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龙泽家园>第四章 生活就是一张网(十一)

第四章 生活就是一张网(十一)

作品名称:龙泽家园      作者:我是老拉      发布时间:2023-10-29 10:50:50      字数:5048

  记得七十年代时有部电影《渡江侦察记》,里面有句脍炙人口的台词,直到现在还常常被我们开玩笑时拿来话学活用:“委座,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碰到无可奈何的事情时,也会开玩笑说:弟兄们,不是我们太愚蠢,实在是骗子们的手段越来越高超了。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凡是挡不住的诱惑,就都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诱惑。
  这次爆发出来的“养老院骗局”中,我们小区里被困在这个骗局当中的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平时信誓旦旦地声言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的人。而在这场骗局中被骗得最惨的两个人,还要数居住在那座高工楼里边的老于和老杨。
  那还是五年前的夏天,我们这个小区里突然来了许多穿着黑西装白衬衫的男女青年。他们的脖子上都吊着一块用蓝色丝带拴着的塑料牌子,手中拿着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宣传纸片,操着清一色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只要见了老年人就会亲热地围拢过来,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叫得那个亲热,让你不搭理他们就难为情地迈不开步。再说,你就是有再着急的事情,也得停下来,听他们给你讲解一通,否则他们会追着你,“月亮走我也走”。
  终于,人们渐渐地被灌输得明白清楚了,他们这一伙人是来推销养老院床位的。他们竭力推销的这家号称国际化的养老院,据说是在市政府扶持下兴建的一座成龙配套的养老设施,也正是后来死去了的“王大脑袋”和他老婆参观过的那家名声在外的“龙泽养老院”。
  说实话,“王大脑袋”夫妇俩当时苟活人世的凄惨状况,还是在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的脑壳里敲响了警钟的。尤其是“王大脑袋”夫妇居住的那座高工楼里,大多数的家庭里目前居住的都是些空巢老人,有的还能勉强成双,有的就已经形单影只。由于他们大多是知识分子,曾经在单位里有过体面的工作和一定级别的职位。他们的子女,也大多被他们教育的成器成才,长大成人后全部腾飞远去到大城市里工作了。所以,这些前来推销养老院床位的年轻人,训练有素,经验老道,眼光精准,首先就瞄上了他们这些穿戴得体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人。
  这些年轻人,就像那些医道深厚的老中医一样,一上手就摸到了这些老年知识分子的穴位。一来,他们都是空巢老人,已渐渐到了体力不支的年龄,却无法跟随子女而去,因为他们的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险等这些基本的护身法宝都在本地,离了这些护身法宝他们没有起码的生存条件,就是有条件的也不想和子女挤到一起去,害怕拖累了子女。二来,他们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知识分子,都想优雅体面有尊严地走完这最后的一段人生之路。三来,他们手中的积蓄肯定比普通工人多,同时他们的思想较为开化,经济上又不受子女拖累,有能力并且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
  于是,这群年轻人不仅仅是在路边拦截老人,而且是有目标地开始了走家串户,对这群老年知识分子展开了不遗余力的“进攻”,提供的条件相当诱人:预订一个床位五万元,标准两人间;如果夫妻俩想住在一起,只要预交十万元钱,就可预订到一间双床位的二十平米单间。三年后,预交的本金全额退回,而这三年期间,每年还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回报。也就是说,预交十万元钱,每年可拿到一万元钱的利润,本金还不受任何损夫,只不过是在那儿放上三年。
  想想看,这利润可是银行利息的五倍都多啊,而且人家还承诺,等您将来真得要去住养老院了,只要拿出曾经预订过床位的有关证明,那么,就能以每个月九百元的价格优先入住。况且,这养老院还是市政府为开辟养老事业赞助的政绩工程。养老院的动工仪式上,本市的主管领导是出席并参加过奠基垫土的。不信?可以给大家伙看看,有照片为证,,这照片绝对不会是假的吧?你们不相信我们有情可原,难道你们连政府也不相信吗?
  接下来,这些老人们又被鼓动着,参加了在市区某家豪华酒楼举办的专题讲座。主导讲座演讲的一位中年人,看上去颇具成功人士的模样,不仅西装革履,打着鲜红的领带,西装的上衣口袋上还别着一枝紫白相间的细碎花枝,像是出席某种重要会议的嘉宾。
  这个油头粉面的中年人自报家门:“叔叔阿姨们,敝人王博,从事养老管理事业已经有十二年了,已经在全国各地完美推广成功十余座现代化养老院的运行。我带领的团队,也是一支久经考验的高效率团队。这支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掌握了从事养老服务管理的实际能力和基本素质,是从事养老产业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
  讲到这里,这个自称王博的中年人还举起了一本大大的相册,逐页翻动着告诉底下排排座椅上的老人们:“我们的到来,正是应本地养老院的投资方和主办方的邀请,协助完成这一善举,填补本地养老设施建设方面的欠缺,让本地的养老事业尽快与国际接轨,让本地老年人尽快享受到应有的关怀。”
  他万分动情地冲着下面坐着的老人们呼喊着:“叔叔阿姨们呀,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问题很严重啊,一线城市已经到了一床难求的地步!目前,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老得最快、老人最多的国家,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未来,关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会日益凸显出来。我们面临的养老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我说叔叔阿姨们呀,到了你们这个年龄,养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况且,既然我们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为什么还要拖累自己的子女们呢?你们说是不是呀?目前,正是这座养老院刚刚建成的好时机,才会有这样的优惠价格。若是等到它步入了正常运行,恐怕就再也逮不着这样的好机会了。叔叔阿姨们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云云。
  说实话,看着这个中年人在讲坛上那种煽情的演讲,我直觉得他身上具备了骗子的一切特征。这些年,像他这种口若悬河的人,我们见得多了,比如那些跑进小区里来推销保健品和老年健身用品的人,那些来不来就用几颗鸡蛋和塑料盆碗剪刀布袋来勾引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家伙,似乎都长了这么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连他们眼神中飘浮的那种兽类见了猎物后既兴奋又焦急的光点,都似曾相识。
  当时,我和老范大哥就坐在这个讲座的前排右侧边座上,清楚地看到了这位演讲者动情时嘴角濡出的唾沫,甚至连他带领的那些训练有素行动起来悄无声息的团队,都一齐怀疑上了。但是,当我转头看身旁的老范大哥,想和他交換一下看法时,他竟然耷拉着脑袋睡着了,嘴角还淌着一丝哈拉子。毕竟年龄不饶人哪,老范大哥近些日子哈哈声明显地少了,还常常坐着就打瞌睡来。人们嘲笑他时,他还开玩笑地说:“这是狗日的孙悟空在捣蛋,给我的脑瓜子里吹进了瞌睡虫。”
  我又回头看了看,发现后面那些被鼓动得群情躁动不能自已的老年男女,个个激动得就像遇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薩,恨不能立马就顶礼膜拜的样子,我也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情商和智商了。莫非,还能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绝对不可能。咱一辈子也没有这么出类拔萃过,年龄一大就更不起眼了,咋还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种喧宾夺主哗众取宠的事儿呢?“出头椽子先烂”的教导一辈子都不敢忘,自作聪明是要吃苦头的。
  于是,我居然就始终都没敢将自己的怀疑说出口。毕竟,我这个年龄,已不适合做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小男孩了,如果不谨慎的话一旦出了口,招来群起而攻之的后果,那就丢人丢大了。
  在讲座上,还有两位已经先期入住养老院的一男一女老人,现身说法,激动万分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入住养老院半年多来,受到的无比周到的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还鼓励大家伙儿别再犹豫,而是应该像他们一样,赶紧勇敢地走进养老院这个人间天堂里来,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将来养老院步入正规了,入住的人一多,这些优惠条件可就没有了。
  说实话,他们那种感恩戴德的神情和语言,确实让我们受迷惑了。人家都那么大年纪的人了,难道还会闭着眼睛编瞎话吗?
  再接下来,所有参加讲座的老年人,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免费午餐。餐后,又来了两辆豪华的大巴车,将这些老人们拉到养老院,去进行实地参观,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养老院中的优良环境和现代化条件。
  大巴车将我们拉到了地处市区东郊的那座养老院里,我们便看到了和“王大脑袋”夫妇俩后来看到的一样的场景。
  这座正在大动土石的养老院确实规模很大,在一大片低矮的山丘中间,掏窑洞一样地旋转进去,开劈出近百亩地的一片施工现场,除了刚进门时看到的这几幢相当气派漂亮的三层楼宇之外,远处已经是钢架林立,更多的楼宇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这样轰轰烈烈的建设场景,给人留下的当然是财才气雄的印象。
  至于为什么要把养老院选址在这样一片人迹罕至的半山区里,陪同我们参观的人说,这个地方有温泉,所以院内因地致宜地修建了温泉馆,沐浴池,游泳池,并实行对外开放。同时,养老院中还有书画室、棋牌室、门球室及歌舞室等门类齐全的活动场所。
  这座养老院给人的感觉委实是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这座养老院前不靠村后不靠镇,孤伶伶地矗立在一片不高的土山之中。但是,组织我们前来参观的人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这还只是一期工程,紧接着快要完工的二期工程,是几十栋的别墅群和公寓楼。他们还很神秘地告诉我们:不出三五年,这里将是全国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的养老圣地之一,那些从一二线城市中退休下来的高级别干部,日后都会选择到这里来养老。
  带领我们参观的人还说:“这里完全是宾馆规模的服务流程,既可统一配送饭菜,也可单独点菜,私家订制。衣服被褥会有人定时清洗,出入游览全有服务人员全程陪同,绝对的安全有保障。”当时养老院刚开张,入住的老人还屈指可数。但是,看到这几位老人所表现出来的满意神情,当场已经有好几个人迫不及待,按捺不住地跃跃欲试了。
  说实话,参观完这座养老院之后,我就把自己早一阵子的那些怀疑统统推翻了。是吧?这么一大片产业摆在面前呢,可不像是闹着玩儿的,这全是钢筋水泥磁砖玻璃和真金白银实打实地修建出来的。这一点儿也不像传说中的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玩法。这年头,坏人和骗人的家伙是多了,但咱也不能黑白不分,像“王大脑袋”那样,闭着眼睛把所有的好心都当成了驴肝肺,是不是?况且这还是地方政府支持扶助的政绩工程,还能有假?这回看来是真的了。
  在这些参观的人群中,就有不少我们原先单位的退休职工,还有我们小区里的一些老年人,其中还有两个老知识分子——老于和老杨。这两个人同住在一栋高工楼里,老于就是马良的前任秃头胖处长,老杨则是章老师儿媳妇学校的前教导主任。
  他们这些知识分子,一般都有股子清高劲儿。就连退休之后,他们都不肯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往一块儿坐。他们总是喜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我们呢,说句老实话,心里也不大能看得上他们,嫌他们身上多少都有点儿酸文假醋,装模作样不爱钱,其实平时都小气得很,举止行为还都比较怪异。
  就说那个老于吧。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了,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记忆中,老于头上的毛发四十多岁就飞走一大半了,只剩了耳朵到后脑勺上还有那么一大圈,头顶则光亮光亮的落不住蒼蝇。为了保持那点儿知识分子的形象和风度,他便把左边耳朵上的那一缕头发留得长长的,像一条二指宽的海带那样从左边搭到右边。遇到刮风的时候,那缕头发就在头顶上待不住,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随风飞舞。退休后,连那点儿毛发也可怜地变白了,老于就干脆买了顶假发套顶在头上,只是男人的短假发不像女人的长假发那样好遮盖,所以猛一看上去就是假的。老于的妻子呢,不仅长得秀柳白净,还精于打扮,穿出来的衣服,无论春秋冬夏,都显示出南方人特有的雅致和素净,这让一些粗粗笨笨的北方女人羡慕不已。
  老于夫妻是公认的精明人。同为六十年代后期毕业的大学生,老于夫妻身上就没有“王大脑袋”夫妻身上那么多臭毛病,而是看上去安安静静随分守时。老于夫妇都是南方人,都是当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进工厂里来的。如今,他们的一儿一女大学毕业后都定居在了上海。他们呢,平日里的生活精打细算,决不随意挥霍,而是充分显示出南方人那种特有的精明与算计。据说,他们吃饭做菜呢,要精确到几斤几两。说是四菜一汤,其实肉丸子么,一碟就只有四个,一人两个;牛肉呢,一顿就只切薄薄的八片,一人四片;青菜半碟,榨菜一撮,蛋汤一盂,因为多了吃不完。
  每天上午,老于夫妻俩就一前一后地相跟着,准时用老年卡坐着公交车去跑各种超市,市区里哪家超市的东西便宜,哪个商店今天搞活动在打折,打听得清清楚楚,还友好地告诉左邻右舍快去快去。有时为了一斤白菜便宜五分钱,他们宁肯多跑上十几里路。假若在超市中碰上白面打折,一大袋子面因为扛不动,夫妻俩会分装成两个小袋子背回来。他们过日子的精细,在小区里边出了名。
  老杨过日子也很仔细,和老于基本上属于异曲同工。但老杨和老于的不同在于,老杨出身于吕梁山区,吃食多是大个馒头和大碗面条加辣椒,重盐重醋;长相也较为粗犷,面孔总是铁灰,七十多岁了仍有一脑袋猪鬃般粗硬的黑头发。
  (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