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登录后方可评论)  登录
01楼    文友:长沙开福之路 --来自第一章
幸遇洞庭老乡的乡声乡音乡情,多少有穿越到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台湾一首流行歌所唱: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如见画卷《清明上河图》中洞庭一景或中国一景点; 从文学逻辑和艺术创作规律,一般知发展的头尾规范模式;从阅读、欣赏、审美角度,往往是触景生情或联想记忆; 从文学、艺术创作的价值观,巴尔扎克借系列长篇小说《人间喜剧》中的历史观,《列夫·托尔斯泰借长篇小说《复活》中人本性善悔,马克·吐温借《百万英镑》中面对金钱社会的智慧生存,经典章回小说《红楼梦》中十二钗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悲喜与社会传统或习俗的关联; 从网上文字交流,虽举名著与洞庭老乡佳作无直接?是否从中能发现文学、艺术创作,其共性,应是个人的生存生活与个人心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价值观体现,获诺贝尔文学奖和美国奥斯卡电影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多少有启示;当然个人的价值观有宗教和现实中的政治倾向所影响,如古典欧洲文学和阿拉伯文学,如西藏的藏族的信仰; 文学是以人为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连同精神生活文字组合的艺术科学,从洞庭老乡的长篇创作,有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观察、思考、取舍、文字表达应具备,如《桃花源记》里行进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文学之美在于文字组合的色彩描绘的人物、场景、立体、空间的画面和形象; 愿洞庭老乡的生活如洞庭鱼米香,如益阳的竹子节节高,文学创作如洞庭的君山、斑竹独一无二!
时间:2015-09-07 10:40:45    【回复】
回复  01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9-08 21:28:18
非常感动于江山的文曲星为老船拙作留下如此厚重的墨宝。字字珠玑,无一不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呀。老船不才,亦受益匪浅。原来老师也是洞庭老乡,真有江山遇故人之感,荣幸之至!老师对文学创作的一番引经据典的阐释,的确让人顿开茅塞。文学是人学,“是以人为主的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连同精神生活文字组合的艺术科学”,诚哉斯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之子,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每个人的故事都不能离开自然和社会,离开他人而独立发生,社会的共性也只能寓于各各不同的多样化的个性之中。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段,把这种共性不露痕迹地融解到个性之中,普遍性融解到特殊性之中。 非常感谢洞庭故人长沙开福老师的赐教。敬请继续垂询,不吝指教。问好,秋安!
02楼    文友:樱水寒
恭喜老船先生,很不错的文字,学习了!老船先生,一直都是江南的精彩,祝创作丰收!
时间:2015-09-06 08:34:15    【回复】
回复  02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9-08 21:33:00
谢谢水寒对老船作品的支持和助威。一直感恩于江南烟雨为老船的创作之路营造了十分适宜的艺术氛围。问好水寒,祝福江南!
03楼    文友:陌然然 --来自第十四章
我随机看了几节,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文章语言很接地气,同时也有老船一贯的风格,但长篇似乎被关注不是太多,或许这是江山应该思考的问题。恭喜老船上架VIP
时间:2015-09-03 22:05:01    【回复】
回复  03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9-04 09:56:54
谢谢陌社为拙作捧场。长篇小说能有这么个的关注度,我心足矣。问好陌社,祝福陌社!
04楼    文友:韶山之光
祝贺老船老师大作摘金。实至名归啊,这么优秀的长篇小说,就应该授以精品的荣誉,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欣赏。问候老师!
时间:2015-08-13 10:06:37    【回复】
回复  04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8-15 09:37:05
谢谢韶山朋友一再关注拙作的状态。朋友的赞誉过奖了,可还是愧领了。也希望更多读者惠顾,过几天,拙作就要上VIP了。 问好朋友,祝福朋友!
05楼    文友:韶山之光
恭喜老船还行老师大作完篇。写得太棒了,太吸引人了。我花了几个晚上通读了一遍,眼前好像叠放了那些年,那一片广阔天地的一组组原生态镜头。我将抽空再读一遍。老师辛苦了,问候老师!
时间:2015-07-10 18:57:58    【回复】
回复  05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7-11 20:25:57
幸会呀,幸会。韶山之光,可真是毛主席故乡发出的光芒呀!非常感谢之光朋友对拙作的鼎力支持和厚爱。能引起朋友的阅读兴趣,我甚感欣慰,欢迎多提宝贵意见。问好,祝福!
06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六章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往事就如昨日。当年的知青们,一个个都离开了那个广阔的天地,离开了那个曾经奋斗过的沃土。不知道有些人还是不是想回来,愿意回来。但无论是回来还是不回来,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都留下了那个年代、那群青年、那些应当记忆的过去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离开的终究还是要回来,因为这广阔天地真的大有作为,他们的爱已经撒落在这里,已经生根,他们还将在这片沃土上再次成,他们的后代还将在这片沃土上成长。祝贺作者圆满结稿。
时间:2015-07-08 14:23:29    【回复】
回复  06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7-08 20:33:40
非常感谢吉林老兵和渔翁两位老师对本人拙作的接力跟评,为本小说做了不少提纲挈领、勾画大致轮廓的工作。小说连载到此,还请多多指正。 顺便咨询一下老兵老师:如果要让这篇小说上架,是不是需要你们根据作品质量或其他什么因素,向系统推荐,还是怎么个运作法?敬请赐教! 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07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五章
还在敛屏、郑鑫这些知识青年在为自己的安全、未来担忧的时候,形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似乎是过去了一样,一切又似乎重新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恢复职务的恢复职务,上大学的上大学,调转城里的调转城里,升官的升官。唯一不同的,则是舒晨又“下放”了,他是想具体做事,而郑鑫和敛屏两人的婚事却一拖再拖,连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不是感情淡了,是百废待兴的事多了。对于这块曾经流过血、流过泪、流过汗,有过痛苦、有过欢乐、更有着感情的土地,他们舍不得这山这水这人情。
时间:2015-07-07 15:15:19    【回复】
08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四章
政治口号喊得再响,人总是要吃饭的吧?因此,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培育新稻种也是一项大的科研项目,但如果不成功,那可就要受到“上纲上线的”处理的。舒清领导的科研小组就因为这个差点没下马,也多亏了舒晨在上面的争取。科研的失败,往往会成为某些玩弄权术人的借口,胡三娃更是其中的一个,抓辨子就是他的特长。这种人做事不行,搞男女关系是行家里手,还真当自己是土皇帝了。村里的妇女都是他的妃子。
时间:2015-07-06 13:19:30    【回复】
09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三章
胡三娃两口子及儿子对敛屏的行为,受到了上面的批评人,但胡三娃还是当他的官,毕竟那个年代“上面有人”保着他吗。但舒晨知道这事并不会完,那个疯儿子早晚还会回来的,医院可不是一辈子呆人的地方。所以,有意把敛屏调走。可郑鑫又开始胡思乱想了。所以,敛屏说他意志不坚定,他还总是有理由。说白了就是舍不得敛屏离开。效率,似乎在那个时代在人 们心中没有什么概念,事总是压着拖着。就像贺叔平反的问题一样。
时间:2015-07-06 13:03:45    【回复】
回复  09楼    文友:老船还行    时间:2015-07-11 20:23:49
那个疯儿子不是胡三娃的,是三分场四队支书的。因贺叔右派虽脱帽反而被整,从一分场三队整到了四分场三队。广阔天地里的故事并不局限于一分场三队这个小天地。
10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七十二章
正当敛屏遇到危险的时候,曾经的战友、如今返城的光武孑和秀丽及时出现在四人面前。沉着、机智的光武孑几句话,一个眼神,再加上秀丽和敛屏的积极配合,给支书两口子上演了一场“现场回放”的大戏。几句话,几个证据,便让支书耷拉下了头。今天舒晨的送行会,又来了光武孑和秀丽,大家更是兴奋激动。将要离开这个地方,这群人,云珠老师拉着敛屏,意味深长地说着。那是嘱托,是希望,或许是希望她与郑鑫早日成家,这更安全放心 。
时间:2015-07-04 10:57:02    【回复】
共 109 条 11 页 首页1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