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悲喜交加

悲喜交加

作品名称: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      作者:zhenbai      发布时间:2012-07-17 20:45:03      字数:3690

  悲喜交加
  正当路易.威登的事业开展得有声有色时,厄运又袭击了这个家庭。乔治的两位亲人相继在1882年逝世。
  1882年2月7日,乔治的第一个女儿不满6个月就夭折了。在女儿死后的第9个月,乔治的母亲、路易的结发妻子艾美丽也去世了。亲人的接连去世,使路易一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路易与妻子艾美丽的情感甚笃,在几十年的生涯中,艾美丽始终默默地支持着路易的事业,相夫教子,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1882年11月6日清晨,艾美丽离开了他的爱人与孩子。路易悲痛欲绝,抓着妻子的手久久不放,甚至连办理死亡登记手续的力气都没有。接连两位亲人的去世更使乔治悲痛万分,他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工作中,以期忘却亲人的去世带给他的悲伤。
  在这个时候,父子两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以期走出丧妻丧子的阴影。这一年他们过得十分不易。幸好,第二年,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打破了路易一家的低谷。1883年1月30日,卡斯顿—路易.威登降生到了这个家庭。卡斯特后来成为了路易.威登第三代的掌门人。路易对小孙子卡斯特的降生记忆犹新,因为在当天,一位来自日本东京的政府官员给路易带来了一笔订单。乔治亲自接待了这位官员。父子两都很高兴,因为路易.威登的产品得到了遥远的东方人的喜欢。
  
  东方特快
  1883年6月,路易与乔治从广告中获悉,一辆欧洲快速火车将穿越东西方,沟通欧洲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这辆火车与原先的火车都不同。它被定位成旅行中的豪华宫殿,由法国巴黎出发,经德国、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最后到达伊斯坦布尔,历经6500多公里,历时两周。这趟旅行吸引了许多社会名流。世界上的富豪和名人都热衷于这列火车,如印度的库奇比哈尔王公、军火大亨扎哈罗夫,石油巨头、壳牌石油和英国石油的创始人古尔班基安,以及很多欧洲王室成员都乘坐过这趟列车,当然,还有躬逢其盛的路易与乔治。对于当时的乘客来说,东方快车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的设施豪华、服务完美无缺,并且沿途风景优美。
  在站台上,路易观察着摩肩继踵的旅行者,这里面有管理者、有铁路工程师、有政府要人、有王公贵族、有名流富商,有些人路易认识,路易便向他们握手打招呼,介绍他的儿子乔治。在行李车中,路易心满意足地看到出自路易.威登之后的行李箱被一只只地搬上了车,运送遥远的东方,它们已经成为了人们居家旅行不可或缺的伴侣。登上火车,旅程开始了,车厢里的内饰也让路易父子啧啧称奇。列车上有两个卧铺车厢,一个餐车和一个行李车厢,还有储存事物的冰柜和酒窖,另加一个洗澡间,设施一应俱全。父子两十足地享受了这一愉快的假期。
  
  父子纠纷
  从充满异国情调的旅行回到斯克里布大街的店铺中,乔治内心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从小到大,乔治一直在他父亲的安排下生活。从读书,到参军,再到经商,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连一点自主权都没有,同时,路易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乔治。可是,经过了这次旅行,乔治才真正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这种精彩是他的父亲无法给与他的。乔治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他想离开巴黎,离开机器轰鸣的阿尼埃尔工厂,离开法国,去国外生活,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父亲严重所期望的自己。他梦想着建立自己的公司,去国外经营路易.威登事业,开疆拓土。而他事业的第一站,便是英国。约瑟芬也鼓励乔治独立。
  可当乔治把这些想法告诉父亲路易时,却遭到了父亲的断然拒绝。
  乔治开始给路易做工作。他巧妙地向路易解释道,现在斯克里布大街的店铺已经越来越小,应该考虑扩大,并且不要只满足于在法国本土扩建,而是要把触角拓展到国外才是明智之举。他还解释道,十年前投放的皮件生意已经进行得红红火火,现在应该考虑把路易.威登的皮包和行李箱卖到国外,在竞争对手的土地上痛击敌人。乔治的一番话,换起了路易.威登年轻时的野心,路易自己也曾梦想打败他的英国同行。但此番,路易的拒绝是坚定而又明确的。63岁的路易把资产卖给儿子并不是为了想让他在4年后把他抛弃。在这一点上,父子两完全无法沟通。乔治认为父亲不信任自己的儿子,并觉得父亲专横颟顸,不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路易则一心想到的是乔治的背叛,他根本不能容许这种行为。
  路易的担心是不无理由的。在创业之时,路易就经常遭受来自下属的背叛,那些手艺不精的工人在受到老板的批评后,往往就扔下手头的工具离开公司,把路易的技术向专卖到同行的手中;而有些工头则在学会了所有的制作工序后开始自立门户,做起了自己的买卖,这都给路易的事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也是路易绝对不能容许的。而现在,背叛者竟然轮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居然梦想离开路易.威登,说路斯克里布街的店铺“太小了”。要知道,这家店铺可是我与艾美丽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呀!这可是玛德琳娜街最漂亮的店铺,11.5米高的橱窗径直面对巴黎最奢华的酒店,每天迎接着全世界的游客……他居然完全忘记了父亲在这30多年来的辛勤工作,这是荒谬!所有原因,总而言之,就是他不想在以他父亲命名的公司里继续工作,这就是真相!路易.威登越想越生气。
  乔治的梦想受到了父亲的无情阻遏,这对乔治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整整几个星期,父子俩没有说过一句话。路易.威登只得只身深入公司,开展公司的日常经营。可路易渐渐发现,乔治的作用在公司的运转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司不能缺少他。于是路易.威登尝试着抚慰乔治,但乔治立志已决,丝毫不理会父亲的苦口婆心。
  又是几个星期的冷战以后,乔治终于决定向父亲服软,他再次请求考虑自己去英国经营路易.威登的业务,同时向路易保证,自己依然会管理斯克里布店铺的日常业务。这次路易也稍稍妥协了。他想,不妨就让乔治去外面试试,如果这次失败,那就很容易让他回心转意了。
  于是,父子两人遂开始商讨这个疯狂的计划。1884年春天的每一个夜晚,父子两人都会在阿尼埃尔客厅的饭桌上商讨具体事宜,场面相当热烈。乔治规划着伦敦店铺的门店规模,路易时时提醒着他:不要忘了这个金字招牌。店铺要选在火车站附近,这样可以带来巨大的人流。店铺设计一定要豪华漂亮,足够抓人眼球。乔治认为初来乍到,开店时要低调,不能触怒英国同行,和他们对着干。最后两人达成共识:乔治先往探路,尽快选定店址。
  早上,路易送乔治去火车北站。这趟旅行将花费整整33个小时。乔治要先乘火车到加莱,然后乘船到多佛尔,最后乘马车到达伦敦。临行前,路易又一次对乔治千叮万嘱。店铺应该选在哪里、考虑客流量、装修风格该如何,等等。乔治漫不经心地听着父亲的嘱咐,可他的心早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对于乔治来说,伦敦就意味着英国贵族、名流绅士、商贾巨富,他将在他们之间周旋,使他们都用上路易.威登的产品。伦敦还意味着英国文学、狄更斯,这些在16岁那年被他父亲所中断的学生梦。
  
  登陆伦敦
  经过多方勘察,路易在伦敦牛津大街上选定了第一家国外分店的店址。这是一条2.4公里长的街道。虽然牛津大街后来发展为英国乃至世界最为繁华时尚的街道,但在当时,这是一条略微有些破落的大街,是伦敦城区通往郊区牛津的主干道。但那里艺术氛围浓厚,许多年轻艺术家穿着奇装异服、戴着瓜皮帽来这里“踏马路”。乔治就欣赏这种标新立异的风格。
  在签署了协议后,乔治才返回家把喜讯告诉了路易。相对于乔治的踌躇满志,路易似乎显得很冷淡。他埋怨乔治为什么这样急迫就选择了在伦敦的第一家店铺。至少应该发个电报来呀!为什么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把店址选在火车站附近?对于老父亲的抱怨,乔治只得虚应几句。但抱怨过后,路易也就欣然接受了。路易觉得,既然已经全权交给乔治办理,那就应该充分信任乔治的眼光。
  1885年5月1日这一天,雾都伦敦上空乌云弥漫,这让人的情绪也有一丝低沉。可在牛津街289号上空却飘扬着一面法国三色旗。红蓝白三色在这个阴郁的早晨显得格外清新鲜艳,甚至刺耳。旗帜下面显现的是一个灯火透亮的橱窗,橱窗里的布景让英国人有点惊讶:沙地周围围绕着异国情调的树,树旁边是一个像是殖民地军官使用的行李床,展开开来的鬃毛弹簧床上有一个蜡像,穿着法国轻骑兵的军装。这样的布景,这样的店铺开在英国,对于英国人来说,不啻于是一个尖锐的挑衅。
  人们挤破脑袋想要看看这场秀的发起人是谁。路易.威登。一个法国人!一个居然敢藐视伦敦的法国人!当天的开幕典礼就像一个角逐场。第二天,伦敦媒体的头条上充满了对这个胆大妄为,敢在牛津街上开店的法国行李制造商的大肆评论,险些引发了政治事件。但乔治威登却很高兴。他一直在构想如何在开店当天让路易.威登一举成名。他不愿用四平八稳的手法来达到他的目的,而是以这种非常规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事实证明,乔治成功了。他发电报向父亲告诉了这个好消息。可在这时,乔治有些后怕了。他怕引起争端,觉得应该改变一下橱窗的布置,毕竟生意要做长,他不想为此得罪未来的英国客人。可这一次,路易的态度却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他坚持乔治要把橱窗的形象一直保留,别出心裁的法国的轻骑兵将会吸引客人而不是疏远客人。乔治顺从了父亲的意思。连续几个星期,路易.威登的英国店铺持续保持着眼球效应,路过的客人有的好奇,有的震惊,有的觉得很有意思,也有几个人对他漠然一顾。但无论如何,这个开场很成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