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争光岁月>第十六章 鸿泥足迹(二)

第十六章 鸿泥足迹(二)

作品名称:争光岁月      作者:秋耕      发布时间:2023-07-08 12:04:39      字数:17234

  6、三地之旅散记
  
  深秋时节,南方的城乡,天朗气清,各色草木黄绿杂揉,可谓秋光艳艳,正是出差旅行的好时节、好地方。
  葭月之初,接省印刷协会的通知,我将参加2014年的中国国际第五届全印展活动,同时参观考察泰兴、扬州等地的相关印刷厂情况。全印展已举办了四届,是印刷行业的一次宏大的展示与购销活动。马年的全印展,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商机”为口号,凸显在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大环境下,创新、升级、融合和发展在印刷行业的重要性,并全面展示近年来印刷技术的推进成果与发展趋势,生动展现印刷技术所焕发的活力和动力。它的每一次展出,都是在提供全球化的技术交流平台下,集聚海内外最具购买力的专业观众,共同开拓全球印刷业的发展新道路。据说,本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作为2014年度中国印刷行业的一大盛会,展出总面积达82,000平方米,为历届之最。因此,这对于印刷界及相关行业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省印协的工作人员为此精心作了准备。
  出发那天,省印协包下了一家旅游公司的两部客车,计五十人的团队,披着晨曦,欢快地离开了省城。当大客车上了高速公路后,省印协秘书长——这次活动的发起者,也是一位有力的组织者,一位六十多一点的男人,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知识丰富。他拿起车的话筒,清了清嗓子,就对我们说这次出行的路线与要达到的目的。
  他说,本次活动,主要去参观全印展,但也顺道去江南印刷业发展较好的厂家参观学习,主要是三个地方。但这次之旅,应达到“学习、考察、交流与提高之旅”的目的。由于这次组团的成员,来自全省各有关印刷厂的,也有来自出版社的,比如我等,有的早已相识,但绝大部分人还不相认的,因此相互交流当然也成了本次活动的目的之一了。秘书长说完话后,于是大家相互介绍,彼此招呼,车上一下子热闹起来。此时,再看车外,已然是秋阳灿烂,远处深秋的田野,绚丽缤纷,像是一个个大舞台频频地向人们展示它那艳丽的色彩,而道路两旁已被浸染成红黄叶子的树木,从我们的眼前疾驰而过……
  约莫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上海。根据事先的安排,先参观了雅昌上海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该公司总部在深圳,是由一个二十多年前的30人小厂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大公司,依其把印刷做成艺术的理念,成为印刷行业里的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对于我们一行五十多人的到来,公司予以了热情地接待。他们先播放了介绍公司的宣传片,“艺术抵抗遗忘”观点新颖,令人难忘;后引领我们参观了艺术品展览厅,各种精巧图书与艺术图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时间很快,一小时后,我们离开公司,入驻酒店,以养精蓄锐,准备全身心地投入第二天的全印展活动了。
  昱日清晨,我们早早地起床,迎着初升的朝阳,来到位于上海蒲东的国际会展中心。但见中心已是彩旗飘扬,人流、车流,陆续涌入了。会展分五个区域,分别容纳了各有关印刷业的最先进的机器、技术、材料与包装等等。当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会场,开幕式似乎已经结束了,但那不重要,因为实质性的参观与学习,是我们的要务。由于人太多,刚开始时,我们还能聚集一起参观,但不久我们便分散,只能各自活动了。好在事先约定了下午五点时出会展中心,在大门口集合,因此,单独活动也就不着急了。我则按顺序地由一个展厅到另外一个展厅地参观,见到各种先进的印刷机器及印刷品,还有来自各地的参展商特别是来自国外的商人,德国的,美国的,一个个大鼻子,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感慨颇多。这是在中国么?是的,在中国。中国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来自八方的世人,汇聚成一片圣明强盛的景象,多么让人骄傲。
  当我参观到第三个展厅时,那些从没有见过的大型印刷机器,正在打印一些精美的画图,于是收录了许多,作为纪念。其实,加上已经收集的资料,我已提了两个满满的手袋了。中午到了,我便在展区的一家快餐店里,点了几个小菜,但均贵得要命,精明的上海人加上特殊的地段,我们只好委曲一下自己,权且填饱肚子而已吧。下午接着参观,但因一直走动着,非常地疲劳。好在下午时间很快过去,可去门口集合,而一天的参观就可结束了。然一天下来,确实大开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而据前厅工作人员的统计,今天的参展商超过了680家,分别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观众首日就突破了2.4万人,同比上届全印展涨幅达30.45%,展会覆盖程度可见一斑。我想,近年来的印刷行业总被认为呈现门庭冷落的态势,可这印刷业的风向标——全印展却用数据印证着:即使在目前行业整体疲软的形势下,印刷业还是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只要坚持做,只要勇于创新与突破,更新技术,印刷的天空仍是一片蔚蓝色,这正如会展中心旗子上一句口号“印刷你的未来”所说的那样,印刷可以改变未来的大众,当然也更属于印刷业的坚韧者们。
  傍晚时分,当我们一行五十人集合完毕后,根据秘书长的事先安排,我们便来到了嘉和顶新与利优比新菱公司,参加他们的全印展晚宴招待会。宴会开始前,公司的老板,一位精明的日本商人,即席作了热情洋溢地发言,内容无非是感谢与欢迎之类,但我第一次亲听日本人的发言,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大厅里回荡时,仍不免有些感叹。其实,中日两国是搬不走也挪不开的邻居,应当好好相处,只是日本人好胜心太强,对过去不光彩的事情,总不愿勇敢地承认,这就必然会让人感到别扭。然而,不论怎样,两国均曾互为师者,不应过于成见,和而不同,和为贵,实是国之利,民之益也。主人发言结束后,又搞了一个小的抽奖活动,人皆亢奋,情绪高昂。再之后,晚宴正式开始,厅内更加灯火通明,大家举杯畅饮,觥筹交错,皆尽兴而归。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一行五十人便离开了上海,准备去江苏的几个城市继续参观了。由于上海段堵车,大约到了下午2点多时,我们才来到泰兴事先联系好的一家印刷厂参观。当我们下车来到工厂时,早已在那里等候的杨厂长及其员工,近二十多人,给予了我们热烈的欢迎及最热情的招待。这让我们的十分地感动,他们为了欢迎接我们的到来,竟也一直没有吃午饭,单是这样的行为,是多么让人感动呵!杨厂长是一位退休不久的老人,个子不高,一脸的憨厚与诚实。他是民营企业家,与秘书长是早年的老熟人了。目前他的事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由其儿子接班,但他对于我们秘书长这位故人的到来,尤其十分地高兴。
  吃过丰富的午餐后(皆是当地的土菜,应有尽有,堆得满满一桌),我们即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印刷厂的设备,他们还现场做了印前水净化的演示。一盆污水经过机器过滤后,出来的水竟洁白如练,真叫人赞叹不已。时间匆匆,根据行程安排,下午还有一家印刷厂等待参观,所以我们又不得不继续赶路了。到了傍晚时,终于到了如皋市的另一家印刷厂参观。由于天已经黑了,我们只好走马观花似地参观他们的厂房,然而许多精密的机床与四色大型印刷机,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印象。厂家热情地介绍了他们的情况并留我们吃饭,当时天已下起了小雨,我们简单地吃过晚饭后,告别厂家,直到夜里10点多才赶到了扬州,下榻在瘦西湖畔的一家快捷酒店里。我们一行虽很疲劳了,但此时却个个兴奋起来,因为明天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最后一站,也将是最轻松的一站了,因为我们明天不用起早,将不慌不忙地畅游扬州著名的瘦西湖及其它景点了。
  自然,被今年列为世界遗产的瘦西湖,其实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扬州的城西北。其湖整体上呈“L”形,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又因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随得名。湖内景点颇多,什么卷石洞天、西园曲水、长堤春柳,什么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白塔晴云、万松叠翠、山亭野眺、临水红霞、平岗艳雪、香海慈云、梅岭春生等等,皆独具特色。我们吃过早饭后,在当地的导游引领下,便饱览胜景,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实美不胜收。时值深秋,湖内小径两旁摆满了各式菊花,五彩缤纷,皆披风绽放,与湖水相映,显出清瘦俨雅的景况,此情此景,仿佛也正在向我们诠释着这湖名,虽然在深秋里,也是名副其实的了。游完了瘦西湖,我们一行五十人紧接着又来到扬州的何园——其实,何园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只是时间有限,不能去了。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是由清光绪年间亦官亦商的何芷舠所造,其理念在于归隐与读书,故又别名“寄啸山庄”,但集合了晚清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并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朵奇葩。园内景点也是多不胜举,牡丹厅,贴壁假山,船厅,读书楼,复道回廊,片石山房,赏月楼等等,均各俱佳色。其中,我对“船厅”印象颇深,我以为它在何园中,是最为精致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整座厅形似船形,厅周围以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旁抱柱上有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印证了主人的心声。船厅四周用通透玻璃镶嵌的花窗,给有以“人在厅中坐,景自四边来”的意境,而厅内的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寓意深远,让人感喟良久,世间真正的朋友总是在朋友遇到风雨变化之时体现出来的。而这,一下子又让我联想起本次给我们带队的秘书长,与泰兴的那位正处于困难的转型期老厂长之间的友情来了。是的,世间真情,莫过于最难风雨故人来的……
  当我们游完这两个景点后,已是中午了,于是吃了中餐,准备返还省城。两辆大巴起动,很快离开了扬州,也结束了本次三地四旅的行程。当车到省城时,已是万家灯火了。然回想这几天的行程,江南美艳的秋色,火爆的全印展中心,热情好客的厂家,特色非凡的景点,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们相互交流,认真参观学习,收获甚丰,而此行此获,于人生又能拥有几回?随以记之。
  
  7、蓉城之旅琐记
  
  羊年(2015)荷月下旬,我有幸随单位又一次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全国美联体交流会。只是这次会议安排在巴蜀之地的蓉城,距家竟有千里之遥,实属稀罕,因此也得以来到这片富饶神奇的土地上,感受一下天府之国的青山秀水与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
  (1)说来有点轻浮,当单位通知去成都需来回双飞时,竟有几许激动。一是几十年来没有乘飞机外出了,二来双飞之待遇实是有点意外呢。然出发那天,天气不太好,担心是否要延迟出行。果然,一大早我们一行四十多人,乘大巴车前往机场的路上,见天空铅色密布,空气沉闷,田野雾蒙蒙,仿佛就要下雨似的。但去机场的路程仅一个小时,很快来到新桥机场,办好登机手续后,静候通知。还好,大约到了早八点时,飞机按时起飞。我们乘座的是东航MU5435/24JUN/G班次。飞机先慢慢滑行,继而加速迅猛升空,穿越灰色雾罩的云层,进入8000米上空后,天一下子竟然空明澄净起来,阳光灿烂。此时,俯视脚下,有些地方的山川已隐约可见,而蔚蓝色的天宇下,白云如雪似冰,成片地链接在一起,或静默簇拥,或堆积如山,令人想起或仿佛进入了白雪皑皑覆盖下的北极冰层地带,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金黄与雪白相互交映的仙境。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十点多时便到达成都的国际双流机场。因事先安排好了大巴车,我们很快进入距会议中心不远的凯文酒店。或许是第一次来蓉城,我们中的许多人颇为兴奋,认真地观察着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当大巴穿梭于蓉城的一些街道时,我们从车窗向外看,很快发现成都的公交车内人并不多,不像东部的一些城市里公交车内挤满了出行人,据说这是私家小车多而分流了的缘故,而走在街上的男人或女人,均是缓缓而行,一下子让人感受到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一种闲情逸致便跃然而至。难怪有俗语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大约就是指的这种情形了。蓉城街道不算宽大,而两边的树木也不算多,但每棵树均是繁茂葱绿,不像北方街道两旁尽是些粗糙高大的法梧之类树,而极有西南地区植物的特色,洁净的树干,碧绿而宽大的叶子,让人一看就感到清爽而舒适。入住后,收拾好行囊,便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我们分若干小组活动,我所在的小组便在离酒店不远的一家饭馆里点了一些有特色的川菜,均味重麻辣,但吃起来还是非常下饭的。麻,让人只留下蓉城的印象,而辣呢,则让人汗流浃背,畅快淋漓。
  
  (2)午餐毕,基于会议是第二天开始,因此我们小组分成两队,抓紧时间去蓉城市内的几个景点游玩。我们先是去了宽窄巷,进一步地感受了老成都的“慢生活”。这个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组成,里面分布着45座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的巷子里,街檐下的老茶馆、龙堂客栈、蓉树、柳树随处可见,老人们在茶馆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树隙间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等等,让人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中,忘记了这乱纷纷的繁华扰心的世界,还有那做不完的琐事,操不完的心事。宽窄巷大概就是成都的“府”了,巷子里多院落,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这大概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吧,但也是一种艺术休闲似的精微生活真实记录。逛了几条巷子后,午后懒洋洋的阳光让人有些疲倦,于是我们进入一家正要开场表演的园子里,品一杯散发着浓郁茉莉花香味的茶,茶香味真沁人心脾。
  表演开始,先是由一曲川味较浓小调开场,那挽着高髻的少女载歌载舞,妩媚动人,让人观后清爽顺畅。接着是表演杂艺,什么飞刀、茶艺之类,但印象最深还是滚灯、吹灯的节目,表演者借小两口的扮嘴事由,使出浑身本领,把顶在头上的一盏油灯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变脸,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挑起一探其机密的欲望。走出园子,时间倘早,于是便打车去武侯祠——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自然,这些三国之蜀汉故事老少皆知,本身并不吸引人,只是现在能亲身观瞻一番,大有感叹而已。蜀汉从桃园三人结义开始,而终结于巴蜀之地,期间又得孔明辅佐,生存了几十年,那在分合无常的年代里,亦是殊属不易了,由此在中国的历史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由于武侯祠与杜甫草堂景点之间有直达接送的小车,于是又购了门票去杜甫草堂一游。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是当年因为“安史之乱”,杜甫流离颠沛成都时的居所。千古绝唱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写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诗人发自心底的呼唤,千百年来,也是多少寒士草根们的心声。现在的杜甫草堂景点,主要是仿制保留几间草屋,显眼的地方挂有国家领导人参观的照片,这也让人感喟一番的。一介穷书生,一代名诗人,因其留下非凡的理念而使我们的领导人前往观瞻,应是令人欣慰的事了。倘杜甫老先生穿越时空能感知的话,他一定会写出不同于三吏或三别的诗句,而再写《春夜喜雨》来了。夕阳西沉,通黄的光线透过园内的花木树隙,清澈的小溪在静静地流淌,显得十分地安宁静谧,让人不忍离开,但黄昏已至,我们不得不离开子美先生了。
  晚上,我们决定去号称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锦里,品小吃,找家常,再次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草根休闲生活。锦里作为武侯祠(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街道全长约有550米,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工艺品展销区,皆错落有致,秩序井然。走到任何一家的餐馆里,美食应有尽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等等,让人尽饱口福。饮食如歌,是坦率不虚构的生活表现,而品尝没有花哨,没有噱头,只有实惠的各色小吃,更是一种放松,一种充实。因第二天还要参加会议,尽管余兴未了,仍不敢耽搁太久。因此,便徒步慢慢地走出灯火通明的街道,之后便直接回酒店休息了。
  (3)第二天,早早地在酒店用过餐后,便按照指定的路线慢慢地来到会场。会场不大,但各相关参会单位已把各种美术类图书摆满了展台,人们耐心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并与有关人员相谈,场面热烈。其中,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展台前人员较多,他们出版系列的国学经典读物,全面系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也吸引了不少人员前来观赏。确实,《中国书画》不同于其它书画类杂志,它是8开本的,显得大气,而其内容更是极富收藏价值。
  时间匆匆,很快到了中午,简单地吃过午饭后,由于下午会议任务较为轻松,于是忙里偷闲地陪几位同事又逛了趟春熙路。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7年,号称百年金街。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春熙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时期。这条路的名称大约取自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之意,而我们所见也确实得到印正。那天下午,我们一路闲逛,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中外合资的大型商场成了我们购物天堂,几位女同事购了许多衣物及零食。可见,春熙路确实是蓉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集购物与娱乐并饮食一体的大型场所,店面整齐有序,交易频繁,生意兴隆。这种频繁交易,不禁让我想起中国最早出现纸币的地方,不正是成都么?是的,北宋年间在成都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便在此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可见成都当时商业的繁荣程度。也难怪,时至今日的蓉城,依然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这原是有历史渊薮的了。
  
  (4)会议第二天继续进行,但我们可自由活动了。于是我们小组的十几位同事决定去都江堰和青城山看一看。不错,来蓉城不去看此二地,等于没有来。小时候,我们在课本上就读过有关都江堰的介绍,而对于青城山,我们从金庸小说如《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等对青城派的描写均有所了解,但也只对此向往神久,不能亲临其境矣。可是我们现在就来到了蓉城,终于要实现愿望了。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还是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呵。那么,我们就一同去此两地拜问一番吧。出发前,我们先包了一辆旅游中巴车,十几个人轻松而行。当车到了都江堰管辖区后,我们先拜会了文庙,其庙宇之庄严,其氛围之肃穆,其五株楠木之高大挺拔,首先就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实,文庙的建筑规制是严格遵循着中国儒家学说,以及由此而生的儒学的审美价值观的,在整体布局中是严肃有序的中轴线构建,中轴红线一以贯之,殿宇左右对称分列,层次递进,供奉“孔子牌位”的大成殿位于中轴线的最顶端。这种布局经营,体现的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而苍松古柏,郁郁青青,又明显地流露出老庄超逸有仙气的哲理氛围。两者的融合正是文庙意美的内涵。据考证,都江堰文庙始建于五代年间(907—960年)。明洪武初年,庙址迁于城东。明末毁于火。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移置于城北旧址。其后各代,屡有增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庙址改设县立初级中学校。1952年,改灌县中学。2008年“5•12”大地震,文庙万仞宫墙垮塌,大成殿严重受损,都江堰市中学迁址另建。2013年,都江堰市政府按清代形制和布局完成文庙恢复重建,并对外开放的。
  拜会了文庙,由景点安排电动车直接去都江堰景区。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当我们进了修葺一新的大门后,便来到一座桥上,初见桥下湍急的水流,我不禁惊异于这奔涌的江水并被震撼了,因为我与都江堰已经亲密接触了。这股清流是岷江在都江堰的分水鱼嘴分过来的,便更是感喟都江堰工程的伟大。《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或正是由于这样贡献,它也曾在战国争雄的长平之战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遥想此役,秦与齐双方均投入了重兵,人数达到百万之众的大战,双方对抗三年,实际拚的是后勤,是粮食,而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正好源源不断的提供了粮食,为秦的最后胜利乃至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是呵,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水利工程是多么地重要!伟人曾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其实它又何不是整个社会的大动脉呢。是的,它至今仍灌溉着成都平原,区域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真可谓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同时,从都江堰的结构上看,它还是一个科学牢固、完整而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即便是2008年的八级汶川地震也对没有任何影响,这难道值得今人认真学习并为之神往的吗?此外,我们在都江堰景点还看到了许多为都江堰水利事业做了贡献的人的雕像,比如诸葛亮等,在这些人的背后应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吧。延伸开来,其实发生在都江堰的掌故更是俯拾即是,譬如,司马迁考察都江堰、张陵传道青城山、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再譬如,黄炎培都江堰办学、林森主持都江堰开水典礼、冯玉祥捐资建亭、解放军抢修都江堰等等。如果你有兴趣,不凡也来都江堰详细考证一番,或许有更大我收获呢。
  拜水都江堰后,中午简单地吃了点饭,下一站便是问道青城山了。同样地,景点仍是用电动车把我们送到青城山脚下,然后由我们拾级而上。我们都知道,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了。青城山古名天仓山,唐开元十八年(730)更为现名。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事实上,青城山之名还有两种说法呢: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另一种说法是唐朝信道的唐玄宗大约系老眼晕花之故,所下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致。然而,不论怎样,青城山之幽是出了名的,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赞誉。我想,其幽乃是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所致,杜甫有诗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又“丈人祠西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这些著名诗句抒发了对青城山的爱慕的感情。但那只是文人墨客们的幽意,我们还是亲临感受一下才为真实。现在的青城山,主要景点分前后山,前山为老君阁、月城湖、天师洞、上清宫、五洞天、仙履清凉、碧翠青城、天然图画、祖师殿、朝阳洞、圆明宫、建福宫。而这些景点以常观、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后山主要系水秀、林幽、山雄、石怪为奇观的自然风景区。我们是从前山上的,当游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一心向上攀登时,约爬了十几分钟石阶后,猝然听到青绿的丛薮传来一阵清脆的笛声,我不禁随口自呤了一句“山笛飞过声声脆,游人登攀步步轻”的“诗句”来。是的,我们很快来到了前山的各个景点了。当看到始建于晋代的上清宫时,我们便知已来到青城山的半坡上了。上清宫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系蒋公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
  继续向上攀登,所经景点大都均深深地烙上了道教的印痕,什么“大道无极”、“大道无为”等等,都表明了道家无与有的辩证关系,无之极便是有,有之极便是无。这也难怪,青城山本不就是一座道家之仙界么?最后,我们终于到达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米的老君阁,顶上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登临极顶,环顾脚下群山,青黛逶迤,薄雾轻绕,吟诵着“道可道,名可名”的诗句,仿佛已同太上老君遨游于太空一般矣……在飘飘欲仙的境界中,自己的灵魂也充分得到了释然,而一天的旅程也这样感悟中结束了。
  
  (5)两天会议结束后,便是双休日了。这本可以回去,但大家对于蓉城似乎还特别地眷恋,于是随决定在蓉城再呆上两天,去周边看看。周六,我们去乐山;周日,将去峨眉山。只是,这次同行的,不再是小组成员,而是全体参会人员了。
  由于人多,我们包了一辆大巴车,全程接送。周六的清晨5点多,披着微露的晨曦,欢快地从旅馆出发了。途中,我们经彭山、眉县、乐山时,导游便一一考问我们,问此地出了什么样的人?这当然难不到我们这些“文化人”了,他们分别是活了800岁的彭山老祖、苏子三人及近现代的郭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仅有一两百公里方圆内,竟出了这么多的名人,你不能不感叹所谓人杰地灵之语了。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景点。也许是周六,景点人山人海,道路拥挤不堪,上了山顶后除了拍了大佛的几张像片及观瞻汇聚一处的三江之水外,就是随导游进出佛宫闱阁,不厌其烦地听其讲经论佛。我对于佛,基本上还是尊重的,因为观其本质,它是一种辩证思维,是“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恩格斯语)的思维,你相信它,它便在你的心中(因为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并为实践所分析应用。但这个在西汉末年即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其过于烦琐的形式越发烦乱神秘了,及到了现代,被货币的浸染,似乎已变得庸俗起来,而离其本质的方面,其净化的方面确乎渐行渐远了。
  好了,既然倦于佛道,那么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其实,乐山景点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东坡楼就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东坡楼是凌云山著名古迹之一,坐落在大佛头部后的栖鸾峰上,为木质两重楼房,从东北向西南,它始建于宋,原名“载酒堂”。走进东坡楼,迎面而来的是苏东坡的一些诗词,还有他的一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的画像,这不禁让我顿然想起他老先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来。这首词,充分反映了苏东坡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在精神上自我解脱的安宁,其实也是其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无力的思想抗争,更显出了诗人的洒脱与无所惧的倔强性格。然再看楼的北边,有一小亭,两边有一诗句,云:“山水有清音,春秋多佳日”就颇让人大有进入世外桃源之感了。仲夏虽长,但经过一天的游历与耳濡目染,焰焰的佛光已让位于太阳的余辉了,我们就此下山,继续迎接明天的观光。
  因乐山大佛景点离峨眉山不远,于是驱车来到峨眉山脚下的一家假日酒店休息。当然,景区的酒店,不仅条件简陋,而且饮食及服务也是令人不悦的。但一想到明天一早能去天下绝秀的峨眉山,也就宽怀了。上峨眉不仅可以观赏秀色飘逸的山水禅院,而且可与山上著名的猴哥们见面了。
  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那天,我们去的景区就是大峨眉山(但也只是游了B线路,即不上山顶)。据导游介绍,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因此,出发前我们均购了雨披,以备不时之用。果然,那天我们刚一上山就下起了细雨。而当我们乘索道上山后不久,天很快放晴了。我们先后去了几个容易到达的景点,比如万年寺、白龙洞等,但这些景点仍是离不开佛教的内容。诚然,峨眉山本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自然,峨眉山不仅是佛道之地,也是野生猴子们的天下。由于气候多样,因而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这为山上的猴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然现在大约人的过多介入,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便成为峨眉山一大特色了。我们那天也专门穿过一线天去看猴哥,只是没有遇到所谓较多猴群结队向游人讨食的景象,而向要想与他做亲密接触,先是要交上几元钱,才可行的。我想,猴们实际上也被人管理起来了,而管理的内驱力不过是孔方兄的作用而已。有时,人类过多地介入自然,总会或多或少地破坏一些洁净之物,这是我们正要关注的地方。
  
  光阴似箭,当我们最后从峨眉山下来后的第六日,旅程终于结束了。于是,我们便又乘飞机回到合肥,到机场时已是万家灯火了。这些天,我虽有些疲倦,但放松了心情。况且六天的蓉城之旅还是给了我较多的收获。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固然是上苍天佑我中华之圣地,而对于我们自己个人,六日之内,飞行于蓝天白云之间,观赏穿梭于青山秀水之处,体验于儒道佛之三界,想生命苦短,夫复何求?!人生之况味,也不过于此了。六日过去了,可观赏之地颇丰,随想感喟颇富,均是难以忘怀,是以琐记之。
  
  8、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一日游
  
  生活于庐州省城近八年了,因忙于生计,也或是一家人聚少离多的缘故,在城里或周边游玩已是一件不多见的事了。可不是!在很长的时间,我竟不知庐州的东南方尚有一片因湿地开发出来的公园。据说,湿地公园内动植物之丰富,自然环境之静美,即便在国内也实属少见的呢。
  2015年国庆节长假,我们一家终于有了些团聚与休闲。儿子建议去周边的湿地公园玩玩。于是假期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行囊,打车来到位于巢湖北岸的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终于可观赏到她那迷人的风光了。
  是日,早晨虽有些清冷,但阳光一出来,光芒四射,灿灿地,满地金辉,让人感到清晨秋阳格外地温暖与舒适,而这正是出行的好日子。于是,锁门、下楼,很快上了的士车,经过近五十分钟的疾驶,便来到了公园所在地——巢湖之畔。车停在岸边,正好一下车便见开阔湖面。巢湖,总计湖长54.5公里,系我我国内陆五大淡水湖之一。彼时,抬眼望去,竟看不到湖面对岸,湛蓝的天空下,秋风微拂,湖水荡漾,岸边的一些芦苇丛随风轻轻摇曳,几只白鹭紧贴水面,悠闲地飞着……“真美呵!”妻赶紧拿出手机,抓拍了几张照片,把这瞬间美丽的画面永久地记了下来。
  湿地森林公园紧挨着巢湖北岸,欣赏完湖面风光,我们沿着湖畔大堤的马路走了约十分钟路程,就来到公园的西门。因公园系开放式的,无需购票便随着人群慢慢进入园内。湿地公园其实有两个入口,东门才是大门,进门便能看到一块巨石,石上刻有“滨湖湿地森林公园”8个显目的红色大字。下午我们便正是从大门出来的。西门入口处,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则注有公园的简介,供游园者一览其貌。原来,公园早就开发完成了,只是到2014年4月12日才正式挂牌的,成为继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合肥市第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0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799公顷,水域面积263公顷,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其实,公园原先是一大片耕地,但地势西北高,东南和北部低洼,岗少圩多,圩区四周高中间低,为典型的圩湖地区,土质大部分是粉砂土,兼有少部分铁砂土,估计即使耕种作物,也不会有大收成。也许正是基于此,市政府决定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后,竟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创了人工林成功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先河。这大概便是公园的基本情况了,经约略了解后,我们就可以畅游园内了。
  由西门进入后,向北走不到两分钟,便见园内沟河交错,一排排白桦树扑面而来。那种感觉,仿佛使人一下子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一个不为人知的桃花源,或是一个远离了喧嚣烦躁的尘世。原始森林的况味,天然氧吧的吮吸,很快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疲惫与不快,及所有的荣辱或繁华,有的只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舒适与惬意。穿行于林中,再细看那如碗口粗的白桦树,皆有五六层楼高,笔直洁白的树干冲上云霄,不侧不倚,挺拔而秀朗。时近深秋,上午强力而温暖的阳光透射于林中,已经变得嫩黄嫩黄的树叶,在强光下闪烁着,泛着金黄与金紫的光泽,微风吹过,如蝶翩翩起舞,又如少女一般地低声窃语,互诉着衷情。白桦或许是一种极富情感的树,终生以水为伴的。在北方,在这湿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总会有她修长的身影,而白桦林呢,我以为她们又以最贴近大自然,从而最能诠释着自然与人的和谐韵律的生命之林。此时此刻,穿行白桦林,正仿佛行走于自己的心灵之壁,静静地分享他的静谧和安详。这份宁静,这份雅思,我们已许久不见,我们深深地陶醉了。是呵,秋天的白桦林,原是这样静美呀。我们纷纷拿出手机,不停地拍摄着,称赞着,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还是儿子从陶醉中清醒过来,提示要加快前行了,因为前面还有更好的风景呢。于是,我们便加快步伐,沿着人工铺设的木质小路,走出了白桦林。其实,滨湖湿地森林公园里的白桦林到处都有,只是分布不同而已,有的密集一些,有的稀松一些。当我们刚走出这一片林区,便看到几条河沟汇集的地方,倏忽出现了一大片荷塘,一下让人感到开阔明朗起来。于是走近塘边,见那一个个硕大而田田的荷叶,皆有一杆杆粗壮的荷茎高高地擎着,自信而骄傲地享受着秋阳温馨的照耀。临近深秋,这些叶虽有些衰败之感了,但仍碧绿盛大,仿佛还有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立于上头一样。可想,她们在盛夏里是如何的繁华了。荷塘中心有一介亭子,通过曲曲折折的人造小路或水上拦杆小桥,可去亭中观赏游玩。我们也随着人群来到亭中,或举目四望,见四周林木森森,巍峨严肃,甚是敬畏;或坐下小憩拍照,小桥流水,兴趣昂然。那触手可及的荷叶,还有那偶尔落在叶上的蜻蜓,均令人感到有一种抚爱的踏实。这园中荷塘,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青黄相杂的林中,让人忍不住地想摸一摸,而立于荷塘中心,就更有一种被化入其中之感,轻松飘然,流连忘返了。
  秋天日短,当我们游完这两处时,已近中午了。于是由荷塘折而向东,因为听说那边景区里还有通往密林深处的小火车,儿子早就想去体验一番了。通向东面有两条笔直雪白的水泥路,路的两旁当然是望不到边的森林,除了白桦林外,还有各种树木及植物相生相长。由于湿地森林公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温多变而秋高气爽。因此,园中据说有植物达281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高一层的水杉、女贞、湿地松、珙桐、银杏随处可见,中层以次生的香樟、桑树、乌桕也到处都有;林下由棕榈、木芙蓉、藤蔓等植更是形成了基本的色调。两条路中间是人工开凿的水渠,宽约五米,可载小舟。是时,当我们才离开荷塘准备向东步行(也可乘园内的电动车)时,便见几条乌蓬船在那儿待命,随时招揽游客乘船沿渠而行。乌蓬船不大,是典型的江南小船特色,而摇船的两位大嫂,均身穿青花蓝布,头戴青花蓝巾,极有江南水乡之韵味。可惜,乘船而行的人很少,大约价格太高了。我们仍迈开双腿,缓缓而行,边走边欣赏小路两旁的景物。园内大型动物估计是没有的,但各种小动物及飞禽还是很多的。什么野兔、野鸭、松鼠之类均能看到的,而林栖型鸟类,如白鹭、红嘴鸥、喜鹊等就随处可见了。我们在路上,就看到一只小松鼠在乌桕树的枝桠间跳来跳去的,小嘴里不知吃些什么,一动一动地,煞是可爱。我们望着它,呼叫它,但它一丁儿也不怕人,大约是从小见惯了人的缘故吧。野鸭似乎较多,它们也不甘于落后,或许要在这最后的秋日里,多寻觅些食物,准备好好过冬了。就在渠道的叉口处,在一些湿地积水较多的小沟里,我们正好看到了一群野鸭在觅食,也有的正在水边戏水,享受着这正午温暖的阳光。妻自小喜欢鸭子,见到这些自由自在的小野鸭,象是一下子变成了小姑娘似的,跟在那群野鸭的后面追逐着,不停地呼唤着“鸭、鸭、鸭”,引得其它游人也都好奇地跟在后面,一时快乐的气氛溢满了整个林区……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再由东南折,便到了森林里小火车站所在地了——距离东大门不过千米的地方。时正中午,我们已肌肠辘辘,只好到林区找一家快餐馆,吃了中饭。饭后,略加休息便来到车站购了票——当然,只是儿子一人购了票的,我与妻似乎已没了那份童趣了。由于离小火车开动还有近四十分钟(只有两个班次,而乘客颇多之故),因此我们只好在小火车站等候。说来也实是新奇,这富有特色的小火车站置于湿地森林公园内,无疑是这个园区工作人员最大的一笔创意了。小火车站完全是以俄罗斯风格建造的,站台更是具有异国情调,漆成黑色的拱形铁门与走廊,庄严而厚重,而走廊的每根柱子上挂了一个小风铃,则又显得轻松飘逸。同时,车站候厅里还播放着《喀秋莎》等的曲子,把人一下子带到那遥远的过去,仿佛突然来到远东的西伯利亚某一个地方。
  在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有一个孤零零的火车站,站内或许只有几个人在候车,强劲的北风正疾呼着穿过站内,而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上,一列喷着白烟的老式火车正穿行在茫茫的雪国之中……“快看,小火车来了,还冒着烟、喷着白气呢”儿子与妻几乎同时喊了起来,原来是小火车终于来到了车站了。这一喊声,也使我从那对前苏联的怀旧思绪与在广袤旷野的西伯利亚穿行的想象中走了出来。而与此同时,儿子与其它乘客,则高高兴兴地上了小火车,约经四十分钟后重又回到车站。下车时,我与妻见儿子咧着嘴,显得无比快乐,而我又何不更快乐呢!
  当我们走出小火车站,看看时间,还尚早。于是儿子又建议我们去乘快艇——森林公园外围贴近巢湖边的一处游乐场,有许多游船可供水面游玩,当然是去广阔的巢湖水面上一览湖光了。购了票,于是疾驰水面,临风凭栏,享受着速度与水上飞翔的乐趣。妻胆小,在岸边一直等候着我们。下船后,太阳已经偏西了,通黄的光线,洒满了波光粼粼巢湖水面和那茫茫森林湿地,我们也即将结束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一日游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游园虽只短短的一日,但如这般悠闲快乐的放松时间,实是许久不见了,而一家人能在一起享受如此轻松的旅行更是弥足珍贵。其实,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尘世中,奋斗固然是必要的,但也不要一味地去争名夺利,那样实是有悖于大道的。在你心身疲乏的时候,在你失意痛苦的时候,不凡去大自然中走一走,到湿地或森林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飞一下心情吧。因为,我们源于大自然,而最终也要归于大自然的。
  
  9、登舜耕山
  淮南八公山之南,有舜耕山,206国道恰穿山而过。山呈东西走向,蜿蜒起伏,绵延20余公里。有山峰30多座,最高峰海拔216米,数万年来一直横亘于淮南与长丰县之间,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隔在山的南北之间。相传,此山因古舜帝之命名,由此亦可得与八公山齐名了。因陋舍在这舜耕山主峰山麓之北,步行约一公里左右便可到达,早年便常常可以登其上而俯瞰百里煤城,倘天气好的时候,还隐约可见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着的淮水。阳光下的淮水,黄白而潋滟,如练似带,仿佛是系在舜耕山腰上的一缕丝绸,让人萦怀遐想。
  然而,我却许久没有登这舜耕山的,约有七八年了。这些年来,为了生计我一直客居在省城,偶尔回到离省城二百里的家时,也总是来去匆匆,根本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来登舜耕山。当然,有时在较长的假期里,也偶尔来到山脚下逗留一会儿,不过一直没有上山,只仰望一下山顶罢了。前些日子,我心思重重地回家,因年过半百的杨兰为了明年能来省城做些事务之需,要去驾校学车,无暇顾及于我,而我却也因这偶然的机会,独自登上了舜耕山。
  再次登临舜耕山,几许新鲜,更几多感触。初时,从家出发,慢慢地穿过几条街道与马路后,便不知不觉地来到舜耕山下,望着一阶一阶通往山顶的石级小路,刚开始是没打算上山的。但看到陆陆续续登山的人群,及山脚下一大块新建的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图后,让我一下子有了上山的冲动。因为与那嵌有天干地支的八卦图匹配着的二十四节气让人感喟时光的流逝,而这图与古老的舜耕山似乎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它仿佛在暗示着什么,悄悄地地勾出使人们上山一探为快的意念来。其时,正是下午太阳偏西的时候,斜阳嘉树,又值秋意深浸的季节,空气清洌,天高云薄。再看舜耕山上,尽是层次分明的灌木丛,有较低矮的黑松、侧柏,也有已染红了的高大的柿树及娇小的黄栌,及刺槐、板栗、山枣、野蔷薇、满天星等等,树叶浸染,黄红杂揉,斑斓点点,显出秋的劲道与浓烈。望着这满山的秋色,再加之欲探求那神秘意境的冲动,我很快决定上山了。于是,便沿着通往山顶的石级,一步一步地攀登起来。
  石级约有三百阶,有的是过去形成的,更多的是新修筑的,但皆陡峻略宽,可同时纳上下两人的通往。然而,当真正地开始向上攀登时,却又感到相当地吃力,毕竟许多年没有上山了,刚上了几十步就感到有些步履沉重起来。当登至舜耕山的三分之一处时,已有些气喘吁吁了,加之穿得多了点,浑身燥热。心想七八年没有登山了,而年纪又大,何苦与那些年轻人相比,继续攀登实是一件苦差事,实不如折回算了。然正在思量时,猝然见路边有一石龟悠然横卧,头向前用力的伸张着,直达石阶侧面,几乎占了石阶的五分之二。而那龟的两眼不知被谁点上了鲜红的颜色,愈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在鼓励人们继续向上,不要停留。是的,神龟卧于此处,一定是有些深意的了。然我一见到此石龟,想得更多则是龟兔赛跑的事来。那兔虽快,但却骄傲自满,半途而废,终没有跑到终点,更不用说第一了;龟虽慢,但确坚忍不拔地向前,最终达到目的。由此可见,只要持之以恒,虽慢但亦能成功。龟倘能如是,何况人乎?因此,我不再想着折回,干脆脱下外衣,接着继续向上攀登。彼时,脚步虽慢了点,但愈加坚定而稳稳当当地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着,同时一边自我鼓励,不要歇息,坚持向上。
  大约半小时后,虽已大汗淋漓,但终于来到了山顶。当然,经辛苦攀登而跃升顶峰,总会视野顿感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的了。山顶有一小亭,重檐飞角,亭下四周雕梁画柱,刻有舜耕山的来历,而其下则皆为石条长凳,可供人小憩。亭的上部系琉璃瓦覆盖,秋阳下显得熠熠生辉。看山南长丰界的一边,似有村落散于山石树林竹木之中,炊烟轻绕,一派静悄农家的深秋图景。再向远的地方看,一条柏油马路正向舜耕山上盘旋而上,好像是刚修筑的,据说是为即将开发的旅游项目而建。可以想象,舜耕山自被列为国家自然森林公园后,一定会迎来更多的游人,古老的舜耕山也一定会焕发出更强劲的青春活力。
  时间总是匆匆,秋日下午虽略长,但夕阳即将西沉,把它那最后通黄的余辉静静地洒在舜耕山上了。秋风吹动,迅即扫过树枝上黄绿相间的叶子,整个山坡顿时涌起一阵波涛,与金黄清寒的余辉浑然一体,如一幅南国晚秋的山岚图,峥嵘巍然,肃然起敬。余辉最后收尽,顶峰游人渐少,于是亦下山。回家时,有一丝儿兴奋,一点儿收获。当然,那兴奋与收获里是因为带着一丝秋的况味与思绪的满足。
  是呵,登山而至顶峰,自然是一件大快的事情,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情舒畅而开朗。但从开始攀登时,倘没有坚定的毅力与恒心,没有稳定的步伐,几乎是不可能达到山顶的。想我与妻虽年已半百,本打算聊以自娱地渡过残生,但因犬子暗弱愚鲁,不伺世事,终要为其操劳,如何不感叹烦扰。但这又有何法,唯相互劝勉,重振精神,开辟新的路子——这一如再登舜耕山,只要坚持稳步地向前,虽慢一点,终亦能达到山顶。
  余辉散尽,独立寒秋。但在这充溢着希冀和富有启发性的舜耕山上,不正可描绘出一幅峥嵘清丽的山景图来么?是的,充满信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