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们不同意你嫁个农民
作品名称:农民进城 作者:小小强加油 发布时间:2023-02-06 10:50:54 字数:3458
星期天的时候,王小武真的和李清清去了一趟县城。王小武的姑姑王石菊也认得李清清,特别是这学期的段考,李清清那个班的英语考出了十二个一百分,二十多个九十分以上的好成绩,一时轰动了全县。当时的学生考试都以考了六十分以上及格了为荣,大把大把的学生考试都不及格,李清清她们班五十二个学生,六十分以上的有四十个,九十分以上的有二十八个,这个成绩打破了全县的记录,也使她与和平中学轰动一时。
王石菊表示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他们俩没时间来接,还可以让她母亲帮接回她家来先,他们晚点再来接都没关系。
王小武又讲了让王石菊帮他打听一下哪有地皮出售,他想在城里买块地皮的打算。王石菊说:“现在倒是有个绝好的机会,政府想拓宽通往市里那条公路,你们也晓得,就是县城出口那座小山坡,现在政府想取平那座小山坡,将公路修平来,并且两旁要建上房屋,现在有那座小山坡在那里,许多外地从市里到县里来的人,都以为这是要进山了不是要进城了。据说上次新上任的市长来,也产生了这种误会,并且指出这座小山坡在这里不合时宜,阻止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了。责令县政府要取平那座山坡,拓宽通往市里的公路。于是县政府就想取平这座小山坡去,还要建住房在那里,将城市延伸出去,不再让外人产生这种误会。要想取平这座小山坡谈何容易?就是倒土都得找好大的场地来倒,所以政府现在有这个设想,让城里没有自建房的居民报名,由居民们自己去挖,取的土自己运走,只要按政府要求把山坡挖平了,留下修公路的地方,居民们可以免费在公路两则建自建房,要求公路两则最少还要挖进去二十米,这可是个大工程呢,十二月一日才开始报名,我们计划去报名,你们想去要块地的话,就让清清去报名。”
王小武说:“这报了名是怎样的挖法呢?是各家挖各家的地,还是报名的集中起来挖?”
王石菊说:“我们去打听清楚了,现在是讲各家挖各家的地,各家倒各家的土,每个家庭临公路这面最起码有十米宽,里面除了规定的最少要挖进去二十米,其余的多挖多得,要挖平了才算是自己的,没挖平的部分,依然归还给政府。好像还说报名挖最高点的会得到更宽的地。到时得看政府怎么分。”
王小武笑着说:“这个要得,我们一定要去报名,就报最高点的,建不完住房,还能建个菜园。”
王石菊说:“这个也是很有难度的哦,有时间规定的,许多想报名的人算来算去,说自己挖不了的话,如果请人挖,人工费、运输费什么的算起来,也跟自己去买块地差不多了,还得到农村去找地方倒土,况且那地方现在还偏僻,离县城中心又远。”
王小武对李清清说:“清清你说说看,你怕那里离城中心远,不方便么?”
李清清说:“这个倒无关系,只是刚才王老师讲的,要在规定时间内挖完,算起来又不划算的话,倒不必去操这个心了。”
王小武说:“等下我们去实地看看,再做决定吧。”
于是王小武、李清清和王石菊夫妇就到那座小山坡去看了看,以前修公路时是顺着小山坡爬坡的,所以这条公路到了这里,就要爬上一个陡坡,再下一个陡坡,山坡上种着松树,要挖平的话,从最高点挖下去,最少得挖二十米深,这个工程确实很大,所以很多人来看了后,都取消了去报名的打算。但是王小武站在山坡顶上,想像着以后自己会在这里有一栋新房子,屋后还有一个宽大的菜园或者果园,心动了。他晓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干年后,别人想来这里买块地的话,那价格绝对要翻几十倍的。
所以王小武说服了李清清,让她报名,说无论如何要在这里拿下一块地,既然政府讲多挖多得,他就要尽量把属于自己家后园的地全部挖完,不需要再归还给政府了。
于是,李清清和王小武的恋情很快公开了,星期六的时候李清清和孩子基本上都往王小武家跑。
很快,李清清那在县城里的父母就听到她找了个农村小伙子做对象的消息。虽然他们还在气恼她,发誓不让她再进家门,听到这个消息后,父母还是提前打了电话给和平中学的韦校长,让他交待李清清星期天在学校等他们。李清清的父母来到和平中学,看到李清清简陋的宿舍,看到那个蹲在院子边树脚下玩蚂蚁的孩子,李清清的母亲孙如芳真是又气又恨。孙如芳在县供销社做主任,李清清的父亲李伟成是县一中的校长,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自小不喜欢读书,现在在县政府里做司机。以前成绩优秀又乖巧懂事的李清清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以前也以女儿的婚事为自豪。认为女婿是个成功的商人,女儿有份体面的工作,女婿又可以赚大把的钱给她花,以为女儿就这样会幸福一辈子了。想不到李清清会不顾他们劝阻离了婚。更想不到她会放弃多少人想进的市一中,而来到这所偏僻简陋的乡下中学来。
今天是星期天,李伟成夫妇到学校时就看到女儿和她儿子两个人。孙如芳铁青着脸对李清清说:“你奔三十的人了,已经不是赌气的年龄,你要跟我们赌气要给我们丢脸我们都认了,你看看你现在过的是什么生活?这是人住的地方么?你还嫌你的生活不够糟糕,要去找个农民来恶心我们吗?”
面对妈妈一连串的质问,李清清也很气恼,说:“农民也是人,我不觉得农民有什么不好。相反的,我就是觉得他好,才决定跟他的。”
李伟成端了两张小凳子过来,坐下来,耐心地说:“你们都不要吵,还有学生在这里住着的吧?清清你也不要赌气,下学期我就将你调到我们学校去。你必须跟那个农民分手。你不为你着想,也要为孩子着想,孩子要上幼儿园,不能成天在这里玩耍过日子。”
李清清说:“嫁了农民也一样可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县幼,过了年就将孩子送到县幼去。我还在和平中学,哪也不去。”
李清清这句话让李伟成和孙如芳都微微吃了一惊,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不出面,李清清这个孩子就没办法上县幼呢,想不到她竟然也能办成这件事。
李伟成说:“我一中要调的人,由得你说不去就不去么?”
孙如芳也帮腔说:“你一个外语系的高材生,窝到这里来跟一帮乌合之众混,不觉得委屈不觉得掉价么?”
李清清惊异于妈妈用上“乌合之众”这个词,抗议说:“妈妈请你注意你的用词。”
孙如芳说:“这个词难道不恰当么?这些乡下学校的老师,有几个是正规大学或者师范毕业的?都是解放了在农村选出来那些所谓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去进行短期培训,然后回来办学校当老师的。据我所知,特别是英语老师,大多数都是请的民办老师,都请些高中生来教。”
李清清说:“不管他们文化水平如何,他们都是很敬业的称职老师。”
说到这里,李清清又想起了冯伊妹跟她讲的那个在山里走教的老师,因为冯伊妹她们村和另外一个村离学校远,学校就派出一个走教老师去家里教她们,星期一、三、五去她们村,星期二、四、六到另一个村,全部课程都由这个老师上,两个村相隔十几公里,老师就这样一遍遍地来回奔波于那几座大山之间,风雨无阻地去给她们上课,到了三年级,她们长大些了,才集中到小学去住宿读书,一星期回家一次。据说那个走教老师也是民办老师,民办老师没有编制,拿的工资只是公办老师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少,但是他们选择了这行,就一直兢兢业业的干着。
李伟成和孙如芳对李清清这句话嗤之以鼻,李伟成说:“我们今天来不是来和你讨论哪个老师敬不敬业的问题的,文化水平摆在那,光有一颗敬业的心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我们是来讨论你的终身大事,你这么大了,当妈妈的人了,找对象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还得为孩子着想。就算你一点不为孩子着想,只为你个人着想,你也不能去找个农民,听说还只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民。这其中的家庭环境、文化差异等等问题,难道你没有认真考虑过么?”
李清清说:“他们家的人都很朴实善良,他是当时没条件上学,若是有条件上学的话,他现在的文化水平不会比我低。当年你也听说过的,他就是和平中学那个第一个考上市一中的王小武。”
孙如芳说:“那又怎样呢?能说明什么问题?他终归还是成为了一个农民。现在的农村穷得很,真不知道他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对他鬼迷心窍?他们家倒巴不得娶到你呢,你是吃国家饭的,有工资拿,可以资助一下他们。”
李清清说:“爸妈你们还是不要操心我的事了吧,如果你们始终认为我离婚是给你们脸上抹黑,我找个农民会让你们面子上下不来台,那以后你们就别到我这里来就是。说句不孝的话,你们欢迎我们回去,我们会经常回去看望你们,你们不欢迎我们回去,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孙如芳气得跳了起来,说:“你看看你说的是什么话?这是要赶我们走么?我们含辛茹苦养你这么大,自小当宝贝一般捧着,想不到长大了这么不争气。你说你离过一次婚就算了,干嘛要跑到这农村来,要去找个农民呀!告诉你李清清,你不听我们的话真嫁那个农民的话,用不着多久就会离第二次婚。那些农民的亲戚们非亲戚们三天两头的找上门来问你借钱,问你要这样要那样,求你办这件事办那件事,就会吓得你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