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四
作品名称:激情岁月 作者:叔洪 发布时间:2024-05-03 14:57:33 字数:3054
门可罗雀的现象继续发酵,人吃马喂交房租,哪哪都需要钱,没有收入就无法支撑,张凯终于尝到了经营公司的难处,有些按耐不住了。他心里很清楚,照此下去,别说赚钱,就是赔的净光,不往里倒贴钱就算不错了。没有收入只有消耗,窟窿会越来越大,这种状态会到什么时才能结束,他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
想什么办法,采取什么策略,怎样才能扭亏为盈,这对张凯来说是当务之急。张凯把几个员工叫在一起,想听听他们有嘛好的对策,员工中有人出主意,提出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对策,跟老板说可以到外面去跑业务,采取包揽安装调试的方法招揽项目,与此同时向安装单位推销产品,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好。如果能包揽几个安装工程,或者向几个安装公司推销一些产品,就会有收益。
张凯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一下子来了精神,信心满满的带着员工出去招揽业务。低价策略期间虽建立起几个业务关系,并未签订合同,下一步就从这个地方入手。这是他有底气的地方,觉得只要登门肯定能把合同签下来。事实并不像他想到那么简单,这些所谓关系单位不过是初次之交,在他采取低价销售的时候虽表示很感兴趣,当他们找上门儿联系时,人家一看他们的报价,一点儿优惠都没有,有的甚至还稍许高出市场价,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张凯连着吃了几个闭门羹,气一下子泄的精光,失去雄心壮志的他本来在谈判上就有欠缺,遇到难啃的骨头就更不愿再出去跑了。老板就是老板,自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抽烟喝茶,员工不能闲着,他让员工自己出去招揽,所到之处,不是表面上应酬,就是以种种借口推辞,甚至有的单位明确提出价格太高,成本太大。至于把重点放在产品开发单位为销售对象,更是困难重重。这些单位的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基本都已配齐,更新属于换代,受经济条件限制,没到必须升级,提升比提升无所谓。要想再这种单位招揽业务,那是难上加难。
亲力亲为太辛苦,享受惯的张凯,一想起来就头疼,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拓展。带兵打仗有一句名言: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张凯他就那么大的浓水,能力摆在那里,怎么能带出强有力的兵吗。
门市售不出去,想搞安装揽不到活儿,到专业经营和搞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安装的公司推销产品,人家一听与其他商家相比并无优惠,无利可图,谁愿意放弃老客户而建立并不可靠的新客户。其结果是处处碰壁,急的张凯愁眉不展,除了唉声叹气一点办法都没有。
公司不开张,不能在公司就这么干等着喝西北风儿吧。他苦思冥想,反复思考。恍然大悟认识到,刚开业的时候,之所以人如蜂拥的前来购货,就是因为价格便宜,是低价格把那么多顾客吸引过来的。张凯自以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下一步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有针对性?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还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其结果是饮鸩止渴,继续赔钱,比自杀没嘛区别。赔本赚吆喝的方法一时可以,长期绝对不行。不行又该如何,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商品在柜台上摆着?商品在公司柜台上睡大觉就没有收入,张凯既懂得这个道理,让他感到头疼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为了扩大销售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一项很关键的策略,也是各个销售单位经常使用的对策。张凯再次给员工们开会,让大家各抒己见,为公司能够好好的经营出主意,想办法。有了前次的教训,这次员工们不再敢轻易发言,一个个低头不语,张凯反复的问员工,采取什么销售方式才能把销售额搞上去。员工们被逼的无奈,只可开动脑筋,也确实提出了一些促销的办法,比如购物赠礼品,购物抽大奖,等等,员工们想的办法还真不少。张凯觉得有几样可行,立即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派员工印抽奖券和宣传图案,买赠送的礼品,一切就绪,在公司门前贴出彩色的大型广告宣传画。声势造的也不小,第一天的确有人光顾,不过都是看看热闹而已,没有人购物。钱也花了,劲儿也费了,效果却一点也没见到。张凯心里却侥幸地认为,万事开头难,过几天就会好起来的。一个星期过去了,来公司光顾的还和以往一样,就是寥寥无几的购物者进到店里,也是左顾右看后离去。
出去揽活干没有收获,零售出现滞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低迷的状况越来越凸显,各种情况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最让张凯感到头疼的是,以前进货时跟几个公司签定的合同都陆续到了付款期。
公司开业的前三天虽然卖出去不少货,账面上的数字虽然不算小,却都是以赔钱为代价卖出的,对于公司来说,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损不小。到了付款期限,合同单位三番五次的催讨货款,张凯无奈。不管是赚的还是赔本赚吆喝的,公司的帐面上多少还算是有钱。为了应付前来催讨的公司,更为以后进货打好基础,只可咬着牙,把账面上的钱分别给合同单位支付了少量货款,总算达到了应急的目的。眼下虽然可以松口气,后面大笔的货款眼看就到付款期,怎么办?别说按合同规定把该付的付齐,就连合同规定的百分之二十都无法付齐。
公司有没有收入是一回事儿,要继续经营就得有必要的开支。公司的经营的目的是盈利,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靠钱来做后盾,没有钱说嘛都没用,无论如何是无法应付的。第一波催要款虽然勉强能够应付过去,随着时间的拉长,该付款的日期步步紧逼,以后的催讨会随之而来,变得越来越难以应付。无力支付货款的张凯,在签订合同的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催款声中,只能采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的拖延战术。
墨光办公设备公司和凯萨办公设备公司合同约定付款的时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却不见凯萨公司有付款的意思。不见动静的蔺总开始并没太当回事儿,凯萨公司在刚开业的时候一片繁荣,尤其是门市那叫顾客盈门,加上他的其他业务渠道,公司的买卖一定会很兴隆。他的门市不用永远保持开业时的状况,营业状况就是下降一半,营业额也是极其不错的,一个月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不是有可能。办公和电子设备,尤其是刚研制出来科技含量高,新上市的产品,利润那可是高得惊人。不用往高处算,平均利润百分之十五,一个月的利润就几百万,如果安销售额计算,上亿是有可能的。一个月这么多的流水账,作为公司的流动资金那是绰绰有余的,付区区几百万的货款,还不是小打小闹。抱住这么一个大公司的大腿,和他们做生意只赚不赔。蔺总觉得自己看的是准确的,打算也是正确的,货款早付几天,晚付几天不必大惊小怪,有什么急可着的。抱着这种心态的蔺总,悠哉游哉的经营着自己的公司,过着自己的日子。
自认为稳坐钓渔船,并不急着催货款的蔺总,突然听到一个不算好的小道消息,说是凯萨公司的门市突然看不到顾客登门了,顾客少的简直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这让蔺总既疑惑又有些担心。蔺总心里明白,几百万搁在凯萨公司也许只是一小笔钱,放在他的公司里,那可就是一笔巨款了。凯萨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能否付款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蔺总经过思考认为,不管真伪,都要先了解一下,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蔺总派了一名员工以催要货款的名义,先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然后再作道理。员工并没要到应付的货款,反而证实了有关凯萨公司门市卖不出产品的消息传言是真的。蔺总听后出了一身冷汗,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了,万一货款要不回来,影响收益是小,损失大批货款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尤其是资金被压在货款里收不回来,没有了周转金公司就无法运转,以后的买卖就没法继续干下去了。刚才还是不急不火的蔺总,一下子变得急不可耐,加大了对凯萨公司的催款力度,连续派出员工去催讨,可是几次下来一点儿效果都没有。蔺总一看要麻烦,再也沉不住气的蔺总又加大了催款力度,几乎每天上下午都派业务员到凯萨公司催要货款。这种催讨并没收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催讨无果悻悻而归外,就是张凯甜言蜜语的一拖再拖。别说全部货款,就是可怜的第一批款的百分之十都没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