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炊烟>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作品名称:炊烟      作者:朱乙丑      发布时间:2023-10-03 11:20:37      字数:4521

  第二十四章成绩单
  
  腊月十五,冷雨霏霏,地面泥泞。
  吃过早饭,冬炊戴着斗笠,背着书包,穿着父亲的胶皮靴,噋哒噋哒到学校去拿成绩单,晌午时回到家,父亲见了,问:“成绩单取到了没有?”
  冬炊打开书包,取出一张成绩单和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又取出两本寒假作业。
  父亲拿着成绩单,来到门外光线好的地方,大声朗读起来:
  “语文84,数学78,政治80,体育及格,品德优秀。评语:该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但不大注重个人卫生,不大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好体育活动,望以后改进。”
  看完了成绩单,父亲嘀咕了一句:“还好。”把成绩单交还给冬炊,然后把奖状贴在客厅的墙上,边贴边说:“冬炊的奖状才是最好的年画。”
  二哥踩着高跷从外面回来了,到了门槛,二哥停下,把高跷放在大门旁,进屋。
  二哥从来不过问冬炊的学习成绩,他抬眼看到冬炊的新奖状,淡淡一笑。
  二哥说:“冬炊,我俩到河边看看妈妈,妈妈在淘黄豆,明天要做干子。”
  冬炊说:“好。”
  二哥换上胶皮靴子,和冬炊一起向河边走去。
  到了龙潭河,只见母亲蹲在河边淘洗黄豆,大哥给母亲撑伞。
  因为下雨,河水涨了不少,有几个石步都被冲走了。下方有一个人在摆渡,师傅是对岸村庄的。
  河水非常清澈,母亲用塑料盆淘洗黄豆,然后把洗好的黄豆放进小木桶里。
  河水冰凉,母亲的手都冻红了,冬炊心疼母亲,说:“妈妈洗快点,回家烘烘手!”
  母亲说:“你催什么!马上就好了。”
  所有的黄豆都淘洗干净了,二哥拎着木桶,冬炊拿着盆,大哥给母亲撑伞,就这样,兄弟三个护送母亲回家,母亲感到很幸福,虽然有点累。
  到家后,母亲往木桶里加水,浸泡黄豆。黄豆被泡了一整天,至次日上午,已被彻底泡开了。
  冬炊家的后面有个很大的厅堂,是家族聚会的地方。厅堂前后都是通敞的,只有左右两边有墙,是木板墙,墙上有许多孩子们乱写的粉笔字。
  厅堂里有一台石磨,逢年过节,村民可以用它来磨糯米和黄豆,做汤圆和白干。
  母亲用水把石磨洗了一下,然后叫大哥把装着黄豆的木桶拎到厅堂。
  大哥和二哥推石磨,母亲往石磨的眼里放黄豆,白白的豆浆就沿着石磨的边沿淋到下面的大盆里。
  二哥力气大,他使劲地推着,石磨转得很快,发出呼哧哧的声音。
  快到中午的时候,桶里的黄豆全部变成了盆里的豆浆。
  母亲回家找一块干净的大棉布,放在一个大盆上,然后将豆浆隔一层筛网倒入棉布中过滤。过滤完毕,大哥拉起棉布,把棉布上的豆渣倒入一个陶罐中,加盐来腌,以后作为吃粥的小菜。
  母亲把大盆里的豆浆一瓢一瓢地舀到铁锅中,用中火烧热。
  渐渐的,水面上生起了浮沫,母亲就用勺子将浮沫撇去。
  母亲用小火慢慢地熬煮豆浆,不时地用大勺在锅里划圈搅拌,以免糊锅。
  很快,豆浆沸腾了!白浪翻滚,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香气。
  母亲熄掉灶火,往豆浆里加一勺卤水,并迅速搅拌开,盖上锅盖焖豆浆。
  一刻钟之后,母亲揭开锅盖,只见豆浆已经凝固成豆腐了。
  母亲用锅铲把锅中的豆腐快速地搅碎,搅出来很多水分。
  母亲拿来一个模具,放在有孔的篦子上,上面放一层纱布,然后把碎豆腐舀到模具中,用勺子轻轻地搅拌,滤掉了多余的水分,用纱布盖住,用底垫压住纱布,底垫上再放一盆水压着。
  半个小时后,母亲移去装水的盆子,拿掉底垫,掀开纱布,只见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白干躺在模具里,白白的,嫩嫩的,香香的,温软的,极其可人,令人垂涎。
  母亲对二哥说:“明理,你把木桶拎来。”
  二哥拎来了木桶,母亲小心翼翼地取出模具里的白干,轻轻地安放到木桶里。
  二哥把白干拎到家里,冬炊刚刚写完了寒假作业,从房中走出来,看到了一桶白干,高兴得蹦了起来,欢叫道:“过年有干子吃啦!”
  ——冬炊最喜欢吃白干烧肉,那也是母亲的拿手好菜。
  
  第二十五章胡师傅剃头
  
  天空终于放晴了,太阳暖暖地照着,很是舒适。
  早餐时分,冬炊的家人都端着碗到门外,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稀饭,一点儿都不冷。
  刚刚吃完早饭,剃头匠胡师傅拎着一个木制的工具箱笑嘻嘻地走来了,看见父亲,朗声说道:“表叔,马上过年了,来给你们剃个年头。”
  胡师傅五十几岁,中等身材,一头精干的短发,性格开朗温和,待人彬彬有礼。胡师傅高中毕业,在农村算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因为农村大都是文盲。
  胡师傅家住胡畈,掌握了一门精湛的剃头手艺,承包了附近很多农户的“头等”大事,按年收费,俗称“包年头”。
  胡师傅每两个月上门服务一次。
  父亲看到胡师傅来了,很高兴,说:“好啊,有两个月没剃头了,是该打理一下头发了,美好生活从头开始。嘿嘿——”
  父亲从屋子里搬来一条长凳,又叫冬炊搬来两个椅子。
  胡师傅把工具箱放在长板凳上,问:“三个老表都在家吧?”
  父亲说:“都在家。”
  胡师傅:“那好,今天上午把你们四个的年头剃好,还是小老表先来吧——”
  父亲说:“行,先给冬炊剃。”
  胡师傅拿出一块洗得很干净的白围布,猛地一抖,围布展开了,微笑着对冬炊招招手,说:“小老表,来来来,坐在长凳上。”
  冬炊缓步走过来,坐在条凳上,胡师傅又抖了一下围布,把围布铺在冬炊的胸前,而后将围布的上面往脖颈里一塞,再系一下,以此挡住理发时洒落的碎发。
  胡师傅拿出手动的推剪和木梳子开始剃了,在他不停地一捏一松下,推剪发出奇妙的声响,头发应声而落。
  胡师傅特别喜欢冬炊,每次见到冬炊,就忍不住要夸赞几句。
  胡师傅一边用推子给冬炊剪头发,一边夸赞冬炊:“小老表额头上有个小旋窝,是聪明相,是读书的好苗子,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长大后,会到大城市工作。”
  父亲坐在椅子上,欣然一笑,说:“我这个小的,是不糊涂,这学期又得了一张奖状。”
  胡师傅哈哈大笑,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我看人很准的,我就认定这个小老表以后读书行,能靠读书吃饭。”
  父亲说:“让他以后慢慢努力吧。”
  胡师傅每次来剃头,除了夸夸冬炊,还会评议国家大事,冬炊的父亲也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在这一点上,两人非常投合。与其说胡师傅来给父亲剃头,不如说胡师傅是来参加时事论坛的。
  两人都是高中毕业,在乡下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心系天下,是读书人的秉性。所以,他们俩聊着聊着,就谈起了时政——
  父亲问:“胡师傅,今年国家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胡师傅说:“表叔一向喜欢听广播,多少也能了解一点吧。”
  父亲说:“我了解的不多呀。你有收音机,我们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更看不到最新报纸,只有听广播,但广播一天只响那么一小会儿,所以很多国家大事我们都不知道。”
  胡师傅哈哈笑了起来,说:“在表叔面前我也不谦虚,我买个收音机,那是小菜一碟,有了收音机,我基本上不听广播了,收音机可以随时打开,随时听到国内外新闻。表叔有没有听到这个新闻,说美国的飞船靠近了土星。”
  父亲惊讶地说:“嚯,美国的飞船都靠近土星啦,美国的科技真是先进啊!他们是想了什么办法让飞船跑了那么远!”
  冬炊也插话了,说:“土星是不是泥巴星?用泥巴捏出来的星星?就像我平时用泥巴捏出来的汽车一样。”
  胡师傅说:“小老表,土星上面基本上没有土,主要是水和气。你以后上了高中,学到地理知识就知道了,所以你要好好读书。”
  父亲问:“现在美国,谁是一把手?”
  胡师傅说:“表叔,11月份,美国的一把手换了,本来总统不是卡特嘛,现在是里根了。”
  父亲啜了一口茶,用手摸摸嘴,眨了几下眼,说:“卡特这个总统好像不错,在他手上跟中国建交的。”
  胡师傅说:“去年邓小平访美,就是卡特接待的。”
  父亲说:“我听广播上说,邓小平肯定了安徽的农村改革。”
  胡师傅扬声说道:“那不是一般的肯定,那是相当地肯定!邓小平非常支持我们安徽的农村改革。表叔,我跟您说,我们安徽的这一次改革,马上要在全国推广,安徽要出大风头了!”胡师傅的语气里透溢出无尽的自豪。
  父亲说:“农村大包干就是好!每家每户都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好了,何愁没有粮食吃?”
  胡师傅说:“以前搞大锅饭哪里行?吃大锅饭没有一个人有积极性,都是你胡我,我胡你,就跟我这个姓一样,哈哈——”
  “哈哈哈!”冬炊也笑了起来。
  父亲说:“土地一承包,现在的农民,干活不敢胡了,谁再胡那就是胡自己!到时候,人家有饭吃,他家没有饭吃。小家也好,国家也好,吃饭是大事。古语说的好:民以食为天。”
  胡师傅说:“表叔,你知道吗,现在中央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父亲说:“我在广播里听说了,看来国家要控制人口增长了。”
  胡师傅问:“哎,也该控制了,中国的人太多了,再不控制,吃饭真成了大问题。”
  父亲说:“现在大部分夫妻都有五个以上孩子,有的生七八个,不加控制,怎么得了!”
  胡师傅说:“表叔,如果在二十年前实行这个政策,就没有小老表了!哈哈——”
  胡师傅用刘海剪轻轻碰了下冬炊的额头,补了一句:“小老表你听到了没有?”
  冬炊没吱声。
  胡师傅哈哈笑了起来。
  父亲说:“我算了一笔账,现在的家庭平均有五个孩子,以后的家庭平均一个孩子,那以后中国的人口要减少多少啊。”
  胡师傅说:“表叔,人口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人少一点,素质高一点,国家会更好。”
  父亲又啜了一口茶,说:“我听广播里说,国家现在允许私人做生意了。”
  胡师傅拉长了声调,说:“允——许了!新闻里不是说了嘛,前不久,国家颁发了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营业执照,有第一个,就有一万个。表叔,看这形势,以后商业会大发展。我都打算到汤池街上开个店。”
  父亲说:“你做生意行,你有文化,又会结交人,做生意拿手。”
  胡师傅说:“表叔,今年又出了一个新名词,您知道吗?”
  父亲问:“什么新名词?”
  胡师傅说:“经济特区!今年八月份不是宣布成立四个经济特区吗?”
  父亲说:“经济特区啊!这个名词我还是头一次听说。经济特区是做什么的?”
  胡师傅说:“根据收音机所说的,好像四个经济特区就是四个城市,在这四个城市里私人可以办工厂,而且还允许外国人来办厂。”
  父亲嘘了一声,说:“我的妈妈呀,让外国人来办厂,这个有没有什么危险啊!”
  胡师傅笑笑,说:“有没有危险,中央领导肯定比我们更清楚,不用我们老百姓去操心。”
  父亲说:“这倒也是。”
  胡师傅说:“现在邓小平上台,做法是不一样啊。”
  父亲说:“感觉现在都是新政策,一个接一个,气象更新啊!”
  胡师傅左看看,右转转,不时地用梳子挑一下,再用推剪轻轻地划一下,变剃为修。
  胡师傅把冬炊的头发打理好了,接着他给冬炊掏耳朵。只见他一只脚架在大板凳上,一只手拿着掏耳朵的工具,另一只手提着冬炊的耳朵,动作娴熟地掏出了耳朵里的赃物。
  “好了。”随即,胡师傅熟练地用特制的刷子,刷刷冬炊脖子里的碎发,再解开围布,狠劲地抖了又抖,放在条凳上。然后双手托着冬炊的腮,笑嘻嘻的说:“小老表,好好读书,以后的时代就是你们的时代!是靠知识和文化吃饭的时代!不用在家摸锄头把了!”
  胡师傅拍了一下冬炊的肩膀,说:“好了!去玩去吧!表叔来吧!”
  父亲起身,坐到长凳上,胡师傅拿起推剪,开始给父亲理发了——
  给父亲理发,比起给冬炊理发要多出一道工序,就是刮胡子。
  胡师傅给父亲剃完头,又熟练地拿来早已备好的脸盆和热水,拧一个热毛巾,给父亲敷胡子,敷得差不多时,拿出自制的毛刷在父亲的嘴唇旁涂些肥皂水,便开始刮胡子,父亲眯着眼睛,头微微后仰,一把闪亮的剃须刀在胡师傅的手中轻盈地游走,胡子便被刮得干干净净。
  父亲在理发时,冬炊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小椅子上听胡师傅和父亲继续侃国家大事。
  冬炊耳濡目染,也对国家大事感兴趣了,他觉得大人之间侃国家大事,比小孩之间聊电影故事更有意思。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