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希 望
春节刚过,固屯乡迎来两位特殊客人,他们是西北大学农林经济系副主任兼副教授戚宏凯和带培研究生鄣一宁。
戚宏凯,陕西渭南人,原省政协委员戚建隅的儿子,现年41岁,带眼镜,高大帅气,颇有学者风度,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毕业,对沟域经济独有研究。去年,田福军到西北大学调研时遇见戚宏凯,戚宏凯对农村、农业工作的研究和专攻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两人有共同话题,谈的很多,当时戚宏凯提到陕南山区选点考察的想法。其实,戚宏凯早就知道田晓霞的故事,也了解秦巴山区农村贫穷、愚昧和落后的面貌,非常同情田晓霞的遭遇。后来,当他看到省报转载的《山沟飞来了‘金凤凰'》——关于田晓霞的事迹报道后,更加钦佩晓霞的坚拼搏精神,坚定了他去浥川县固屯乡考察,协助发展沟域经济的决心。
临行前,戚宏凯登门拜访田福军,了解一些晓霞反馈的情况,还当着田福军、徐爱云面赞叹田晓霞的为人和勇气。徐爱云从谈话中了解到戚宏凯家境不错,离异10年,带着女儿戚盼生活,一下子就想到田晓霞。戚宏凯走后,徐爱云跟田福军还唠叨一阵,夸奖戚宏凯年轻有为、形象好,家庭条件好,并且还对晓霞有好感,多么希望将来晓霞能跟他走在一起。田福军欣赏戚宏凯的才干,也赞同爱人意见,说看缘分吧。
午后,田晓霞亲自带车来固屯乡接戚宏凯,跟万振海书记、吴建亭乡长座谈。戚宏凯介绍了这次来固屯乡考察调研的任务和目的。万振海和吴建亭表示欢迎,希望戚教授能给固屯乡沟域未来发展把把脉,多出好点子。
戚宏凯见到田晓霞的第一眼,就感觉她比报纸上还端庄秀丽,言谈举止中通透着干练和朝气。
回常家沟的路上,戚宏凯款款而谈,说自己坐车入川,被一路风景和山川资源所吸引,对他研究沟域经济很有启发,并提出“不谋一隅,而谋一川”的想法。
“这个想法新颖,戚教授你具体说说。”晓霞好奇的问。
戚宏凯看着晓霞认真的样子,笑着说:“我也是偶发感想,还没想好,大概就是沿着小蔡河川道,以四个乡镇为节点,开发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走一三产融合发展路子,这也是国家提倡的沟域经济发展新途径。”
“请接着说。”晓霞听的很着迷。
“你看,小蔡河川道从金河口镇开始一直通到四川万县,四个乡镇二十多个村落,延绵九十余华里,当地号称‘百里川’。沿途风光秀美,那么多历史遗迹,可以招商引资,开发生态旅游和民宿。”
“还有,据我了解,小蔡河‘九沟二十一湾’瓜果、山货、草药小有名气,可以流转土地,规模性的开发特色种植、养殖业。”
“你说的太好了!当地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整合开发的。”晓霞兴奋的说。
“晓霞,你开发山沟的抱负我很欣赏,不过你知道发展沟域经济的魂是什么吗?”戚宏凯扶了一下眼镜,问晓霞。
“哦,这我还真不知道。”晓霞不好意思的笑着说。
“品牌!就是要成体系的打造地理特色品牌,把品牌叫响,就像名牌商标一样。”戚宏凯看着晓霞说。
“‘百里川’这个名字土气,太本地化,叫不响,不如叫什么‘百里画廊’或‘百里生态廊道’”戚宏凯笑着说。
“‘百里画廊’这名字好,新颖别致,有宣传力。”晓霞称赞说。
戚宏凯又接着说:“将来,这里产品都可以冠带‘百里画廊’或‘百里生态廊道’的名字,比如‘百里画廊’生态旅游、‘百里生态廊道’有机牛奶等等。”
“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沟域经济,打造陕南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带。”戚宏凯表现的很自信。
“太棒了!你说太好了!”晓霞语气激动。
“当然,这只是构想,真正推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先是政府决策,再就是要有一个川沟整体发展规划,而后才是拿出条块来筹划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用优惠的政策和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开发川沟,很复杂。”戚宏凯说。
“还有‘三通’的问题,通路、通水、通电也是发展沟域经济的基础。”晓霞插话说。
“嘿,你还说不懂呢?可说到点上了,这些是必须有的基础条件,否则,谁来投资。”戚宏凯笑着说。
“不瞒你说,这些天我也正为这事发愁,没规划,缺路子。”晓霞说。
“这样,我准备在川沟住一阵子,我们实地考察这条“百里川”,而后撰写川沟现状调查报告和整体开发规划建议书,看看能否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三通’问题。”戚宏凯又谈了自己的建议。
“好啊,调查报告我来写,规划的事就劳驾你了。”晓霞笑着说。
再跟戚宏凯的交流中,田晓霞开拓了思路和眼界,感觉受益匪浅,认为戚宏凯就是自己要找的乡村建设规划师。
一路上,金鑫明和鄣一宁见他们聊得很投机,听的也很入迷,几乎插不上话。
吉普车开进常家沟村委会院里,柳映、常来贵、常来会等人正在那里等着。
下车后,田晓霞一一介绍。
“我们山沟穷啊,条件艰苦,让省里来的大教授委屈了。”常来贵客气的说。
“呵呵,常支书,我们来山沟是体验农村生活的,有地住,有口吃的就行,不讲究条件。”戚宏凯笑着说。
“我考虑过了,戚教授和鄣一宁跟金鑫明住村委会,吃饭呢,就我们一块搭伙吧。”晓霞爽快的说。
安顿好吃住后,田晓霞和柳映陪着戚宏凯在村里转转,老百姓远远看着他们感觉新鲜,却又不愿跟他们交流。
接下来的两周,田晓霞、柳映每天都陪着戚宏凯沿川道考察。他们跟四个乡镇领导座谈,走访沿途村庄,翻越“九沟二十一湾”,每到一处都规划标记。
从他们走访的情况看,几个乡镇发展沟域经济的积极很高,都想把乡村经济搞上去,还提出大面积种植万寿菊想法。田晓霞他们建议可以适当种植万寿菊,从“百里川”整体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考虑,还是提倡走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以增强沟域整体吸引力,也防止经济结构单一,形成恶性竞争。
再跟田晓霞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戚宏凯被晓霞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他认为田晓霞就是自己在等待的那个人,感觉跟晓霞有谈不完的话题,也谈到自己的离异后的生活,几次差点对晓霞表白。
田晓霞从戚宏凯的眼神和言谈中也略察一二,却有意回避话题。柳映也觉察戚宏凯对田晓霞有好感,就有意撮合他们,说戚宏凯是男人中的翘楚,他们是天配的一对。晓霞笑着说自己没感觉,反而劝说柳映追求戚宏凯,把柳映逗得满面羞红。
戚宏凯的确是一位优秀的男人,可是田晓霞却总感觉跟孙少平相比,他身上多了一些书生气,少了一些刚毅和沧桑。再说,此时的田晓霞一心扑在事业上,也不想让情感牵扯自己的精力。为此,戚宏凯没有走进田晓霞的心里。
半个月后,戚宏凯考察调研暂告一段,他要带着收集的素材返校编制“百里川”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完成他的考察课题。临行前的傍晚,他约晓霞到村口小叙。
三月,川沟的夜晚天气还很凉。
田晓霞陪着戚宏凯沿着川道向村外走去,他们边走边聊。晓霞冷的抖动了一下肩膀,戚宏凯忙脱下自己的外套要给晓霞披上,晓霞婉拒了。
“晓霞,说说你下步打算吧。”戚宏凯打开话题。
“我的打算很明确,就是建设川沟,发展经济,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晓霞坚定的说。
“难度很大,你打算一直这样干下去吗?”戚宏凯笑着问。
“是的,不达目的不收兵,我可是立过军令状的。”晓霞笑着说。
“好啊,晓霞,我支持你!”戚宏凯说。
接着,戚宏凯又说:“还是先完成报告和规划,只有拿实事和数据说话,才有支撑和分量。我回去就专门组织力量编写初步规划。”
“真是天助我也!谢谢你,戚教授。”晓霞高兴的说。
“别先谢我了,这只是初步规划和远景构想,详细的建设规划还需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戚宏凯说。
“这已经很不错了,敢想才敢干。”晓霞满怀希望的说。
戚宏凯看着激动的田晓霞,深切的问:“晓霞,你感觉我这人怎么样?”
如此突然的发问,让晓霞有些意外和茫然,她沉思了一会,说:“良师益友。”
两人一直闷头走路,过了好久没有说话。
“呵呵,这是从何说起呢?”戚宏凯笑着打破尴尬的气氛。
晓霞说:“在你来的这些天里,我跟你学了好多沟域经济方面的知识,我原是有热情没底气,是你让我看到发展川沟经济的希望,有了动力,所以拜你为师。”
“你为人热情,做事认真,有诚信,处处为人着想,是可交的益友。”晓霞又接着说。
“还有吗?”戚宏凯问。
“哦,我就想到这些。”晓霞说。
“志同道合。”戚宏凯看着晓霞说。
接着,他笑着又说:“我们都对乡村经济感兴趣,志在山沟,在农村实现我们的抱负,不是吗?晓霞同志。”
“呵呵,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晓霞也笑着说。
过一会,晓霞说:“我们回吧,越走离村越远,天黑不安全。”
“有我在,怕什么?”戚宏凯正在兴头上,还不想回村。
“你听。”晓霞说。
“听什么?”戚宏凯问。
“山里有狼,常来村里袭扰。”晓霞说。
戚宏凯忙说:“啊!还有这事,那就回吧。”
夜色里,远处村庄灯火依稀,他们沿着川道往常家沟走去。
这时,深山里又隐约传来几声狼嚎。
“天哪!果真有狼啊。”戚宏凯吓得汗都出来了,一把拉住晓霞往村口跑去。
接下来,晓霞结合前期考察情况,开始专注撰写“百里川”沟域现状及未来出路调查报告。
月底,田晓霞收到戚宏凯的寄件,一封信,还有“百里川”沟域经济初步规划建议书。
田晓霞兴奋不已,如获至宝。她先打开规划书,详细研读了戚宏凯对发展沟域经济的初步规划和构想,感觉信心倍增。而后,晓霞把规划书交给柳映,让她也研提意见。
田晓霞看着厚实的信封,正面写着“晓霞亲启。”她大约已猜想到来信的内容,却没感到脸热心跳。
正如田晓霞想到那样,戚宏凯在来信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情,希望能他们能结伴同行,步入未来美好人生。
晓霞看完戚宏凯的来信,陷入沉思中。
她回忆起跟戚宏凯一起考察调研的场景,体会到了戚宏凯的博学、热情和执着,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沉静的心不免有些微波荡漾。
这时,晓霞脑海里又闪现出孙少平的音容,中学时代、打工求助、院校漫步、矿井交流、杜梨树下、失忆患难、煤山誓愿等等,所有的记忆依旧是那么的强大和深刻。
“唉,半年多了,杳无消息,少平生活很幸福吧。”晓霞叹了一口气,又陷入彷徨芜杂的情感里。
几天后,田晓霞和柳映带着川沟调查报告和发展规划来到浥川县委大院,她要当面跟王立国书记和袁宏柱县长汇报。
王立国书记非常重视,叫上在家的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并听取田晓霞的汇报。
田晓霞用大量的事例和数据叙述了当前小蔡河两岸百姓艰难困苦和愚昧落后的生活现状,列举了大量闲置待开发的自然资源,分析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二十年还没有吹到川沟的原因,最后指出“百里川”的未来在开发,活力在“三通”,根本在生态,出路在产业,提出招商引资开发百里川沟,因地制宜,借力借势,发展特色沟域经济,打造“百里画廊”生态经济带的初步构想。
晓霞汇报完,会场依然静悄悄的。
“不错!完全契合浥川山区发展形势和需要。”王立国书记带头鼓掌,打破会场的寂静。
“看看各部门有什么意见?”王立国书记看着台下问。
庞敬文作为经济部门带头人第一个举手发言,他听着晓霞的汇报,虽然感觉不爽,但是有王书记在场,也不敢乱放炮,仅提出“缺资金、农民不懂经济、其他沟域怎么办?”三个问题。
农业局长黄金奎建议发展沟域经济要从小做起,先推广万寿菊种植,再拓展其他种植、养殖产业。
林业局长崔广厚提出发展林下经济,拓展特色农业的想法。
水利局长郝希田提出综合治理川沟水系,拦河筑坝,彻底解决春旱夏涝问题,为沟域发展打基础。
供电和公路部门没意见,表态积极配合“三通”。
部门发言后,王立国又示意台上县领导发表意见。
戴家存是分管农林水的副县长首先发言,他赞同晓霞介绍的规划,同时也提出“打造节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他还说百里川沟不同乡镇、不同川段农林和地理资源各异,要针对性的开发,打造“十里不同乡”的特色川道。
傅家河作为分管经济的副县长重点谈了招商引资的事。
张为民常务副乡长也表示赞同,还说发展沟域经济是开发山区、富裕山区的最佳途径,并提出所有的规划、构想不能只落在纸上,要落到具体的产业和项目上来。
袁宏柱县长先是赞扬田晓霞入川后的工作,特别是解决万寿菊滞销问题,带出山区产业致富的新路子,同时,他建议把开发“百里川”作为先行试点,做好发展规划,县里组建专班,由县政府统筹推动。
最后,王立国书记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三条意见:一是将开发百里川沟作为浥川县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任务;二是由他和袁宏柱县长牵头,田晓霞主抓,两办和各部门参与推动落实;三是尽快完善报告和规划,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初步设想和规划能得到县委、县政府决策同意和大力支持,是田晓霞他们决战山沟成功打响的第一枪。
他们非常高兴,心里荡漾无比的喜悦。三个年轻人驾车驰骋在返乡的川道上,放声歌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返回前,田晓霞专门去邮局给戚宏凯发了一份电报,告诉他县里已决策同意规划,等他面议。她虽没明说面议什么,单凭几个字,戚宏凯也能猜到其中的寓意。而后,晓霞拨通家里的电话,不巧无人接听。
回到常家沟天已经黑了,常宝喜老汉早已做好了晚饭等他们,还交给晓霞两封信。一封是妈妈的来信,另一封是孙少平的来信。
看到孙少平的来信,田晓霞手抖动一下,激动的心像小兔子一样砰砰的跳。她连饭都没吃,跑回自己屋里。
“你终于出现了,我还以为你忘了我呢。”晓霞念叨着,打开少平的来信。
短短的几行字,足以让晓霞心碎。此时的田晓霞能猜想到孙少平此时的处境和艰难,也感觉到他那颗隐藏着牵挂和思念的心。
“少平啊,亲爱的人哪。”坚强的晓霞哭了。
不一会,柳映给晓霞送来一碗面条,还有荷包蛋。
“晓霞姐,你怎么了?”柳映关心的问。
“没事,我不想吃了,你端走吧。”晓霞说。
柳映看到这光景,也不好再问,放下碗筷,带门出去了。
接着,田晓霞又打开妈妈的来信。
徐爱云在信里说家里一切安好,两个孩子听话,女儿学习有进步,让她放心。在收尾,还谈到戚宏凯,说他人品好、家庭条件不错,对晓霞有好感,建议接触一下,这也是她和田福军的意思。
田晓霞放下妈妈的来信,静静是坐在桌前,凝视窗外的星空。
过了好久,晓霞伏案提笔,给少平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