊断的不足和问题,并一再提醒她:中医诊断,贵在方圆和变通。
  这种手把手地传授和实践,让连秀明的医术进步很快,有些常见性的病状,都是在连秀明的治疗下,病人很快恢复健康。
  比如,有人患有鼻炎,连秀明就结合《时方》里各种治疗鼻炎的处方,再结合病人的症状,配出一种叫“人参败毒散”的处方治疗鼻炎,效果最佳。
  比如,有人患有咳嗽,连秀明就结合《时方》里各种治疗咳嗽的处方,再结合病人的症状,配出一种叫“人参养荣汤”的处方治疗咳嗽,效果最佳。
  ……
  看到连秀明能如此自如地运用《时方》治病,母亲高兴之余,又一次提醒她说:“既然你对《时方》这么熟悉了,那就再好好看看《经方》吧,争取在你大学毕业前,把《经方》也熟练掌握,那你就真是一名合格的医生了。”
  其实,对于《经方》,连秀明在上初中的时候,母亲也让她看过,只是那个时候,年龄太小,《经方》又非常难理解,她就很少去看,母亲也不再强迫。后来上了初中,母亲才让她背《经方》,可她仍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直到考上卫生学校,也许是她对《时方》背得差不多了,在抄写《经方》的时候,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但要说熟悉,还差得很远。为此,她当时就保证过,大学毕业前,一定要攻克《经方》难题,替母亲分忧,并在行医的道路上独当一面。
  正好这个时候,母亲提醒她熟背和理解《经方》,她就干脆两个方剂一起学,并在比较中提高自己。
  为此,她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背诵《经方》和《时方》,每天晚上忙完卫生室的活后抄写《经方》和《时方》,天天如此,雷打不散,完全沉迷其中,就好像在自己的时间里,除了学医,再无别的爱好。
  也许是年龄增长的原因,这次学习,不管是抄写还是背诵,都不是单一进行,而是综合考虑,善于比较和勤于思考。对《经方》和《时方》的前因后果,全方位分析和理解。
  所谓《经方》,主要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收载的200多个配方。
  所谓时方,一般指张仲景之后医家所创制的方剂。与《经方》相对而言,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增加前人所未有的方剂。并以唐宋时期盛行的方剂为主。
  虽然两种处方都是历代中医名家创制的治病方剂,但由于年代不同,理念的差异,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区别。
  由此可见,《经方》《时方》各有利弊。对于二者孰优孰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有一段话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专学《伤寒论》容易涉及粗疏,专学温病容易流于清淡;粗疏常至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必须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源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并进一步指出:治重病大症,要用仲景的经方;治脾胃病,用东垣的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连派时方细密可取。
  但不管怎么说,《经方》是本,是站在药材本性角度出发看疾病,以药材特性来解决问题。熟悉《时方》是必要的,但掌握《经方》更为重要。它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也是中医药学中规范性最强的核心内容。它的配方历经数千年大样本的检验,配法规范严谨,疗效显著可靠,不仅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有效手段,更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
  所以,《经方》被称之为“医方之祖”。
  了解掌握了《经方》和《时方》最基本的知识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具体区别,连秀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了方向,有了认真思考的能力。后来的一段时间,凡她接待的病人,刻意抛开《时方》,专用《经方》,从中加深记忆,积累经验。
  比如,有人患有外感冒,连秀明就结合《经方》里各种治疗外感冒的处方,再结合病人的症状,配出一种叫“柴胡桂枝汤”的处方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比如,有人患有胃病,连秀明就结合《经方》里各种治疗胃病的处方,再结合病人的症状,配出一种叫“桂枝汤加减”的处方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
  在用《经方》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连秀明对《经方》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可以做到正确运用,但和《时方》相比,还是不够老练。
  为了检验两种方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效果,连秀明又针对每天接触到的临床病人,按其症状轻重和体能差异,刻意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剂治疗和比较,分析其疗效,比较其优劣,从而弄通弄懂两种方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如,同是治疗感冒,她结合《时方》的各种方剂进行研究和比较,针对病人的体能差异,就可配出“五苓散”的处方进行治疗,效果最佳。可她结合《经方》的方剂进行研究和比较,同样针对病人的体能差异,可配出“柴胡桂枝汤”的处方进行治疗,效果同样最佳。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对两种不同方剂治疗同一种病之前,连秀明都要先自己煎服尝试,确实无任何不良反应后,才给病人服用。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两种不同方剂的误用和错用,也是她尽快掌握两种不同方剂的区别和优劣点之所在。
  在她上中医学院的三年时间里,几乎尝遍了两种方剂中的每一个处方。有一次,为了治疗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常见病,她背着母亲,连续尝试近三个月的不同配方,并详细做好记录,从中判断优劣。直到最后她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才引起她的注意,也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并及时更换配方,进行调理,才让身体慢慢恢复正常。
  虽然这一次做得有点冒险和大胆,也让身体受损不少,但对连秀明来说,却学到感悟很深的临床实践,让她进一步切身感受到两种方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锻炼了她准确判断使用哪种方剂治疗同一种病症的有效方法,其把脉之准、疗效之好,深得病人的信任和看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