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孝悌传家远(中)
作品名称:此心光明之圣人——王阳明传记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18-05-19 19:39:00 字数:4255
3、书圣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是王览的曾孙,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到二十三代王寿时,才迁到余姚县),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字了,他练字非常刻苦,他在兰亭池畔“临池学书”。一天复一天,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水被染得墨黑墨黑。到了七岁的时候,他的字已写得很不错了,但他并不满足,总想进步得更快一些。
十二岁的一天,他无意中从父亲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书,翻开一看,大喜过望,是一本书法著作,其名曰《笔说》。于是,便偷偷地阅读起来。一读之下,不觉大开眼界,真是越读越高兴,暗道:“这本书太好了,如果能早点读到自己一定进步更大。”
就在王羲之读得十分入迷的时候,父亲走了进来。一见儿子在读自己藏在枕头里的书,假装生气地指责道:“你怎么偷看我藏在枕中的秘籍呀。”
王羲之只是调皮地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母亲十分理解地问道:“你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么?”
王羲之连忙点了点头。
可父亲还是觉得王羲之年纪太小,恐怕看不懂这本书,于是将书卷起来,说:“孩子,你现在年纪还小了点,无法理解书的真谛,等你长大了,理解力强了我再拿给你看。”
王羲之恳求道:“父亲,现在就让我看吧,要是等我长大了再学习用笔的方法,那我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岂不白白地浪费了。”
父亲听儿子这么一说,笑着将书递给了儿子。从此,王羲之非常认真地读这本书,并活学活用,严格地按照书中的用笔之法进行练习。这样的效果很好,不到一个月,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长进。
王羲之的老师是女书法家卫茂漪,人称卫夫人。卫夫人见了王羲之的字后,对大臣王策说:“这孩子已经掌握了用笔的秘诀了,我看他近来的字已经相当老练,这孩子将来在书法上的造诣,一定会大大超过我了!”
王羲之小时候学了卫夫人的书法,自以为很了不起。有一次,他路过集市一家“鸭儿饺子铺”,就见店里生意兴隆,座无虚席,那门柱上有副对联: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字体很一般。王羲之心想:这等拙劣之笔还能招来顾客,也太献丑了。可当他走进店堂后,见一道矮墙下,设有一口大锅,一锅的开水还在沸腾。那包好了的饺子源源不断地从矮墙里边飞越过来,而且不偏不倚恰好落在滚开的大铁锅里。来店吃水饺的客人边吃边欣赏这一高超的技艺。
王羲之好奇地走入矮墙里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太端坐在里边,一人既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动作快速娴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当包好一个饺子后,便随手拋向矮墙那边,长时间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这等高超的表演让王羲之看呆了,忍不住问道:“老人家,您这功夫需要多少年才能练成啊?”
老太笑道:“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干了一辈子,人活到老就得学到老,功到自然成嘛。”
老人家一番朴实的话语,使王羲之沉思良久:那门柱上的对联,字迹虽劣却并没有影响生意,这全赖老人家那娴熟的技艺呀……
此时,老太又道:“听你口音,你年纪很小吧?我听说本地有个小孩叫王羲之,写得一手好字。我虽然无法欣赏他写的字,但两耳还能听。我听人讲他有了点儿成绩便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你说,他那几年功夫比起我这功夫如何呢?常言说得好:‘山外还有山呀!’”王羲之不敢再听下去了,他已被羞得满面通红,赶紧离开了饺子店。
王羲之继续品味着老太的话,很快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更加虚心求学了。稍大一点后,游历了长江以北的名山,见到秦代李斯、东汉曹喜的作品;又到许昌看到东汉梁鹄、魏代钟繇的作品;再到洛阳,看到了蔡邕用三种字体写的石经;还在堂兄那里见到东汉张昶写的《华岳碑》。这一下见识广了,眼界也开了,他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单凭自己所学,远远不够。要想在书法上有所造就,就得加倍努力。于是王羲之广泛地博取众家之长,刻苦学习前人的长处,并大胆地革新创造,他的书法技艺也提高了许多。
有一次,王羲之外出遇上了一位卖扇的老太,见老太满面愁容的样子,便上前问道:“老人家,什么事使您这样犯愁呢?”
老太看了看面前这位少年,叹了口气道:“眼下秋凉已到,我的小扇却没有卖出几把,家中日子不好过啊!”
王羲之立即产生了同情之心,略一沉思,便找来笔墨,给每把扇面都写上一些草书。老太不解地问:“你这是要干什么?”
王羲之道:“老人家,别人再来买扇时,你就说这扇子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你的扇子就会卖出去的。”果然,老太的扇子被市人发现后,一抢而空。老太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少年。
还有一次,同乡一人家正盖房子。房屋大梁上好后,专门请了一位秀才在大梁上写了这样几个字,“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引来众人观看,秀才很谦虚地说:“我这点功夫算个啥?比起这乡里的王羲之就差连远了。”众人听所后也都称是。
房主人却说:“王羲之之字当然写得好,但他能帮咱穷人写吗?怕只有那些达官贵人王侯将相才能请动。”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个充满童声的口气道:“不见得吧,你们认识王羲之吗?”众人一看,是一位少年在问话,便都说没有见过王羲之。
原来这说话的少年正是王羲之。他路经此地,见了大梁上的几个字,便伫立观看。王羲之向房主人道:“我认识王羲之,也曾看见过他写字。能让我来模仿他的字写在大梁上吗?”
众人都半信半疑,秀才和房主人也不语。王羲之便拿出笔来很快写成。那秀才道:“这字的确写得好,只是那‘太公’的‘太’字少了一点儿。”
王羲之道:“这无关紧要,先请它上了大梁后再说吧!”众人将纸贴上了大梁,只见王羲之手提斗笔,飘然向“大”字抛去,不偏不倚,正中“大”字下面。众人一看都叫奇。那秀才注视了好半天,猛然悟出了其中之理,大叫道:“此乃神笔,飞笔也!除了王羲之外,无人能行。”他回头来寻少年时,王羲之早已飘然而去了。这“飞笔”的功夫,正是来源于“飞饺子”的功夫。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公元353年的一天,兰亭这儿十分热闹。王羲之邀了几位朋友在这儿聚会,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荫下。这儿真是美极啦。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永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他挥笔运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绝妙的艺术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再把手书的《兰亭集序》拿来仔细一看,果然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心中十分得意。他顺手抽出笔来,照样又写了几幅,可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写得那么好了,只得把它们都撕掉。
海门这个地方新修了码头,为的是水路运输的方便,好赚更多的钱。主持这件事的,是几个地主、渔霸。码头修好后,他们很想请一位有名望的书法家题上“海门关”三个字,好装潢门面,附庸风雅,招装潢徕生意。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了最有名望的王羲之。于是,地主渔霸叫人抬着整猪整羊,盒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给王羲之送上了礼物。王羲之听说要他干这件事,头摇得像货郎鼓。他是个不爱虚名,不愿显耀自己的人,尤其这是给地主老财、渔霸装满门面、多赚钱的事,他怎么也不答应,叫人把礼物统统退了回去。
地主渔霸碰了一鼻子灰,又气又恼,可是又拿王羲之没办法。还是一位摇鹅毛扇子的账房先生有诡计。他那双小眼睛一转,一撮黄鼠须一动一动地,向老财的耳朵叽咕了一气,弄得主人把脑袋点了又点,乐得张大了嘴巴,那嘴巴足可以填进一个拳头。不久,一位教书先生打扮的人,渐渐地同王羲之交上了朋友。这位老先生在风景如画的水边建了房屋亭阁,还养了一群大白鹅。一切就绪之后,就邀王羲之来他家做客。王羲之把他当作一位“退休”的教书先生,觉得能谈得来,就应邀而来。不用说,他受到盛情招待。老先生还同他乘着小船去观赏了月光水色。他们玩得很痛快。临走,主人还挑了一只大白鹅相送。王羲之很高兴,可是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还礼,很为难。老先生了解这一情况后,哈哈一笑,说:“你毛笔字写得好,就写个字吧。”
“写什么呢?”
“我喜欢大海,就写个‘海’字吧。”于是王羲之就写了个“海”字。不久,老先生用同样办法,请王羲之写了个“门”字。
第三次,老先生清王羲之写个“关”字。王羲之并没有觉察这里面有什么名堂,仍旧是提笔就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文字还没有简化。王羲之写的“关”字是繁体字——“门”字里面放个“关”。当王羲之刚写了“门”字时,忽然想起了地主渔霸叫他写“海门关”的事。立即警觉起来,笔也停住了。由账房先生装扮成的“教书先生”一看王羲之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很怕王羲之把刚才写的“门”字撕了,就赶紧夺过去……
这样,账房先生终于骗得了“海门关”三个字。最后一个“门”字肚里还缺少一个“关”,只好自己摹仿王羲之的笔迹,添了上去。
摹仿毕竟是摹仿,人们只要从远一点的地方看“海门关”时,只能看到“海门门”,而那位账房先生添上的“关”却看不到,原因不难理解:“书圣”的笔迹。那充满铁臭的账房先生怎能配得上呢?