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登录后方可评论)  登录
11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一章
欢送舒晨解放,回归上任局长,大家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只是图个热闹、图个开心。因为舒叔改造这么多年,按他的话讲,这里一片山、一寸土,都有着他的回忆。大家也替他高兴。可敛屏今天这个活动却没有来,这不禁让大家感到特别的意外,怎么会呢?大家意外,敛屏也遇到了意外,而且是支书两口子、带着那个抽疯的儿子一同演出了一场“傻儿戏美女”的闹剧。看来支书这回又要折了儿子又丢人呀。
时间:2015-07-04 10:44:55    【回复】
12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章
形势总是在变化着,中国也不会永远处在动乱之中。这从舒晨改造完成,而且被重新启用,当上了副局长这件事上可见一斑。对于舒晨的“回归”,郑鑫等这些小知青一是高兴二是舍不得,可这是好事,不管什么说,压抑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应该庆贺下才是的。于是,便有了这些苦中作乐的节目。可对舒晨来说,这个经历太让他印象深刻了,或许一辈子不会忘掉的。
时间:2015-07-02 11:26:12    【回复】
13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九章
手中有权,便可为所欲为,这是那个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人治社会,权力失去监督,便会产生滥用,胡三娃正是这样的一类人。似乎在他的心里,这权力就是自己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全村的人,特别是知青都必须听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所以,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女人,女知青为了能尽早返城,而委身于这些当权者。权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保护伞。
时间:2015-07-01 10:44:49    【回复】
14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八章
舒晨的老婆带着孩子提前到来了,这可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两口子当着众小知青的面,就亲热起来,把年轻人眼馋得抓耳挠腮。有对象的赶紧找对象,没对象的就干瞪眼睛看个过瘾。久别胜新婚,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娱乐生活,其实应该是最根本的情感交流了。别人的甜蜜,总会勾起自己的快乐。当大家都在心里体会着那一丝甜蜜的时候,光武孑的名字跳了出来。难道这个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时间:2015-06-30 10:25:43    【回复】
15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七章
胡三娃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可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上,对待党的事业上,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这次由于为妇女解除痛苦,才误将毛主席语录掉到了水田里,当他感动这可是犯了杀头之罪的时候,多亏了舒辰的一句话,这才让他免去了丢命之罪。感激是必须的,而且是从心里到外的感激。那个时代,虽然人们很左,有时候左得却很可爱,左得很纯真,左得对事业没有二心。
时间:2015-06-29 15:13:25    【回复】
16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六章
恋人重逢,干起活来也是劲头十足。这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话都管用。郑鑫和敛屏,已经成了农场里的焦点人物了,大家喜欢他们,把她们称作金童玉女,特别是舒辰打心眼里喜欢。虽然农场的娱乐生活单调,但只有要男女的地方,就少不了晕色的笑话,这就是人类最原始的娱乐。再文明的文化,也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时间:2015-06-28 12:47:25    【回复】
17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五章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郑鑫手捧着一束刚采的鲜花,煞有介事的单膝跪在敛屏的眼前,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意,更是在敛屏的父母面前,向这个心中的女神求婚,有情人一定要终成眷属。时间在繁忙的农活中飞速过去了,仅十几天的工夫,大地一片的绿色,机械化的成果,就连胡三娃都不得不服气。但嘴上他却从不认可,把这功劳归到批林批孔上去了。无论他怎么说,知青们还是一天天充满了欢乐和汗水,在熬着每一寸时光。
时间:2015-06-27 20:31:34    【回复】
18楼    文友:无粮 --来自第一章
一看题目中的“广阔天地”,便知这是一本专述知青岁月的书,闻着“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泥香就过来了。幸会老知青,我是74年下乡的山东知青。你比我们幸运,是带工资的农场知青,且知青点人多热闹,想必后篇故事也不少。我们是吃工分的林场果园知青,一年吃不多少水果,地瓜却是我们的主食。住的地方倒是和你一样,都是知青安置费给建的砖瓦到顶的平房。
时间:2015-06-27 01:39:16    【回复】
回复  18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6-27 08:48:17
很高兴,能遇到一位知青作家。欢迎惠顾。我刚刚也去您的专栏里浏览了一下。很不错,您的阅历、才力加文字功夫,那是没得说。以后希望多联系。问好!
19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四章
郑鑫和贺叔爷俩聊得累了,也口渴了,便来到敛屏母女两住的屋子找水喝,结果被娘俩当成了坏人,硬是挨了一棒子。郑鑫看着敛屏,不知道是何原因时。敛屏和母亲倒出了其中的原故,看来这支书还真有着私心,想着对自己的儿子好事呢。郑鑫不待敛屏说完,扭头冲了出去。难道他想找支书拼命去?一家子人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时间:2015-06-26 19:07:19    【回复】
20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六十三章
母女连心,知女莫若母。看着长大了的女儿,母亲一脸的喜气,眼睛里透着希望。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女儿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母亲是她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妈妈格外教育、引导着敛屏,甚至连一些“过来的经验”都传授给女儿。母女的对说,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爱怜。
时间:2015-06-25 11:40:43    【回复】
共 109 条 1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