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遗嘱
作品名称: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 作者:zhenbai 发布时间:2012-07-19 09:03:20 字数:3193
最后的遗嘱
博览会以后,路易?威登的事业又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就在这时,路易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越来越差了。路易为他的事业工作了将近半个世纪,而现在,是该给自己的事业做一份总结的时候了。路易遂开始着手编写阿尼埃尔制作的所有商品的详细目录。他希望把他盛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收集起来,并把这份事业留给后人,让后人继续沿着路易打下的基础前进,继往开来。
这个计划得到了乔治的赞同,乔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两年前,在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乔治就已经注意到了编录各种产品的目录,它们成了各大商场对外展示的活广告,直截了当地介绍了产品的特征与要点。并且,许多目录都做得精致时尚,甚至请来著名的插画家为目录配上插图,悬挂在展柜的橱窗里,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得知父亲也有编写目录时,乔治自然喜出望外。
但与乔治的想法相反,父亲没有把编写目录这一事情充分地商业化。他只是想做一份总结,这份总结记载了自己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历程,见证着这个磨坊主儿子的非凡天赋,因此路易对编写目录倾注了深厚的感情。
在编写过程中,路易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些充满了梦想与荣耀,激情与野心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日子。他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童年。回忆起第一次出门远行,徒步400公里从故乡安切跋涉到巴黎大都会的日子;他回忆起在马歇尔的店铺中跟刨花与机器为伴的学徒工岁月;他回忆起初次进入皇宫的场景,那里金碧辉煌的家具以及的珠光宝气的贵族,此情此景恍然如梦;他回忆起在阿尼埃尔工厂,他与青灯为伴,为了打击路易?威登的仿制者而日夜构思新产品的日子;他回忆起普法战争后他独自一人重建路易?威登的日子。当然,还有与艾美丽的相识、她的微笑、她的支持,都令他醉心不已。他又想到了从自己手里诞生出的一件件宝贝:包括有棋盘图案的帆布行李箱、装有山毛榉木板条的手提箱、带专利锁的密码箱、为殖民地设计的行李床、还有山羊皮和猪皮做的各种箱包,等等等等。他十分仔细地撰写着发明的每一个细节,遇到任何技术性的内容,不管其他人是否能看懂,他也不放过一丝一毫。他为目录精心地配置了插图,插入了广告,在每一件行李箱上都留下了他的名字和姓氏,在每一页、每一个款式上都有他的签名。这样,他就掌握了未来,即便他以后不在了,但开头字母LV依旧在那里替他发言。次年,这款仅仅只有35页,但撰写了长达8个月之久的LV目录终于问世了。四个星期过后,当路易签署完他的遗嘱后,于2月27日下午4时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路易如此在意自己的名誉,如此事无巨细地要在每一页每一款产品上都署上自己的名字——如果为了公司的未来考虑,路易应该尽可能地扶持乔治,提高乔治的商业地位与影响力,必要时,也不妨把某些产品的设计权转到乔治名下。但路易并未这么做,与商人这一身份相比,路易似乎更喜欢成为“设计师”。这由路易签署文件时的名衔可证。在当年出售路易?威登公司给乔治时,路易就郑重地在公证书的职业栏里写上了“行李打理师”;而在去世时的讣告中,路易的身份还是“行李打理师”。也许这就是路易如此在意自己名誉的原因。作为一个设计师,那些经他之手诞生的产品,或许才是他真正的“儿子”。
1892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来自巴黎与阿尼埃尔的600多人参加了路易的葬礼。葬礼在一个小教堂举行。在沉郁的乐曲声中,一辆布满鲜花的灵车缓缓地开往离工厂不远的公墓,工厂的工人抬着两个漂亮的大花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艾美丽安息的墓穴前,灵柩被缓缓得放下。路易与艾美丽合葬在了一起,这个墓穴里还安葬着路易几个故去的女儿。路易的一生,为了他的企业殚精竭虑,奔波劳碌,从未有过好好的休息。也许从这天开始,路易才真正地与一家人在地下共享天伦了。
三天后,在《阿尼埃尔日报》有关死讯的专栏上,一段简介的文字总结了路易?威登的一生:“他在议会大街一处广阔的地方构筑了自己的家,后来改建成旅游用品和行李箱制造工厂,他制造的行李箱享誉世界。”
总裁乔治
路易去世以后,乔治开始管理家族的事业。乔治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他终于摆脱了父亲的背影。他非常勤奋,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路易的历史已经结束,乔治的历史则即将翻开。他的野心就是要超越父亲。事实证明乔治完全具有这个能力。1880年的时候,公司的营业额是20万法郎,到1892年路易去世的时候,公司业绩增长不大。而到了1911年,在乔治经营将近10内,公司的营业额翻了十倍,达到了200万法郎。乔治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更有敏锐的市场直觉,几年之间,他就把公司发展到了连他父亲想都不敢想的程度。
在完全掌控公司以后,乔治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父亲“请”出公司。父亲路易虽已逝世,可路易之于公司的影响力却无所不在。乔治要做的,首先就是降低乃至消除父亲的影响力,提高自己在家族中的威信。
1982年3月,在葬礼结束的几天以后,乔治搬出了自己与约瑟芬的狭小房间,住进了路易的豪华大套房。套房正对花园,视野开阔。曾经有一段时期,这个套房是巴黎时尚的中心。上流社会的人士们都聚集在此评论时尚与政治。彼时乔治只能在一旁默默倾听,眼巴巴地看着这些时尚人士们来来往往的背影。而现在,乔治则要做这里的主人,他要像他父亲一样,把社会精英们聚集于此。乔治是如此迫不及待,以致他不愿等到父亲的服丧期结束就匆匆搬进了这间大房子。甚至,乔治在房子里开始大兴土木,因为他不愿意看到父亲的影响力继续统辖着这里,包括房子的每一个角落。父亲的风格已经落伍,现在是乔治的时代,他需要新的装修,更漂亮的风格。他请巴黎的先锋艺术家们把这里彩绘一新,撤下了父亲那些古气森森的装修风格,在门楣、门厅、楼梯、客厅的角角落落都装上了时下流行的彩绘玻璃。
通过房子的整葺装修,乔治把父亲看有形的影响力都已删除。那么如何消除父亲无形的影响力呢?于是乔治开始了家族历史的撰写。
早在年轻时在英国读书时,乔治就喜欢阅读小说,对狄更斯十分着迷,可这个梦想在16岁被父亲硬生生地中断了。而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乔治终于可以一展他的文学抱负了。通过撰写行李箱的历史,他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位无可置疑的旅游用品专家,把路易?威登则放到了行李箱发展史上重要的位置。在描述行李箱的发展历史时,乔治以平实的文风讲述了路易?威登公司怎样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如今享誉世界的大品牌公司。毫无疑问,乔治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史上占据了主角的位置。在乔治的笔下,父亲路易的形象冷漠而无趣,拒人于千里之外。在书中,他没有讲述父亲的种种轶事,描述中也不带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敬仰之心,仿佛自乔治加入路易?威登以来,路易就什么都不做了。而乔治则一人独自经历着各种冒险、焦虑,享受着公司的成功与喜悦。书中的乔治成为了路易?威登唯一的亲历者与叙述着,见证着公司从卡普西努街到阿尼埃尔工厂,从平板行李箱到行李床的每一步历程。当不得不提到父亲时,乔治的文字则冷静客观、毫无情感。而转到自己时,文字则眉飞色舞、妙语连珠。给自己戴上桂冠的想法在文字中比比皆是。他将自己标榜为旅游用品行业的带头人,毫不谦虚地将自己的公司放在行业最顶端的位置,经常以第三人称吹嘘他自己的制造工艺是最好的。从这些文字中,乔治似乎有把路易?威登改名为乔治威登的冲动。
这本名为《从古到今的旅行》的书,与其说反映了路易?威登前期的历史,不如说反映了乔治的性格以及他与父亲的关系。书中记录的路易?威登家族四代成员的出生与死亡日期,但令人诧异的是,乔治居然将父亲路易的死亡日期也弄错了,将其提前了一年。从其中不难看出乔治想排挤父亲、进而接替父亲的迫切心情。但将父亲排挤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公司的名字永远都是路易?威登。如果乔治足够精明,此时他所应该做的就是从父亲的名字中挖掘潜在的市场价值,并使路易?威登的企业更加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路易的历史已经结束,乔治的历史则即将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