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
作品名称: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 作者:zhenbai 发布时间:2012-07-17 21:57:15 字数:3216
万事开头难
尽管路易.威登的店铺在伦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店铺里的销售量却并没有攀升。无疑,人们对这一新事物的好奇远胜于对它的认同。为了增加人手,年轻的约瑟芬也来到了伦敦帮助乔治。为了提高销量,开拓客源,约瑟芬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直觉与细心向客人建议道,如果他们满意在路易.威登的店里购买产品,那么能否请他们写一些感谢信?如果能收到这些只言片语,路易.威登会感到非常荣幸。于是陆陆续续有一些感谢信寄到店中。乔治把它们当成最好的广告,经常把信展示给那些犹豫不决的顾客。渐渐的,伦敦店的销量有了一些略微提升。
但这一时期的营业状况仍然是入不敷出。乔治后来在日记中对现状看得很清楚,他写到:“在这个世纪之初,英国人就凭借天分和工艺从事旅游用品的制造,并且让那些在意产品牢固性的客人很是信服。在这个旅游用品享有盛名的过渡,旅游业也有很大的发展,路易.威登要战胜的不仅仅是英国的制造商,更是他们久负盛名的声誉”。在这里,竞争非常残酷。
除了营业额冷淡以外,另一件事情更使伦敦店的处境雪上加霜。伦敦店的投入,对于路易.威登而言实在是太多了,以致路易渐渐地对他儿子这个砸钱计划失去了信心。旧事重提,他甚至开始对儿子当初的计划感到了愤怒。当初不要这么草率就好了!乔治与路易的关系又逐渐闹僵了。不过幸好,路易.威登在本土法国的成绩却节节攀升。在法国这边,旅游业的发展红红火火,而殖民地的开拓则把路易.威登的行李床销往世界各地。法国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国的损失。一年以来,乔治往返与伦敦和巴黎,长途颠簸常常让他精疲力竭。但他艰辛自己的店铺必定会取得成功。凭着这股信念,他坚持了下去。
但乔治的野心还远不至此,他甚至准备再去美国开一家分店。因为在这期间,美国的行李箱包和旅游用品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美国对本国的制造业采取了保护政策,用各种海关条约和禁令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但乔治得知,美国的旅游用品制造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许多都是法国的仿制品。他后来在日记里评论道:“人们说美国人的天分、创造力使旅游产品的发展显现出了完美,但这种工业市场,先是羞涩,之后是完全自由,大胆仿制法国的产品”。所以把分店开到美国,直接跟美国的制造商竞争,继而战胜美国市场,就成了乔治的梦想。但他只能把这个梦想深埋在心里,由于伦敦店铺的前车之鉴,他还不敢跟老路易提起。
第一把锁
在路易
威登的发展史上,仿制品和水货的盛行始终是路易.威登的噩梦。针对仿制品的盛行,路易.威登的策略有两点,一是不断在产品款式上推陈出新;二是改进产品设计,使产品更加精致化。在1886年,路易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技术。他将各种各样的锁运用于行李箱的制造中,用锁来代替原先的弹簧扣。推出的锁有三道保险,没把钥匙上都带有独立编码。这是路易.威登第一次将锁运用到箱包制作中。路易.威登开发的锁非常精致,据说有几十道工序,绝难被仿制。
国际航海展览会
路易.威登在伦敦的分店开业已经两年了,但营业额丝毫没有起色,更别指望盈利了。路易已经产生了关掉它的打算。乔治请求父亲再相信他一次。他坚信伦敦店的未来还是前程无限的。乔治向他父亲解释:英国箱包虽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非常流行。可这种针对普罗大众的平民箱包丝毫满足不了上层社会的需求。而这个任务正是要等待路易.威登来完成。只要再给他一点点时间,他相信路易.威登必定会取得成功。
1887年6月,乔治来到勒阿弗尔,这里正在举行国际航海展览会。他代表路易出席,因为66岁的老父亲已经不起长途颠簸了。路易.威登对展览会有很深的情节,每展必逢,这次也不例外。在展览会上,行李床已久是最受欢迎的展品,乔治威登不错够任何机会让别人知道探险家布拉扎在他的宿营地用的就是路易.威登的行李床。路易.威登当初以贵族的行李打包工发迹,可现在,贵族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再也没有号召力了,路易必须寻求跟其他的社会名流合作,而布拉扎则是理想人选。路易.威登在展览会上又取得了成功。与会的记者们写道:“从奥尔良港的码头上进入展览会,参观者一眼就可以看到在钟的左边有一个让旅行者无比享受、能够全身心放松地躺下的宿营床,这个床可以折叠成一个便携式行李箱,里面还有一些空间可以放衣物。”《勒阿弗尔—展览会》杂志评论道:“与向其他公众和评审会展示的产品不同,法国行李师展示的是能让人们立即从巴黎或者伦敦的店中买到并使用的行李箱。”——这里第一次听到了路易.威登的伦敦店,表明了人们已经对它引起了注意。专栏作家则写道:“作为‘真正的艺术品’,路易.威登行李箱的独创性的最好证明就是——它在国外其他地区引起了大量的仿制,尤其在美国。”种种评论,证明了路易.威登产品在法国市场的稳固地位。这对于在伦敦受挫的乔治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路易.威登注册商标
展览会结束,乔治回到了巴黎。这次刚到巴黎,乔治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距离斯克里布街不过300米的圣托诺雷街,有一个米色和栗色条纹相间的行李箱出现在戈雅店铺橱窗的显要位置。乔治一眼就看出这个行李箱又是路易.威登的仿制品。这让乔治十分生气,如果说以前的仿制品还算偷偷摸摸,小打小闹,那么这次就是肆无忌惮,大张旗鼓,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偷窃!更令乔治伤心的是,戈雅还是父亲以前的好朋友(虽然这个店铺现在是由戈雅的儿子在打理)。乔治随即向父亲报告了这件事情,这一次,路易决定对仿制品再也不能坐视不管,决定在法律上提起诉讼。他们找到了戈雅,要求他立即停止这种偷窃行为,可戈雅的儿子却辩解说,这种款式的箱子很多行李制造师都在造,说不清到底是谁仿制谁,而且自1865年以来,他们的店铺就已经开始销售这样的行李箱了。最后,他还暗示道,当1872年路易.威登开始出售这种箱子时,他们甚至在考虑逐步放弃这一款式。言下之意是,这种箱子是他们原创的,是路易.威登盗版了他们的款式而不是相反。这让乔治气得大发雷霆。
乔治咨询了一位著名的律师。律师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症结。原来,当年由于资金有限,路易没有让一位专业的工程师在技术证书文件上详细地描述他的新产品,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了“条纹帆布”。如果要打官司,这场官司也很难打赢,弄不好反而会糟蹋了路易.威登的名气:“巴黎第一大箱包制造商路易.威登原来是仿制品”,这样的事件捅到了媒体上,人们会做何感想?于是,乔治只好放弃了诉诸法律的想法。同时,这种款式的箱包也不能再用了。
这一事件促使了乔治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当他的父亲再次设计出了一款名叫“棋盘式帆布”图案的箱包后,乔治决定注册。他向父亲解释,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应该在帆布其中一个格子中印上公司的名字——威登。
而路易对此举显得相当保守。他问儿子这样做是否有必要?感觉高雅吗?公司的名字和图案是否匹配?乔治的答复是肯定的,并且坚持在各处都要印上“威登”。路易被说服了。但是他坚持要写上“路易.威登”,而不是“威登”。乔治非常反对。但路易也有他自己的打算。如果贸然把“威登”写上去,人们是否会认为是乔治威登而不是路易.威登?老父亲十分珍视自己的名誉,即便对于儿子他也不让步。但最后,在儿子的百般劝说下,路易只得进行了妥协,写上了“L.威登注册商标”。
接下来,乔治把专利证书的草稿送至专业人士处,认为没有任何问题。在空白处上,乔治写下了“专利人:乔治威登”,然后在文本中详细写明:“以乔治的名义,专属于乔治”,最后是具体的操作工艺,他证明:“手工制作图案可用于帆布或者其他织物,外贴在旅游用品的隔板上,由威登先生发明。”“威登先生”这一称呼可谓又是模棱两可。发明人的具体名字没有被注明。虽然是路易.威登,但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作者是乔治威登,因为乔治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文件中。
新的帆布卷到了制作坊,路易名字的里的L几乎印得看不出来,没人会读成“威登注册商标”。商标虽然被注册了,但是从这次事件中,后人也可以看出乔治与路易之间的较劲。也许乔治是想以此迫使他的老父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